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第一章 科学家

帝国历139年,木星轨道。

赵星河披着黑色大衣,双手抓住栏杆,俯视下方。

视野完全被庞大的木星占据,上下左右都望不到边际。

这里处于木星大气层边缘,能看到狂躁的风暴携带着大量物质流快速涌动,仿佛一头择人而噬的凶兽,深邃得触目惊心。

木星大气层,本该是生命的禁区。

然而猛烈的风暴被护盾轻易隔绝在外。

风暴不断地拍击着护盾边缘,却有不断泛起的蓝光将力道层层瓦解。就像动物园的铁笼,让老虎只能张牙舞爪,却无可奈何。

赵星河所站的位置是一条围绕着主体结构的窄小检修通道。

这条检修通道和它所粘附的无比巨大的金属圆柱体比起来,微小得连一条杆状细菌都算不上。

乌拉诺斯泰坦巨臂,是这根圆柱体及其附属结构的名字。

它由最先进的超高强度合金构成,配备了坚不可摧的磁场偏转护盾,能够直接抵抗木星引力的撕扯和大气层风暴的冲击。

其主体部分呈圆柱形,全长约一万千米,直径约二百千米。

深深插入木星大气层的部分长约七千千米,是整座结构的主根。从主根部分还延伸出无数横向的侧根,最长的大约有四千多千米。这些金属根系深入大气层风暴内部,源源不断地采集木星近乎取之不竭的核燃料。

根系之上是树干与树冠。

八千多根或大或小的树枝向着宇宙延伸,构成能供三万六千多艘皇家舰队战舰停泊的巨型树冠结构。

乌拉诺斯泰坦巨臂就像一棵植根于木星上的金属巨树,直接汲取来自于木星的养分,供给枝叶上的宇宙战舰。

它是人类最骄傲的史诗工程之一。

赵星河,就是推动它制造出来的最大功臣。

他曾是皇家材料研究院的首席研究员,拉普拉斯最出名的科学家之一。

十五年前,他研制出超高强度的超塑性合金,使得在木星直接建立一体化的巨型舰队基地成为可能。

皇帝很中意这种能彰显皇权的巨型结构,于是从天王星和海王星抽调了大量苦力进行建筑工作。

历时十余年的建设,一年零三个月之前,乌拉诺斯泰坦巨臂正式落成。

赵星河居功至伟,于是皇帝亲自下诏,任命他为泰坦巨臂首席工程师,负责巨臂的日常维护管理。

然而他没有实权。泰坦巨臂的军事地位异常重要,一切维护和管理工作都直接交由皇室定夺,而完全不需要向他报备。所谓的首席工程师只是闲职,虽然有工资拿,但没有工作也没有上级或下属,唯一任务就是自己打发时间。

这是很明显的贬谪,因为皇帝信不过他。

他并不是完整的人类,而是从流水线上走下来的合成人。

编号I-s-6-379,智能加强型科研方向合成人,也是有史以来第一个通过出厂测试,并直接推动人类科学技术水平进步的科研合成人。

但不论头衔如何,能力如何,他都不算人类。

至少在皇帝眼里,不算。

赵星河的科研能力,实在是太突出了。他仅仅在皇家材料研究院工作了三年,就能研制出无数顶级科学家都攻关未果的新型合金。这是极为恐怖的速度。

合成人的寿命大概在一百年左右,并且不会衰老,能以年轻的状态走完一生。赵星河的设计年龄是二十二岁,也就是说他的精神面貌和思维能力能够定格在二十二岁,而他的实际年龄才三十六岁,算是正值壮年。他还能保持整整六十多年的高强度科研状态,没有人知道他能走到哪一步。

今天能研制出划时代的合金材料,假如明天就研制出划时代的武器,后天又偷偷研究出让合成人摆脱皇室控制的方法,然后带着所有合成人谋逆,怎么办?

皇帝喜欢天才,但不喜欢超出人类范畴的天才。这类不安定的因素,向来都是皇帝的眼中钉。

赵星河也许没有察觉到皇帝的想法,也许是完全不在意。

他只是默默收拾好了行李,搬出了火星的尖端科研所,住进了泰坦巨臂侧面一个又小又破败的房间里。

皇帝给他分配的住房位于巨臂树干上远离军事核心区域的维护板块,大多数房间都用来堆放闲置零件,人迹罕至。方圆十公里之内只有几个退役军人零星居住,他们倒不是喜欢这个地方,只是负担不起火星的房价,选择在租金低廉的维护板块养老。

附近还有一两个皇帝派来的眼线,一直不远不近地监视着他。

时间弹指一挥间,他已经在这里住下了一年多。

让盯梢者疑惑的是,赵星河每天都会雷打不动地抽出一些时间,来到巨臂外部的检修通道上,抓着栏杆、低着头,一动不动地盯着木星风暴看。

他们向皇帝提交的报告书里提到了这点,并批注道:目标在长久的赋闲生活中,可能产生轻度精神障碍。

要是真能弄清他在干什么,可能连最顶尖的人类科学家都得惊掉下巴。

“观察完毕。”

他收回凝望风暴的目光,双手揣进衣兜,离开检修通道。

打开厚重的安全门,走入圆柱体内部,宛如进入一片金属迷宫。

泰坦巨臂的树干部分是空心的,除了贯穿整个主体结构的巨型能源输送管道之外,还有数不清的通道与房间。这里的结构错综复杂,稍有不慎就会迷失在其中。

不过对赵星河来说,这里和他自家后院没什么区别,记下这些路线毫无难度。

在某个路口左转,迎面走来一位胡子拉碴、身体发福的中年人。他率先向赵星河打招呼。

“嗨,好久不见,大科学家!最近过得怎么样?”

赵星河抬眸,识别出那人是谁。

乔瑟·托布利,原帝国皇家舰队少尉,指挥一艘无畏级驱逐舰,在与星际海盗的战斗过程中负伤退役。上次与他见面,是三个月零两天之前的走廊偶遇。

“你好,老乔瑟。我最近一切都好。你过得怎么样?”

赵星河的回应挑不出毛病,只是他话里充斥的热情太过虚假,且脸上没有任何表情,一般人听了可能会皱眉头。

好在乔瑟早就习惯了他的性格,只是爽朗笑着:“小家伙,我可没那么老!只是我屋里那显示屏坏掉了,可能得麻烦你有空去看看。”

“好的,年轻乔瑟。”赵星河回道。

仍是面无表情。

乔瑟用力拍了拍他的肩,和他错身而过。

又转过七八个弯,在迷宫一样的走廊里,赵星河来到了自己家门口。

一体化的银白色合金外壳上,有一道毫不起眼的黄铜色金属门。他把手放在门把上,轻轻一推,门便开了。

看上去很轻松,实际上经过了至少五道精心设计的身份验证程序。但凡一道没有通过,这扇门都无法打开。

门里是大约三十平米的房间,正中心的地面上有一盏橙黄色的灯,四周摆满了奇形怪状的设备,在墙壁上投射出形状各异的黑色剪影。角落里放着一张朴实的铁架床,上面是干净整洁的印花床单和同款被套。

他先切换了灯的模式,把橙黄色的灯转换成白色。暖洋洋的阳光瞬间充斥了整个房间,阴影全都消失不见。

这是他用小型核聚变引擎改装的类阳光灯,功率充足,和太阳光一样暖洋洋。

他又径直走到一台漆黑的机器旁边,输入刚刚在路上心算出来的新参数。

捣鼓了一阵后,机器表面泛出微弱而稳定的蓝光,代表微型护盾发生器正常运转。

成功了。

赵星河没有接触过任何有关于磁场偏转护盾技术的研究。但他靠肉眼观察风暴对护盾的扰动,把帝国最尖端的护盾技术原理推测得**不离十,并且用旧零件成功制造出一套可用的护盾发生器。

发生器的运转状况良好。唯一让他不太满意的是,这个过程花费了一整年的时间。

好在,他已经想好如何改进这套有些落后的护盾系统了。

下一步,应该在这里加强磁约束……

突然,某台放在角落里的仪器发出急促的“滴滴”声,指示灯快速闪烁红光。

赵星河好像对它的反应很惊讶,顾不得继续研究护盾发生器,连忙三步并作两步跑到那台仪器前。

那是看上去最不起眼的仪器,却是技术水平最高的仪器,代表赵星河目前最先进的科研成果。

它能直接探测空间的稳定程度。

在仪器的显示屏上,他看到一个震撼的读数。

“空间稳定度异常-9.99E99”

这是仪器能够显示的最高读数。

仪器出问题了?

赵星河昨天才对它进行过整体检修,仪器运转状态良好。但他还是更倾向于相信仪器出了故障。假如空间稳定度真的低到这样的水平,他所处的整个宇宙早就分崩离析了。

这是现实中不可能出现的读数。

他将仪器切入自检模式,检测可能存在的故障。

探测模块运转正常。

数学模型计算模块正常。

电路正常。

回归分析模块正常。

……

结果是一切正常。

赵星河陷入沉思,开始考虑故障检测系统同样出了故障的可能性。

或许,要考虑设计故障检测系统的故障检测系统?

这时,不可名状的变故悄然发生。

房间中央,出现了一个漆黑色的球状物体。它既不散发光芒,也不反射光芒,像一个小型黑洞。

但它的边缘毫无波动,一动不动地悬浮在半空,不与周围的物质起任何反应。

比起黑洞,它更像一个死气沉沉的全息投影。

在它出现之后,仪器指示灯闪烁得更加剧烈,报警声也更加急促。

赵星河好奇地打量着这团黑球。

他对它的来源、构成、性质、功能没有任何了解,黑球对他而言完全未知。但他并不气馁,反而感到兴奋。

因为他生来就是为了探索未知。

过了许久,黑色球体的边缘逐渐缩小,仪器的读数也渐渐降低。

当仪器读数重新归零时,报警声彻底消失,房间一片静谧。

黑色球体不见踪影,只剩一粒银白色的水滴状物体安静地悬浮着。

它只比寻常的水滴大上三分,表面光滑,具有金属质感,隐隐有光芒在其中流动。

在某种本能驱使下,赵星河缓缓靠近它,慢慢伸出双手,小心翼翼地将其捧在掌心。

出乎意料的是,水滴融化在他手中,仿佛与他融为一体。

更离奇的是……

有轻柔温婉的女声直接在他脑内响起。

【脑部数据读取,语言库建立成功。】

【损伤自检……功能模块损伤百分之九十九。】

【数据库损坏……无法评定。】

【科技树数据损坏,已结构性锁定。】

【预计修复能量计算……无结果。】

【概念锚点下抛,绑定宿主特征概念成功。】

【您好,宿主。】

我是来自于…数据损坏…文明的…数据损坏…型辅助人工智能,代号“文明之种”。】

【我将帮助您,将您所属的文明提升至六级。】

【然后,您需要帮助我完成一个任务。任务目标是……】

【数据损坏。】

<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
邃密星河
连载中秋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