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武场,传送阵。
姜啟只觉得一阵头晕脑旋,但很快大概也就一眨眼的功夫便又脚踏实地的了,定睛睁眼发现自己已被传送到另一端阵中。
抬目望去,不远处有连片的围墙和一敞开着的气派门楼。
门外台基上竖着一旗杆,旗上书着“演武”两个金色篆字。
正是,昆仑派外门,演武场。
他这才放下心来。
昆仑派内禁止弟子们随意武斗,演武场除正规比试校阅外,平时亦不会对普通弟子们开放。
他以前从未来过此地,亦不知其具体位置,先前在第一试时也是靠着阵纹推断出大致地点的。
如今,脚踏实地地站在这里,他方才暗吐出一口浊气,心想着,总算是通过了,也不知那边骚乱控制住了没有,但紧接着便是第二试,这一关也有时间限制,自己还是速去点到的好。
他一边这么想着,一边已走到了演武场门前。
门前摆着一张小桌,其后坐着一名外门执事。那执事见又有人从阵中出来了,便招手让其身后立着的弟子上前。
这名弟子在给姜啟登记的同时,还给了他发了一张号牌。
姜啟接过来看了看,这号牌一面空白,一面刻着数字十七。
他心想,这“十七”大概就是自己通过传送阵的位次了。
既是单数,那便说明,前面应已有八对比试的人,他应当和后面到来的那一位自动组成第九对比试。
正在这时,那传送阵内又是一阵波动,继而现出一道人影来,这便是第十八位了。
姜啟刚谢过那位执事正欲离去,却又刻意放缓了动作,想要等着看看自己的对手是谁。
只见,来人面貌普通却十分精干沉稳,看起来年纪比姜啟大上不少,应已及冠多年。
那人见姜啟回望,也朝他望来。
两人对视,眼神一触及分,又互相一点头,皆明白对方便是自己的对手了。
既已知道是谁,姜啟也没多留,转身便往里去。可他一边走着,一边却觉着背后那人的目光似是一直在盯着自己,竟令他有种锋芒在背之感。
刚才那一番试探,他已觉察出对方修为比自己高,但时间太短,不能确认到底高出自己几何。
正巧,他手中那号牌空着的一面光芒一闪,冒出几行字来:
第九场,外门第一百零三代弟子,姜啟对祁旭峰
正是对决弟子的场次与名字等信息。
“原来那人叫祁旭峰。不知他是否已到采药期?”他想到此却又一摇头,“可若是已至如此境界,又为何还未结业,仍需参加考核?”
姜啟没想到的是,修行无岁月,开始修行虽无年龄限制,但越早修行却越有利。
修仙有程,可从引气入体到结丹却期限不定,因人而异。
若像姜啟这样少时便修行的人,本就具有真阳不破之身,不需要补还后天破漏之阳精、阳气、阳神,那么其修行速度自会比旁人快一些。
而那些半路出家的人,却需要在途中耗费大量的时间精力去不断弥补后天损耗,自然会精进得慢一些,年过半百却尚未筑基的大有人在。
刚才那人看起来已近而立却还未结丹,便很有可能是这种情况。
“但无论如何,那人修为总是高过自己一截的。”
姜啟没再深思复又自嘲一笑。
“兵来将挡水来土掩。为今之计只有拼尽全力才有机会拿下这一试,想那么多反倒是着相了。”
他抬脚加快往前走,没几步,便来到演武场内开阔地带。
只见,场中已筑起两处擂台,其上正有两对弟子在对决比试。
距离姜啟的比试还有一会儿,他正打算找个地方旁观,便听见有人在喊他。
“姜师弟!”
他循声望去,发现姚元宗正在一处围观人群中朝自己招手。
姚元宗在通过第一试后,便一直在找姜啟,想着伺机再与其拉近点关系,也看看有没有机会完成那位长辈交代的事情。
而姜啟想着的是,自己左右也是要等,不如先观望一番了解情况,对方比自己先到定已看了会儿了,与其一处正可打听些擂台上的情况。
两人皆有意为之,到得一处后便很快攀谈起来。
“恭喜姚师兄”,姜啟拱手,“过阵如此之快,轻而易举就拿下这头十分。师弟我不如多已。”
他是想情况,可又不好意思直接问,只得先找点易切入的话来说。
姚元宗却是有些羞臊,心想,“我那是被迫作弊,提前知道了试题,能不快嘛。”
可他嘴上却未透露分毫,只不好意地摸着鼻子道:“哪里,哪里,我那是侥幸。”
正是,借着打哈哈一笔轻松带过。
姜啟虽也讶异于对方明明修为不如自己,却早早通过了第一试,但他也不好再深问,只猜测对方或于符箓阵法一道颇有心得。
他正想着要如何续话,姚元宗却先开口了。
“我也就比你早到一会儿。看你这样儿,定也是顺利通过。”
姚元宗没想到,姜啟却摇了摇头。
“过是过了,可不知道是否还在限定时间内。”
他从这端阵里出来经过结算点时,看了一眼阵边的更漏,那箭漏上的刻度已到底,也不知会如何计算。
姚元宗不明就里。
“怎会不知?”
姜啟这才感慨起来。
“师兄不知,我们后面的都碰上了点情况,幸好你过得早没遇着。”
姜啟也没等他再问,只利落地解释起来。
“我本应是能掐着点过的。可我刚要起符,阵中却出了变化,有人被风卷住让场中乱了起来。等我好不容再冲进阵里再起符时,已是临近结点了。也不知会不会超时,这十分还能不能全拿到。”
姜啟现在回想起来,仍是心有余悸。
姚元宗却是没料到出现那般状况,一时也是有些惊诧。
“没想到竟会如此。”
“想是那人不小心绘错了符吧。”
姜啟不太想继续这话题,转而问起自己关心的事来。
“师兄来了多久了,可知现下是什么情况?”
“我到的时候,这里两个擂台上都已开始比武了。听他们说已比了两波了,各有胜负。”
姚元宗给姜啟介绍起目前的战况来。
“现在场上的是第五和第六对。左边那个台上的两人看起来修为相差不多,可能还得有一会儿才能分出胜负。”
他指了指前面的擂台道:“这边的这一对中,你左手边的那个,在我们这一代中算是修炼得又快又好的了,已近采药期。”
接着,他又指向另一边。
“右边的这个,就惨喽,看起来离筑基还差着不少呢。”
姜啟顺着姚元宗的目光看去,只见正前方擂台上一人正压着另一人打,稳稳地占着上风。
乘侮大陆上的道修从踏入道途到最终飞升成仙要经历炼精化气、炼气化神、炼神还虚这三大阶段。
而每个阶段中又各有三重境界。
在第一阶段,炼精化气时,需要经历,筑基期、采药期、结丹期,这三重境界;
在第二阶段,需要经历的,乃是得婴期、移神期、养慧期这三重;
在最后一阶段,炼神还虚时,则是炼神期、炼虚期、合真期,这最后三重境界。
前后一共九个境界,修行之人每一次境界的提升,都需要积日累月地勤奋努力,才有可能最终突破成功。
因此,在实战中就更不能小看任何一个境界的差距。
一旦修为境界不同,双方实力也会有着本质的区别。
姜啟正琢磨着自己的修为与台上这强手的差距,便见其一个起落暴击将另一人彻底击飞出了擂台。
“叮叮——”两声,铜铃敲响。
一旁的裁判席上传来高声。
“第六场,外门第一百零三代弟子吕未,胜。”
只见那名叫吕未的弟子从容下了擂台,而他的对手则伤得有点重,惨兮兮地被人抬了出去,也不知还能不能参加明日的考核。
这时,姚元宗拍了拍姜啟的肩:“下面该到我了。”
“祝师兄旗开得胜。”
姜啟朝其拱手预祝。
“哈哈,多谢。借你吉言,我这便去了。”
说罢,他便转身上了擂台。
“第七场,外门第一百零三代弟子,荀以沫对姚元宗。”
声音落下,姚元宗尚在抱拳致意,对方却在随意一点头后,率先发起了攻击。
姜啟看着这位有些眼熟,回想了一下他的名字后方反应了过来。
这不就是之前姚元宗口中,与其有过节的那位荀二么。
这俩人倒正巧是仇人相见,分外眼红了。
姜啟边看着台上两人打得火热,边还在心中回想之前那一场比试。
那两人相差悬殊,那名叫吕未的,定是刻意留手了,否则若认真对上,他几乎是可以将另一人一击毙命的。
“那自己呢?若是自己与他对上又会怎样?”
他不由得代入了自己,又联想到马上要进行的对决,一时心中复又紧张不已。
他一会儿想着,若真是实力悬殊自己要怎么办,一会儿又想着,要怎样才能尽可能的拖延时间,挨到最后一刻。
总之,这满脑子里冒出来的都不是什么积极的想法,反而让人越想越消极。
“哎——,要是陆师兄在就好了,自己还能再取取经。陆师兄那么厉害,定有办法的。”
他这么想着,又觉得自己越来越像偃无闷,什么事儿都要先问问陆贤的意见才行。
“师兄说过,修道之路其实是一趟孤独的炼心之旅。只有不断打磨自身意念,让其越来越强大,才会在面对任何困难时都能沉稳有度地去解决。”
姜啟想到陆贤以前告诫自己的话,“没有人能保证自己会与他人始终同行,若是一昧仰慕、依赖他人而不自强自立,终有一日也将被他人所弃。”
他顿时又警醒了起来,终归这是自己的考试,求人不若求己,积极应对才是正理。
“这里看不见外面,也不知他们会不会来?”
其实,姜啟心底还是不自觉地有些无助,潜意识里便会想到平时最亲近的人。
“师兄平时那么忙,定有自己的事情要做,能来看一场已是鼓励了。”
想至此,他又觉得,不管一会儿对手会多强大,自己也定要坚持咬牙到底。
如此,至少对得起这段时日理,那两人对自己的用心,还有自己的这一番苦练。
姜啟正胡思乱想间,擂台上两人的比试已经结束。
两刻钟时间不长,台上两人打了个平手,竟未能分出胜负。
只不过,姚元宗是负伤而回,荀二却是全然无事。
姜啟只见姚元宗脸上擦破了点皮,衣服上破了个大洞,人看着却无事,边往这边走,边嘴里还在骂骂咧咧着什么。
他迎上前去,关切道:“姚师兄,你还好吧?”
“没得大事。要不是那小子耍诈,我定不会如此。”
其实,姚元宗与荀二的修为还差着些。
荀二已经筑基,姚元宗却没有。
可架不住他穿了贴身软甲,这可是自己少有的几个灵宝之一,如若不然,此番定会伤及脏腑。
不过,姚元宗向来谨慎又心眼儿活泛,从未将点透露给任何人。
此时,他也只告诫姜啟道:“这人恁的狡诈,你以后见着,离他远些。”
姜啟点了点头,心想自己平时也是绕着这种人走的。
他口上却道:“无事便好,无事便好。”
姚元宗不想就此多说,转而问起姜啟。
“我是第七场,你应是第九场吧?怎么,还没到么?”
他这话音还未落,另一边的擂台上已分出了胜负。
又是“叮叮”的两声。
“第八场,外门第一百零三代弟子莫清,胜。”
这一场结束,紧接着就是姜啟了。
那边擂场上一番清场,这边姚元宗也鼓励了姜啟两句。
“预祝你马到功成!我正好在这儿等你一起出去。”
姜啟点了点头。
“多谢。”
言罢,便一个纵深起落,上了左侧那擂台。
“第九场,外门第一百零三代弟子,姜啟对祁旭峰。”
关于文中对修行境界的划分界定,是在结合传统修真文的设定和一些道家功法资料后,本人的私设杜撰。
各位亲们,看看就行,请勿认真,也切勿当真哈。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26章 考核首日差强人意(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