宴会上,灯火辉煌,众人的欢声笑语交织成一片嘈杂。
贤妃嘴角挂着得意的微笑,眼神时不时扫向周围,似乎在享受着众人对她刚刚献上玉佛之举的夸赞。然而,她没料到,风暴正悄然在这热闹之下汇聚。
几位被嬷嬷提前联络好的低位嫔妃彼此交换了一个隐秘的眼神,其中一位林贵人率先起身,她身着一袭淡绿色宫装,身姿略显柔弱,此刻却挺直了脊梁,声音清脆而坚定地说道:“陛下,臣妾有要事启奏。”
皇帝微微挑眉,目光落在她身上,带着几分探究:“林贵人,何事但说无妨。”
林贵人深吸一口气,环顾四周,目光在贤妃脸上短暂停留,引得贤妃心中莫名一慌,只听林贵人缓缓道:“臣妾听闻,贤妃娘娘在外私自购置田产,还动用娘家势力强占民宅,鱼肉百姓,致使多地民生哀怨,如此行径,实在有违皇家颜面,望陛下明察。”
此言一出,全场哗然。大臣们交头接耳,纷纷投来惊讶与质疑的目光;外邦使臣们也停止了交谈,饶有兴致地注视着这场突如其来的变故;后宫嫔妃们更是神色各异,有的面露惊惶,有的则暗自庆幸,仿佛一场大戏拉开了帷幕。
贤妃脸色骤变,先是一阵惨白,随即涌上一抹愤怒的潮红,她猛地站起身来,指着林贵人怒斥道:“你血口喷人!本宫向来修身养性,秉持后宫典范,怎会做出这等恶事?分明是你嫉妒本宫,妄图污蔑,好谋取上位!”
林贵人并未被她的气势吓倒,反而向前一步,不卑不亢地回应:“娘娘莫要狡辩,臣妾所言句句属实,若有虚假,愿受严惩。陛下,臣妾这儿还有证人。”说着,她轻轻拍了拍手。
只见从大殿一侧走出几个身着平民服饰的人,他们战战兢兢地走进来,一见到皇帝,“扑通”一声纷纷跪地,磕头如捣蒜。
为首的一位老者抬起满是皱纹的脸,眼中含泪,声音颤抖地诉说着贤妃娘家如何仗势欺人,强买他们的土地,拆毁他们的家园,让他们流离失所,无以为生。
证据确凿,众人的目光再次聚焦到皇帝身上,等待他的裁决。皇帝的脸色阴沉得可怕,他紧盯着贤妃,眼中闪过一丝失望与愤怒。
贤妃见状,心中一紧,慌乱之下,她突然想到了什么,扑通一声跪倒在皇帝面前,泪水夺眶而出,哭诉道:“陛下,臣妾冤枉啊!这定是有人蓄意陷害,臣妾对陛下一片忠心,日月可鉴。
陛下,您忘了臣妾平日里的温柔贤淑,臣妾怎会做出这等大逆不道之事?”
皇帝沉默良久,就在众人以为他会严惩贤妃之时,他却缓缓开口:“此事暂且押后再议,今日乃盛宴,不宜让这等琐事坏了兴致。”
此言一出,满场惊愕。大臣们虽心有不满,却也不敢多言;低位嫔妃们面露不甘,却只能无奈低头;柳如烟在禁闭室听闻这个结果,双手紧握成拳,指甲深深嵌入掌心,心中满是愤怒与不解:皇帝为何如此袒护贤妃?
原来,皇帝虽知晓贤妃可能犯下大错,但念及多年情分,且贤妃背后的娘家势力在朝中盘根错节,若此刻严惩,恐引发朝堂动荡,危及江山社稷,所以选择了暂时偏袒。
宴会在短暂的骚乱后,继续进行。丝竹之声再度响起,舞女们强颜欢笑,翩翩起舞,试图驱散这尴尬的气氛,可众人心中都如压了一块巨石,兴致已然大减。
贤妃缓缓起身,擦去眼泪,重新坐回座位,她微微仰头,眼中闪过一抹得意与挑衅,看向那些试图揭露她的嫔妃,仿佛在说:你们能耐我何?
柳如烟得知皇帝的决定后,并未气馁,事实上,她早有准备。
嬷嬷在一旁轻声劝道:“公主,如今形势不利,咱们还需从长计议。”
柳如烟微微点头:“嬷嬷,我明白。这宴会看似平静,实则暗流涌动,咱们且看看还有什么机会。”
宴会上,酒过三巡,外邦使臣们开始互相交流起本国的文化与奇闻。一位来自西域的使臣起身,用不太流利的中原话说:“我听闻,贵国皇室有一宝物,名为夜明珠,能发光照明,神奇无比,不知今日能否有幸一见?”
皇帝闻言,看向贤妃:“爱妃,那夜明珠可是在你处?”
贤妃心中一紧,她下意识地看了看四周,硬着头皮起身:“回陛下,臣妾……臣妾此前听闻一传言,说夜明珠置于妇人之手久了,灵气有损,便将它供奉于佛堂,想待核实传言后再做处置。”
皇帝微微皱眉:“哦?有这等事?”
这时,柳如烟安排的另一位内应——一位机灵的小太监,趁机上前一步,跪地禀道:“陛下,小的听闻,并非如此。实则是七公主那日在御花园见贤妃娘娘把玩夜明珠,好心提醒娘娘关于灵气受损之事,娘娘却误以为公主觊觎宝物,还将公主关了禁闭,小的觉得此事蹊跷,特来禀报。”
众人的目光再次聚焦,皇帝的脸色愈发阴沉:“可有此事?”
贤妃心中大乱,她没想到柳如烟还有这一手,慌乱地辩解道:“陛下,这……这小太监信口胡诌,臣妾怎会如此狭隘?”
皇帝目光冷峻,看向贤妃:“爱妃,朕要听的是事实。”
柳如烟在禁闭室,通过嬷嬷得知宴会上的情况,心中暗喜:终于让你陷入被动了。她知道,此刻不能放松,必须乘胜追击。
于是,嬷嬷再次乔装进入大殿,悄悄将一份密函呈给了一位忠直的老臣。
老臣接过,打开一看,脸色大变,犹豫片刻后,起身走到皇帝面前,拱手道:“陛下,臣有本奏。
臣近日收到一封匿名信,信中详述了贤妃娘娘诸多不法之事,包括私藏夜明珠不报,意图独占宝物,还有之前强占民宅之事的更多细节与证据,臣不敢隐瞒,呈与陛下。”
皇帝接过密函,快速浏览,脸色铁青。他猛地一拍桌子:“贤妃,你还有何话可说?”
贤妃瘫倒在地,此时已全然没了之前的嚣张气焰,她深知大势已去,只能哭着求饶:“陛下,臣妾知错了,求陛下饶命。”
然而,就在众人以为贤妃必将受到严惩之时,皇帝却再次陷入了两难的抉择。一方面,证据确凿,贤妃罪无可恕;另一方面,若此刻严惩,朝堂动荡在所难免。
皇帝沉吟良久,最终长叹一声:“贤妃,念在你多年侍奉朕的份上,免去你妃位,降为贵人,闭门思过,若再犯,绝不轻饶!”
贤妃虽心有不甘,却也知道此刻保命要紧,只能谢恩领命。
宴会继续,可气氛已全然不同。大臣们心中各有所思,嫔妃们或幸灾乐祸,或兔死狐悲,外邦使臣们也感受到了这复杂的宫廷风云,默默不语。
柳如烟在禁闭室得知最终结果,虽未彻底扳倒贤妃,但也算出了一口恶气。她知道,自己的路还很长,要想真正改变命运,还需步步为营。
“公主,接下来咱们该怎么办?”喜儿担忧地问。
柳如烟望着窗外,目光坚定:“咱们先等待风头过去,再寻机而动。贤妃虽降位,但其势力仍在,不可掉以轻心。我要让这宫中之人都知道,我柳如烟不再是任人欺凌的弱女子。”
此后数日,宫中流言蜚语不断,皆围绕着贤妃之事。柳如烟趁此机会,暗中结交更多被压迫之人,壮大自己的势力。她时常与嬷嬷、喜儿商讨对策,研究宫中局势,不放过任何一个可能翻身的机会。
而贤妃被降位后,闭门不出,心中却满是怨恨,她将这笔账都算在了柳如烟身上,发誓有朝一日要东山再起,让柳如烟付出惨重代价。
宫中平静的湖面下,暗流涌动,一场新的较量,即将拉开帷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