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柔坐在那间略显昏暗且透着丝丝寒意的屋子里,眼神空洞地望着窗外萧瑟的景象,心中仿若被一块沉重的巨石压着,沉甸甸的满是愁绪。
自李家遭遇变故、一落千丈以来,日子过得愈发艰难,每一日都似在泥泞中苦苦挣扎,看不到一丝希望的曙光。
往昔那高门大院里的繁华喧嚣,与如今的冷清破败形成了鲜明至极的对比,仿佛是一场美梦破碎,徒留下满心的悲凉。
她的目光缓缓移回屋内,落在了躺在床上、因伤病和情伤而憔悴不堪的兄长身上。
李中科双眼紧闭,眉头紧锁,时不时发出几声痛苦的低吟,那模样让人心疼不已。看着兄长,李柔心中五味杂陈。
曾经,她将兄长视为这世上最坚实的依靠,在她的认知里,只要有兄长在,无论遇到多大的风浪,他们兄妹总能携手挺过去。
可如今呢?兄长为了一个柳依依,全然不顾自己的安危,不顾家中已然窘迫到极点的困境,在那虚无缥缈的爱情幻影里执迷不悟,一头扎进去便再也不肯出来。
这一番折腾下来,不仅让他自己伤病加重,也让李柔深刻地意识到,靠兄长重振李家,怕是希望渺茫。
“不能再这样下去了,必须要做出改变,为这个家寻一条出路。”
李柔紧咬下唇,双手不自觉地握紧,指节泛白,像是在给自己打气一般,在心底暗暗发誓。
她站起身来,在屋内缓缓踱步,每一步都似承载着千钧重担,思绪如同乱麻,却又不得不极力理清。
突然,她的脑海中闪过一道灵光,像是黑夜里的一颗启明星,让她混沌的思绪瞬间有了方向。
李家尚未落败之时,府中上下一片和乐融融,那时的她,作为李家备受宠爱的小姐,人生轨迹仿佛早已被安排得妥妥当当。
犹记得,父亲有一次在书房里,神色郑重地与母亲谈及她的婚事,提及李府有意将她许配给刘府的公子。
当时的场景还历历在目,父亲坐在那张宽大的雕花书桌前,手中捧着一本古籍,微微皱起的眉头显示出他对这件事的慎重,母亲则坐在一旁的绣墩上,手中的针线活也停了下来,专注地听着父亲的讲述。
“那刘府同我李府一般,也是三代为官,家族底蕴深厚。更为关键的是,在这场朝堂的风云变幻中,刘府审时度势,站队极为成功,如今身份地位扶摇直上,备受圣上青睐。
若柔儿能嫁入刘府,于她而言是一门极好的婚事,对我李家日后的发展,也大有裨益。”
父亲的声音低沉而有力,在书房那静谧的空间里回荡,一字一句都深深印刻在了李柔的心里。
彼时的李柔,正值青春年少,对这些家族联姻之事虽知晓一二,但并未过多在意,只当是人生中顺理成章的一个安排。
她偶尔也会在心中想象,那位刘公子究竟是怎样的一个人?
是身形挺拔、风度翩翩,如同话本里走出来的俊俏书生?还是气宇轩昂、英姿飒爽,有着武将般的豪迈气概?
这些模糊的想象,如同春日里的微风,轻轻拂过她的心弦,泛起丝丝涟漪,却也仅此而已。
然而,今时不同往日,如今的李家深陷困境,四面楚歌,曾经那些看似遥不可及的选择,此刻却成了可能改变命运的救命稻草。
李柔停下踱步的脚步,站在屋子中央,眼神中透露出一丝决绝:“或许,这是我唯一能做的,也是我改变自己命运的契机。”她喃喃自语道,声音虽轻,却透着不容置疑的坚定。
想到这里,李柔的脸颊微微泛起红晕,像是春日里绽放的第一朵桃花,娇艳而羞涩。
那刘公子的面容,仿佛从记忆的深处缓缓浮现,越来越清晰。
她记得,有一次在京城的灯会上,她与女伴们一同游玩,人群熙熙攘攘,欢声笑语此起彼伏。就在她驻足欣赏一盏精美的荷花灯时,不经意间抬眸,竟瞥见了人群中的刘公子。
彼时的刘公子,身着一袭月白色的锦袍,衣袂飘飘,腰间系着一块温润的玉佩,随着他的走动轻轻晃动,发出清脆悦耳的声响。
他的身姿挺拔如松,面容白皙如玉,剑眉斜插入鬓,双眸深邃有神,仿若藏着漫天星辰。鼻梁高挺笔直,嘴唇线条优美,微微上扬的嘴角带着一抹淡淡的笑意,似是能驱散世间所有的阴霾。
他就那样静静地站在那里,却仿若自带光芒,周围的人瞬间都成了他的陪衬。
李柔只觉心跳陡然加快,像是有一只小鹿在胸腔里乱撞,双颊瞬间滚烫如火。
她慌乱地低下头,手中的丝帕不自觉地绞紧,不敢再看刘公子一眼。那一瞬间的慌乱与羞涩,如同烙印一般,深深地刻在了她的心底。
此后的日子里,每当她想起那个画面,心中都会涌起一股别样的情愫,只是那时的她,身处李家的庇护之下,这份情愫被她悄然藏在了心底深处。
如今,这份曾经被掩埋的情愫,在绝境之中被重新唤醒,成了她心中的一丝希望之光。李柔深吸一口气,试图让自己狂跳的心平静下来。
她知道,这一步棋充满了风险,无异于一场豪赌。
刘府如今身份地位显赫,自家却落魄至此,门不当户不对,刘府会否接纳自己?
刘公子又是否还记得那个灯会上匆匆一瞥的自己?
即便一切顺利,嫁入刘府之后,她又能否适应新的生活,在那个陌生的环境里站稳脚跟?
这一连串的问题如同鬼魅一般,萦绕在她的心头,挥之不去。
但李柔此时已经没有任何办法,她看着自己身上洗的发白的衣服,心道:“不管怎样,总得试一试,总好过坐以待毙。”
她握紧双拳,再次给自己打气。她走到窗前,望着窗外阴沉的天空,心中默默盘算着该如何行动。
首先,她需要找一个合适的时机,去刘府探探口风,看看刘府如今对这门婚事的态度。
若是直接贸然前往,怕是不妥,说不定还会引起刘府的反感。或许,可以先从昔日李家的旧相识入手,找一些与刘府关系密切的人,从中牵线搭桥,了解一下情况。
想到这里,李柔的眼神逐渐变得坚定起来,她转身看向屋内依旧昏迷不醒的兄长,轻声说道:“哥哥,你好好养病吧,妹妹不能再依靠你了,从现在开始,我要为咱们这个家闯出一条活路来。”
说罢,她轻轻叹了口气,整理了一下衣衫,仿佛已经做好了奔赴战场的准备。
接下来的日子里,李柔开始四处奔走,她翻出昔日那些压在箱底的、带有李家印记的物件,用一块干净的布包好,怀揣着这些仅有的“资本”,穿梭于京城的大街小巷。
每遇到一位昔日的旧相识,她都会笑脸相迎,尽管心中满是苦涩与无奈,但脸上却始终洋溢着希望的笑容。
她小心翼翼地向他们打听刘府的情况,询问是否有可以帮得上忙的地方。
有的旧相识看到落魄的李柔,眼中闪过一丝不忍,会热情地与她攀谈几句,给她提供一些有用的信息;而有的则面露嫌恶,仿佛她是瘟疫一般,避之不及,甚至还会冷言冷语相向。
面对这些冷遇,李柔心中委屈万分,但她从未想过放弃。她告诉自己,这是为了李家,为了自己的未来,受点委屈又算得了什么。
大不了等到将来自己得势了,就把这些人通通发卖了!
在这个过程中,李柔也逐渐了解到,刘府近年来在朝堂上风生水起,家中事务繁忙,刘公子更是忙于公务,鲜少有闲暇时间。
这让她心中不免有些担忧,担心刘公子早已将她遗忘,担心自己的计划会因此落空。但即便如此,她也没有退缩,反而更加坚定了要试一试的决心。
一天,李柔从一位较为友善的旧相识那里得知,刘府即将举办一场盛宴,邀请了京城诸多权贵。
这对她来说,无疑是一个绝佳的机会。她心中一动,决定在盛宴那天,设法混进刘府,亲自去会一会刘公子,看看能否抓住这最后的救命稻草,改变自己的命运。
回到家中,李柔坐在镜子前,仔细端详着自己。镜子中的女子,面容憔悴,皮肤也不如之前水灵。
她轻轻抚摸着自己的脸颊,想到即将到来的挑战,心中既忐忑又兴奋。“不管结果如何,我都要拼一把。”她对着镜子中的自己轻声说道,嘴角微微上扬,露出一抹自信的笑容。
随后的日子里,李柔开始精心准备,她找出一件还算体面的衣服,仔细地清洗、修补,让它看起来尽量整洁如新。
又用仅剩的一点胭脂水粉,简单地装扮了一下自己,让自己看起来不至于太过落魄。一切准备就绪,她怀揣着满心的希望与忐忑,等待着盛宴那天的到来。
在等待的日子里,李柔每晚都会对着窗外的夜空祈祷,希望上天能够眷顾自己,希望刘府能够接纳自己,希望自己能够成功扭转李家的命运。她深知,这一场豪赌,关乎生死存亡,她输不起,只能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