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日,裴六爷给舍娘送了一支狼毫笔,说是昨日放行李里面,不好拿出来,舍娘知道这些话恐怕是托词,但她还是高兴的收下了。
她记得前世的自己争父母疼宠时,也会据理力争才会求得公平,但心里总觉得父母偏心,所以她发誓日后自己一定要爱自己。
可前世自己真的成了摄政王妃以及皇后之后,连曾经决裂的大房一家,都对她顶礼膜拜,还生怕她找茬,裴家族谱为她单独列传,故而,她从很早开始就知晓,不必太过考虑别人,凡事先把自己过好。
她现在争明面上的公平,是为了自己地位,至于父母心里是不是真的一碗水端平,她不在意了,君子论迹不论心嘛。
因明日中秋,今日学堂便不再上课,庾氏带着丽娘和舍娘一起准备去裴老夫人那里请安,只是没想到刚一出来,便见五太太带着刚回家的宜娘一道出来。
如此,干脆两股人并作一股人,大人们在前面走着,姑娘们都并排而行。这宜娘见六房两位姑娘,慢慢记起她们的名字,听常妈妈提起,这丽娘听闻天生丽质,故而名字里有一个丽,这舍娘据说是她母亲生她时,差点难产,论及保大保小的问题,庾氏自然想保住自己,还好最后皆大欢喜,故而取名一个“舍”字。
然而看这位舍娘年纪虽然小,但容貌气度却是一等一的,她容貌只是没有她姐姐那般深邃,但亦是修眉丽目。
“两位妹妹,不知平日你们怎么打发光阴?”宜娘笑问。
丽娘答道:“平日不过是读书,也没什么事儿,是了,三姐姐等中秋后,咱们就可以一处读书了。”
在一旁的舍娘想丽娘的确为人看起来很热情很真诚,这是自己和她不同的点,丽娘总是表现的迷迷糊糊的,让人放下戒备。
而自己总是一幅战斗姿态,努力看起来不好惹,这样虽然省了很多麻烦事儿,但看起来不是很好惹。
但是要去学这种吗?不,人的性格很难改变,以免不伦不类,自己欣赏一下这种性格就好。就像她和关淑妃前世也是对手,和柳贵妃也是对手,不妨碍她能够看到别人身上的优点。
宜娘原本在姐妹俩中,最看好舍娘去交好,一来她年纪小,二来她看起来比较懂事乖巧,但一路走来,她又发现舍娘轻易不开口,对人都是先带着审视的目光,不大好亲近,反而是丽娘没什么心机。
中秋节时,哥哥裴霁回来了,六房就跟过年似的,这是舍娘重生以来,第一次见到哥哥,她心目中高大威猛的哥哥,现在也只是一位小少年,坐在母亲座位下,正温和的说着话。
“哥哥~”舍娘一时有些近乡情怯。
裴霁转过头看小妹妹躲在门后,心里瞬间软软的:“舍娘,怎么不过来?”
“我怕哥哥都不认得我了。”舍娘这才笑嘻嘻的走过去。
裴霁在妹妹头上敲了个爆栗子:“胡说,端午节的时候,哥哥还给你带了酥油鲍螺回来的,都忘记了。”
“好像是有这么回事儿。”舍娘挠了挠后脑勺。
裴霁又看向丽娘:“你琴弹的怎么样啊?你说你书读的倒是可以,就是这琴总弹不好。”
“我现在弹的可好了。”丽娘故作自信道。
周围的人都笑了,陈妈妈又是一幅无可奈何道:“我的姐儿,您可别说了。”
美人有点小瑕疵,更容易让人亲近嘛。
接着丽娘又求庾氏道:“娘,我想养一条拂菻犬,您帮我买一条吧。”
庾氏正欲同意,又看了舍娘一眼:“你要不要也养一条?”
舍娘赶紧摇头,“我不用,我怕得恐水病。”她曾经被霍氏的小狗儿咬破了皮,霍氏让一个嬷嬷看了,说没流血,故而只擦了点药膏,但她一直恐惧,最后过了二十几年,才释然。
“恐水病是什么?”丽娘睁着大眼睛问道。
“虽说我这么说出来有些不合时宜,但是这恐水症就是疯狗病。就像有人养鹦鹉,也有可能染上鹦鹉热性命不保。反正你养就好,别弄在我房里。”舍娘不干涉别人养狗养宠物,但她本人对这些动物都有点害怕。
丽娘撅嘴:“狗狗那么可爱,拂菻犬更是小小巧巧的,怎么有人会不喜欢狗呢?”
舍娘根本不接她的话,沉默不语。
还是庾氏看着有些尴尬,才道:“今日中秋,我们这就先去园子里吧。”
在她的角度看,觉得小女儿性情不那么随和,但是她说的也没什么错,反而大女儿太有钝感,说话也不管别人高不高兴,就说了出来。
舍娘不觉得丽娘真傻,因为丽娘在府里人缘不错,怎么作都没什么差评,读书的功课也还可以,这就说明脑子不笨,真笨的人是会遭人嫌弃的。
这个中秋节倒是过的很好,二伯母鲁氏安排了戏班子杂耍,很是热闹。
然而中秋节后,鲁氏病倒了,裴老夫人遂让长媳孟氏管家,孟氏其实管理庶务比鲁氏差些,鲁氏虽说常常苛责下人,到底还算井井有条。
不过,孟氏倒是有帮手孟季兰,听闻她一个人又要负责每日准备各房茶饭、日常开销,还有巡夜,四处都很周到,倒是得到大家一致好评。
谁管家对于现在的舍娘而言意义不大,因为管家让大人们操劳,各种琐碎的事情都得找负责的人。
只不过,很快也发现了错漏之处,孟季兰到底不是正经主子,不敢对积年的老人们管的太狠,这也导致聚赌成风,竟然连园子和正院的角门都来不及打开,以至于四房、五房拉上六房一起去告状。
好在裴老夫人公正,遂把管家权打算交给霍氏,霍氏连忙摆手说她不大识字,故而曹氏便接过管家权。
舍娘的房间和隔壁五房挨着,五房开始热闹起来。比起孟氏管家一应事情交付给自己的侄女打理,自己万事不管,曹氏却精力旺盛的很。
听说大夫人很生气,还把孟季兰拎过去说了几句,孟季兰很委屈,没忍下来,辩解说那些老婆子们本就阳奉阴违,她不过是萧规曹随。
孟氏也知道不是侄女的问题,故而新安侯府的帖子,她也让人给了一张给她,大抵当作补偿。
裴家姑娘们一共去了三位,二姑娘、三姑娘还有孟季兰,都是由孟氏一道带着过去的。舍娘倒是无所谓,她想这里面年纪最小的都快十三了,想必也是为了相看才出去的,故而便在房里和夏妈妈一起串茉莉花。
那边丽娘却跟陈妈妈抱怨:“真是的,为何她们都能去,偏偏留咱们在家。”
陈妈妈笑道:“这话您就别在太太面前说了,要不然得说您不懂事儿了,这样的机会以后多的是。姑娘的爹可是正经两榜进士出身,别人怎么比得上。”
“妈妈快别这么说。”其实丽娘以前因为并不受欢迎,是听了陈妈妈的话之后,才无往不利,但是她也不会事事都听陈妈妈的。
陈妈妈立马道:“是奴婢失言了。”
“唔,我先做一篇文章吧,咱们家里的女子都擅长作文章,我也不能落了下乘。”丽娘道。
陈妈妈道:“好,这就好,奴婢给您做一盏茉莉玫瑰熟水来。”
晚饭时,舍娘把茉莉花手串做好戴在手腕上,抬手间清香扑鼻,有位江南的女官教她们做过,用丝带做,更是好看。
“娘,您看好不好看?女儿串了一个时辰呢!”舍娘扬了扬手腕。
庾氏一眼就看到了,又立马夸道:“我家小闺女就是心灵手巧,做的真好看。”
“娘喜不喜欢?娘若喜欢,我可以送给您。”反正茉莉花再过一个时辰都蔫了,舍娘眼见母亲似乎也很喜欢。
“你真的要送给娘啊?”庾氏逗女儿。
舍娘点头:“是啊,可是您要真喜欢才好,千万别借花献佛了,否则,日后我就不会送了。”
每次她宋一些东西给娘,姐姐若是要,娘就会给她,抑或者是娘有时候也会留着给姐姐,她前世还小的时候不知道怎么表达这些烦闷,现下总算可以表达出来了。
庾氏忍俊不禁:“你这孩子,送给人家的东西,还不准许别人怎么处理啊。”
“话不是这么说,您若不要,我也不会送啊。”舍娘挑眉。
在一旁的裴六爷见女儿如此,忙道:“舍娘,你怎么跟你娘说话的。”
“娘,女儿一时语失,还请您千万别计较。”现在的她不是皇后了,该说的话得说,该认的怂得认。
站在丽娘身后伺候的陈妈妈心道这五姑娘怎么突然间变得攻击性这般强了,以前只会发发脾气,但是不会这样。
庾氏当然不会和女儿计较,再过一会儿,见她把自己的茉莉花串褪下,专门起身帮自己戴,她心软的一塌糊涂。
就是夜里睡觉时,她都舍不得取下茉莉花手串。
再说一同去参加曲水流觞宴的三位姑娘,竟然都铩羽而归,玥娘有些愤愤不平,宜娘本觉得自己诗文十分好,竟然也是敬陪末座,裴家正牌姑娘都如此,更别提孟季兰了。
玥娘正道:“我算是看清楚了,咱们都是去做陪衬的,看起来公平,其实人家早就安排了人选。”
“这么说来,夺魁的肯定是新安侯府的姑娘咯?”舍娘猜道。
玥娘奇道:“你怎么知道?”
“这还用多想啊。”舍娘觉得这不是明摆着的事情么?就连科举都有官宦子弟通关节,如这样的事情比比皆事。
但她知晓玥娘并非是觉得自己诗文好不公平,而是觉得她是新安侯府的姻亲,礼部侍郎的孙女,理所应当有她的一席之地。
宜娘本欲大出风头一次,没想到连上桌的机会都没有。
……
九月,舍娘的爹候到了一个缺,任户部主事,也就是在京中做官,庾氏脸上的喜悦自是不必说,便是丽娘和舍娘姐妹也高兴。
学堂里,从老家回来的宜娘也同她们一起读书,只不过舍娘见她诗文皆通,甚至才华不在孟季兰和玥娘这样同龄的姑娘之下,也是有些疑惑。
玥娘也是发出疑惑,正和鲁氏说起:“娘,您说三妹妹自小养在庵堂,又说过的日子清苦,怎么会识得这么些字?还擅长弹琴下棋。”
因身子不适,鲁氏卸下管家权,等她再身体康复时,管家权已经到了五房手里,那些曾经在她这里奉承的下人,早已另投曹氏,曹氏还处处改旧制,把她的人打了板子,她正愁如何抢回这管家权?女儿这话提醒她了。
三丫头看着是个有心气的,在庵堂还能学得一身本事,算起来马上就是原来那个五弟妹的忌日了,曹氏可是最忌讳别人提起她是续弦的事情,故而几乎是不怎么提起原配。
她还真是可以提醒一下。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5章 风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