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秦不说话。
他所处的世界里不管男女,到了年纪的小孩就可以上学。他从来没有想过会有人因为上不了学而犯愁。
可能也有很多人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无法上学吧?但那些都在卫秦的世界之外。
曾经的他以为自己是这个世界上最不幸的人,父母无休止地争吵,因为觉得自己碍事总想不开,但相对于刘娟,相对于刘娟接下来要走的路,他的那些曾经又好像没有什么大不了了。
他的人生虽然不那么平静,但因为母亲的坚持,他的一切都能顺着一个小孩正常成长的方向去走。
他比刘娟幸运得多。
刘娟看着夕阳忽然笑了笑,“叔叔,我刚才跟你说的那些话你千万不要跟我爹爹说,他要是听了可能会因为不能继续送我上私塾而自责。不过你下次再往私塾送菜的时候我能不能跟着你一起去?我就是想听听他们的读书声。”
“那我下回去的时候喊你。”卫秦说。
刘娟笑着点头,“谢谢叔叔。要是你家里需要帮忙做些什么我都可以的,我什么都会做。”
跟刘娟相处了一段日子,卫秦也渐渐了解到刘娟的性子。
她什么事情都拎得清,她觉得受了别人的恩惠就会从别的地方去回报别人。要说这么样的一个孩子会偷东西他是绝对不会相信的,可是,她的命偏偏就是因为偷东西丢了,而且没处可讨回公道。
卫秦知道要是不找些小事情给刘娟做,刘娟心里就会一直过意不去,觉得欠了他些什么,卫秦想了想说,“婶婶平时不爱洗菜,如果你家里不忙的时候你过来帮帮忙。”
刘娟点了点头,“好。”
卫秦心疼刘娟,所以每次刘娟到屋子里来的时候都会让她带些吃的东西回家。他一个现代人,知识比他们多一些,能赚钱的路子也多一些,弄了些东西到市集上卖之后也可以换来一些别的吃的,还有一些小女孩喜欢的饰品。
刘娟每次拿到这些都极为珍重爱不释手。卫秦怕她不好意思,所以每次都说是她婶儿特意换回来给她的。
一来二往的,两家人的关系就更亲近。刘九也放心刘娟跟着一起出市集帮忙干些小活。
就这样,卫秦每次带刘娟出来就会让刘娟在私塾附近听课,到回去的时候才带走刘娟。
这天,卫秦也领着刘娟到私塾后方的巷子里,自己挑着菜往市集上去。
再回来寻找刘娟时候,发现刘娟没有像往常一样待在巷子里等他,卫秦心里一慌,丢下扁担和箩筐到处寻找刘娟。
市集说小不小,说大不大,现在既没有手机也没有定位的,他要怎么找刘娟?
如果把刘娟弄丢了,他回去怎么跟刘九交代?
卫秦慌乱地跑,逮着人就问,“你有没有见过一个小姑娘,大约这么高,穿着蓝色的衣服,扎着两条辫子,头上绑着四个红色的蝴蝶结?”
路人都是摇头摆手表示没有见过。
怕刘娟是跑回了市集找自己,卫秦又快步往是市集跑去,经过一条小巷的时候,他好像听见了刘娟的呼救声。
卫秦什么都顾不得了,快步跑进小巷。就见到一个和他差不多年纪同样是粗衣麻布家丁打扮的男子拉着刘娟,另一边手还拿着一根木棍。
“跟我走!你说你天天在那条巷子里鬼鬼祟祟的是要做什么?是不是伙同歹人要对我们府上不利?”
刘娟挣扎着,“我不是,我只是在那里听先生说书。”
“这样的鬼话也能说得出来。你这么一个年纪不但伙同歹人甚至还说谎,走!跟我到府上详细说明白或者是上官府去跟官老爷说清楚!”
卫秦跑过去拉着刘娟的手将刘娟拉了回来,他横在刘娟和那名家丁中间,喘着气对家丁说,“一定是有什么误会,这是我家妹妹,她想听读书声所以才会每天在巷子里。”
“你这样的鬼话谁会信?谁家姑娘天天正活不干,躲在后巷去听别人念书?听了也不认得字儿,能学些什么?莫再要找借口,赶紧跟我到府上去说清楚。”
家丁不饶人地又要去拉刘娟和卫秦。
刘娟害怕地拉紧了卫秦的衣摆。
卫秦只好拍了拍她的手安抚她不要慌张。
因为家丁手上还拿着木棍,而且能做家丁的也相对能打,卫秦怕刘娟受伤,只好安抚着刘娟先跟家丁过去说清楚。
他认为他们没有理亏,自然不必心虚地逃跑。
刘娟害怕,两只小手一直拉着卫秦的衣服,眼神怯怯的。
卫秦拉着她的手腕,安抚说道:“娟儿不怕,我们心不亏没有什么事情是不能说清楚的。”
刘娟怯怯地点了点头。
家丁拉着卫秦,卫秦领着刘娟走进一大户人家的后门。
这户人家的侧墙靠着私塾的后巷,看来是因为刘娟每天都在那里所以引起了这户人家的注意。
家丁将人领到后院,前方的亭子里坐着一个穿着打扮得体贵气的妇人,身旁跟着一个年轻的丫鬟。
“夫人,就是这两个人天天在府外小巷处打探,我怀疑他们想对府上不利,就将人抓了回来。”家丁走上前恭恭敬敬地说。
妇人放下手中的杯子,目光浅浅向他们扫来。
刘娟依旧害怕得紧抓着卫秦的衣服不放,见妇人打量着她,刘娟不知所措地低下了头。
丫鬟撑扶妇人起来,妇人站稳之后将手收回叠在身前,款款走向他们。
只剩下十步的距离妇人停了下来,她打量着卫秦和刘娟,“说说吧,每天在巷子里是要做什么?”
刘娟低着头不敢说话。
卫秦说:“我妹妹在巷子里只是想听读书声,我们没意打扰你们。”
妇人目光慢慢打量着刘娟,笑了笑,“小姑娘想听别人念书?”
“我妹妹上过两年私塾就没上了,最近在家说想念那些郎朗的读书声,我便让她跟着我到市集来,她坐在那里听,我送完东西后再领她回去。”
“既然说上过两年私塾,那么会写字吗?”妇人问。
刘娟点了点头,“会。”
妇人示意身后的丫鬟,只见身后的丫鬟福身后往屋里走去,再出来,手上捧着一个托盘,托盘里装着笔墨纸砚。
她将托盘放到后院的桌子上,抓着袖子开始磨墨。
磨好之后又恭恭敬敬地后退了两步,妇人高傲地看着刘娟说:“你过来写一首你会的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