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上什么学

结局虽然不用担心,可过程说不定会很坎坷,也许还会特别惨。

很多小说总会在故事中写尽糟心事,到最后才给一个潦草的结局,所谓结果好即一切好。

她现在不想谈恋爱,因为谈恋爱真的很麻烦,要顾及这顾及那的,她只想痛痛快快地玩,不管不顾地玩。

最初的激动劲儿过去了,李梅时又开始思索其他的可能性,心情也越来越低沉。

刚才她设想的,无疑是对自己来说最好的一种设定,可如果这本书不是轻松愉快类型的呢?自己最后会不会死得很惨?

她又翻了个身,努力让自己不在乎。

死得很惨就很惨吧,反正都死过一次了,这次生命是白送的,能快乐一天是一天。

不对。

她又意识到一个问题。

刚才她的思维一直局限在“自己是女主角”的条件下,可如果自己不是女主角呢?

不是的话,悲惨的过程和更加悲惨的结局岂不是早已为她写好?

一声长叹,李梅时脑袋都疼了,穿越后要考虑的问题太多,线索又太少,她现在和瞎猜也没什么两样。

不过归根结底,宋杭绝对是个关键人物,她李梅时以后的日子过得是好是坏都一定和这人脱不了关系。

不行。

她要生活,她要快乐。

所以她必须尽可能地远离宋杭,努力不与对方产生任何交集,毕竟只要不和对方有关联,就没法按照原小说展开剧情,这样她就安全了。

还好昨晚宋杭是坐马车啊,不然昨晚他们两个可能就第一次见面了。

不过说起来……

李梅时再也躺不住了,刚想疯狂喊苜蓿,转念一想,自己现在的任何行为都可能会导致什么不好的事发生,还是小心些好。

所以,她稍微稳了稳情绪,装作从容地喊了一声“苜蓿”。

“怎么了,小姐?”

“苜蓿,”李梅时道,“我要去见母亲。”

*

夫人见李梅时正常了许多,心下稍宽,问道:“可是饿了?”

李梅时顾不上吐槽夫人,忙问:“先不说这个,母亲,我以前和宋杭见过面吗?”

夫人皱了皱眉:“他是大将军,平时不常待在这京城,我们家与他也不熟,所以你一直没和他见上面。”

“哦,那还好。”李梅时松了口气。

夫人却担心了:“女儿啊,你可是又嫌弃自己丑,不想见他?”

夫人整天说她丑,她一开始还以为这母亲是对自己女儿太苛刻,奉行打压式教育,所以也没放在心上,现在想来,估计是原书作者给夫人立的就是这种人设,见了面就说她丑,话术都不带变一变的。

“母亲,请您以后别再说我长得丑了,我马上就改作息。还有,母亲,我不想嫁他了。”

夫人大惊:“不想嫁谁?宋将军吗?”

“是的,母亲。”

“可你这么多年来,不是日日夜夜都想着能嫁给他吗?”

一句“这现实吗”被李梅时憋在胸口,没说出来,因为这里本来就不是现实。

所以她只好一咬牙,做出痛定思痛的样子:“女儿我啊,已经死了这条心了。”

“哎呀,”夫人又惊道,“女儿,你,你可别想不开……”

“我没想不开,我是说我对他死心了,不是我要死了。从今往后,我会珍惜活着的每一天,好好生活,心怀感恩。”

夫人看起来将信将疑。

“那就好,你想开了就好。不过你也不必死心,说不定以后,机会还是有的。”

“不会有的。”

“还是有可能的。”

“可我不想有。”

“母亲知道你放不下他。”

李梅时再次感到了人生的荒诞。

“母亲?我刚才不是说我对他死心了吗?我不喜欢他。”

“唉,”夫人叹了口气,“我知道,你是灰了心了。不过你放心,我一定继续帮你争取机会,一定让你和那宋将军见上一面。”

“母亲,您不会指望我嫁给他光宗耀祖吧?”

“光宗耀祖,自然是好的,可你也愿意嫁他不是?”

“我不愿意啊。”

“我知道——”

“不您不知道……”

说不清楚。李梅时说得上火,还是说不清楚。

后来她想想,觉得也对。既然书里设定自己为了能嫁给宋杭刻苦这么多年,而今自己突然说不想嫁了,夫人不信也正常。

只能用实际行动证明自己已经走出求而不得的阴霾了。

亥时李梅时锻炼的时候,她暗下决心,一定要积极生活,远离宋杭。

不知道自己被安排成了主角还是配角,也不知道后续剧情是什么,李梅时担心自己的好日子过不了几天,所以打算趁着还没死,抓紧时间玩。

她才不待在家里练习琴棋书画,她要出去游山玩水。

夫人那一关好过,在李梅时表达了要出去玩的意愿后,她也觉得李梅时前一阵子太累了,“都累丑了”,所以爽快地答应了她的要求。

但是李老爷不乐意。

李梅时想出去玩的事,是夫人答应的,后来夫人又去跟老爷说。

夫人跟老爷说这事的时候,老爷正在练字。

他虽然练字,可心一点儿也不静,脾气火爆非常,一听说李梅时要出去玩,就觉得李梅时要偷懒,偷懒就是错,所以李梅时犯错了,犯错了就得在家反省,当然不能出去玩,所以李梅时想出去玩的请求就被驳回了,老爷的整个逻辑简直无懈可击。

老爷不同意,李梅时就出不去,她出不去,又不敢去老爷跟前闹,怕万一被打,那可就是白打,处在这么一个粗制滥造的架空世界里,遭受家庭暴力大概也只能默默承受,没人给她做主的。

但她又不甘心就这样闷在家里,想来想去,终于是想出个办法来。

此后每天,李老爷一回家,李梅时就捧着《论语》去他书房,无比恭敬地希望父亲能够给愚笨的自己指点迷津。

老爷一开始还很高兴,又因为李梅时连“逝者如斯夫”这么简单的话都读不明白而发了脾气,但毕竟他好为人师,所以第一天的“指点”在还算和谐的氛围下圆满结束了。

第二天,李老爷刚进门,就看见李梅时捧着《论语》,神色愈发恭敬。夫人说,女儿一直在等他回家,就这么站着等的,多么好学啊,叫李老爷敢怒不敢言。

第三天、第四天也是如此。

到第七天的时候,老爷两手一摊,脸上的表情接近讨好。

“闺女啊,你前几天是不是说要出去走走来着?”

“嗨,出去走走哪儿有学习重要。父亲您每天把所有空闲时间都拿来指点女儿我的学习,对我来说是多大的荣幸,我怎么能放着您宝贵的教诲不听,跑出去玩呢?”

“其实出去走走也挺好的,劳逸结合嘛。”

“父亲所言有理。”

李老爷咳嗽了一声,说道:“我看明天天气就挺好,一会儿叫人去准备车马,明天你就出去转转吧。”

“多谢父亲。”

虽然听了七天的《论语》课,期间有无数次因为李老爷讲的太无趣、太枯燥而动过放弃的念头,但李梅时的坚持终于有了回报。她当天下午就收拾行装,又拉着苜蓿问附近好玩的地方。

她打算采取“先近后远”的游玩策略,即一路走一路玩,不放过任何一处好山好水好风光。

第二天上路之前,李梅时因为心情大好,当苜蓿第三次试图把她的厚斗篷塞进行囊里的时候,李梅时还是先把苜蓿夸了一通,无非是夸她关心自己,担心自己着凉云云,然后才重复一遍已经说过两次的话——老爷给的盘缠,在外面想撑十天半个月都难,不用现在就担心在外面过冬的问题。

李梅时知道老爷是怕自己在外面玩疯了收不回心,所以连盘缠都不肯多给。

不过没关系,她很自信,这出去玩啊,有了第一次,就会有第二次,毕竟书架上厚厚的《史记》她还没有请老爷指点过呢,以后她想出去玩,不愁他不答应。

于是,在八月底凉爽的清晨,李梅时坐着马车出发了。

但她可万万没想到自己会晕车。

李梅时生前从不晕车,也不知道晕车是什么感觉。

现在她知道了。

李梅时坐上马车的时候还没什么感觉,但是马车夫一抽鞭子,马开始拉着车往前走的时候,李梅时突然感觉不对劲。

那时她已经几乎猜到自己是晕车,但她不愿舍弃这听了七天《论语》课才好不容易换来的出行机会,所以她没有作声。

好在一开始走的路比较平坦,所以她晕车还不太严重,可后来路上的石子一多,车内颠簸得像是要把李梅时从车里赶出去,她的胃就剧烈地翻腾起来。

马车走走停停,每次停的时候李梅时都感觉自己就要吐了,但她还是坚强地忍了下去。

如果不是生理期猝不及防到来的话,她本可以忍耐到第一个景点的。

原路返回的屈辱是没有经历过的人无法想象的。

回到家的李梅时捂着腹部,发现这副身体竟然还痛经。

李梅时在生前也从来没有尝过痛经的滋味,现在晕车和痛经一起来,可谓是双喜临门。

太奇怪了,为什么在车上晕,下了车还是会继续难受啊?

而且原来疼痛可以分为这么多种。

之前她发烧头疼的时候,觉得脑子里像有根橡胶在不住地拧来拧去,而痛经又是另一种感受,它结合了腹部胀气、下坠拉扯感、腰部不适、痉挛和肠子像条被困的蛇一样用力扭来扭去的多重痛苦。

整整一个晚上,李梅时都尽力避免让自己去想“如果这里有止痛药该多好”的问题。

一晚上过去,李梅时像是苍老了十岁,人也稳重了不少,但矛盾的是,她看起来非常脆弱,也就是憔悴。

地狱般的两天过后,她终于感觉好了一些。

但她也没再提出去玩的事。

她想还是先把身体养好,免疫力提高了,兴许晕车的症状也会减轻。

再不济,养好了身子,她徒步旅行,或是去学骑马,都是可以的。

她暗下决心,等生理期结束,她一定早起早睡,按时锻炼,多吃水果和蔬菜,多晒太阳。

这天早上,李梅时睁眼后从床上一跃而起,把来叫她起床的苜蓿吓了一跳。

“苜蓿,从今天开始我就要好好锻炼了,你别忘了到时间提醒我啊。”

“好的,小姐。那我就自己收拾小姐的行囊了?”

李梅时拍拍苜蓿的肩膀:“那先不急,等我变强壮一点,我们再出去玩。现在还没到九月份,等我锻炼半个多月,十月中旬出去玩,秋高气爽的,时间正好。”

“不是的,小姐,”苜蓿道,“这行囊不是出去玩用,是你上学时要带的。”

李梅时:说好的出去玩呢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7章 游山玩水

<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
鸡飞狗跳穿越日常
连载中丘陆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