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 年底大考正式开启

第十五章年底大考正式开启

当昆仑派山下的凡人地界上已是隆冬腊月滴水成冰之时,槐江山上却是一片绿意盎然。

正所谓,槐江之山“实惟帝之平圃,神英招司之”,自有其玄妙之处。

当山下家家户户凡人皆在更易新衣、杀牛宰羊、祭祀祖先之时,昆仑外门一年一度的年终考核也正式开启了。

晨光熹微,鸟鸣啁啾。

外门掌事堂前广场上,已有不少应试弟子提前到了。

这些人中有正三三两两聚在一起小声说话的,也有独自一人仍在抓紧准备着的。

姜啟踏上广场平台,正想要给自己找个不太显眼的位置再准备一二,就听见有人在叫他。

“姜师弟——,这里!”

姚元宗本就一边在听旁边几位外门弟子闲聊,一边在人群中寻找姜啟,一见着对方身影便立刻召唤他到自己这处来。

姜啟心中仍有些紧张,原是想找个人少的地方再静心准备一下的,可姚师兄忽然喊自己一起,他也不好拒人于千里之外,只得往那处人多的地方走去。

“姚师兄,来得好早啊!”

其实,他心下颇为纳罕,自己虽平日里与姚元宗关系还算不错,但也只是泛泛之交,连普通朋友都算不上。至少,平日里对方就不会如今日这样,对自己如此热情。

姚元宗也知自己这番动作看起来有些刻意,可那位族中长辈的交待言犹在耳,他不得不逮着机会想办法完成。

让他相助姜啟这倒好说。

但要如何在暗中进行,又不让对方注意到,他实在是没想出来。

思考良久之下,他还是决定先拉近与姜啟的关系再说,若能在考核中与其在一处,那就更方便了。

“哪里哪里”,他不好意思地摆摆手,当下就与姜啟亲近攀谈起来,“你知道的,我是最是耐不住性子的。不像你,看你这一副淡定的样子,定是胸有成竹了。”

姜啟无语,心想,“他这是从哪儿看出来的……”

但他面上却没露出来,只挠着头有些讪讪的:“姚师兄,不瞒你说,我刚还准备找个无人的地儿再练一练呢。”

“哈……哈哈”,姚元宗有些尴尬又不想就此结束对话,只得硬接道:“谦逊了,不是?我还不知道你。”

“……”

姜啟顿住了。

他本就不善于交际,一时间,竟没想出合适的话来接。

“哟——这不是姚元宗么。”

两人正尴尬时,一道男声由远及近而来。

“打从何时起,你竟与这凡人如此交好了?我怎么不知道啊。”

这话让人听着很是刺耳,姚元宗面有不愉。

姜啟也心下不快,回转头,便看见侧边一群弟子中有一生面孔,正倨傲地看着自己。

“关你什么事儿!小爷我想和谁交往,还要告诉你不成?”

姚元宗本就和这人不对付,现下则更是气恼。

“荀二,我跟你说,你少找茬儿。”

只见,那人却故意掏了掏耳朵,道:“我可没那闲工夫,有本事我们考核中见真章。”

“比就比,难道我还怕了你不成?”

“那我可就等着了。”

“一言为定。”

话毕,姚元宗立刻嫌恶地拉着姜啟转过身来,悄声道:“别理他,这人就是这般讨厌,我们之前就有过节。”

姜啟点了点头,转而问道:“这位师兄有些面生,之前好像没见过?”

谁知姚元宗却反问道:“你不认识他?”

姜啟一脸茫然地摇头。

姚元宗想了想,道:“也对,你来之前他已经去内门了,谁知道现在又回来了。”

他一转念,又与姜啟八卦起此人来。

“嗤——,我跟你说,他就是因为有个族叔在内门升了长老,这才能死赖在内门不走的。谁成想,居然被贬回来了。也不知道是犯了什么事儿,还是得罪了人了。你不知道他走的时候,那傲气的……”

姚元宗还在那叭叭地吐槽,姜啟却听得有些心不在焉。

他一直在心里反思,那人既然和自己并无交集,为何上来就恶语相向,是因为要与姚元宗过不去,还是在自己不知道的地方曾罪过人家?

他想了半天也没想出个所以然来,只能把对方刚才的恶意,归结于仙家子弟对凡人的不屑。

其实,他早已习惯这种情况。

像姚元宗和那人一样的世家子中,有很多人因着自己祖上曾有大能飞升成仙,便以生俱仙缘、天赋血脉而自豪自傲。

他们看待凡人本就如看蝼蚁一般不值一提,当然,就更不可能屈尊“下凡”与一凡人交往了。

所以,平日里,姜啟都是独来独往的,尽量不与他们产生交集。正是因为,担心自己势单力孤,一旦与这些人碰上而产生摩擦,弄不好就要吃亏了去。甚至,有时未免麻烦,他都是主动避开这些人的。

谁成想,今日倒是碰着了。

但马上就要开考,小不忍则乱大谋,眼下还有更重要的事情在等着他。

姜啟正兀自沉思,忽觉背后有一道目光正锁住了他,但猛地回头一看,却并未发现任何可疑。

姚元宗奇道:“怎么了?”

姜啟只道:“呃,无事。”

可能是由于已筑基,他对周围环境的感知也越发的敏锐,却还未能完全适应这种状态,故而有些多疑了。

姚元宗还要再问,却被一阵清越的磬击打断了。

掌事堂大门洞开。

几位外门长老和一众执事从里面走了出来,所有人霎时安静了下来。

大门前的平台上,一名外门长老排众而出。

“昆仑派第一百零三代外门弟子,年终考核从今日开始,为期二天。第一日,考核科目为阵法符箓、道法修为;第二日,考核科目为丹药、御器、御兽。以下是考核细则。”

只见这位长老一招手,便凭空变幻出一道卷轴来。

那卷轴不大,在空中缓缓伸展开来。

姜啟心下奇怪,这要如何才能看清那上面的细则。

只见那卷轴在完全展开的同时,一道强光闪过,他正要闭眼,脑中却被印入了一段文字,正是那卷轴上的内容。

他尚未来得及细看,上面那位长老又开口了。

“考核期间,除演武比式外,禁止武斗;除自身武器外,禁止任何形式的夹带舞弊。掌事堂将全程监督,望各位好自为之。”

言罢,这位长老就正经庄重地带着一众长老、执事离开了。

“这就没了?”

姚元宗很是讶异,姜啟也有些摸不着头脑。

众人不明所以,多少都有些弄不清楚情况。

这时,就有那聪明的人说了。

“不如先看看那细则?”

大家这才纷纷反应过来,开始琢磨起那细则上的内容。

年终考核细则。

第一日

第一试:

巳时至易象峰丹书殿,于两刻钟内制作完传送符,并通过传送阵到达指定地点,得满分十分,超时减分,一个时辰后仍未完成得零分;

第二试:

以到达顺序,按照先后两两对决,两刻钟内将对手击落演武台即判定为胜,胜者十分,败者零分,超时未分胜负则对决结束,各得五分;

第二日

第三试:

辰正起,于两个时辰内,从百草峰摘得灵草,御器飞行至留园,寻找灵兽换取指定物品;

在规定时间完成,即得满分三十分,超时完成减分,三个时辰后仍未完成得零分,

提前完成可加分;

指定物品将于次日开考前公布;

姜啟边看细则边思考着。

从以上三试的内容来看,这次考核相当全面。自己平日里的功课有强有弱,例如,制符便是他的弱项,而演武对决也要看碰到什么样的对手。

他并无十足把握,只能倾尽全力将各项皆按时完成,才有可能拿到那前三的名额。

“巳时到达丹书殿……”

姜啟抬头看了眼日头,转而发现这么一会儿,广场上已少了一大拨的人,想是都已赶去第一试考场了。

时间有限,自己还是快点往易象峰那去的好,正要抬脚,却听见姚元宗在喊他。

“哎——,等等,一起一起。”

他只觉肩头一沉,自己还没来得及婉拒,姚元宗已哥俩好般的揽着他了。

“这人今日是怎么了?”

他心中奇怪,不知这姚元宗究竟有何目的,但转念一想,复又自嘲地摇头。

“呵,就我这样的,有何可图。”

对方如此热情令姜啟无法拒绝,只得同往符殿而去。

姜啟筑基未久,前些时日才学会御剑,而姚元宗则尚未筑基,两人商议之下,还是决定借一只灵鹤前去。

他们离开得不算早,好些灵鹤都被借走了,等负责管理灵鹤的弟子将其他处的灵鹤再调过来时,已又过去了近一刻钟。

待他们骑着灵鹤到达易象峰下时,已离巳时还差不到两刻钟。

易象峰上不能随意飞行两人急急从灵鹤上下来,便立刻掐诀往山上御风而去。

易象峰,丹书殿前。

易象峰地处外门区域,是昆仑派内一座功能性的山峰,其上坐落着丹书、八卦、尚象,这三座研制符箓咒法、阵法、灵器宝物的大殿。

姜啟与姚元宗到达丹书殿前时,广场上已聚集了不少人。

之前一直不停掐诀赶着上山,颇是耗损了些灵力,他站定后便一边运转真元、恢复灵力,一边观察四周。

空阔的广场上已开辟出一大块区域专门用来考核,但是却云遮雾罩的让人不能轻易窥探,姜啟心想,估计得等正式开考才能看到。

其实,他心里有些打鼓。

传送阵倒还好说,他已经历过不止一次,但符箓之道虽常被称为小道,实则却博大精深,其中涉及八卦五行、咒语法术、掐诀结印等各种知识技巧,甚至连制作符箓时所用的纸、朱砂、运笔都各有讲究。

修真界的符箓有成千上百种,功效各有不同,既有消灾延寿、驱邪避祸这类请起神解困功效的,也有主攻击防御、空间穿梭这种用来实际运用的,甚至有时布阵、制器时,也需要有相应的符箓来辅助。

而不同功能的符箓,其制作方法也不一样,有的需要配合固定的步法、有的需要结印念咒、还有的需在存想神灵中一时随笔而成,可归根结底,其中必都暗合了一定的天道法才可以形成。

偃无闷就和姜啟笑言过,符箓之道其实就是沟通天地人神的一种另类语言,别看其是小道,若是能掌握得好,在关键时刻,那是能起到惊天地泣鬼神的作用的。

正所谓,“画符不知窍,反惹鬼神笑;画符若知窍,惊得鬼神叫”,说的就是这个意思。

而制符之术不是一时可以学成的,需经过成年累月的积累才行。

姜啟刚入门不到一年,也就跟着课程学习过一些,平时涉猎也不深。

这次为了备考,虽特地突击练习过,但他那制符技法比起陆师兄来,着实算不上好。若不是传送符本是常用符箓,他已练习过多次,别的自己可能还不一定有把握能成功。

他正想到那二人,便忽觉周边围观人群中,有人在向他招手,可不正是偃无闷。

这次外门考核,因为那一则扩大进入小秘境人选的消息,引得不少人注目。又是不同以往的考核方式,更是让平时一昧枯燥修炼的人们有了点新鲜趣味。

因此,考场周边聚集了不少围观的内外门弟子。

偃无闷这般大喇喇的一番动作立时吸引了周边一群弟子的关注。

众人侧头一看,先是好奇偃无闷是在和谁打招呼,尔后又惊觉他旁边之人竟是陆贤。

“他那是在和谁招呼呢?”

远远的,有同为内门认识二人的弟子好奇道。

“不知道”,旁边另一人摇头,“没听说他认识什么外门的人啊……”

“啧,怎么陆贤也来了?”先前说话的那弟子又道,“他不是从不凑这种热闹的么。”

“难不成——”,又有人揣测道,“这届外门弟子里有何天赋异禀之人?”

“谁知道啊……”

回答他的人耸了耸肩又耐不住好奇地往偃无闷方才招手的方向看去,却望着人头攒动的人群一时也瞧不出个所以然来。

姜啟平时在外门学堂独来独往地颇为低调,未免不必要的麻烦,也从未和人提起过与二人的关系,陆贤和偃无闷自是不会无端主动提起,因而倒暂时无人看出几人早已熟识的关系。

姜啟没想到二人会来,此时身在考场中,也不好上前打招呼,只得尽量不引人注意地遥遥向对方点头微笑。

只见偃无闷对着他龇牙咧嘴地一通比划,那意思大概是说,自己来了但没法靠近应试范围,只能旁观,让他一定要好好考。

而他旁边的陆师兄则依旧一副清冷疏离的样子,连带着站在他旁侧的人,都自动与他隔了上好一些距离。

但姜啟仔细一看就发现,此时陆贤嘴角有一丝不明显地向上翘起,眼眸中亦闪动着微微地温暖笑意,正一错不错地看着自己。

陆贤这一副不经意间露出地关切样子,与平日里一贯的正经冷淡截然不同。

姜啟看到他难得露出如此明显的情绪与笑意,不知怎的,耳朵竟无端有些发烫。

“叮——”

铮的一声磬击声响起,将正在愣神的姜啟从神思不属中拉了回来。

外门年终考核,第一试,符箓阵法,正式开始。

20240322小修:末尾增加了300字侧面描写,剧情不变

1.磬是中国历史上最古老的石制打击乐器和礼器,此处是架空自设。从“黄帝使伶伦造磬”以来,取片状石材,制成曲尺形,上钻磨一孔,悬挂敲击。

2.符箓,亦称“符字”、“墨箓”、“丹书”。

3.尚象,取自制器尚象,语出《周易》爻辞。就是观象制器,这应该说就是中国古代对科技发明所用的辞语。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24章 年底大考正式开启(小修)

<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
黎明破晓
连载中斗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