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章 圆月

阿辽点了点头,拱手道:“公子交代过,以后我都会代替公子守护在郡主左右。”

宁煜将这几个月来发生的事都讲给了阿辽,大公子的腿疾状况越来越好,他对青莲的欣赏与佩服也越来越多。

他算是明白了,为何大公子会如此看重她,如果换作他,只怕是也会拼尽一生来呵护这样的爱人。

于是,他是心甘情愿来替大公子守护她。

青莲将房门合上,转身问道:“你平时歇在哪儿?”

“……树上。”

她往窗外看了看,外面那颗榕树又高又大,确实是隐身的好位置。

青莲道:“辛苦你了,若有什么需要尽管提就是。”

阿辽应是,将手里的一截折起来的纸笺递给青莲。

她展开信笺,清秀的字迹跃然在纸上:

“我心匪石,不可转也。”

只有短短一行八个字,却引得青莲的心里轻轻荡起一圈涟漪。

脸颊瞬间染上一层绯红,她垂下眼眸轻轻笑了起来。

阿辽也莫名地有些不好意思,挠了挠头。

“阿辽,你等一下。”

她将信笺折好,压在枕下,然后在桌前坐下,抽出一张信笺铺在面前,再抬手拿起砚台上的笔。

阿辽很识趣的帮她研墨。

她歪着头思索了一会,随即提笔沾了沾墨,在信笺上写下了两行字。

她将信笺折好,递给阿辽。阿辽拿着信笺往窗外纵身一跃,瞬间不见了。

窗外,除了叶密茂盛如华盖一般的榕树之外,什么也看不见。

她将窗子半掩,半靠在床榻上,心中依旧像有小鹿乱撞一般。她伸手从枕下摸出刚才那张信笺,打开来看了一遍又一遍。

才刚分开半天,他就写了这样的信过来。

信笺上还带着淡淡的墨香,青莲将信笺贴在心口,闭上眼,仿佛握着宁煜那双修长有力的手。

刚才她在信上写的是“只愿君心似我心,定不负相思意。”

这是李之仪的词,整首词为:

“我住长江头,君住长江尾。日日思君不见君,共饮长江水。

此水几时休,此恨何时已。只愿君心似我心,定不负相思意。”

这是她十五六岁时便喜爱的诗句,那时她还不知情爱为何物,只觉得这首诗用词简单,却十分浪漫,将对爱人的思念倾泻得恰到好处。

如今感受过情爱,心中有了思念却无法相见的人,便更是能读出这首词的韵味来。

若是他收到信,也一定会明白她的心意吧。

青莲脸颊粉红,眼眸中含情似水,仿佛氤氲着一层薄薄的水雾。心中念着煜郎的样子,她的意识越来越模糊。

“郡主,郡主……戌时快到了。”

时樱的声音在耳边越来越清晰,她睁开眼,才发现不知何时睡着了,门外有人在轻轻敲门。

低头一看,宁煜送来的信笺在放在胸口,她忙将之折好,放在枕下,然后起身将房门打开。

门外是时樱带着些急切的脸:“雅兴阁那边已经传了话,饭菜都准备好了。”

青莲点点头,由时樱重新梳好头,再带着她出发去了雅兴阁。

雅兴阁是平日府里举办宴会的地方,正堂里有一张又宽又长的桌子,此刻上面已经摆好了银盘碗筷。

从正堂出去,紧接着的西侧是一片假山池塘,四周种植着各色花朵小树,景色怡人,美不胜收。

有时天气好,王妃会吩咐人将桌椅移到池塘边的空地上,一边欣赏美景一边共饮美酒,更是惬意。

青莲独自在假山边逛了会,紧跟着沈长安也到了。

他一来便先奔着青莲去了,关切道:“妹妹,刚回家,可还习惯?”

青莲道:“还好,府里的人都对我很亲切。”

长安笑道:“你自小就是府里最受宠的,上到父亲母亲,下到管家婢女,都最喜欢抱着你玩了。”

青莲笑了笑,道:“之前就觉得沈长安世子为人亲切又温暖,没想到竟然是我的亲生哥哥,你知道吗,妹妹真的很开心!”

长安道:”妹妹刚回来,想必还没好好逛逛家里,下次有空,哥哥带你好好逛逛。妹妹若是觉得闷想去街上玩,哥哥也陪你去。”

青莲正想答应,身后传来端王和王妃的声音:

“你们兄妹久不见,正是该好好聊聊呢。”

长安微微躬身,道:“父亲,母亲。”青莲也学着哥哥的样子给父亲母亲问了好。

端王很高兴,手一挥,声音洪亮:“好好,你们都坐下吧。”

桌上已摆满了色香俱全的佳肴,青莲在王妃和哥哥的中间坐好。

母亲注意到她腰间系着的玉佩,好奇道:“咦,这枚玉佩成色很好,是谁送给你的?”

青莲一怔,只得乖乖答道:“在镇国公府时,是大公子送女儿的。”

母亲的眼神闪过一丝复杂的神色,仿佛意识到了什么,淡淡笑了笑。

端王思索片刻,终于想起了她口中的‘大公子’是谁:“就是宁家那个曾在战场上摔断了腿的少将军?”

听见父亲谈论此事,青莲的脸颊微微粉红,垂眸小声道:“是。”

端王和王妃对视一眼,女儿这是与他日久相处,春心萌动了。

端王哼了一声,似乎有些不悦,他将筷子放下:“门第倒是勉强配得上,不过那宁将军为人粗俗,本王实在是看不上。”

青莲正想辩解,沈长安道:“儿子与大公子宁煜相识,他为人确实不错,儿子觉得倒是个可以托付的人……唉……”他叹了口气,看了眼身旁的青莲,语气惋惜:“只可惜他双腿已经残疾……”

端王接过他的话:“本王的宝贝女儿,怎么可以委身一个残疾之人!”

端王说完这句话,一时之间,四周静悄悄的,气氛尴尬极了。

还是王妃打破了气氛,柔声问道:“女儿,你对宁将军家的大儿子,果真有情?”

青莲咬了咬嘴唇,未答话。她知道,父母和哥哥是真心实意的关心她,希望她过得好,以后嫁得好,情急之下才这样说的,她内心一度纠结得紧。她原打算等宁煜双腿痊愈,再将此事告知父母,却没想到,这么快便被心思敏感的父母发现了。

这副纠结的样子被母亲瞧在眼里。

王妃不忍,轻轻拍了拍她的手,圆场道:“好了,不说这个了,你才刚回家,正是要好好陪陪我们 ,是不是?至于你的婚事,母亲自然会为你挑选天下最好的男儿,让我的宝贝女儿能一辈子都受宠。”

端王的语气也软了下来:“对,你母亲说得对,你才刚回家,先不要考虑这些了,眉儿,你不是说给女儿准备了一些东西么?”

眉儿是王妃的闺名,她忙笑道:“我和你父亲商量着,下个月十五日王府会邀请皇室亲戚以及大臣家眷过来,要将你正式介绍给大家呢。”

话题被转移,青莲顿时松了一口气,可听到一个月后将会举行以她为主角的宴会的事,又使她不免有些紧张。

“在那之前,”王妃明白她的顾虑:“母亲为你安排了教学识和礼仪的先生,明日便会过来。”

高门大户是最看重礼仪和学识的,更何况青莲已身处皇室之中,即便她是皇上亲封的乐安郡主,若是在人前出了错,闹了笑话,也会为人轻视,甚至连带着端王府都会被人背后龃龉。

青莲点头道:“是,女儿一定好好学。”

沈长安看她一脸紧张的样子,宽慰道:“妹妹放心,有哥哥在呢,哥哥会帮你的。”

*

吃完饭,青莲从雅兴阁出来,身边的时樱扶着她的手,道:“郡主就要回去么?不如奴婢陪郡主走走吧。”

青莲觉得她的提议甚好,道:“我才刚来,也不知哪里好,不如你带我去吧。”

时樱甜甜一笑,道:“奴婢正有个好地方想去却一直找不到机会,不如郡主跟奴婢去那儿看看吧。”

青莲点头:“好啊。”

时樱嫣然一笑,拉着青莲往北处去了。

她想起过去刚入镇国公府的时候,觉得哪儿哪儿都新鲜,想四处看看却被规矩束着,只能跟着主子行走。

后来进宫参加宴会时更是,在主子面前,连头都不能随意抬起,更别提好好看景了。还好宁煜宠着她,借着自己想去的理由带她去后花园逛。

所以,如今身份变换,自己成了郡主,便更是不忍对丫鬟们苛刻。

游廊一转,假山下养着一池塘金鱼,青莲想了想,对时樱道:“左右时歌一个人在院里呆着也无聊的很,不如这样,你回去叫时歌过来,我们三个人一块儿去看美景。”

时樱和时歌从小一起入府,感情好得像亲姐妹似的,她一听,自然十分愿意,道:“郡主对奴婢们可真好啊,奴婢这便去叫时歌来……可是郡主一人在此……”

青莲在池塘边的石凳上坐下,拿起石桌上的鱼食小盒:“你去吧,我在这喂会鱼。”

时樱哎了一声,连忙向南边跑了回去。

青莲捏起一块鱼食,用手指碾碎了,洒向水面。

鱼儿们争先恐后的抢起鱼食来,鱼肚翻飞,瞬间激起浪花,哗啦作响。

她手指一顿,想起过去在青竹居里,宁煜失落失意时,经常这样坐在池塘边喂鱼,或者盯着水面发呆。

那时她莽莽撞撞的,经常惹得他不快,他不愿拖累旁人,想赶走她,她却偏偏赖着不走,发誓要哄得他高兴。

过去的事如今再想起来总是觉得很甜蜜,青莲忍不住抿嘴一笑,一抬头却看见深蓝的天空中挂着一轮圆圆的明月。

是了,今日正好是十五。

人们总爱把月亮比作相思,是因为月圆意味着团圆,若是无法团圆,便期盼着团圆的那一天。

看见洁白的月亮,便会想起盼望着团圆的那个人。

她再次抬起手,将鱼食洒向池塘。月亮倒映在水面上,皎洁的月光隐约中照出正在水下畅游的鱼儿,这些鱼游起来时摆动鱼尾的样子十分活泼可爱。

鱼尾扫过,水哗啦一响,水面上倒映的月亮便碎成几颗星星,荡漾开来。

青莲望着那些碎掉的星星再慢慢凝结成一轮圆月,觉得煞是好看。

“郡主,郡主!”二人跑着过来,明歌拿着一件雪白的披风披在青莲肩上:“春日里白天温暖,晚上却冷得很呢,郡主可别着凉了。”

青莲心里一暖,道:“还是你们心细。”

三个人又顺着游廊朝北边往前走去过去。

<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
瘸腿公子太难哄
连载中雨清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