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啸的山风穿透墙壁,被过滤成单薄的簌簌声。
封绝说:“是门外的风铃。”
祈澜问:“这是哪儿?”
“一个安全的地方。”封绝随即邀请,“要不要出来看看?”
祈澜饭后净了手,转头又坐回了椅子,不想动。
封绝失笑:“也好,等说完正事我再带你逛逛。”
祈澜感概:“你还挺热心。”
封绝依旧自斟自饮,看起来简直海量。
书中并未对封绝和原主的关系有更多描写,他们一方是背靠朝廷正义凛然的江湖散客,一方是游走在正邪之间捉摸不定的江湖浪子,他们没做成朋友,但至少称得上是同路人。最后原主为了正义一方以身入局,是封绝料理的身后事。现在发生的事情并未在书中有表,要么是作者未着墨,要么是自己的穿书开始改写着这个世界的故事线。
既如此,祈澜对封绝的信任天然高于其他人。如果连书中的男主角都靠不住,那他也不必在这波谲云诡的江湖里折腾了,直接回听雨楼躺尸就得了。
祈澜摸过一只酒杯,又抢过封绝手里的酒壶给自己倒上。这回换封绝不给了:“你不是不喝吗?”
“刚才不喝是因为不想喝,不是不能喝。”祈澜直接把杯子递过去,“那你帮我倒。”
这理直气壮的劲儿倒有几分初见时的样子,封绝心情挺好,也不在意自己被当成了伺候酒的小厮:“行,我这就给三公子满上。”
祈澜蜻蜓点水尝了一口,抬眸瞥他:“这什么酒?”
“浪淘沙。”
“……”好耳熟。
要不要上来就这么猛。能放到一群壮汉的江湖烈酒太吓人,祈澜又把酒杯推回去,不喝了。
封绝笑得直拊掌,又把酒给他还回来:“逗你的,这是上好的西风醉,比浪淘沙绵醇,不烈。”
祈澜将信将疑地看过去,不知道好好一个骄矜持重的世家少爷怎么就忽然变了画风。他甚至开始怀疑自己看的是不是同人本,与原著差着十万八千里的那种。他抬起酒杯朝封绝示意:“先交换一下情报吧,你说的苏家是怎么回事?”
封绝低笑一声:“好啊。”他这次没有奉皇命查案,也不是受邀前来。只不过之前在游历江湖的路上曾发现过一只不同寻常的北上的队伍,高大的箱笼伪装成一列商队,有山路走山路,没山路走小路,就这么一路进了京城。当时封绝跟了几日,对方轮换值守,封绝没法近身,只能确定那箱子里一定有猫腻。
祈澜问:“那跟苏家有什么关系?是苏家的商队?”
封绝脸色很冷:“不,后来我才确认,那只商队是富贵山庄的,苏家只是在背后给他支持银两。”
祈澜的手指不自觉摩挲酒杯,漂亮的眼睛酝酿着又深又重的情绪:“富贵山庄果然和京城有关系。”
封绝说:“我还以为你会更在意苏家要给你下毒的事。”
“苏家是谁?”祈澜迷茫,原主从前虽然行事恣意,但却不会主动跟京城的大家产生交集,反倒还有些避之不及的意思。如果这个苏家跟原主有旧怨,那一定是苏家的错。
封绝问:“你真的不知道苏家是谁?”
我应该认识吗?祈澜更迷茫了,只得重申:“摔了一下,很多事情都不记得了。”
封绝蹙眉,祈澜刚才的表情不像是装的……他隐隐有种庆幸,握着酒杯的手微微发力:“但你记得我。”
祈澜:“……”
封绝单手盖住脸,情绪来得太过突然,把祈澜要说的话都噎了回去。他连安慰都找不到气口,索性就学着他刚才的样子自斟自饮。西风醉的口感确实如封绝所说的绵密醇香,带着勾人的软甜,还有末梢悠长的余韵,像此时,像还未被暑热占领的暮春初夏。
祈澜听着门外簌簌的风铃声,轻声道:“我不能消失太长时间,在巷子口的那个护卫叫黑羽,我需要给他送个口信。如果你方便,麻烦再帮我把今日份的汤药取来。”所以这位少侠,我不是不想和你忆往昔,实在是没时间。
“抱歉。”封绝依言去给祈澜跑腿,半个时辰后又折回,手里拿着温好的汤药。
“谢谢。”祈澜又问,“甜枣呢?”
封绝只得又拿出小匣子递过去:“你家护卫说你需要少吃甜食。”
“解苦的,而且红枣本来就可入药。”祈澜咕咚咕咚地喝完汤药,又赶紧抓了甜枣含到嘴里。
封绝问:“你生病了?”
祈澜点头:“老毛病了。”
“什么病?我能看看药方吗?”
祈澜摇头:“药方在护卫那里收着,药材也都是一路带过来的,我不懂药。”
封绝说:“如果我没猜错,苏家要给你下的毒跟你的药有关,或者说,跟你的病有关。”
祈澜问他:“那你知道他要下的毒是什么吗?我可以拿回去问问我爹和大哥。当时护卫从酒庄里取了盅酒,闻不出什么。”
封绝说:“因为酒庄里的酒并没有毒。”
祈澜浑身一凛:“什么意思?”
封绝说:“你大概也猜到了,酒庄不能冒着牵累其他人的风险给你下毒。若是事成之后东窗事发,残酒就是铁证。若是事情不成,他们也要销毁酿酒。可以你的习惯和做派,大概会让人去买酒而非亲自到酒庄喝酒,给你下毒的人即便能认得你,恐怕也认不出你的护卫。”
祈澜点头:“我们这一路并未挂听雨楼的旗子,只装扮成了富户出行,护卫穿的都是看不出门派的衣裳。”如果要说有什么能让人猜出他的身份,恐怕就是那一身清新飘逸的蓝衣。而现在,蓝衣公子已经打定主意不再跟富贵山庄撞衫,从蓝衣小仙君改成杏色大芍药了。
封绝继续说:“既然没法确定你何时去买酒,又没法大面积下毒,最好的解法就是不下毒。”只需要酒庄的酒与祈澜相克,就是无毒胜有毒。
祈澜也意识到了这一点。
封绝说:“听雨楼里已经不安全了,至于是从哪里走漏的消息,恐怕需要你回去好好查验一番。”
不只是酒庄下毒的幕后黑手,还有王大那伙人也是受人指使拦的车,以及嘉陵县外把他往山里引的妇人,都有很多疑点。祈澜甚至猜想:“富贵山庄邀请我来参加书院庆典,恐怕也不简单。”
啊,脑壳疼!
祈澜晃晃脑袋:“你还有其他要告诉我的吗?”
“没有了。”
“那到我了。”祈澜说,“富贵山庄肯定有问题,我怀疑现在的庄主根本不是王先奉。”
“那是谁?”
“他那个同胞弟弟,王先盛。”
死在三年前学堂大火里的人,不是王大刘二他们口中的不学无术胡作非为的王先盛。他不仅好好地活了下来,甚至顶替了同胞哥哥的名字成了富贵山庄的庄主,以富贵山庄和王庄主的名声谋划着暗处的阴谋。
而真正的王庄主却死在了那场大火里。
从前经常在镇上做善事的王庄主自然有不少百姓都是认得的,双胞胎再是长得相像也能分辨出差别。可街上的摊贩在被问起富贵山庄和王庄主时顾左右而言他,镇上的孩子很少到街面上玩耍,百姓对富贵山庄的态度奇怪得不像是感激,更像是惧怕。
华鹊医馆管事的答案更是铁证,大火前后王庄主的脉象不同,大火后的王庄主甚至不再请诊,只派小厮取药,分明就是在掩盖。
而在城北建学堂又亲自教课的秀才是王先奉,冬天施粥、夏天送药的是王先奉,到捐助的善堂里与老人唠嗑的是王先奉。所以善堂里的老人都说王庄主是顶顶的大善人,哪怕三年前那场大火后王庄主再没去过善堂,老人们也都相信是王庄主亏了身子,纷纷表示感激又体谅。而等到过些年善堂里的老人过世,便不会再有人说三年前的庄主与现在有什么不同。
封绝问:“若是如此,富贵山庄上下都在瞒着这件事。”
虽然不知道王先盛用了什么手段让山庄上下的人都对此闭口不言,但不管所有大丫鬟和年纪大的小厮被同时间遣散就可见端倪。
祈澜说:“现在富贵山庄里的丫鬟小厮都是三年前新采买的,年纪都很小。即便是从前就是山庄里的家生子,三年前才七八岁,对现在的王庄主来说也不足为惧。”
“还有疑点。”封绝思索着看过来,祈澜自然也明白他的意思,这也是他想不通的地方。
“家眷。”
“对。”
下人可以遣散再采买,减少善事可以假借身体虚弱的借口,寻医问药可以由他人代劳,但真正的王庄主的家眷呢?王先奉的妻子儿女呢?至亲之人不明不白地死在大火里,同胞弟弟顶名侵占了名声、地位和家业,他们到底是妥协认命了,还是反抗过被王先盛镇压了,亦或是也被王先盛以某种好处为要挟收买了?
祈澜说:“一大家子亲眷,我想王先盛还没胆量赶尽杀绝,他们一定还在山庄里。”
封绝说:“我潜进去看看。”
祈澜狡黠一笑,勾勾手指:“我有一个办法。”
[比心]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14章 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