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就纯属是扯淡了,林琛那是林家的继承人,侯府世子,未来板上钉钉的小侯爷,她贾探春的身份,五品小官的庶女,这天然的身份就不对等,让贾探春嫁给林琛,侮辱谁呢?
都没等林家出手,皇上就先怒了,于是本就被停职在家的贾政又被申斥了,继续在家反省吧。
贾政接到圣旨,感觉天都塌了,但闯祸的是自己老娘,他本身也没啥本事,靠着老爹临死前的折子恩典才有了这么个官职,这些年也没有建树,又连续被皇上下旨申斥,他的仕途算是彻底到头了。
而他除了一个为人端正,略有愚孝的人设,算是他为数不多不算优点的优点了,要是没有这层皮,他就更完了,这也让他对于坑死自己的老娘连抱怨一句都不敢。
贾政现在只能憋闷的天天跟着自己那些趋炎附势的门客们天天吃酒,讨论着狗屁不通的文章,听着人家追捧安慰自己。
其实,若非皇上念着贾代善的功劳,就贾母这操作,跟欺君没什么两样,贾政那都不是停职反省了,都能直接被发配边疆了。
至此,林家跟贾家的关系越发的僵了,尤其是贾母跟二房,几乎是不来往的,三节两寿也只是按照寻常旁支族亲备礼,为此没少被贾母明里暗里对外哭诉思念女儿云云。
林家姐弟三人谁也不在意这个,反正节礼按时送过去了,他们在家守孝不出席也没人能指责什么,更何况两家的关系就差直接断交了,连皇家都看不过眼,谁敢多说什么?
守孝说是三年,其实是二十七个月,因为林家明面上也没有什么过于交好的人家,所以只简单办了除服,是由林如海的老师跟师娘帮着操持的。
林如海的老师耆克让原本是他的座师,是林如海考进士的时候的主考官,后面或许是真的欣赏林如海的文采,也可能是觉得他有投资价值,反正是正式收了林如海做关门弟子。
耆克让现任军机大臣、户部尚书,加封文渊阁大学士,加太子少保,正一品,人称耆阁老,育有一子二女,对林如海这个学生多有照顾提携,都说师徒如父子,林如海对其非常敬重。
其子耆介通任职两广总督兼办通商事务,也是手握实权的封疆大吏,为人品行尚可,只是性格有些软弱,耳根子也软,经常被枕边风影响判断。
若非看在恩师耆克让的面上,林如海并不愿意与其深交,对于林琛跟林璟也教导可君子之交。
至于耆克让的两个女儿,长女嫁给了承恩公卫家嫡长子,也就是皇后的亲弟弟,生下一子卫若兰后血崩而亡,卫若兰被承恩公老夫人抱养教导,老夫人去世前怕卫若兰被继母害了,将他托付给皇后教养。
卫若兰的父亲本就是皇后出嫁后才出生的,卫若兰更是与皇长孙同龄,所以真正教养卫若兰长大的是太子妃,小时候不懂事还跟着皇长孙称皇后娘娘皇祖母,闹了不小的笑话。
耆克让次女嫁给了神武将军冯唐,生有一子冯紫英,生产之时赶上冯唐重伤昏迷的消息早产难产,虽然被抢救回了性命,但到底伤了身子,再难有孕。
所幸冯唐是个有良心的,加上冯唐本身就是贾代善收养的同袍遗孤,上面并没有长辈施压,所以即便冯夫人只有这一个儿子也没有再纳女人进门膈应冯夫人。
当然,也有可能是岳父身份高贵,大姨子嫁的大姑姐是王妃,他需要妻子娘家提携,反正这个事儿只有冯唐自己清楚,所幸结果是好的就行。
林家的除服宴,作为贾敏的母亲,贾母于情于理都必须参加,贾母本来是摆着老太君的姿态带着贾家大大小小的主子过来参加。
结果发现耆阁老夫人正坐在主位招待宾客,当场气的脸色发白却不敢发作,这是皇后娘娘的娘家亲家,与皇后太子走的很近,而且元春也在皇后跟前做着女官,她哪敢跟耆阁老夫人炸毛?
不仅不能发作,还得小心的恭维着,看着耆老门生故旧的家眷看着她那怪异鄙夷的目光,还得舔着笑脸,别提多憋屈了。
没过多久,贾母就以想起女儿,心里难受带着王夫人跟邢夫人离开了,倒是小辈儿们都留下了,以便能结交些人脉。
毕竟,有耆阁老夫妇在,虽然来的人少,可哪个不是位高权重的,那真是往来无白丁,贾家现在眼看着是日暮西山,若是能结交些人脉,兴许贾政还能官复原职,甚至更进一步。
倒是贾琏夫妻挺令人惊讶的,两人都是善交际的,王熙凤说话爽快风趣儿,做事也大方得体,很是得一些夫人赞赏。
贾琏更是个八面玲珑的角色,跟谁都能说上几句,很快就跟被安排招待年轻人的卫若兰、冯紫英等人玩儿到了一起,有他们夫妻在,宴会的气氛一下就上来了。
毕竟,耆阁老夫妇年高位重,只适合坐镇,儿子一家在两广总督府,这招待的事情就只能交给冯将军夫人跟两个外孙来了,谁叫林家姐弟实在年幼呢。
冯夫人也只能招待一些夫人,至于冯紫英跟卫若兰,他们也只是个十二、三岁的小孩儿,而且卫若兰身份高,又是跟皇长孙一同教养长大,为人有些傲气,真不适合招待。
贾琏夫妻就不一样了,两人那都是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的主,也能放下身段却又不会真的显得谄媚,这就很适合做招待了。
林家姐弟毕竟是主家,他们自然不可能真的做个甩手长辈,尤其是黛玉,他们没有了母亲,黛玉就是丧母长女,属于五不娶中的不娶者。
原著中,林如海难道不知道只要在宫里求来一位老嬷嬷教养黛玉,就能遮掩过去吗?他知道,可他还是将黛玉送到贾母跟前。
除了为了黛玉的安全以外,最主要的就是他更知道,世家大族们眼中,没有母性长辈教养的女孩儿性格会强势,眼里不容沙子不说,有些还会很偏激的重视娘家。
即便教养嬷嬷就算出自宫里,但到底不是长辈,两人其实还是主仆,还是以主家意见为主,这并不能改变她的强势。
只有放在女性长辈跟前熏陶,加上家中姐妹陪伴影响,这才能养成柔顺大方的性格,哪怕不能,有贾母这个亲外祖母做主,黛玉嫁回贾家,这都是你贾家自己养成的,总不至于被嫌弃了。
林璟可不愿意自己姐姐被管成木头桩子一样的大家闺秀,那是长辈喜欢的端庄大方,可不是男人喜欢的,否则,世家女能有几个难看的,那都是几辈人优化基因后的产物。
但偏偏就是这样的女子,一般嫁人后,却很难拴住男人的心,很多时候是不如长得还不如自己好看的小妾,原因就是娶妻娶贤,纳妾纳颜。
贤,自然是贤良淑德,而颜,除了颜色以外,更多的是魅惑男人的手段,真正能做到持身立正,不惧美色诱惑的男人又有几个?
而贾敏能收服林如海,所纳妾室完全出于繁衍子嗣的无奈,除了林如海本身人品贵重外,最主要的就是贾敏自身的才华还有情趣儿。
贾敏是贾代善回京任职京营节度使时,发现自己被养废的两个儿子后,将还年幼的贾敏带在身边儿,充作男孩儿亲自教养的。
只有男人才最了解男人的喜好,贾代善教导出来的贾敏并非普通闺阁女子,若非林如海年过四十尚无一儿半女,贾敏是绝对不会给林如海纳妾的。
贾敏有这个底气,因为贾代善不仅让人教导了她琴棋书画、管家理事的本事,让她能将林如海的后院打理的井井有条,可以安心,能陪着林如海弹琴作画,陶冶情操,培养感情。
同时,贾代善能几十年荣宠不衰,简在帝心,即便死了都不仅能给自己儿子谋划到爵位跟官职,还能始终让皇帝照顾着贾家后人,那自然是因为他政治敏感度高。
经过贾代善教导的贾敏自然也一样,她能辅佐自己的夫君,适时的提出自己的建议却不会让林如海厌烦,看林如海娶了贾敏后步步高升就能看出来。
林如海聪明,但政治敏感度真不一定比贾敏强,在贾敏为了求子,被苦药汁子败坏身体,至于缠绵病榻之前,林如海官职几乎是坐着火箭长。
直到贾敏身子骨变差之后,加上小儿子死亡,女儿病殃殃的,让贾敏彻底没了希望,泄了精气神儿之后,林家开始败落。
倒不是没有贾敏,林如海做官就不行,林如海自然是有本事,有手段的,但妻子跟儿子的离世,女儿又交了出去,他其实也没了心气儿。
由此可见,林如海对贾敏是有真感情的,贾敏是收服住了林黛玉的心的。
当然了,这些是基于林如海是那样的,你换成贾政,王夫人要是像贾敏那样,他怕是还会厌恶,觉得女人不守妇道之类的。
林璟跟林琛私下商量过了,未来给林黛玉选丈夫,必须选林如海这种能欣赏女子优秀的,绝对不找那种迂腐顽固的。
而且,嫁的人家也需要注意考察,佛口蛇心的不要(这个,到时候等多宝出关了,让多宝查探一下,实在不行一道箴言符也解决了)。
必须要那种能真正欣赏黛玉的人家,要是可能,找个父母双亡的更好,哪怕家道中落,以黛玉现在的身份,林家的财力,还有他们兄弟的身份,招赘也未尝不可。
只是招赘并不是上上选,并不是偏见,而是现实如此,真正有骨气的,很少有愿意入赘的,毕竟,入赘之后,夫妻地位可就掉个个了。
但你什么都没有,指着妻子身份地位以及财力扶持,未来也无法保证你是否会因为其他人的态度变心,那女方又凭什么嫁给你呢?
今儿让黛玉跟在耆阁老夫人身边招待各家女眷,除了作为主家的原因以外,就是要摆出态度,想要打黛玉主意的,先想想能不能接受,偏偏还就有人上赶着配合。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35章 第 35 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