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还没查到什么之前,李皇后按兵不动。
这些日子王荣庆也陆陆续续有消息传进来,但是李皇后都是只看了一眼就压了下去。
倒是宫中有另一条激动人心的好消息,那就是永平帝决定南巡了。
这皇宫再好,住几年觉得也就那样。宫里一草一木来来去去都是那样的景致,总有看腻的一天。以前还在宣亲王府或是在自己家里的时候反倒还自由些,得了应允拿着牌子带着侍女护卫就能出府溜达一圈,如今成了宫里娘娘反倒不成。
如今在宫里想要出去走走除了像之前李清平那样得了恩典去参加徽玟的满月宴以外,就只能盼着永平帝别闷在宫里——去京郊的院子、去塞外避暑什么都好。
永平帝登基八年,前几年忙于朝政就一直待在宫里,这几年永平帝的位置已经不可动摇才有了外出的心思。
之前永平帝本来已经松口要去塞外避暑的了,但刚巧碰上李皇后高龄有孕于是就搁置下来了。
这次南巡没再出现什么意外,只是随驾的名单却迟迟未下。
后宫大大小小的妃嫔几乎都铆足劲想要把自己的名字添到随驾名单上。
妃嫔们不止讨好永平帝,连带着坤宁宫也收了不少糕点荷包之类的。她们也算聪明,两头打点。
新帝登基第一次南巡,于情于理李皇后都要随驾的。只是和晀才刚刚过了周岁,李皇后实在放心不下幼子,一时之间是左右为难。
李皇后正提着笔要在折子上拟后宫随驾的名单,看着睡得正香甜的和晀,李皇后的心是来回动摇。
“和晀刚断了奶没多久,夜里还得起来喝一回米汤。”她轻声道,语气里带着几分犹豫,“而且这孩子从小就认人。若是我走了,他夜里哭闹怎么办?”
慧心劝道:“主子,您这次若是不随驾,恐会在皇上心里有所芥蒂啊。”
李皇后明白慧心说的这些道理。毕竟李皇后不止是和晀的母亲,还是大齐的皇后,有些事情她不得不取舍。
而孰轻孰重,其实李皇后自己心里早就有了判断。只不过为人母亲的总是放不下孩子。
李皇后看向手里的折子。
这次南巡,太皇太后年过八旬已经不合适走远路,必然是要留在宫里的。皇太后虽然不是永平帝亲娘,但孝道在上永平帝肯定会奉皇太后一同南下。
皇子里,皇太子和已经成婚开府的几位郡王除了勇郡王都会一并跟着,五皇子和曔、六皇子和暄永平帝也会带上。剩下的那些年纪太小,出远门不一定撑得住是不会带的。公主里头,皇帝说了只带钰瑾钰曦姐妹俩。两个驸马沾了公主的光也可以跟着。
勇郡王不去是因为勇郡王妃快到临盆的日子了,正好勇郡王留下和几位皇叔一起监国。
至于后宫的名单……李皇后再不喜仪贵妃,仪贵妃也必然在随驾名单上。不止是她,代表世家大族的容嫔、庄嫔也会在名单上。
南巡必然会到江南。因着前朝的时候天下大乱,江南望族拥兵自重,门阀之间相互联姻,蔑视皇权。虽然后来天下再次一统这种情况被统治者狠狠压下,到如今仍有过于看重这些世家大族的意思。仪贵妃、容嫔和庄嫔随驾就是为了应付江南那些氏族。
既然李皇后和仪贵妃都要随驾,太皇太后如今又不管事,那么两个妃位定然要有一个留守宫中坐镇。
李皇后眉头紧锁,甚至比刚才在孩子和南巡之间还要纠结。
如今两个在妃位上坐着都是她的妹妹,谁去谁不去她都觉得不够妥当。也害怕……留下的那个会因此离了心。
恪妃喜欢热闹玩乐,应该也很期待这次的南巡。定妃虽然人看着清冷,但实际上对于外出也是兴致勃勃的。毕竟总闷在宫里也没几个人会欢喜。
罢了,先不想这个了,先把后边的罗列好吧。李皇后空了一行继续往下写。
嫔位里头容嫔、庄嫔已经确认要去,嘉嫔是资历最老的嫔位,而且近年来嘉嫔的性子沉稳不少,便跟着吧。勇郡王妃最近就快要生了,安嫔已经特意来说过不放心儿媳,自愿留在宫中。安嫔不去静嫔也不去了。这些年她们两个早已经习惯凑一块闲聊,少了一个人就没什么意思了。
再往下的,婉贵人、齐贵人肯定都要随驾,还有几个最近比较受宠的美人才人也一并带过去吧。
李皇后突然在乐贵人的名字上顿了顿。
乐贵人金氏曾经得宠过一段日子,但是这一两年是沉寂下去了。但若没记错的话,乐贵人的父亲如今正在江南织造当差。
既如此把乐贵人的名字也添上吧。能不能把握住这次机会就看乐贵人自己的造化了。
等下边都打算好后,李皇后重新回到妃位抉择上,两个妹妹的名字、性情和能力不断在她脑海里盘旋。
“主子,该喝药了。”恰好这时另一个大宫女慧月端着药碗进来,将其搁在桌上。
李皇后看着那药面色一凝,叹了一口气。
也必须得做个抉择了。
李皇后端起药碗面不改色地一饮而尽,然后将恪妃的名字写上了随驾名单的折子,咬了颗梅子去了去口中满满的苦味,让人把药碗收拾妥当后吩咐慧月:“去永和宫请定妃来一趟。”
慧月领命去了。
李皇后又吩咐慧心:“分别去内务府和太医院走一趟。此番出巡多走水路,船只绝对不允许有半点差错,让内务府给本宫认认真真督办检修了。此外太医院也要多准备晕船的药丸子,还有江南湿热,随行妃嫔大多都是京城人恐怕水土不服,这类的药丸子也要多备些。”
她冷声道:“南巡事关重大不容有失,若是被发现不尽心尽力办的,仔细他们一家老小的脑袋。”
慧心应了一声,也出去做事了。
听闻李皇后寻她,李清平很快就到坤宁宫了。
“这次南巡恐怕得委屈你镇守宫中。”李皇后开门见山:“我与仪贵妃都要随驾,这宫里必须得有一位高位嫔妃话事。”
李清平点点头示意自己知道了,表情倒没多大变化:“我早有预料了。”
“你……”李皇后看着她,无奈叹道:“你这还不如闹一场说自己也想去南巡呢。”
李清平笑着说:“当然也会有遗憾。我也不是什么太大度的人,但是让的是我妹妹那我当然大度。而且我知道娘娘每次决定都有道理。”
李皇后突然想到很久很久以前的事。
李清平和恪妃是同一年出生的,只是前者早了两个月成了姐姐。虽说自己也没比恪妃大多少,但是李清平很疼恪妃。正因如此,有时候恪妃和李清平比跟她这个一母同胞的亲姐姐都还要亲。幼时学女红的时候恪妃总爱缠着李清平帮忙描花样子,李清平嘴上说着不要,却总软着心肠帮恪妃做过不少功课。也正因李清平护着,恪妃的性子才会那样纯真。对于恪妃,李清平总是最大限度地忍让。
“下回就换你去,不让她去了。”李皇后这样思忖道,“不过这回……太皇太后年事已高,安嫔和静嫔都不是管事的。初次出巡离京我的确还是不放心,所以要一个撑得起场面的留下来。”
李清平说:“我知道的。”
李皇后想了想,还是提了一嘴:“和晀……和晀还小,我也不放心,若是、若是……”
“当年您让我帮忙照顾和曤的时候可没那么瞻前顾后的。”李清平握住李皇后的手说:“姐姐,您是不信任我了吗?”
李皇后浑身一震,眼泪顿时流了下来。
“我不是不信你,清平……”李皇后又哭又笑:“只是我这些日子想岔了,总担心你会因此怨怪我。”
李清平笑道:“我如今有儿有女,位列四妃,区区一次南巡还能叫咱们姐妹离了心不成?”
“其实本来我也打算是不去的。”李清平垂下眼,虽然心里的确有些怅然和不快,但还是叹道:“这不是和曔那小子的婚事,他自己不上心,那我这当娘的就要更加操心。我是想着趁宫里走了大半请各家夫人都进宫来坐坐什么的……”
“其实我和娘娘一样也纠结了许久。只是世上难有两全之策。我想着南巡以后会有,和曔娶妻可就这一回了。”
李皇后愣了一下,抹着眼泪笑道:“反正到时候这宫里你说了算,又是事关皇子娶亲的正经事儿,你尽管折腾去吧。”
李清平有些遗憾:“只可惜钰瑾和璨璨都要跟着去,也没人陪着我一起掌掌眼。”
李皇后直接说:“让钰琅和平安进宫陪你就是了。回头我和宗人府那边说一声,她们递进宫的牌子就不必拦了。”
李清平有李皇后这准话就满意了,笑眯眯道:“多谢娘娘。”
“清平,那这段时间宫里一切都交给你了。”
等李清平离开后,李皇后坐在那里,虚弱地喘了口气。
刚刚心绪起伏太大叫她感觉到一阵耳晕目眩。自打生了和晀之后李皇后的身子是越来越不好了,底子已经亏空。只不过坤宁宫口风紧别说外边其他人,连李清平和恪妃都是一点也不清楚。
“若是、若是清平这次留守做得足够好 ,我也可以放心地……”下意识抽出来王荣庆带来的消息看了好几眼,李皇后在心里幽幽一叹。
等他们离京后这事儿要是被捅出来叫宫里知道了,也不知道清平能不能摆平。虽说若是不能李皇后也留了后手……
但最好是李清平自己解决吧。
后宫随驾南巡的名单一传到各宫,自然是有人欢喜有人愁。乐贵人没想到自己失宠好些日子李皇后还能想起自己也是惊喜万分,本来都不抱有太大希望,如今却得快些收拾行李了。
三月开头,李清平就领着留守宫中的安嫔、静嫔还有底下的小妃嫔送别南巡大部队。
李清平抬头看了眼天色。是个好天气。
不知为什么总觉得有大事要发生。希望这几个月安安稳稳度过吧。
明天可能没有,我捋一捋,我捋一捋那个关系大纲,今天的我怎么写都觉得有点不满意,可能明天会修一下
最近两本都是日更,一会写电竞一会写宫斗我的脑子有点转不过来,头晕了写的,抱歉,不好意思[爆哭]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52章 南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