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第四章 斗诗

如月应了声是,谢盈又道:“若三妹下次出门,府里也有车,不必委屈了自己。”

谢盈的马车是沈氏安排的,为了方便出门,不过府里也有车,下次谢宜想要出门,去马房说一声就好。

如月怔了怔,“是。”

谢宜知道谢盈会答应的,原身的姐姐爱在众人面前表现做好事,是个绿茶,所以她将计就计,顺道搭车,花谢盈的银子,想来谢盈那么想当个好姐姐,肯定不会拒绝。

果然不出她所料。

谢宜让丫鬟出们打听过这场诗会,京城才子云集,来赴考学生也多,正是她为诗册造势的好时候。那些学生再有才名,能比得过诗仙诗圣?

她还听说谢盈在外有美名,说她才貌双绝,既然谢盈那么心善,那在外被自己压一头,想来也会真的为她高兴吧。

离诗会还有几日,谢宜却不急,白日时常出门。在古代,没有现代那些娱乐设施,若再不出门,她能憋死。她想要的躺平的日子是有钱有颜,每日吃喝玩乐,而又不是真在床上躺着,那叫什么躺平,那叫坐牢。

谢宜还算满意自己现在的生活,原身长得漂亮,出身在这古代尚且算不错,只不过家里规矩多,晨昏定省缺一不可,月钱十两不算少,可开销大。唯一好的一点是沈氏不限制她出门,想出门了让丫鬟去正院说一声就行,还算自由。

谢宜现在盼着早日出嫁,自己能当家作主,到时候就没这么多规矩了。她现在也不想做生意,都在一个府上,她怕做成了最后被家里给占了去。

诗会谢宜并不担心,到时候随机应变即可,大不了不出头,这种机会多的是。

而谢盈的日子就按部就班了,每日先给长辈请安,然后要么在湘水亭,要么在照影楼,看书抚琴一日不敢懈怠。

世上又不只有谢宜一个人,总不能因为她比不上谢宜,就书不读了,琴谱也不看了。人外有人山外有山,如果那样做,谢盈只会看不起自己。

沈氏对女儿这样甚至满意,能沉得住性子,而且在赵氏寿宴上,做得不错。沈氏不至于和谢宜一个孩子计较什么,但满意谢盈可以站出来说话,没被谢宜绕进去。

已有人来打听谢盈的婚事,不过沈氏都是搪塞女儿还小,尚且不急。才十四岁,再留几年也未尝不可,何必着急议亲。而且这两日沈氏忙着管理府上下人,省着眼高手低,连主子都敢怠慢。

打发了几个懒散的下人,沈氏吩咐身边丫鬟,“小厨房是不是做了单笼金乳酥,二姑娘喜欢,给送些过去。”

丫鬟笑着道:“今儿还做了金银夹花,奴婢一会儿就送到照影楼,给二姑娘尝尝。”

沈氏:“她怕热,用些冰就好,嘱咐她别贪凉总在湘水亭,那边水汽重。”

两小盘点心摆在照影楼三楼书房,谢盈看着两盘点心心中一暖,她一样尝了几口,前者是牛乳蒸就,工序繁琐,一大碗牛乳就出一小块。而金银夹花是蟹黄蟹肉卷,这会儿还不是吃蟹的时候,但庄子有,多用几只蟹也能做这道点心。

谢盈爱吃点心,沈氏一直记着她的喜好。

谢盈把银汤匙放下,梦里除了沈氏,也有人记着,可是梦就只是梦。

七月底,马上就八月份了,天气早晚转凉,可白日依旧热。

今日京城的如云客栈举办诗会,很早就有帖子送来到尚书府来,一早谢盈就出门了,到了马房却不见谢宜。

既说了要带她过去,总不能先走,等了有一刻钟,谢宜来了,但她今儿穿了一身男子装扮。

头发束起,着了一件清水蓝的长袍。细腰被腰带束起,不盈一握。谢宜未施脂粉,看着明媚可人。手拿折扇,也有少年的风流气。只不过谢宜耳朵上有环痕,腰身也比一般男子细,虽穿了男装,可一眼就能看出是女儿身。

而且还因为穿了男装,身形尽显。

谢盈皱着眉道:“三妹妹,时辰还早,不然回去换一身衣裳?”

谢宜笑着道:“二姐,今日赴诗会,着男装方便些。”

她啪地一声打开折扇,冲着谢盈笑了笑,世家女重规矩,指定没见过这些。

谢盈见劝不动,不再执着,“那走吧。”

照水扶着她上车,很快谢宜也上来了。

这几日谢宜出门都是靠两条腿,今儿还是头一回走马车。

马车很宽敞,中间还摆了张小桌子,上面固定着托盘。随着马车晃动,托盘上的茶杯茶壶却不动,想来是有凹槽给固定住。这车可真好,座垫是绸缎,靠垫也是绸缎缝的。

谢盈上了车就闭目养神,这几日也做梦,她休息不好。

谢宜看了一会儿就不再多看,很快,马车就到了城南的如云客栈。

虽然京城的城北较之城南更富庶,可最热闹的地方在城南,这如云客栈也是京城最大的客栈。

客栈旁停着许多辆马车,车夫把马车停在了路边,下车之后谢盈就对谢宜道:“三妹妹,我在二楼订了一间雅间,开着窗正好能看见下面,妹妹可要同去?”

梦中谢盈只在一楼选了个位置,谢宜也在一楼,二人不过是恰巧碰上,今日同来,谢宜又说着男装方便,没准儿还想在一楼。

谢宜笑了笑,“那再好不过了,多谢二姐姐。”

谢盈给照水使了个眼色,照水去找伙计,拿出自己定屋子的凭证,很快伙计就带她们去了二楼。如云客栈中间一个大厅,二楼房间不多,几间屋子都是围着大厅而建。

今日诗会,从楼上往下挂了好多条幅,写着往年第一名的诗句。除了她们,还有许多姑娘小姐进来,寻了个座位等着看诗会。

到了二楼,伙计带着几人停在一间屋子前,屋子门前挂着一牌匾,写着曲水二字。

进了屋子,谢盈在窗边坐下,让小二上了一壶毛尖,刚吩咐完,她看向在屋子里左看右看的谢宜,她道:“三妹妹还想吃些什么喝些什么,这虽是客栈,厨子手艺却也不错,不必客气,记我账上就行。”

谢宜也不客气,看完屋内摆设,她点了两样点心,她想看看这个时代的点心同她做的有什么差别。

渐渐的,下面人多了起来,人一多,楼下自然不比楼上舒服宽敞。

楼下人多是站着,而楼上有座椅有茶水点心,视野也开阔。谢宜坐到谢盈对面,心道,果然还是有银子好。

她看了谢盈一眼,原身的姐姐很是好看,衣服的纹样颜色她说不出来,但能看出衣料很好,绣娘绣工不错。而且衣领中间一对珍珠扣,谢盈一举一动都如仕女图般优雅。

可谢宜觉得这样的木头美人无趣极了,被世家大族的规矩束缚,如今算计她,日后嫁人算计自己的夫君和夫君的妾室,跟人争风吃醋,也很可怜就是了。

谢宜不再看谢盈,而是看向楼下,正巧客栈老板走上前去,她托着下巴,要开始了。

祝老板:“多谢诸位捧场!实在有幸,三年一度的诗会又在如云客栈举行,马上就是秋闱,咱们诗会还是一如既往点到为止,以切磋为主。诗句好坏评判自在人心,莫要伤了和气。老夫不才,只能占个拟题的,也第一首,恰逢夏末,就以夏为题吧!”

老板话音刚落,就有人道:“绿柳罩浓荫,蝉鸣唤清凉。秋季别有日,仍闻落花香。”

且不说诗好不好,但的确快。

谢盈笑了笑,又有几位学生说了几首,气氛也越来越浓。

谢宜摇摇折扇,等老板问可还有人,她道:“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濛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她话音落下,客栈有一瞬间的空寂,紧接着有人带头鼓起掌来,“好!好诗!”

接着又以花为题,谢宜说:“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而后是秋,谢宜说:“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一开始,也有学生作诗,可后面每道题目最后谢宜都会开口,便成了客栈老板问,谢宜作,其他人鼓掌喝彩,整个客栈真是好不热闹。

这句真是极好,好到让在场许多人汗毛竖起,耳边清明,这般景色直接浮于眼前。

谢宜笑了笑,她说得多,这会儿口有些渴。谢盈适时递了一杯茶水上来,谢宜接过,一口饮尽。

谢宜挑眉问:“二姐不来吗?”

谢盈摇了摇头,她还是不要自取其辱了,只要她不开口,也没法被比下去。她也释然了,在场这么多学生,无一不是苦读多年,竟也没一个比得上谢宜。她自己看看书,跟着先生学,不如也正常。

况且,徐子安还没来,她还是不凑热闹了。

人外有人,天外有天。

谢宜笑了笑,当掌柜的又说了一个题目,一楼众人都看向她,等着她来说。

她道:“怎么成了我一个人的诗会了,既是社会,诸位难道要偷懒?这我可不认。”

台下有人拱手道:“兄弟才华我等愧不敢当,今日闻公子作诗,实在是如闻仙乐,敢问公子尊姓大名,日后我等也能向公子讨教一二。”

旁边的人给了他一掌,“你这书呆子,耳朵聋了,眼睛也瞎了,你看她哪里像位公子,分明是女儿家。”

“刚我看尚书府的马车了,车内小姐去了楼上,难不成这是谢家的姑娘?”

“你一说我想起来了,传闻谢家二姑娘天资聪颖,若是她能做出这诗倒不稀奇,当真是担得起天资聪颖四个字。”

谢盈皱了皱眉,是谢宜作诗,怎么说到她身上了。

谢宜把折扇合上,知道被人看出也不恼,高声对着台下道:“我不是谢家的二姑娘,不过我姐姐的确比我聪慧,诗作的也比我好。”

谢宜对谢盈笑笑,“二姐姐,都来了诗会,难道光看着吗,岂不是白来一趟。”

谢盈看着谢宜,谢宜还在笑着。

下面众人已开始起哄,有年轻气盛的学生,也有出来凑热闹的闺阁小姐,亦有平民百姓,各个满怀期待。

连名不见经传的妹妹都这般有才华,那有聪慧名声的姐姐又该如何。

谢宜移开目光,笑了笑,就算谢盈再聪慧,能比得上李白吗。

不自量力。

谢盈低头一笑,“刚光顾着听,并未来得及想,妹妹所作诗句,的确是仙乐,可是我有一问。”

“闻道龙标过五溪这句中的龙标和五溪是何意。”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4章 第四章 斗诗

<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
梦见自己样样不如庶妹后
连载中将月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