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章 番外17

☆、《随便说说之旅者的一些禁忌》上

这一篇继续来说旅者中的常识,尤其是禁忌。

不过不是野外生存的,而是与基地内某个机构相关的。

异世界信息收集整理所。

我们平常提到“信息所”时指的都是它。

在信息所内工作的人员被统称为信息整理员。

现今应该每一个人都会经常与信息所打交道。

统计显示,信息所的官网是最受欢迎的网站之一。

不过,绝大多数人在绝大多数时候点开那个官网应该都是为了看异世界的奇闻异事。

全世界通过三四级时空漏洞收集到的异世界信息,及掉落到本世界的异世界物品详细数据,都汇总到了信息所内。

这些异世界信息经过机器初筛、人工复核两道程序后,会挑拣一部分有趣的和对本世界有影响的内容公开到信息所的官网上。

其中,“有趣的”占了九成九以上。

而“对本世界有影响的”,平均大概十年会发布一条。

会出现这种比例差距倒不是因为信息整理员们过分有倾向性。

身为一名资深旅者,我负责任地说,目前所收集到的异世界信息中,与本世界无关的、本世界人类纯看个乐子的,就是占了绝大多数。

其实这种现象很好理解,世界与世界之间,本就是相互独立地存在着,一个世界本就不太可能对另一个世界产生影响。

本世界要不是临近毁灭、要不是布满了漏洞,也应该会与绝大多数异世界一样,根本不确定“其他世界”究竟是真实存在,还是幻想故事。

而现在,在满是漏洞的本世界中,人类对于其他世界主要也仅限于单方面确定了它们存在。

异世界生物不知道本世界人类看到了他们。

本世界人类也极难从获得的异世界信息中提取出能改变本世界局面的。

撇开世界影响不提,异世界的很多信息看起来是真的颇为有趣对不对?

就像异世界的很多物品,虽然没啥用,但拿到手就总让人感觉新鲜、能带来好心情。

信息所的建立非常早,在时空漏洞第一次被发现的那一年就有了雏形。

最初信息所是“解决时空漏洞”这个课题的重要组成部分。

但在对该课题越研究越绝望的过程中,信息所逐渐独立。

直至成为一个比较纯粹的信息分类存放机构。

类似图书馆。

目前,“解决时空漏洞”已被彻底宣判不可能,但对时空漏洞的研究依然在继续。

相关研究都不能缺少信息所的信息,不过这些都是平级机构之间的相互配合,早已不再有上下级的关联。

早期,信息所收到的异世界信息来源比较复杂。

有官方专业人士探索的,有具备一些专业技术的非官方人员找到的,有不具备专业技术的热点追逐者追到的,更有大量普通人碰巧遇到的。

但随着人类社会固定位置城市模式的终结,随着机动性高但个体容量极为有限的基地模式的兴起,异世界信息基本就只剩下了两个来源渠道。

一是以基地型五级精神力者为核心的官方人员,他们会收集到出现在基地内的所有三四级时空漏洞给予的信息及实物。

二就是针对出现于基地外的三四级时空漏洞,主要是旅者在收集,部分出现时距离基地较近的时空漏洞,基地官方也会派出人去收集。

由于对基地内及距离基地较近的时空漏洞,处理时总是以基地居民的安全为重,所以基本不可能去对它们进行测试,生怕会刺激得它们升级。

因此从这部分时空漏洞中收集到的信息总是比较保守、静态。

相对的,旅者在野外单人遇到时空漏洞,敢做的试探比较多,于是收集到的异世界信息就更动态、多变。

比喻来说,基地官方收集到的类似照片,而旅者收集到的类似视频。

不过本质上差别也不是很大。

反正就像前面说的,绝大部分异世界信息及实物在本世界都属于看个乐子的类型。

随便收集一下、存放起来、后续需要查时能查出个大略,就算完成任务了。

既然现在旅者承担了很多异世界信息收集工作,旅者与信息所的往来自然便也很多。

然后不可避免的,往来中的一些流程越来越规范严谨。

比如,信息所给旅者制定了一整套异世界信息提交要求。

每次旅者遇到三四级时空漏洞,都得提交一份报告。

内容包括时空漏洞等级、出现坐标、尺寸、清晰度、稳定度、展示画面等。

还得附上照片及视频。

如果遇到的是四级时空漏洞,且有异世界物品掉过来,还得给那物品三百六十度地拍照、测量尺寸、描述功能。

是食物的话,初步检查可食用后,还可以再吃一吃描述味道及食用感受等。

由于旅者在野外时经常网络不好,所以信息所倒也不要求旅者遇到了时空漏洞就立刻提交报告,可以在回基地休整时再填写并提交。

但为了避免遗忘细节,最好是能遇到后便立刻在野外记录下来,回基地有网时只进行提交操作。

反正填写模板就那么几类,全部下载到个人智能机里就能离线填写。

就我个人来说,对这个填写记录工作接受良好。

遇到了记一记可以看作是对自己经历的留念。

常言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

不经常记录我自己都容易闹不清我遇到过哪些时空漏洞。

反正没这份任务要求我自己也经常想写点东西,不然长时间一个人待着真有点无趣。

不过,规定是这么个规定,但实践中信息所并不能确定每一个旅者遇到过多少三四级时空漏洞。

也就是,信息所并不能确定每一个旅者总共应该交多少份报告。

与时空漏洞近距离接触后,人体是会沾染一些时空能量,且不同的时空漏洞,哪怕同级,其散发出的时空能量也有差异,现有技术可以检测出来。

但问题是,正如我前几篇中一再说的那般,时空能量与精神力同源。

所以时空能量在人体上停留的时间稍长,便会与这个人的精神力相混合、同化。

直至无法再被分离测出。

具体能停留的时长与时空漏洞等级、人的精神力强度相关。

三级精神力者沾上四级时空漏洞的时空能量后,大约一周左右能同化完毕。

而三级精神力者沾上三级时空漏洞的能量、四级精神力者沾上四级时空漏洞的能量等,同化所需时间只会更短。

要是五级精神力者沾上三级时空漏洞的能量,那更是几小时便能完成同化。

所以说,旅者遇到时空漏洞后如果懒得交报告,只需要等同化结束后再进入基地,那就测不出来,就可以当没遇到过时空漏洞,对应报告也就等于不存在了。

即使信息所后续通过其他证据发现有旅者少交了报告,也只会要求这位旅者补一份。

到时候旅者推说时间过去太久、记不清了,胡乱写几行交差也能过关。

顶天了就是信息所告到旅者学校,然后旅者学校在下次对该旅者进行复考时敲打几句、让其不要懒得太过分。

不会有其他处罚。

于是这就只是个理论上属于旅者应尽义务但实际上可以偷懒不做的工作,所以对旅者算不上多大的压力,自然也无关旅者的禁忌。

不过有一种情况是测不出来也必须写报告的。

那就是,想要卖通过四级时空漏洞获取的异世界物品。

在规范流程中,异世界物品需要到指定机构——即异世界物品检测机构——进行检测,检测合格后给予售卖许可证,才允许售卖。

而进行这个检测的前提是,已经在信息所提交了该物品的详细报告、该东西是已被登记的异世界物品。

当然,旅者非要偷偷摸摸进行不登记的、以物易物形式的私下交易,官方其实也不太能测出来。

尤其那件异世界物品如果是食物,交易后被吃下肚消化了,那更是死无对证。

但这事如果被查出来,那可不是补一份报告、被骂几句就能结束的,而是会被吊销旅者证,终身禁止这人再从事旅者职业。

这就是旅者的禁忌之一。

这处罚会这么严重是因为,即使九成九的异世界物品是对本世界无影响的小玩具,可总还有那么百分之一、千分之一、万分之一的东西,可能对本世界产生影响。

甚至可能改变本世界灭亡的结局。

如果是观察到的信息,一时不提交,等意识到重要性后再提交,也算能亡羊补牢。

而且要求人每一次都将观察到的信息一点不漏地记录下来,根本不现实。

很多时候人即使看到了也不一定能意识到自己看到了。

还可能虽然意识到看到了,但分不清什么是重要、什么是可忽略。

还有的时候,在从某个角度给某个东西进行拍照时,可能注意不到镜头中的某部分如果拉大并换个光照能收获额外重要信息。

所以相关任务比较随缘,处罚约等于无。

可实物,如果不经检测、私下随便交易被吃掉了、毁坏了,总不可能指望时空漏洞再掉过来一个完全一样的。

因此,交易前的检测记录环节绝不能省略。

且,某一个旅者个人判断某东西无关紧要做不得准,得交给专业机构走完全流程检测、将测得出的数据都测完,才能真正确定。

如果测完之后判断无价值、可随意处理,几年后技术进步发现那东西其实有价值,但无法挽回,也算是以曾有的技术尽过全力了。

且好歹保留下了大量数据,也能对付着有点进一步研究的思路。

但不检测就随意处理,那后续……连想意识到其有价值的机会可能都不存在。

所以这方面直接是基地官方对旅者做的硬性要求。

做不到就没资格当旅者。

不少人对五级精神力者有一种迷信,导致比起官方出具的售卖许可证来,他们更信任五级精神力者的一句口头保证。

只要五级精神力者说了异世界食物“可以吃”,不少人即使没看到官方许可证,也会高高兴兴地购买、吃下。

毕竟能出具许可证的官方检测点很多,但愿意亲口尝试还给出个“可以吃”评价的五级精神力者掰着手指就能数清。

基于物以稀为贵原理,当然是后者的优先级更高。

遇到了总想尽快品尝。

但请各位知道,你们的这种信任其实可能导致五级精神力旅者被剥夺旅者资格。

虽然如果你们保守秘密,五级精神力者的这种违规行为可能不会被查到,相应的便不存在处罚。

但喜欢一个人难道只是希望当其犯错时不被查到吗?

难道不应该是阻止其犯错吗?

所以,如果你们真的喜欢五级精神力旅者,请在遇到卖东西却不附上售卖许可证的他们时,帮他们把东西送检了。

只要在交易完成之前送检,就不算违规,不会受罚。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60章 番外17

<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
家养黑洞
连载中浮游的蜉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