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说有两种东西不能直视,一是太阳,而是人心。
太阳过于耀眼,而人心过于幽暗。
但闻音认为,其实自己的内心也经不得认真审视。
有多少人,能在普世价值观下,问心无愧呢。
害,扯远了。
闻音认真地想着,原来自己也是有**与野心的。有胜负欲,好胜心,想要获得更多的认可。
坦诚地承认自身**的存在,似乎并不可耻。
竞争欲也是促进共同发展的一个动力,好胜心则更能激发自身的潜能。
虽然分数只是一个体现形式,但也在一定程度上反应了自身对一些知识掌握的不足。
不可否认的是,答题是有技巧可取,知识点需要不断记忆。
但闻音始终认为,在学习过程中,养成的良好学习习惯与获得的文学素养,以及解题形成的某种思维方式,学习备考过程中的良好心态与自我成长,这才是能够让我们受用一生的东西。
如果单单是求知,那么随着时间推移,总会遗忘。
更何况,现代技术的发展,计算机的存储容量不断发展,信息爆炸时代,我们根本不可能习得所有全部知识。
教育更像是是一场无形地改造,当我们忘记了所学的一切,任然留存的那一部分。
但是同时,更高的分数更意味着闻音最后取得的结果可能更好。
套上一个任务的枷锁,此刻丈量的天平又偏向一边。
为了回到原来的世界,就不得不完成任务。
而完成任务,需要高考。按照游戏的机制来,当然是评分越高越好。那么最终的高考成绩也是越高越好。
这样看来,成绩条上的分数,的确很重要。
可是,纵使这一切不是真实的,只是一场任务,但执行者也是闻音自己。
看了半天。
成绩条上的数字,闻音觉得它既重要,也不那么重要了。
重要,因为分数可能决定这场任务的结果导向;不重要,是相对于闻音自身来说。
在这场任务中,闻音也是矛盾的,一方面,囿于目标,不得不做,另一方面,闻音有些时候也会质疑自己的决定与行为。
是做一个任务的工具人,还是要做自己?
既矛盾且统一。
但有生理基础,才谈得上精神啊~
闻音闭了闭眼,随即笑了。
小孩子才做选择,大人么,当然是全都要。
无谓的对立,只会让自己陷入烦恼,更何况,这也是可以统一的。
达者,当兼济天下。
想通了的闻音,将自己的成绩记在了一个小本子上,同时也默默地写下了章启明的分数。
对标学霸,又一个新的目标。
嘴角扬起了一抹笑容,具体的事具体化。
......
接下来的两天课堂,各科老师都在讲卷子。
月考试卷要讲,十一做的部分卷子也要讲。
这还没完,自己还得打起精神来给各科卷子做分析,考试复盘。
错题,该收集的收集;没掌握的知识点,需要加强巩固;然后,更多的便是练习了。
一天下来,闻音觉得自己都要被淹没在卷子堆里了,满脑子都是嗡嗡的。
比闻音更惨的是十一摆烂的同学。
不少人卷子做的质量不好,在课堂上就被老师揪出来树典型,一些人再叠加上月考没有考好的双重DEBUFF,谈话与批评,接踵而来。
一时间,班级里的学习氛围紧张了不少。
班级轮换制度可不是说着玩的,他就像悬在头上的那把达摩克里斯之剑。
当坐在其下的人才感受到那份战战兢兢。
因此,一时间班上人都显得沉闷了不少。
其实不光七班,其他班也是差不多的。
月考算得上大型考试,它辐射的余韵起码可以将学生的心思镇住半个月。
至于剩下的半个月嘛,那就靠下一次考试的危机感来提供咯。
在一片惨淡中,总有什么值得庆幸的事,就比如:徐蔓蔓的英语卷子并没有填岔。
第二天答题卡发下来,徐蔓蔓拿着它高兴地跑来和闻音分享。
闻音也为她感到高兴,为此,中午还多吃了一个菜。
对此,徐蔓蔓翻了个白眼,“明明是你自己想多吃一个菜,怎么好意思说是为我庆贺呢?”
说完,似乎还嫌不够,便又补充了句,“要我说,为我庆贺,应该将这个多的菜给我吃才对!”
护食的闻音守住了自己的午餐,却泄露了自己的真正心思。
对此,闻音很是意正言辞地说,“咱俩谁是谁?我帮你吃,这是为了你的身材着想!”
虽然学业紧张,不少女生还是变着花样地爱美,为了保持好身材,晚饭吃得少,或者不吃的也有人在。
对此,闻音也犯不着专门去劝说什么的,但是自己可以选择好好吃饭。
一天起码坐10小时以上,脑子消耗能量极大,在这样的情况下,闻音宁可多吃多锻炼,也不愿少吃就为了身材什么的。
身体健康永远都是排在第一位的,饿坏了身体事小。
没了健康的身体,其他的一切都没有意义了嘛。
所以,闻音干饭干得很快乐。
接下去的生活,闻音就是干饭,学习,一切奔着六月的高考而去。
不想再写下去了,对于高中生活的一个怀恋,感谢看文至此的小伙伴。谢谢你们,鞠躬。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74章 如果重回高三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