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章 第四十二章 命终巴丘处

曹操撤回许昌后,又怎不会知刘备急于攻下自己南方仅剩的几座城池的意思,不过他可不会如了刘备的愿。

这次他回许都连天子的面都没见,就直接叫人来说道,“传天子的旨意,封周瑜为南郡太守。”

他不信,都这样了孙刘还能好好坐下来聊家常。

现在周瑜派兵在江陵南郡驻守,天天都坐在刘备荆州的边上,就像坐了只老虎。

也就只有周瑜才最清楚,刘备有意图西川益州的野心。自家将军的本事周瑜是很清楚的,孙权哪里是刘备和曹操这样百年一遇的枭雄的对手。如果西川真的落入刘备之手,势力必定大增到可怖之处,自己若是有哪天不在了,将军还拿什么去和刘备斗。

所以,趁现在自己还在,赶紧夺下西川,让主公坐拥南方,那时候不但刘备英雄没有用武之地,就连北边的曹操也足以与其一战。

即使周瑜的准备做得可能还有些不足,但是他还是贸然向孙权请柬去进攻西川。

这几个月,刘备胃口一直不是很好,几周忙碌下来都瘦了一圈了,有了之前阿斗的经验,他当然知道这是为什么。

不过他意识到了一个重要的事情,那就是他发现周瑜的部队这两天开始在南郡集结了,江陵南郡正是他意欲图取西川的咽喉要地。

自隆中以来,益州就是策略中最重要的部分。一时间刘备也慌了手脚,思考一番后,认为孙权会顾及北边曹操的压力,还是不敢动自己的。于是为了表示自己的诚意,决定亲自下江东去见孙权。尽管之前,早就料到周瑜会是什么想法的诸葛亮已经多次来信,劝诫自己千万别亲自去江东。因为其中的风险确实是不可忽略和难以预料的。

他敢笃定,即使是处心积虑想破坏他们孙刘联盟关系的曹操,也不会料到自己真的敢亲自去江东谈判。

诸葛亮在后方储粮到处巡走已经半年有余,因为路途遥远和忙碌备战的问题,刘备并未把自己已经快有七个月身孕的事告诉他。再加上自己这一胎又是不显怀的,一般看下来和长胖了点无异,刘备在这方面也不是娇气之人,自己也并未把这件事太放在心上。

于是刘备不顾诸葛亮的警告,亲自前往了江东。

周瑜这边得知刘备亲自去见孙权后大吃一惊,他万万没想到刘备竟然这么大胆子敢这么做。一旁的功曹庞统见此,于是献策道,“左都督为何不谏言将军直接扣押了刘备做人质要挟荆州呢?这可是绝好的机会啊。”

周瑜听了觉得庞统说得甚是有道理,于是赶紧研墨,去书信孙权。

周瑜的书信很快就传到了孙权的手上,孙权看着手里的信,细长的眉毛一挑,问道下面的人,“你当真要用南郡的江南换周瑜的江北?”说实话,孙权都有点佩服他的胆量和气魄,他之前为了能有南郡这个地方的地盘,可是已经把刘琦留给他的江夏都让给自己了。

“正是。”刘备坚定回答道,这一回答被匆匆赶来的周瑜给打断了。

“将军!万万不可!”

被这样打断,孙权倒是有些不满,“公瑾这是何意?我还没下决定呢。”

周瑜看了眼刘备,再看了眼孙权,才道,“周瑜该说的话已经说了,请将军,三思!”

孙权的脸色有些难看,看了眼旁边一直站着不说话的诸葛瑾,诸葛瑾装作没看到,不讲话。孙权只好无奈道,“容我再想想。”

周瑜急了,“将军,时不待人,需要当机立断啊!”

这下孙权彻底一时拿不了主意了,他确实很忌惮北边的曹操和荆州对刘备的忠心。见孙权犹豫,周瑜心中冷嘲自己,既然他注定要当这个恶人了,那他就替将军再多承担一份罪恶吧。

他今天就要在这里替将军除去这个祸害。

于是周瑜突然拔剑,砍了旁边的刘备,刘备还来不及有任何的反应,就被周瑜一剑刺倒在地,这可把堂上的所有人都吓傻了。

砍完这一剑,周瑜就头也不回离开了大堂,赶回了南郡,准备在这最后时刻替孙权打下西川。即使他成了千古罪人,他也无怨无悔了。

而孙权何尝不懂他的用心良苦,也就放任他去了。

刘备的倒下让堂上的人一时间手忙脚乱,这个时候诸葛瑾注意到,这个刘备似乎让他感到有些眼熟。

过了好一阵才让他想起,他竟和两年前随弟弟一同前来的那个马妇长得颇为相似,再加上之前弟弟在书信中提到的托身于他主公,聪明如诸葛瑾很快就反应过来了其中的关系。

于是他赶忙向孙权请命道,“将军,看在我弟弟的份上,我愿主动请缨让刘左将军到我府上治疗。”

孙权已经被这乱糟糟的一片搞得心烦意乱,没太多想也做了个顺水人情就摆了摆手同意了诸葛瑾的请求。

诸葛瑾领命赶紧让自己的家仆把人带回了自己的府上。

诸葛瑾火速赶回了自家府上,等刘备恢复些意识的时候,诸葛瑾的亲信大夫已经在他卧房里了。

“什么?这孩子竟有快七个月了?”

见刘备转醒,诸葛瑾赶紧踱步过来,“左将军,你醒了。”

“左将军莫要说话,你的伤在背上,所幸并不是很严重,但是你年岁不轻了,再加上你上一胎的亏损并没有补回来,你的这一胎...怕是已经死在腹中了。”

“张大夫是我的亲信,左将军莫要担心,张大夫已经备好了催产的汤药,我知道这很不容易,为了孔明,也为了你自己,你要把死胎落下才能活下去。”话还没说完,诸葛瑾眼泪就已经落下,这是他弟弟的孩子,他怎么不心痛?

刘备虚弱得根本做不了任何回应和选择,只能无力的任凭别人给自己灌下黑色的汤药,伴随着苦涩入喉,很快排山倒海的阵痛铺天盖地而来,竟让虚弱无力的他疼得一把扯断了诸葛瑾的床栏。

诸葛瑾忍着眼泪在后面按住他,听着耳边惨叫声,他不敢看也不想听,他甚至开始了自言自语,“左将军,你再忍忍吧,求求你了,一会儿就好了。”

这样的煎熬不知道过了多久,终于感受到下面一大坨东西流出,疼痛得早已麻木了的刘备终于昏死了过去,一颗眼泪划过,直到他昏死的最后一刻,也没能像阿斗出生那会儿那样听到孩子的哭声传来。

感受到刘备不再挣扎,诸葛瑾这才敢睁开眼,谁知睁开眼后的情景惨不忍睹,他看到了一床的血污还有张大夫满手的鲜血,还有床上一个一动不动的肉团。

张大夫揭开了肉团上的肉膜,叹气道,“唉,可惜了,是个小公子。”

诸葛瑾看都不敢看,就让张大夫把孩子拿去后面处理了。

刘备是半夜醒过来的,只不过醒来后没多久,他就跟着和他一起来江东的部下离开了。诸葛瑾也在刘备昏睡期间去信了弟弟诸葛亮,告诉了他今天整个事情的经过。

刘备在孙权这里出了事,以孙权的性格和判断习惯是怎么都不会采纳周瑜的意见软禁刘备了。

刘备就这样回到了荆州,孙权虽然没有扣押刘备,但是刘备也没能借到南郡江北,而周瑜已经带兵从江北出发取西川去了,此时的刘备也实在腾不出力气去管周瑜了。

也许,这就是他的天命吧。

在周瑜走到巴丘的时候,诸葛瑾的府上就有一封讯息送来,诸葛瑾赶紧打开一看才知道,左都督周瑜周公瑾,在行军至巴丘的时候,突然暴毙了。

想到那个孩子的死,再想到周瑜,诸葛瑾一时心里唏嘘不已。

诸葛瑾为那天的事情心里还甚是堵得慌,就想找也知道此事的张大夫喝喝酒,解解闷。

谁知来找张大夫的时候,张大夫和他的小徒甚是忙碌。

“阿祺你这是?”

诸葛瑾眼尖的发现了摇篮里的孩子,有些难以相信自己的眼睛,“这是你的孩子?还是那天的...”他不敢相信,他的这个好友真的能医死人,肉白骨。

“乱说什么,可别让我夫人听见。”张祺不高兴了。“这孩子也是命大,那天我准备拿到水塘边埋了的,结果他突然哭出来了。然后我带回来每天不断用热水保温,再问隔壁花娘子讨要了些母乳,这小公子竟顽强的活下来了。”

小婴儿就是见风长,才几天不见他早已不是那天看到的那副血肉模糊的模样了,就连亲眼见到过的诸葛瑾都觉得神器不已。

“这小公子怕是命不该绝啊。”就连行医多年的张大夫都忍不住感叹。

“唉,”诸葛瑾仰天长叹,露出了久违的笑容,“真不愧是汉室血脉,刘备的孩子。”

刘备自从回到荆州后,就一直在卧床休养,一天中的大多数时间,他都是在昏睡中度过的。

在一个阳光充足的早晨,温暖的阳光落在了刘备的床榻上,窗台上不知道什么时候被挂上了一个竹筒做成的风铃,晨曦的清风走来,风铃发出了乐曲的旋律。

听着风铃的音律,刘备慢慢睁开了眼睛,看到了这个一看就知道是谁手而作的竹风铃。想到那个人,还有刚刚失去的孩子的他,有些失神。

突然,身后是开门声传来,一个穿着白色麻衣戴着白色木制面具的人走了进来。此人挺拔高大,双腿长而有力且笔直,迎着阳光立身于刘备的床榻前。

“采三秀兮,於山间,石磊磊兮,葛蔓蔓。”白衣男子开始舞蹈,他的动作雄浑有力,他的腿和关节虽柔却有劲,指节修长,黑色的长发整齐的束在白色面具的后面,“怨公子兮,怅忘归,君思我兮,不得闲。”

“山中人兮,芳杜若,饮石泉兮,荫松柏。”

“君思我兮,然,疑作。”

<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
三国篇·晨星传之壁上土卷
连载中秦珏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