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9章 母后人淡如菊

金碧辉煌的大殿内,雕梁画栋在璀璨的灯火映照下愈发显得庄严肃穆。今日这场宫宴,汇聚了大周的皇室宗亲、文武百官,还有来自八方的外邦使臣,众人或低声交谈,或举杯畅饮,气氛热闹非凡,却又暗流涌动。

九公主一路风风火火地冲进大殿,她满心委屈与愤懑,满心满眼只有自己这些日子所遭受的苦难,急于向父皇倾诉,渴望能得到他的庇护,让生活重回往昔的优渥。

以至于她全然没有留意周围投来的异样目光,莲步匆匆,裙摆带起一阵微风,径直朝着龙椅上的皇帝奔去。

在大殿的一侧,西域的大皇子身着一袭华丽的异域长袍,袍上绣满了精致复杂的金线花纹,彰显着他尊贵的身份。

他身形高大挺拔,深邃的眼眸犹如夜空中闪烁的寒星,高挺的鼻梁下,薄唇微微上扬,带着一丝若有若无的笑意。

自九公主踏入大殿的那一瞬间起,他的目光便被这个娇蛮任性却又明艳动人的女子牢牢吸引,像是被一道无形的丝线牵引,视线紧紧追随着她的一举一动。

九公主全然不知自己已成为他人眼中的焦点,她来到皇帝面前,“扑通”一声跪倒在地,膝行至皇帝脚下。

九公主双手紧紧抱住皇帝的腿,放声大哭起来:“父皇,您可要为女儿做主啊!自从母妃失势后,女儿的日子苦不堪言,吃的是残羹冷炙,穿的是破衣烂衫,那些宫女太监都不把女儿当回事,女儿实在是受不住了。”

她哭得梨花带雨,声音带着一丝颤抖,眼眶泛红,泪水簌簌滚落,打湿了皇帝龙袍的下摆。

皇帝低头看着哭得伤心欲绝的女儿,心中不禁泛起一阵心疼。他微微俯身,伸出手轻轻抚摸着九公主的头发,语重心长地说道:

“女儿啊,父皇知道你受苦了,可如今这宫中诸事繁杂,你也要懂事些,多体谅体谅父皇。”皇帝的声音低沉而威严,带着几分无奈与疲惫,在这喧闹的大殿内却清晰可闻。

九公主抬起满是泪痕的脸,泪眼婆娑地望着皇帝:“父皇,您就不能帮帮女儿吗?女儿不想再过这样的日子了。”她的声音带着一丝撒娇,又透着几分倔强,仿佛只要父皇点头,她便能立刻摆脱这所有的困境。

皇帝微微皱眉,沉吟片刻,说道:“父皇会让人关照一下你的生活,但你也要记住,不可再像从前那般任性,知道吗?”

他的眼神中透着几分宠溺,又有着作为帝王的决断,深知此刻后宫局势微妙,不能因女儿的一时哭闹就乱了分寸。

九公主虽然心中不满,但也知道这已是父皇能给的最大让步,只能点头答应:“女儿知道了,谢父皇。”说罢,她缓缓站起身来,用衣袖轻轻擦拭了一下脸上的泪水,整理了一下略显凌乱的裙摆,准备离开大殿。

就在九公主转身离去的那一刻,一直站在一旁默默注视着她的西域大皇子,眼中闪过一抹决然。

他迈开大步,向着皇帝走去,所经之处,众人纷纷侧目。他身姿矫健,步伐沉稳,每一步都仿佛带着一种无形的气场。

来到皇帝面前,大皇子单膝跪地,右手握拳置于左胸,行了一个标准的西域礼,而后抬起头,目光坚定地直视皇帝:

“尊敬的大周皇帝陛下,我乃西域大皇子,此次不远万里来到大周,心中怀揣着一个诚挚的愿望,望陛下成全。”

他的声音低沉而富有磁性,说的虽是大周的语言,却带着一丝独特的异域口音,在大殿内回荡开来。

皇帝微微一怔,目光落在这位英姿飒爽的大皇子身上,心中涌起一丝好奇:“大皇子有何事,但说无妨。”皇帝端坐在龙椅上,身姿挺拔,龙袍上的金龙似乎都在张牙舞爪,尽显帝王威严。

大皇子深吸一口气,挺直脊梁,郑重其事地说道:“

陛下,我在西域听闻大周地大物博,文化昌盛,公主们更是个个温婉贤淑、才情出众。今日有幸一见,果然名不虚传。尤其是刚才那位九公主,她的一颦一笑、一举一动都深深打动了我。我恳请陛下赐婚,将九公主许配给我,让我能与大周永结秦晋之好。”

说着,他从怀中掏出一枚晶莹剔透的玉佩,双手呈上,“这是我西域的传家之宝,以此为证,表明我的诚意。”

皇帝闻言,脸色微微一变,心中顿时陷入了两难的境地。九公主是他最心爱的女儿,自小就捧在手心,他原本想着让她多在自己身边待几年,享受无忧无虑的生活。

况且西域路途遥远,环境迥异,一旦嫁过去,父女相见怕是难上加难。

可他又深知,如今大周与西域之间的局势微妙,西域地域辽阔,兵强马壮,若能通过联姻缔结邦交,无疑是一件于国于民都大有裨益的好事。这既能保大周边疆太平,又能促进两国之间的贸易往来、文化交流。

皇帝的手指无意识地在龙椅的扶手上轻轻叩击着,目光深邃,陷入了沉思。大殿内的气氛瞬间变得紧张起来,众人都屏气敛息,注视着皇帝的一举一动。

文武百官们心中各有所思,有的认为这是巩固边防的良机,纷纷向皇帝投去期待的目光;有的则心疼九公主,面露不忍之色。

许久,皇帝缓缓开口:“大皇子,此事重大,朕需斟酌斟酌。九公主毕竟年幼,朕也需与她商议一番。”皇帝的声音沉稳而缓慢,试图拖延时间,以便做出更周全的决策。

大皇子微微点头,眼中闪过一丝理解:“陛下英明,我自是明白婚姻大事不可草率。但我对九公主一片痴心,还望陛下早日给我答复。”

说罢,他再次行礼,而后起身退至一旁,目光却依旧时不时地望向九公主离去的方向,仿佛在那一瞬间,他的心已被这个大周公主牢牢牵住。

宴会上的气氛依旧热烈,丝竹管弦之声不绝于耳,舞女们翩翩起舞,试图驱散这突如其来的凝重氛围。

可众人心中都明白,一场关乎两国命运、九公主终身幸福的抉择,已然悄然摆在了皇帝面前。

皇帝坐在龙椅上,心乱如麻。他想起九公主小时候那可爱的模样,牙牙学语时第一次喊父皇的场景,还有每次犯错后向他撒娇求饶的画面,心中满是不舍。

可身为一国之君,他又不得不从大局考虑。边疆的安宁、百姓的福祉,这些沉甸甸的责任压在他的肩头,让他无法轻易做出决定。

这时,坐在皇帝身旁的一位老臣似乎看透了皇帝的心思,微微侧身,低声说道:“陛下,臣以为,此乃天赐良缘。

西域大皇子诚意十足,若能联姻,可保我大周边疆数十年无战事,百姓亦可安居乐业。虽对九公主有些残忍,但为了江山社稷,还望陛下忍痛割爱。”

老臣的声音低沉而沙哑,带着几分苦口婆心的劝谏。

皇帝微微皱眉,没有言语,心中却在激烈地挣扎。他又何尝不知这其中的利弊,只是身为父亲,要将心爱的女儿远嫁他乡,这份痛苦实在难以承受。

另一边,九公主浑然不知大殿内刚刚发生的这一切。

她心情低落,脚步沉重地回到自己的宫殿。一路上,她想着父皇的话,心中满是委屈与不甘。“难道我就要这样一直过苦日子吗?”她喃喃自语道,眼眶又红了起来。

回到宫殿后,春樱见她一脸泪痕,赶忙迎上前去:“公主,您这是怎么了?”春樱的声音充满了关切,眼中满是心疼。

九公主扑到喜儿怀里,放声大哭:“春樱,父皇虽然答应关照我,可也让我别再任性。我不想这样,我还是想过以前的好日子。”

春樱轻轻抚摸着九公主的头发,安慰道:“公主,您别难过,日子总会慢慢好起来的。”

就在这时,一名小太监匆匆走进宫殿,跪地禀道:“公主,陛下有旨,让您即刻前往御书房。”

九公主闻言,心中一紧,一种不祥的预感涌上心头:“父皇找我何事?”她擦干眼泪,整理了一下衣衫,带着满心的疑惑,向着御书房走去。

御书房内,灯火通明,皇帝独自一人坐在书桌前,面前摊着一些奏章,可他却无心批阅。他的脑海中不断浮现出九公主的身影,还有大皇子求亲时那坚定的眼神。

听到脚步声,皇帝抬起头,看到九公主走进来,勉强挤出一丝笑容:“女儿,过来坐。”

九公主走到皇帝身边坐下,轻声问道:“父皇,您找我有什么事?”她的眼神中透着一丝不安,仿佛预感到即将有什么重大的事情发生。

皇帝沉默良久,缓缓开口:“女儿,今日在宴会上,西域大皇子向朕求亲,想要娶你为妻。”皇帝的声音尽量保持平静,可眼中的不舍与挣扎却难以掩饰。

九公主一听,瞪大了眼睛,脸上瞬间变得毫无血色:“什么?父皇,我不要嫁给他,我不想去西域,那儿太远了,我想留在您身边。”

九公主的声音带着一丝惊恐,眼眶瞬间红了起来,泪水在眼眶里打转。

皇帝看着女儿惊恐的模样,心中一阵刺痛:“女儿,朕知道你不想离开,可这关乎两国邦交,朕也很为难。你且想想,若是你嫁过去,能保大周边疆太平,百姓也能免受战乱之苦,你就当是为了父皇,为了大周,好不好?”

皇帝的声音带着几分哀求,他从未想过有一天会用这样的语气和女儿说话。

九公主泪流满面,拼命摇头:“不,父皇,我不要,我不要做什么牺牲,我只想过自己的日子。”她哭得肝肠寸断,双手紧紧抓住皇帝的胳膊,仿佛只要这样,就能改变父亲的决定。

皇帝无奈地叹了口气,将女儿揽入怀中:“女儿,你先别难过,朕还没有答应,只是需要时间考虑。你回去好好想想,朕也会慎重斟酌的。”

九公主在皇帝怀里哭了许久,才缓缓起身,带着满心的悲痛与不甘,离开了御书房。她知道,自己的命运,此刻正悬在半空,未来一片迷茫。

现在她唯一的机会——

母妃!

<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
人淡如菊终结者
连载中半寸桃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