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
虎子看着对面两双并排在一起的脚,一时间觉得心里生出了一个疯狂的念头,不如就跟她们一起走吧,做一个勇敢无畏的人,不过这念头也只是很短暂的出现了一瞬间,很快他又冷静了下来。
分别是时刻上演的人生,是生活,是常态。
那是对见惯繁忙生活,便利交通的玉枝来说,对于这个时候的人,人们很少会背井离乡,离开故乡生活,加上交通的不便利性,他们对于离别才会那么不舍,以为这一别就再也见不到了,虽然玉枝确实没想过回来,但她并不伤感。
不说这边李家发现美玲不见了着急忙慌的,收了200块钱,结果人不见了,这到手的鸭子给飞了,李家召集了几乎整个村的人一起寻找,自然也没放过许家,他们怀疑就是许家哄骗了她女儿,不然她那乖巧听话的孩子怎么会偷跑?
而许家那边根本就没见到人,还因为美玲的事导致自己的小女儿离家出走没有音讯有火没地方发,这下直接点燃,双方互殴了起来,一个个鼻青脸肿,谁也没淘到好处。
李家原本不敢让这消息被林茂知道,还想着能瞒就瞒,指不定回头就找到了就当这事没有发生过,这下来许家,瞒也瞒不住了,林茂第二天知道消息的时候,玉枝和美玲已经上了去广东的火车。
“哐当、哐当”火车在铁轨上行进,发出它特有的声音。
“美玲,你尝尝这个,吃几个橘子,闻一闻这味道就不会晕车了”玉枝伸手把剥好的橘子递给了美玲,两人的卧铺就在隔壁,伸个手就可以触碰到彼此。
美玲之前坐车就晕车,玉枝怕她坐火车要吐个昏天黑地,所以特意换来了不少的东西,酸的梅子,味道好闻的橘子,还有一些用来泡的茶水等等,这些东西往常还好弄一些,现在那也是费了大价钱,好不容易才弄来的。
“不要,玉枝,我不晕车了,我好困,你让我睡一会。”美玲这两天完全睡不好,怕他们忽然冲出来,前行把自己带走,睡觉都睡不了整觉,这到了火车上,见火车渐行渐远,哐当、哐当的声音又富有节奏感,一下给她整催眠了,困意来袭,又有玉枝在边上,她放心地睡了过去。
火车要开3天左右才会到达目的地广州,这个时候的火车速度很慢,很挤,玉枝把钱还有一些贵重物品放在空间里,身边带的,几乎都是路上吃的东西。
原历史线上,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的时间是79年,而在这本小说里,作者提前了时间,但也还有一年,而玉枝则要在此之前做好准备,让自己到时候可以更加顺利的适应,做她一直梦寐以求的风口上的“猪”
看着不远处美玲的睡颜,玉枝的心满满的,她应该早点带她走,走的远远的,离那些过去都远远的,这样就不会让她受到伤害,而自己,却完全无能为力。时代的枷锁,会困住时代的人,不是她一个人可以改变的事,她改变不了许父,改变不了许母,大哥也是,李家的人也是。
“美玲~”才养起的一点肉,又肉眼可见的瘦了下去,玉枝很心疼“都怪我。”
窗外吹进的风一点点变暖和,身上的衣服慢慢变薄,她们终于来到了广州。
“这就是广州吗?
”美玲手里拎着一个小布袋,在站台上抬眼望去“这里可真暖和”这是美玲对广州的第一印象,一个温暖的城市。
跟着拥挤的人群,两人走出了火车站“我这辈子都没见过这么多人!”美玲紧紧拉着玉枝的手感叹道。
这个时候的广州火车站已经是一个重要的交通枢纽,人流量很大,人来人往都是黑压压的头,在美玲看来是非常具有冲击性,她们整个县城的人,恐怕都没这多。
“好多人呀”
“哇哦,好漂亮”宽阔的广场,现代化的建筑,广场上还悬挂着巨幅广告,仔细看,那上面的画,全是手绘的!街上车来人往,小汽车,最多的是自行车,乌泱泱的全是骑自行车的大军。
这是美玲没有见识过的繁华,虎子开的砖厂的货车,已经是美玲见过的最好的车了,在那之前,她只见过拖拉机。
怪不得玉枝想来广州,她一定是知道这里的繁华。
这里还有公交车,这也是她没见过的东西。美玲只觉得一切都是新鲜的,是美好的,眼之所及皆是向往。原本还有些许忐忑不安的心,也早就被这些事物充满,忘到脑后。
玉枝不知道真实的70年代后期的广州是不是也是这样的,不过眼前所见的,确实是超出了她的预期,这里已经是一片繁华的景象了,富有艺术气息的高楼,随处可见的公共交通,穿着上更加现代化的路人......这里并不落后。
两人当天就在火车站附近住下了,这个时候的火车站周边,就已经有了后世依旧广泛流传的“手艺人”那就是拉客,当然她们做的更隐蔽一些,此时这些行为还不是合法的,所以大家也格外的含蓄。
玉枝和美玲跟一个看上去和蔼的中年大婶回去了,主要是看她面相好,像一个好人。
玉枝决定在此小住一段时间,直到找到合适的营生手段,再在那附近租一个房子。
政策还没开始施行的一个不便之处就是不能个体经营,不能进行一些明面上的操作,也会有被举报的风险,这就是她一直想在老家那小县城多呆一段时间的最直接原因,还好她手里有不少的钱,就算是什么都不做也可以很好的生活到那时候。
广州完全没有受到灾情影响,走过居民楼,甚至还能闻到人家在做饭,喷香的味道,从窗户口飘出来,把两人肚子里的蛔虫都勾了出来,玉枝直接给大婶子加钱,要她加菜,给两人顺道也做些好的,大婶笑得开怀,出手阔绰的年轻人,又是干净爱卫生的女孩,正合她意。
一条清蒸的海鱼,一碗扣肉,满满两大碗的米饭,完全对的起玉枝给的价钱,看来没有看错这个面善的大婶,她确实是一个实在人。
房屋是老人家的自建房,不像玉枝家那土坯房,这里都是很现代化的房子,砖砌的,水泥抹的,好些的贴瓷砖,差的就是纯红砖房,老人家的房子就是没有装修的那种红装房子,但是房屋很宽敞,房间也多,她直接在二楼给两人找了间屋子。
海鱼美玲吃不下,广州人本地人做的又是基于保留本味比较清淡的做法,对于美玲这个连淡水鱼都没怎么吃过的人来说,她觉得腥味太重了,不过玉枝倒是觉得味道还是不错的,最后那条鱼全进了玉枝的肚子,而美玲吃了扣肉,五花肉片,肥而不腻,肉香味包裹着咸菜,在口中化开,这是她没有见识过的美食,美玲吃的停不下来。
第二天玉枝就在大婶的介绍下买了一辆二手自行车,载着美玲逛起了这个城市。
广州本地人都讲粤语,现在外来人口还没有多少,沟通起来相对比较困难,就是她们住的那大婶会讲一些蹩脚的普通话,玉枝都感到意外。她应该是经常在火车站接触了不少外地人,所以会一些普通话。
广州是沿海口岸城市,这里有很多新鲜的玩意,甚至是目前国内时尚比较前沿的地带,不管是这里的什么东西,拿到内陆去卖,都会是抢手的东西,时下内陆较为封闭,也没有太多的工厂,不管是生活必需品还是其他的,花样都很少,不过......不过目前这些买卖还在投机倒把里,不能光明正好的做,不然玉枝都打算以此为基础,建一家制衣小作坊,生产在广州最受欢迎的衣服,销往内地那些受干旱影响比较小的地方。
逛了些天,玉枝有了些灵感,目前她的空间,其实是一个最佳的移动仓库,堪称是人肉货运员的巅峰,可携带货物比一辆货车还多,百公里只耗费她一个人,就这水平,放到现代那也比高速运输更便宜。
她想自己带着东西,再坐火车到各地,进行售卖。
火车硬卧才需要介绍信,现在买硬座,都可以直接购买了,凡是火车可以到达的地方,她都可以去,甚至如果她想的话,也可以跟车进行,不过那样的话还是风险大,这个时候的汽车行驶到偏僻路段,被打劫是时常发生的,她不想冒这个险,没有必要。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41章 第 41 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