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章 豆蔻华年(五十八)

大兆皇城太师府。

早朝回府的许太师前脚走进书房不足一刻,后脚宫里的一道旨意就传回了府中,得了消息的孙管事一刻也不停,火急火燎的冲了进去。

听孙管事说完之后,许太师表情微微一顿,并未第一时间说话,神色让人难以捉摸。

这般一来,孙管事哪里还敢多说什么,头都不敢抬起来,他只觉得现在这间屋子里透着一股若有若无的冷气…

好半会儿后许太师才低低的出声道:“知道了,下去吧!”

孙管事这才忍不住狠狠的松了一口气,有些不明所以又胆怯的抬眸看了一眼许太师,见他情绪还算温和,便大着胆子问道:“那太师…奴才这就下去通知府上…还有夫人公子那边了…”

许太师默了片刻,终究是没多说什么,淡淡的应了一声:“下去吧。”

得令之后孙管事便立刻朝许太师重重的点了两下头,应承了句后他就退了出去。

孙管事离去片刻后,许太师人并未有多大的动静,他始终微皱着眉头,有一下没一下的敲着桌案,眼中是一层深深的不明和暗沉,面色也是一会儿沉重,一会儿松和,让人分不清他到底在想些什么。

截至目前为止,许太师这些年也算得上是跌宕起伏了,幼年只是大兆一个最末尾的城镇里一户普通百姓家的独子,在未成年之际父母皆亡,走科举仕途一路,靠一人之力将他许家门楣立在这大兆皇城。

如今许家这一代更是大兆数一数二之门户,除去许太师本身的才能外,他那心思恐怕也不是一般人所能比拟的…

三日后,快午时左右,许太师携家中一众人等,浩浩荡荡又不疾不徐的离府向皇宫去了。

在大兆,除了皇后的母族能不需任何旨意随时入宫相聚外,其余宫中妃嫔皆要在每月特定期限,或是通过中宫和太后皇帝的旨意才能有家人可入宫相见。

这许贵妃算是大兆几朝来的唯一一个特例,当朝如此位份的后妃只有一位,不仅育有成年皇子,而且还极其得圣心,再加上许太师这么多年来也同样深受皇恩,许贵妃和许家便被兆帝特许了这份“特殊”…

前朝后宫虽对此多有非议,但皇后从来端庄贤惠,对人处事向来宽宏大量,并未计较兆帝此举。

再来就是许贵妃无论如何得宠,无论有何殊荣,她对皇后始终毕恭毕敬,从未逾矩,这么一来,久而久之的也就没什么人在记着此事的“不对”了。

许贵妃的承恩宫,大殿外门处老早就有一个小太监候在那处等着了,远远的一见许太师几人的身影,他便立刻一路小跑着回去禀报了。

主殿的正厅门外守着的宫女得了消息后,一溜烟的便钻了进去,不一会又从里面跑了出来,很显然,里面的人已经收到了消息。

又过了一小会儿,两、三个宫女率先走了出来,她们两三步移步到一边,利索的伸手掀开门上的帘子,低眸静候在一旁。

紧随她们后面最先出来的是一个身着紫兰色宫衣,瞧着年岁不大,却也不小了,发髻上戴着几样时新的首饰,眉目含着微微傲气,看她那副装扮和气质,显然不是普通的宫女…

果然,她出来不多时,殿门槛上缓慢的踏出了一只脚,穿着琉璃鞋,华丽硕大的衣裙缓缓的划过门槛,紫兰色宫衣的那位宫女立刻抬手扶了上去,一副小心翼翼的模样。

大兆今朝唯一的贵妃,其实年纪也不大,今年也才刚刚三十岁,入宫也才十年出头而已,她是许太师唯一的女儿,至小便宠爱有加,不仅教的精通琴棋书画,舞更是一绝。

当年兆帝便是被她那绝顶的水袖舞惹的“魂飞魄散”…“忘乎所以”…

许太师年轻的时候对外也是出了名的谦谦君子,温润如玉,再加上其自身的才干,在初入皇城的时候也是当时众多贵女的“目标”之一…

说起来,若不是因为他本身没什么家世,以他当时入皇城时的那股气势,岳丈家即便不是皇亲国戚,也该是一门候门贵胄,绝不会是如今这样一个对他仕途毫无助力的朝院院长。

许太师的岳丈曾是大兆朝院院长,为人廉洁清明,在整个大兆朝堂素有贤名,先帝对其更是称赞有加,当年许太师求娶他家女儿时,先帝也因此对许太师有些另眼相看…

这许贵妃长得偏许太师的容貌一些,娇美可爱,肤色白如银雪,一双杏眼炯炯有神,又因自幼被许太师娇宠,性子养的如孩童一般天真烂漫。

按兆帝的话来说…贵妃在偌大的皇宫中,自有一番不一样的味道…

多年的深宫生活让许贵妃早已养成了即便心里有在大的波动,面上也压着,可今日,她实属有些控制不住了…

此刻她那娇美的面容却不如往日那般美丽迷人,她眼底似隐隐的透着些紧张和不安,整个人竟紧张的浑身上下都在略微的僵硬和颤抖。

没忍住,许贵妃略有些焦急的低声问了句:“华云…还需多久?”

许贵妃唤做华云的便是那个穿紫兰色宫衣的宫女,此人是许贵妃进宫时便开始用的宫女,极得她的心,一步一步的被她提为了承恩宫的大宫女。

华云微顿了片刻后,立马回道:“…娘娘不必着急,太师和夫人已经在外门上了,眼看着就要到了。

微颔首,许贵妃心里依旧紧着,她顺着点了一下头,未在说话,但眼睛一眨不眨的看着前方。

大约不到一刻钟,许太师几人的身影便显露了出来,许贵妃一眼便瞧见了,顿时眼底就亮了起来,但很奇怪,那一刹那间,她的脸色很快就又黯淡了下来,甚至连呼吸都变的有些不一样了。

没忍住,许贵妃突然拔腿向前了一大步,她眼眸紧盯着许太师一行人,身旁的华云有些反应不急,差点被拖了一个踉跄,她微愣了一下,随即暗暗的侧眼瞥了一下许贵妃,很是奇怪。

许太师等一行人,来人并不多,一共只有四人,除去许太师外,剩下的三人,两男一女,准确的说…应该是两个不过十二、三岁的小少年,和一个与许贵妃差不多年纪的妇人。

待几人稍微走近一点之后,许贵妃终于确定了自己并没有看错,顿时她只觉得自己吸入的空气都是冷的,冷的渗人,冷的她心肝肺都要冻僵了…

她看清楚了,两个小少年是自己的两个小侄子,那个妇人是自家的二弟妹。

这一瞬间,许贵妃便彻底明白了…

她知道,自己的打算父亲已然知道的一清二楚了,所以才并未让一向站在自己这边的两位弟弟一同前来。

甚至连大弟妹与母亲没一同前来的理由…她也心知肚明。

自家这位二弟妹,她的出生说好听点叫干净清白,是个读书人家,说难听点就是毫无根基和背景,完全不能同出生于武安大将军府的大弟妹相提并论。

大兆武安将军府,先皇特封的正三品大将军,老将军李回靠一杆木枪,在无数次的战斗中出生入死,闯下了武安将军府的名头。

如今武安将军府虽不如从前,更无实实在在的实权,但在如今武少文多的大兆,也是一门不可缺少的武将,在兆帝心中也是有些分量的。

父亲…

他这是要将自己的路全部断的干干净净!

这是许贵妃此刻唯一的想法…

此念一起,许贵妃忍不住深深的吸了一口气,压着自己心底的那股劲,她的脸色一会儿青一会儿白,变化莫测。

一时间,她脑袋里想到了许多,觉得自己胸口闷的厉害,手蓦然一下捏得很紧,一旁的华云感受到了手上的力度,被惊了一下,下意识的抬头去看着许贵妃。

见她神色有些怪异,华云心底一顿,有些疑惑,但也未多加注意,只当是许贵妃许久未见家人了,有些抑制不住的激动而已。

走近之后,许太师神色平淡自若,一丝一毫的不对劲都没有,他率先领着众人朝许贵妃恭恭敬敬的规矩行礼。

许贵妃仿佛看不见许太师的问安似的,眼睛都没有眨一下的直接问道:“父亲…为何弟弟们和母亲,还有大弟妹未一同前来?”

许太师眸中微闪,神色如常,一字一句的回道:“回贵妃娘娘…你母亲近日偶感风寒,身体不适,你大弟妹近身侍奉…你也知道,你两个弟弟公事繁忙,今日实在是抽不开身。”

许贵妃眼眸一顿,她紧抿了抿唇,追问道:“…是吗?那母亲身子如何了?可严重?”

“不若女儿让太医去家中看看…如此也能让女儿安安心。”

许太师微拱了拱手,抬眼看着许贵妃,眸中晦涩不明,片刻后,似乎是早已经想好的措辞,缓慢的从他口中道处:“贵妃娘娘不必担心,微臣家中早已请过了大夫,没什么大碍…”

“娘娘应专心侍奉陛下,养育两位皇子,同皇后娘娘一道顾好后宫才是当下您最为紧要之事…府中事自有微臣照料,娘娘不必在意。”

这淡淡的,并不是很重的语气,却不知为何,让众人听出了一股浓浓的训斥之意…

外人都能听出来,更何况是当事人了。

许贵妃自然也不例外,她神色蓦然一怔仲,与许太师对视的眼中,显露了一堆莫名的浓烈情绪,似茫然,似惊诧,似痛苦,似愤怒,还有…惧怕…

<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
山河布相思
连载中温二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