同一时间的朝堂之上,最终还是德高望重的狄仁杰开口打破了沉默。
如果说从前他还有些犹豫是要维护正统还是为了那天幕口中的盛世接受第二位女帝登基,而这一刻他不再犹豫。
“陛下,臣以为按照天幕所言安乐郡主虽然意图政变,但那也是为了保护家人,情有可原。如今一切都还未发生,安乐郡主也素来文静,想来不会冒险再做反叛之事。而且她有济世安民之才,若只因为那些虚无缥缈的未来之事,就错失了这么一个贤才,想来也非陛下所愿。”
不少古板的臣子们依旧不能接受,想要反驳,但天幕所说的话却还犹言在耳。
能混到这个位置的臣子又有几个不知道更多的粮食,更多的土地意味着什么呢?
他们若还是像之前那般强硬开口要求处死安乐公主,万一一个见不得国家好的帽子扣上来怎么办?
罢了,如今正在风口浪尖,他们还是先避其锋芒,徐徐图之吧。
更何况武皇也不一定愿意出现一位挑战自己权威的继承者,说不准她自己就为了以防万一斩草除根了呢?
这般想着他们不由朝着武皇望去,想要探听武皇此时的心境。
然而如今的武皇哪里会情绪轻易外泄?她的面色依旧沉着冷静,就仿佛什么都影响不了她一般。
臣子们见状只能无奈地收回目光,继续在心中祈祷。
但他们没看到的是,武皇此时望向天幕的那双眸子正熠熠生光。
武皇只觉得心中豪情万丈,哪怕她已经料想到这个孙女很是厉害,却也没想到她能有如此的功绩。
作为帝王,她比任何人都清楚要想达到这样的成就会有多难。
曾经她初登大位之时,也曾立志要做旷古绝伦的明君。
百姓们能因太宗之德那般怀念大唐,那她也能做到让百姓们心悦诚服成为武周的子民!
但登基后的现实却给了她沉重一击,哪怕她想不拘一格降人才,却并没多少有才学之士为她所用,还想尽办法跟她唱反调。
于是她只能将绝大多数的心思都花费在了政治斗争平衡朝堂之上,根本分不出太多的精力放在民生军事之上。
甚至渐渐的她都忘了自己登基之前的雄愿,整个人都陷入到如何坐稳皇位延续武周国祚的迷思之中。
然而今天听着天幕讲述安乐的政绩,武皇一点不觉得挫败或是嫉妒,她只是有些怅惘,但与此同时她心中的雄心壮志也再次被勾起。
她知道她的机会到了。
安乐大帝又如何?现在的皇帝是她武曌!
唐光宗又如何?李云乐不仅是李家的女儿,也是她的孙女!甚至如果合适她也可以是大周太宗!
当然哪怕激动至此,武皇也还保留着理智。
她无比清晰地意识到自己这个孙女是只小狐狸,而且很是不信任自己,不然怎么会在天幕出现之前一直隐藏实力,当个小透明?
她恐怕不会那般轻易,老老实实的为自己所用。
哪怕自己放软了身段说些好话,这个小狐狸恐怕也只会在心中怀疑她是不是有什么阴谋诡计。
既然这样,自己就继续“忌惮”她好了,迫使她不断拿出东西证明自己的价值好保住自己的小命。
武皇旋即薄唇轻启,声音冰冷,仿佛一点都不因天幕上的功绩而激动,甚至还带着忌惮和怀疑。
“狄卿说得倒也的确有几分道理,如果安乐郡主她真的有那样的才华朕倒是的确可以留她一命。不过嘛,她得要证明她值得朕留她一命,毕竟谁都知道安乐郡主在今天之前从未展现出任何才华,只在郊外的道观中修道。”
武皇一边说话,一边将目光投向李云乐,眼神中满是打量。
被武皇盯上的李云乐顿时如同芒刺在背。
来了,又来了,武皇那似乎要将人刺穿的目光又来了!
刚穿越到这时李云乐其实还颇有些现代人的自傲,觉得自己比他们知道了那么多年的历史,肯定心机手段吊打一众古人。
再加上李显一家人也的确算得上是皇室当中的傻白甜,房州本地也无人敢得罪他们家,她更是飘了。
但刚回到洛阳后,她跟几个贵女交往后便被阴了几次。
而后她发现论起心机手段,自己怎么可能玩得过真正的从各种权力斗争里爬出来的古人们?
那些贵女、贵妇尚且如此厉害,更何况武皇?
李云乐一向有自知之明,更加坚定韬光养晦的决心。
她不知道未来的光宗大帝如何,但现在的她真的也没比曾经的单纯女大复杂多少啊!
当然李云乐也不蠢,武皇的话中含义她还是明白的,无非就是她要通过证明自己的价值保住自己的小命。
李云乐松了口气,能谈就是好的。
想到自己如今手里的东西,她倒是也一点不怵。
“陛下,安乐不知道天幕所言是否为真,但孙女对种花种草种菜什么的很感兴趣,所以便召集了一批匠人以及经验丰富的老农研究农具的改良和提高粮食产量,虽然大部分时候都是小打小闹,但到了现在还真出了点成果了。”
“两年前手下工匠偶然将犁的直辕改成了曲辕后,竟然使得犁地更加省力,转弯也更加的灵活。以前的犁需要两头牛一起拉,但如今只需要一头牛。而且它碎土的效率也比原来的犁更高,据这一年的观察被这犁犁过的田地产量比之普通的田地竟然提升了两成!”
“安乐本来想寻个合适的机会进献给陛下,却不想今天会出现天幕这样的异象,既然这样,那就择日不如撞日了。”
李云乐的话自然是半真半假的,假的自然是曲辕犁由工匠偶然发现,真的则是她的确两年前才得到了曲辕犁图纸。
垃圾系统抠门得紧,每次的任务都不算不容易。
在房州时,系统的任务主要是让她救人,然而最开始只有一人,而后逐渐加码让她救百人、千人、万人。
当然以他们家的财力物力想要救那么多人并不算特别难,但难的是避开武皇的眼线啊!
她救个上万人难道不会被武皇认为是收买人心吗?
于是李云乐只能想尽办法曲里拐弯地到处救助百姓完成任务,尽可能隐去自己的名字。
李显和韦氏知晓后,两人抱着她泪眼汪汪,“咱们的女儿可真是太善心了,做好事一点不留名,这才是真正的菩萨心肠!”
李云乐:这可真是个美丽的误会……
等到李云乐好不容易完成任务后,系统给的积分却是少得可怜,她只能先将积分花在刀刃上。
所以最初的几年里,她自然是先兑换高产作物,而后才开始兑换农具图纸。
她选择先禀报曲辕犁自然有自己的考量,曲辕犁出现于唐代末期的江东地区,如今应当已经有了雏形。
自己拿出再稍稍进一步改良过的曲辕犁也不会太超出这个时代,以至于引起满朝人精们的怀疑。
至于手中其他的东西,李云乐暂时不打算曝光,一个也就罢了,要是多了她想不被怀疑都难。
但她不知道的是,这番回答却已经是惊到了不少人。
原本不少朝臣还笃定李云乐如今年纪尚浅拿不出什么有用之物,如今顿时失望不已。
安乐郡主这才几岁?竟就能改造农具了?
如今的犁也是经过千百年的使用改造的,怎么可能短短几年就被她改进了那么多?
难不成是她瞎猫碰上死耗子招揽了顶尖工匠?可最顶级的工匠不应该在皇宫内吗?他们可都没能做到啊!
不可能,绝不可能,说不准她就是为了活命夸大其词呢,朝臣们在心中不断地安慰着自己。
武三思更是咬牙切齿,李云乐当年可是为了逃避跟他的儿子武崇训成婚才出家成了女冠。
虽然对外的说法是她醉心道法,无心情爱,但他心中清楚这是嫌弃他家,心中很是屈辱。
只是碍于李云乐的身份,武皇还盯着他们让他们好好相处,武三思这才忍了下来。
但他心中对李云乐的怨气自然不可能轻易去除的,一直在心中画咒骂李云乐最好真的过上如那些道士一般清修凄苦的日子。
结果她在道观中不仅一点没有安心修道,还借机偷偷研究那些奇淫巧技之事,这让他怎能不气?
武皇的心跳陡然加速,如果李云乐所说为真,虽不能达到天幕所言的境界,但也能多养活不少百姓了。
其实她只是试探李云乐,并不指望还如此年幼的李云乐真能拿出什么切实可行的东西来,预期也不过是李云乐能提出一些大方向上的建议。
但她刚才听见了什么?李云乐竟然改良了耕犁,那“曲辕犁”不仅能节省一半畜力,还能提高田地产量?这真的不是神器?
不过这丫头向来狡猾,该不会是为了保命夸大了效果吧?
罢了,去看看就知道真假了。
虽然知晓此时最好保持冷静,然而武皇却是终究克制不住心中的迫不及待,当即道,“那农具可曾在洛阳城中?朕要以最快的速度看到,现在就去!”
李云乐一惊,这也太激动了吧,现在还是大半夜呢!
不过听这话的意思,她的小命应该能安全一阵了吧?
网上有种观点老是说应该抛掉性别看武皇功绩,但实际上武皇的功绩就是抛不开,主要是她上位后因为性别需要多花很多精力在平衡政局上。还有些人说那是因为武皇得位不正,天下不是自己打的,所以才那么被动。但篡权的诸如杨坚,还有司马氏一家,当时也没被世家读书人针对得这么厉害吧。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10章 第 10 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