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第 18 章

三日后,宋清仪本在厢房内安静地翻阅书籍,忽然听到了一阵轻缓且有节奏的敲门声,她起身出去一看。

竟然是折风。

折风立在门外,身子挺拔如松,言辞客气道:“宋姑娘,公子有请。”

宋清仪微微颔首,随折风走出了周府,这是她来郴州后第二次出门。风儿悠荡,马蹄声声,街道仍如几日前一般热闹,似乎什么也没有发生。

不多时,马车停在了一处酒楼门前。

宋清仪提起裙摆,踏着木质楼梯拾级而上,推开雅间的门,便见裴瑜倚窗而立,似是等候多时。

宋清仪上前行了一礼:“清仪见过公子。”

“宋姑娘不必多礼。”

随后他看向折风:“传菜吧。”

让宋清仪没有预想到的是,裴瑜这番请她过来,竟然只是单纯的用顿午膳而已。

两人相对而坐,彼此之前隔着半张桌子的距离,安静的只能听见碗筷碰撞的轻微声响。

直到裴瑜放下了筷子,开口道:“这段时间辛苦宋姑娘了。”

宋清仪也随即搁下手中的汤勺:“公子客气了,清仪并未做什么。”

“怎会,姑娘不必如此谦虚。”裴瑜清俊的脸上露出了一抹似有似无的笑意,“那一幅出神入化的演技,真叫裴某叹为观止。”

宋清仪回以一笑,没有将他的话当真:“比不得公子算无遗策。”

两人你来我往的互夸了几句。

裴瑜指节轻轻敲打着桌面,语气随意:“不过听方管事所言,当日时间仓促,似乎和姑娘交代的东西过于简短,是姑娘聪慧,完善了个中细节,这才使得一切没有缺漏。”

裴瑜这是什么意思,在责怪自己多说话了?

宋清仪不愿多想,干脆直接装傻:“清仪愚钝,未能记清楚方管事的交代,情急之下胡说了一通,是对局面产生了不好的影响吗?”

“并无。”裴瑜矢口否认。

“那,最后崔知府,可是因此…”问到一半,宋清仪恰到好处地闭上了嘴,垂眸道,“清仪僭越了。”

裴瑜没有在意,反而主动道:“这也不是什么秘密,新知府十日后便会走马上任,崔远山,只是回到了他该回去的地方。”

他今日的心情似乎颇为不错:“我看姑娘心里似乎还有不少疑问,但说无妨。”

宋清仪抬头看向裴瑜:“清仪确有一问,还请公子解惑,公子有没有想过,若是我那日出了什么差错……”

她紧盯着裴瑜脸上的表情,果不其然对方神色间满是不以为然,从一开始她便猜到:“公子早就有了证据对吗?”

对于崔远山贪污受贿,卖官鬻爵的行为,凭他裴瑜的本事,想必早就掌握了足够的证据。

“敢问公子,如若当日崔知府没有收下那株人参,又或者说,没有急着赶走周总管一行人…”

那是不是他们,也不会如今日这般处置崔远山。

宋清仪没有继续说下去,但裴瑜明白她的意思。

“宋姑娘,事实上没有这些如果,是崔远山在**中自缚手脚,最终才会亲手葬送了仕途。只是,宋姑娘——”他停顿了几息,“你同样需要谨记一点,凡事不能非黑即白,太刚硬,或太柔弱,都不是好事。我们要懂得学会给人机会,让他自己做选择。”

宋清仪端起桌前的青花茶盏,轻轻地抿了一口,茶汤的苦涩在舌尖逐渐蔓延开来,也让她的脑子更加清明。

果然,世间最精妙的棋局,是永远要给对手留有落子的机会。

“可是崔远山一看就是惯犯,这种人怎能给他选择和逃脱的机会,他又怎配身居高位?”宋清仪仿佛不理解地追问道,茶盏中氤氲而出的水汽模糊了她脸上的神色。

“呵。”裴瑜轻笑出声,似是嘲笑她的天真,“这个世上人无完人,官场更是如此,有缺点才能更好把控,宋姑娘,用人一道,岂是那么容易的?”

“可既是如此,公子又何必冒险下这一步棋?”

“冒险?何处有险?”谁知裴瑜听到后反而不解地问她,“一切的一切,难道不是水到渠成?”

“更何况,姑娘都说了,下棋——裴某的手中,难道只有一枚棋子可用吗?”

这明晃晃的话,宋清仪再听不懂就真成傻子了。

联想起这几日消失的问雨,虽然不知道她的去向,但宋清仪明白,摄政王府人才辈出,自己只是个无关紧要的角色,缺失了自然有人能立刻代替。

只不过自己刚好顺水推舟,还被顺带试探了一番。

见宋清仪无话可说,一旁的裴瑜垂眸轻笑,声音清冽如碎玉相击:“不过,宋姑娘,着实让人惊喜。”

他看了眼窗外的天色,晴空万里,阳光如碎金般倾泻而下,透过雕花窗棂落在他天青色衣襟上:“郴州风景不错,宋姑娘有空不妨看看,三日后,我们出发前往扬州。”

------------

宋清仪回到府中已是未时,刚好在院子中遇见了将要外出的方管事。

方管事熟稔的搂过宋清仪,说的话和裴瑜如出一辙:“这段时间姑娘真是辛苦了。”

宋清仪微微摇了摇头:“管事客气了。”

说实话,除了那一场可有可无的戏码,他们并没有给自己部署什么实质性的任务。

只是她还有一处地方没想明白,就是那份写了三行字的奇怪安排,她自认为裴瑜不会管这些琐事,周启方也没那么清闲,管事姐姐们更不是故意为难她的性子。

果然,方管事摊了摊手,很直接的把周暇出卖了:“其实当初只需宋姑娘你熟悉府内的布局,到时候再来演那么一番戏就好。”

“只是暇公子,嗯……你也明白,心智不甚成熟。”

方管事似乎有些不好意思:“他,自作主张地给你多加了两笔。”

饶是宋清仪好脾气也忍不住眉头微跳,内心充满了无奈,这是多加了两笔的事情吗?

堂堂摄政王府里怎么会有这样的人存在?

“那周府的布局,怎么会与知府内衙几乎一模一样,难道说你们,还为此专门建了……?”

方管事忍不住被她逗笑:“哪会如此折腾,这座庭院本是上任知府的住所,只是,崔知府……你明白的,营室之使,必有陶朱之利。”

所以,崔远山不惜建了个一模一样的府宅,老宅便转手卖给了他人。

“说起来,地图本也应该一并给你,只是暇公子,非要说考考你。”连周总管对此都是纵容的态度,她们也不好开口阻拦。

宋清仪对此已经见怪不怪了。

但她还是认真谢过了方管事:“有劳管事对清仪多加照应。”

方管事眯眼笑道:“都是自己人,姑娘也不必客气。”

宋清仪凝视着她一直搂住自己的手,随后轻轻点了点头。

------------

回到厢房,几日未见身影的问雨正在勤快地收拾屋子。

她见宋清仪回来,笑道:“姑娘回来了,今天天气这么好,要不要去外面的街上逛逛,顺便买点东西。”

宋清仪摇头:“我,并无什么需要的。”

问雨一边整理着台面,一边接话道:“看看衣服呀首饰之类的,说实话姑娘来郴州还没好好逛过呢,再待几日就要离开此地去扬州了。不过话说回来,扬州也不缺这些东西,哎,那里可是出了名的富甲之地。”

问雨念叨了半天,见宋清仪似乎也没有什么兴致,便提议道:“要不,姑娘跟奴婢去看看武器?此番出门剑也没带过来,不如去挑一件趁手的,姑娘有空的话,也可以每日练练。”

宋清仪心头微动,顿时便同意了。

------------

长街十里,酒旗如林。市列珠玑,户盈罗绮。

听着馆中说书人击节而唱,闻着路旁糖炒栗子的焦香,两人踏着青石路板,从街头逛到了街尾,一路上问雨颇有闲情的给宋清仪挑了两幅耳饰,一盒玉露膏,还有两盒新出炉的点心。

“姑娘,可有心仪的口味?”

宋清仪摇头:“你按照自己的口味选吧,再捎带一些给两位管事姐姐。”

这条琳琅满目的街道没有她想要的东西,走到最后,在一家古朴的楼阁中,宋清仪终于看见了一把颇得眼缘的长剑。

剑身泛着清冷的光泽,剑柄上错镂的青色玉石好似月光熠熠生辉,从第一眼,她便心生欢喜。

可是在陈列架的旁边,却挂着一张“藏珍不市”的牌子。

店小二见她驻足,连忙过来解释:“不好意思,这位小姐,这柄剑我们是不外售的。”

问雨忍不住皱眉:“那为何陈列在此?”

店小二摸了摸脑袋,似是重复了无数次的说道:“我们东家说,放在这里是为了等一位故人。”

“请问这剑可有名字?”宋清仪偏头看向小二。

“自然是有的,此剑名为两仪,‘易有太极,是生两仪’的两仪。”

宋清仪轻轻扬起唇角,良久说道:“两为双,双为圆满,祝你们东家能早日等来他的故人。”

<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
借东风(古言)
连载中梅又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