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侯听完帝辛的话,脸上的神情先是震惊,之后又陷入了沉思。
帝辛并不急躁,命人给崇侯上酒,崇侯喝了两樽酒,慢慢的说:“若出师东夷,姬发起兵,又为之奈何呢。”
帝辛说:“朕也有此顾虑,如今倒是想试试那姬发的虚实。”
崇侯说:“如此,可囚姬昌,若姬发有异动,先让女君替天子征。”
帝辛颔首:“朕亦有此意。”
崇侯又道:“若姬发按兵不动,大王便可下诏,定下周侯的罪过,天威浩荡,不消几年,则姬昌一脉便会如当年夏后一脉一般,一蹶不振,到那时,大王再无掣肘,东夷之乱可定矣。”说完,他又有些忧虑:“只怕女君等不得。”
帝辛摇头:“妇人之言,未必是真,况且朕要讨伐东夷,难道还要仰仗妇人的脸色么?”
崇侯恭敬的说:“大王有见地!”他沉默了许久,然后小心的问:“若是万事顺遂,女君果真助大王定乱,又该如何?”
帝辛含笑说:“你以为朕与微子孰能称帝?”
崇侯立刻说:“自然是大王您了!”话音落下,他立刻明白了帝辛的意思。
帝辛接着说:“玄儿出身高贵,亦是承天命之人,朕不能让她为妾,自然要给她更好的。”
崇侯踌躇道:“只是女君有神通,又如何能......”他比了个刀砍的动作
帝辛道:“玄儿亦有神通,而要让女人之间离心离德,难道不是世上最容易的事吗?”
崇侯笑了,道:“凤里,化外之地也,若为天子藩属,正是此地的福气。”
君臣二人一齐大笑了起来。
那厢,琼玖听了帝辛和崇侯的议论,惊的目瞪口呆,心服口服的对女娲说:“娲皇方才说的再不错,小妖勾引不了人。”
女娲问:“你以为是什么缘故呢?”
琼玖说:“人心啊,简直像冰一样又冷又硬呢。”
女娲说:“也不是所有人都是如此的。”
琼玖想了想,说:“可是,这宫里,心软的人都死了呢。”
女娲沉默了一会,说:“你真的很聪明。”
琼玖立刻表示自己的智商突飞猛进全靠女娲一手拉扯,“娲皇点拨一句,比小妖修炼一万年还管用呢。”
女娲被她逗的微微一笑,说:“帝辛这几日应该会来找你,辛苦你与他做戏了。”
琼玖拍着胸脯表示,“我虽勾引不了帝辛,却可让众人都以为帝辛在勾引我!”
女娲无语了片刻,叮嘱她小心行事,便罢了。
第二日,崇侯奉旨前往周侯的府邸,要将姬昌下狱羑里,姬昌十分平静的接受了这无法选择的命运,他跪在地上,请求让他的家臣闳夭回到周地,“告诉我的儿子,不要为老父出兵。”
崇侯问:“你的儿子来救你,难道不好吗?”
姬昌流泪说:“我的儿子对大王动兵,难道大王会放过我吗?”
崇侯笑着说:“希望你的儿子听话吧。”
崇侯命人把姬昌带走,然后把闳夭带去见帝辛,帝辛送了两个簋给他,闳夭满脸疑惑,帝辛笑着说:“鄂侯和九侯不听话,朕把他们装在了这两个簋里,如果姬发也不听话,那朕就会把他的父亲也装进去,你回去以后就这样告诉姬发吧。”
闳夭哆嗦着手,接下了簋,然后小心翼翼走了,穿过宫苑的时候,他与紫葵迎面碰上,他恭恭敬敬的走到一旁让路,“慢走。”
紫葵目不斜视的带着人往妲己那儿去,妲己在纣王面前一副善解人意的模样,在彩女面前就如冰棍成精,十分冷淡,不过紫葵带来了帝辛的赏赐:一串晶莹剔透的玛瑙珠子。她就勉为其难的有了些热情。
妲己看了一会那珠子,然后露出无趣的神色,说:“送去月林殿吧。”
紫葵殷勤说:“那边有了。”
妲己的脸色更冷了,紫葵立刻说:“那边虽有,但不论颜色、光泽,都比不得这一串呢。”听了这话,妲己的脸色仿佛春风拂槛,暖了十分!她把那玛瑙珠子拿了起来,轻轻的戴上,然然摩挲着圆润的玛瑙,若有所思了一会,对紫葵说:“我也想赏些东西给她们,你看赏什么好呢?”
紫葵想了想,说:“我听说那位女君爱吃烤的牛羊,宫外有一个膳夫很会做烤牛,我去买一只来,给女君送去吧。”
妲己点头:“也好。”她忍不住又补了一句:“凤里必定是蛮荒之地,一顿饭吃一头牛,真是闻所未闻啊!”
紫葵笑着说:“这样倒也好,蛮夷知道什么?无非是吃喝罢了。”
妲己深以为然,让紫葵赶紧出宫,“赶在天黑前送去。”
紫葵带了几个熟络的寺人,熟门熟路的出宫,来到集市,走进一家生意兴隆的店铺,快到傍晚的时候,几个寺人抬着一整只烤牛,跟着她往月林殿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