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书发布会定在一个月后。
周玄度给时识发了邀请,但对方回复说不方便,无法离开。
随邮件发来的还有几张照片,孩子们看着镜头傻傻的笑。
发布会当天,周玄度意外地收到一个快递包裹。
里面是几十幅儿童画,每幅画上都有一座山、一间学校和两个小人。
一个高个子戴眼镜明显是周玄度,一个矮一些拿着书无疑是时识。
每幅画背面都写着孩子的名字和对“周叔叔”的祝福。
周玄度将这些画带到了发布会现场。
当记者问及创作灵感时,他讲述了小学的故事,讲述了时识和那十几个孩子的故事。
“《青山朦胧处》不仅仅是一部小说,”他对着镜头说,“它是对一群默默无闻教育者的致敬。在我们追逐名利的时候,有些人正坚守在最需要他们的地方,用知识照亮山村孩子的未来。”
发布会结束后,周玄度接到了一个陌生号码的电话。
“是周玄度先生吗?”一个女声问道,"我是省教育厅的李处长。看了今天的发布会,很受感动。我们正在规划‘最美乡村教师’系列报道,想邀请您作为特约撰稿人……”
三个月后,《青山朦胧处》登上畅销书榜首,同时带动了公众对乡村教育的关注。
时识所在的县教育局受到舆论压力,重新评估了撤并小规模学校的政策。小学不仅被保留为正式教学点,还获得了社会捐赠的新校舍和教学设备。
窗外,首都的夜色繁华而冷漠。
周玄度突然明白了自己这最近的空虚感从何而来。
他离开了那个真正需要他,也真正被他需要的地方。
决定来得突然而坚决。
凌晨三点,周玄度开始收拾行李。除了必要的衣物和电脑,他几乎什么都没带。
颠簸了整整一天后,熟悉的村口终于出现在眼前。
那棵梨树依然挺立,枝叶比半年前更加茂密。
周玄度拖着行李走向学校,心跳加速。
放学时间已过,校园里静悄悄的。新校舍比他照片里看到的还要漂亮——红砖灰瓦,明亮的玻璃窗,操场上有崭新的篮球架。但教室里已经空无一人。
“来找时老师吗?”一个扛着锄头经过的村民认出了他,“他去河边给孩子们上自然课了。”
周玄度道谢后,径直朝村外的小河走去。
夕阳西下,河面泛着金色的波光。
远远地,他看到了那群熟悉的小身影围坐在河滩上,中间是时识,手里举着什么正在讲解。
周玄度站在不远处,不忍打扰这美好的画面。
倒是叶棠第一个发现了他,尖叫着跳起来:“周叔叔!是周叔叔!”所有孩子都转过头,飞奔过去。
时识愣在原地,手里的标本掉在地上,脸上写满了难以置信。
“你怎么……”当孩子们终于放过周玄度,各自去玩后,时识才走到他面前,声音有些发抖。
“我回来了。”周玄度简单地说,然后补充道,"不走了。"
时识的眼睛瞪得更大了:“什么意思?你的新书呢?颁奖典礼呢?”
“都结束了。”周玄度深吸一口气:“我想清楚了,那些不是我想要的。"他指向孩子们,又指了指时识:“这里才是。”
时识沉默了很久,最终伸出手:“欢迎回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