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第 17 章

第17章

琥珀糖

出生在20世纪80年代的日本人,最早接触到“游戏”这个名词,应该都是从红白机开始。自此之后,任天堂、南宫梦、卡普空、PlayStation、世嘉土星等一大批游戏公司涌现在人们的视野中,电子游戏的黎明期也拉开了序幕。

不少在这个时代出生的年轻人,都在成年后,怀揣着梦想加入了游戏行业。可现实总是残酷的。

20世纪90年代,日本经济陷入了长期萧条。而日本企业多数受到股价至上经营理念的操控,这是一方面是由于来自欧美的新兴企业管理理念的入侵,导致股东的影响力与日俱增,股票市场对企业股价的评价和金融机构对企业的估值变得至关重要。这致使企业的管理者不得不放弃长期稳定的经营模式,转而去将目光聚焦于短期利润,拉升股价,讨好股东。

这一情况在经济衰退时期愈演愈烈,企业甚至已经不再满足于下调员工的工资和福利待遇,而是着手削减过剩的劳力,减轻经营上的负担。

而未被打上“过剩劳力”标签的员工则必须面临愈发不合理的工作量。

有个叫“编程者SE”的网站,上面充斥着“好累”“真想好好睡一觉”“加班天经地义”“假日也要工作”“数码土木工”“过劳死多发”这样的词句。看似消极,却是从事开发工作的员工的真实现状,而游戏行业的从业者们也不例外。

萩原研二和伊达航在下班后赶到了吉田玲奈工作室所在的办公楼。夜色渐浓,这栋办公大楼依旧明亮。这让萩原研二想起伊达航曾经向他倾诉的一件事。来间娜塔丽一段时间格外痴迷一部电视剧,《恋爱世纪》,剧中经常出现一个水晶苹果。逛街时,来间曾鼓起勇气走进银座的蒂芙尼专柜,却被店员礼貌的告知那是steuben的产品。

给伊达航打电话的时候,来间像是开玩笑一般将这件事告诉了他。可伊达航觉得那时候她大约并没有笑的心情,也并不理解为什么她会渴望得到那个水晶苹果。

“大概是看到自己的影子吧。”听到伊达航的疑惑后,萩原研二去问了自己的姐姐千速,千速这样回答道:“在水晶苹果的折射之下看东京铁塔、霓虹灯影的街道,也许主人公看到的是爱情的脆弱,也许观众看到的是置身看似璀璨繁华的城市里自己无处诉说的孤寂和身不由己吧。”

步入工作岗位后,连千速都很少再看电视剧了,可如今萩原研二不知为何也想起了那幕场景。他意识到,也许不只是寂寞,还有日本经济泡沫退潮后的无力与没落感。随着经济的滑落,都市的霓虹灯光依旧闪烁着繁华的色彩,就如同眼前的大楼一般,却透露着某种繁华已逝的悲伤。数千人坐在这栋楼的每一个隔间里,忙碌着,可他们是否知道自己如此的意义是什么,前路又到底有什么。

即便已经过了下班的时间点,向上的电梯依旧挤满了吃完晚饭回去加班的员工。电梯在11楼停下,萩原研二和伊达航费力的挤出电梯时,背上脸上都沁出一层薄汗,空调面对电梯密集的人群毫无作用。

吉田玲奈的工作室名为声纳,伊达航查阅从厚生劳务省调取的资料时,发现工作室只有不到二十个人,且大多为女性。他十分惊奇,今年到了实地,发现确实如此。

面对伊达航的感叹,前来迎接的合伙人留原妙子十分自豪的介绍着声纳的企业文化。

“这是我司的特色,也是我离职,与吉田创立这间工作室的初衷之一。在日本这种地方,女性的就业空间太小了,尤其是开发型的工作,几乎都被男性垄断,我们想的是,尽可能的给女性开发者和创作者更多的就业机会和表达平台,以打破男性在游戏行业的垄断!”

“原来是这样!”相比于伊达航的不知所措,萩原研二看起来十分感兴趣,“我对游戏开发完全不了解呢,竟然还有这样一回事。”

“是的!”见到听众如此捧场,留原妙子的倾诉欲也强烈起来,“我之前在R工作。二位大概不知道,这是一家专门制作乙女游戏的公司。”

“乙女?”

“就是以女性为目标群体的恋爱模拟游戏。”

“这样,长见识了呢!”

“既然是做给女性的游戏,那不应该由女性主持开发吗?毕竟只有女性才懂女性想要什么才对,可实际上,R的女性员工少的可怜!我认为这是不可理的。”

“确实不太合理。说起来,留原小姐之前具体是做哪方面的工作呢?”

伊达航和萩原研二在留原妙子的指引下,来到了工作室的会议室,只见桌上堆满了文件资料,一侧的白板上也被被密密麻麻的字覆盖。

“运营。”留原妙子躬身从抽屉里拿出两瓶乌龙茶,递给两位到访的警察。

“运营什么?”

“当然是游戏了。”留原妙子被萩原研二的问题逗笑了,可她的笑里,没有讥讽,反而带了一分苦涩。她挠了挠头,想了想,似乎在找一个恰如其分的词,“或者叫收尸人更合适,如果真的要描述我的工作。”

留原妙子有着相当亮眼的履历,她从早稻田大学毕业,在欧莱雅等多个大型企业研修过,但出于对游戏的热爱,她最终选择了R这家和“大型企业”沾不上边的游戏公司。或者,准确的说,她被这家公司的态度与文化所吸引。

彼时,小岛秀夫、宫崎英高在海内外扬名,独立游戏和steam爆火,游戏制作人和游戏公司身上,不知何时被贴上了“热爱所以实干”“追求理想”的金色标签。

借着风潮,许多游戏公司都得到了不小的融资,新项目如雨后春笋般涌现,随之而来的是大量的岗位空缺,游戏公司的HR们出现在高校的校园中,传教士一般通过宣讲会,持续不断的向初出茅庐的毕业生们灌输企业的价值观。

留原妙子正因此向专业开发乙女游戏的R公司投递了简历,面试中她向面试官系统的讲述了自己游玩乙女游戏多年的经验和感想。也许是她所表现出的对游戏的热爱打动了面试官,面试顺利通过。入职后,她被分配到了运营部门。

此时她却发现岗位与她的预期相距甚远。她完全不了解自己要运营的游戏,也不知道怎么使用SVN。每周的例会,听着玩家研究部门的报告,她一头雾水。

两个礼拜后,她找到了代教,也是当初的面试官,告知了自己想要离开的想法。

“我理解你不想做不喜欢的工作的想法。”本以为代教会毫不犹豫的批准她的离职申请,可代教却在短暂的沉吟后,对她说了这番话:“如果今天的你,对这个岗位尚存一丝犹豫,都值得你思考清楚,到底要不要继续,因为在未来的几十年,你都必须去做这份工作。这也是为什么公司要设立研修期的原因。但是,你也必须想清楚,你是真的不喜欢这份工作,还是因为目前的工作任务太过困难,毕竟你没有相关经验,入门所需要花费的努力和时间会比其他人更多。”

“等你想清楚,确定自己的确并不热爱这份工作,再将这个申请交给我吧,那时候我会立刻签字。”说完,代教将她的申请书递了回去。

后来,究竟有没有想明白这个问题,留原妙子已经不清楚了。因为她对那段时间唯一的记忆,是公司为新员工召开的修养会。就像新兴宗教一样,修养会充斥着热情洋溢的口号声,新员工们被氛围所熏陶,穿着印有公司LOGO的制服,一遍遍的复述着公司的“训言”,而那份申请书也被她遗忘在了办公桌抽屉的最里侧。

她开始废寝忘食的工作,学会了使用SVN,开始填写活动表格,读懂其他部门的报告,再将报告上的信息转化为更符合玩家胃口的礼包。她会因为玩家在社交媒体上对游戏活动的赞叹而喜悦,也会因为恶评而伤感。那段时间,她觉得自己仿佛成为了这个游戏血肉中的一部分。

某一天,她的代教不再出现在工位上,从HR的口中,她得知了代教离职的消息。

他不热爱这份工作了吗?她有些疑惑,却没时间思考下去,因为她被提拔了大区运营。

她开始焦虑,活动周期要如何安排,商店上新的礼包要怎么组合,如何根据版本营收调整资源投放,如果DAU不及预期该怎么办……这些她以前从未考虑过的问题,像塌方山体一样不断扑来,将她压的几乎窒息。

手足无措的她,给已经离职的代教打了个电话。

“很简单。”电话很快被接通了,听到她的问题,代教轻松而敷衍的回答道:“拿以前旧的模版改改,就可以投放了。”

然后,代教挂断了电话。

大区运营的工作就这样稀里糊涂的开始了,起初留原妙子还很忐忑,可第二周她惊奇的发现公司部门全然不在意她的工作成果,流水、日活一概不过问。

茶水间里,从他人的闲言碎语中,她得知了公司已经在开发新项目的消息。几周后,她认识的许多同事被抽调至了新项目组,而留下的,大多是像她这样的新进员工。

她的工作内容也变得古怪。明明上午还在改策划案,下午就需要修改游戏bug,或是被叫去写文案。明明她对这些工作一窍不通,可交上去的成果却在几天后原封不动的出现在了游戏里。一旦DRPU出现下滑,负责人便会要求运营们策划一些打折活动。

忙碌的工作间隙,她开始频繁的困惑,这样工作究竟有什么意义,这真的是自己热爱的行业和工作吗?

某天,她在电车上无聊的刷着手机,突然看到了自己所运营的游戏发送的半价道具活动推文,在一众如同复制粘贴的评论中,一条写着“不会是要捞一笔跑路吧,活动频繁,还老是打折卖道具,但主线一直不更新,偶尔更新的活动剧情质量也很差。”的评论,如同敲击在她后脑勺上的一闷棍。

她明白了一切。

“早做打算吧。”赴约而来的代教在饭桌上对留原妙子说道:“如果你负责的大区发行合同到期,你就会被优化掉的。”

“怎么会呢?”

代教笑了一下,这次他的笑容里,带了一份嘲弄,嘲弄留原的天真,“你不会以为R是什么传统日企吧,不过是风口上被吹涨的猪皮罢了。”

“老实说,你不该来R。即便进不了大手町,也不该来R。”

“但……您当初——”

“热爱有个屁用。而且管理层换人以后,R已经不是原来的那个R了。”

游戏行业的爆火,带来的不止是腾飞的游戏公司,还有无数逐利的金融私募股权投资人。他们在计算利益得失上极度出色,却让富有创造力的产品开发者们无处施展手脚。因为他们不懂游戏,不懂玩家,只懂财务报表,却坐在最核心的位置上,用缩短游戏寿命的方式,汲取短期收益。

他们为背后的财团和金融机构服务,一旦行业泡沫消失,他们是第一时间撤离的人。

留原妙子迷茫的回到工位,日复一日,像流水线工人般机械而熟练的填写表格和模版。过了一段时间,发行合同即将结束。留原妙子的工作多了一项,计算多余的服务器退掉,为公司节约成本。

终于,在妙子入职这家公司的第二年,她负责运营的第一款游戏宣布停服。她像幽灵一样在工区闲逛,或是缩在工位里煎熬,像棺材里的尸身,等待HR的判决。

不过,她等来的并不是辞退,而是新项目的运营职位。

她又活了过来,步履轻快,走向她的新工位。

“你熟悉一下产品,下周六公测。”

新项目的负责人将游戏文件发给她。留原妙子打开了文件,旋即愣在那儿,许久未动。

“这,这不就是我之前负责的游戏吗?”

除了人物变化,其他与她曾经负责的游戏如出一辙,甚至剧情都只是换汤不换药。

下班时间,随着人流走出公司,恍惚之间,她笑出了声。路人疑惑的看着她。她并未理会,而是打开了手机上的求职软件。

“可能是因为第一份工作经验的缘故,我投递了许多份简历,只有游戏公司回复我,面试后,或者面试中,我总会意识到这家公司和R其实没有本质的差别,甚至比R更差。”留原妙子坐在会议桌的一边,喝了乌龙茶,一边说着。

“所以我一直在R呆着,毕竟有着金融投资人的把控,公司的现金流和营收始终稳定,薪资待遇算得上业内前列。即便产品是一个接一个的套皮,但只要不在乎工作内容,倒也算不错的工作。”

“既然还不错,为什么要离开呢?”

“大概,是因为梦想吧。”

客观的形势使得留原妙子不得不屈从现实生计,有时深夜,她会心头阵痛,意识到前路茫然,却又坚信自己心灵深处藏着一团异乎寻常,名为“梦想”的烈火。

“你还是认清现实,脚踏实地一点吧。”母亲总这样教育她,她也总会因此不高兴,认为母亲不理解自己。

日子就这样平淡的过着,周一至周五,她往返于公寓与公司,周六周日,则躺在床上,伸展疲劳的四肢,无所事事刷着社交媒体或睡得日夜不分。

就在一个平凡的周日,她看到了吉田玲奈的采访。

“那是多么振奋人心的故事!一个计算机专业毕业的女性,凭借着一腔热情,突破了男性的行业壁垒,制作出了steam日区的“青睐之光”游戏。她还勇于反抗这个男权社会固有的思想牢笼,为自己和其他在亲密关系中被侵害的女性发声。我那时将她视为偶像。”

“看到采访的当天,我就去steam下载游玩了她制作的游戏,《玲奈的咖啡店》。虽然经营玩法很单一,剧情简短到只有一章,但像素画风以及人物的设定非常温馨有趣。再加上女性可能本身比较偏好经营类游戏,我很沉迷的玩了好几周。”

“所以,这就是留原小姐您离职和她一同创办工作室的原因吗?”

“差不多吧。是吉田在求职软件上联系的我,正是在她风头最盛的时候。”

“风头正盛?”伊达航有些不解,忙碌的工作让他无暇关心互联网上的风风雨雨。警察的报告更不会对这些细枝末节过多着墨。

“是的。”留原妙子的面容上浮现出一分尴尬与十分轻蔑的嘲讽,“那个故事实在是春秋笔法,不仅迷惑了我,也迷惑了其他慕名而来的人。”

“因为经营类游戏和星露谷在那时并不算热门,所以我和许多人一样,没有发觉她抄袭的事实。但毕竟日本的游戏土壤比较肥厚,《玲奈的咖啡店》登陆’青睐之光’不久后,就有YouTube游戏博主揭露游戏的玩法和画风涉嫌抄袭。”

见萩原研二正拿出手机准备搜索,留原妙子拦住了他。

“别白费功夫了,那期视频已经被投诉下架了。”

“投诉?”

“没错,被吉田的教众们。”

留原妙子的经历参考了b站视频“游戏葡萄君”《在上海漕河泾,我为快死的游戏“抬棺材”》,R公司的原型有好几个,有国内的,有日本的,管理层的变动原型,一是lululemon,二是我曾经在一二级市场机构实习时,了解到的一些事情。

另外,时间线肯定是吻合不上的,不用纠结。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17章 第 17 章

<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
名柯 无人幸免
连载中好大一颗梨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