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合谋

裴玦饮罢杯中最后一口茶汤,杯底余下些茶叶,他摩挲着手中那支玉色描金边冰裂纹的茶杯,好整以暇,瞬也不瞬地望向李梵清。

裴玦想,今日或许因是居家的缘故,李梵清穿着得极为简洁,不似外出赴宴时那般翩然广袖,红金绿玉,罗裙迤逦三千里,仿佛神宫仙子。

她面白如霜雪,却不是寻常脂粉色,想是不曾敷粉,乃是肌肤透出来的白皙;李梵清额前未绘花钿,如山水写意画一般留白一片;她的眉亦是最寻常的蛾眉,细细弯弯的,让裴玦不由想起李梵清笑时的笑眼来;她的朱唇更是一点口脂未点,却自然而朱,在她欺霜赛雪的面上犹如雪中一朵红梅。

李梵清一直是个美人,裴玦从不否认。

此刻,裴玦忽然想起年少时,少年人议起美人何时最具艳色,有人曾说美人自是宜喜宜嗔。彼时他不以为然。他一贯觉得,哪怕是国色天香如李梵清,嗔怒起来也是难以招架,他瞧着都头痛,更何谈欣赏其中艳色。

但今日看见李梵清这副神情,原本便胜霜雪的肌色此刻更白上一度,如茫茫雪地笼上月色;细如蛾须的秀眉几乎凝成了一条平齐的线,如一线平整的溪流,而那双目便是泉眼;如梅瓣的朱唇亦微微翘起,仿佛画卷中的梅花缓缓挺立而绽。

裴玦心中某些想法,动摇了。

他挑了挑眉,悠悠道:“公主莫恼,若非如此,恐怕公主还得继续猜忌裴某。”

李梵清险些忘了,裴玦此人瞧着是端方君子,光风霁月,可却是表里不一,实则是狡猾如狐,心思深重之人。

李梵清几乎是从牙缝里蹦出了这几个字,却还挤出来丝笑意,说道:“本宫怎会。本宫,大人有大量。”

裴玦自顾自沏了半盏茶,颇有些反客为主的意味,他瞟了李梵清一眼,见她胸口起伏得厉害,知她正极力克制心中怒意,正色道:“裴某猜想,公主想必是打算试探裴某一番,若裴某与公主之道相同,那裴某与公主便可做同行者。反之,若裴某恰好便是害子逊之凶手,那公主自然……”裴玦没有继续说下去,代之以骨节分明的手指轻轻叩在台面上,颇有节奏。

“我防的也不是你,是你父亲。”裴玦虽是少年大才之人,可也不至于三年前便在朝堂之上搅弄风云。李梵清只是怀疑过,裴相或许与此事有关,而裴玦则是那个知情人。

“可公主可曾想过,不论此案有无内幕,最终下旨处置晋国公府上下的,不是旁人,是你父皇。公主为何不直截问陛下?”裴玦点破道。

李梵清深深看向裴玦眼底,她的眼神似乎在说,为何裴玦要将这件事情拆穿。她自然是直接问过燕帝的,只是燕帝这些年来一直避而不答,只一味补偿她,这更让李梵清认为,晋国公府乃是受了冤屈。

二人对视之间,李梵清终叹息了一声,挪开了目光,死死攥着拳头,尖长的指甲将掌心都按出了印子。

见她不答话,裴玦却也明白了几分,了然道:“我明白了。”

“你明白什么?”倒是轮到李梵清不解了。

“明白你执念为何。”

裴玦大约明白,李梵清这些年来寻根究底,一是因为她与虞让的男女之情,李梵清不愿让他与晋国公府背上谋反的罪名;二则是因为她与燕帝的父女之情,她必须证明燕帝并非不顾念父女情分而有心处置晋国公府。

可在裴玦看来,即使李梵清探清了所有真相,却也无法弥补她心中的那些裂痕,毕竟覆水难收。

李梵清脑袋一偏,摆出个更加疑惑的表情。其实很多时候她自己都不甚明白,这三年来,她到底是为了什么。

裴玦心知李梵清自己内心也是一本糊涂账,这三年来过得也是浑浑噩噩的糊涂日子,他不知他若是直接道破,李梵清能否听得进去。忽而,裴玦忆起上月在临淄王府时,他也曾试着劝说点醒她,只是李梵清颇有些执迷不悟。

裴玦明白,对李梵清而言,这并非是三言二语间便可参透的玄机。便是裴玦自己,这三年来行山踏水,可依然有许多执念未曾放下。

“无妨,来日方长。”裴玦启唇,缓缓安慰她道。

“来日方长?这是你这些年来悟出的‘禅’吗?”她发现自裴玦游学归来后,倒是时常将些释语佛偈挂在嘴边,“上次你仿佛也说了什么,‘迷’啊‘度’啊的话。”

“‘迷时师度,悟了自度’。”裴玦纠正复述了一遍。

李梵清轻轻“唔”了一声,似懂非懂地晃着脑袋,眨了眨眼睛,问裴玦道:“你想做我的‘师’吗?”

李梵清的声音很低,像是一粒小石子,落在了裴玦心尖最柔软处,磨得微微发痒。

裴玦喉头微动,却最终未置可否。

李梵清也低了眼帘,或许也觉得自己方才的话有些越界,裴玦与他只是昔年有些旧交情罢了,他不是她府中那些男宠,更不是虞让。

“先不论度与不度。我有一问题不解,你既去过陇西,眼下需要你替我答上一答。”李梵清主动转了话题。

“公主请问。”

“当年父皇处置了晋国公府上下,但边境生乱,我想知道,虞家军最后落得个什么结果?”

当年坐实虞涌反贼罪名的,乃是他身边亲卫的口供,以及一封虞涌与东突厥可汗的书信。再加上虞涌初被定罪,边军群龙无首,东突厥却立即率军南下,更加坐实了虞涌与东突厥勾结谋反之罪。

在燕帝派遣新将之前,乃是校尉沈靖被军中众人推举,临危受命,率军抵御外侮。甚至在平凉一战还以少胜多,以三千将士歼灭了东突厥五千骑兵。

裴玦回忆道:“虞家军分内外二部,笼统来说,整个陇西二十万边军都可算是虞家军。但若要说虞涌麾下亲信,应当不超过两万人。”

不必裴玦再说下去,李梵清也深知这两万人的下场不会太好。若是虞家军数量众多,恐怕燕帝还不敢妄动,可虞涌亲信也不过区区两万人,再加上边境的动乱,若要“牺牲”两万将士,那也是“为国捐躯”。

“如今陇西边军在我皇叔手上,皇叔与我父皇素来亲厚,如果单看此事谁获益最大,那自然是我父皇。”李梵清冷冷道。

裴玦却摇头道:“未必。倘若陛下是因猜忌晋国公府而加之罪名,即使陛下与秦王的关系再亲厚,陛下也不会再将兵权交到秦王手中。”

这是李梵清先前未曾想到过的情况,或许许多事不应当看表面的结果。她受裴玦这番话点拨,马上举一反三道:“还有,陇西边军。”

裴玦也立刻会意,说道:“若是没有东突厥一战,陛下恐怕不会认定虞涌与东突厥有勾连。而陇西边军在群龙无首的情况下能够抵御外侮,无疑也是给自己挣了一块免死金牌。”

李梵清又想起了些什么,问道:“当年临危受命,被推举为帅的那个人,叫什么?”

“沈靖,沈其南。”

原来是他啊。李梵清记得此人年初封了左骁卫将军,领军往鄯州对吐谷浑作战,近来一直捷报频传,想来不日便要班师回朝了。

裴玦问道:“你怀疑他?”

“若是这样想的话,秦王可疑,沈其南可疑……还远远不止呐。”李梵清摊了摊手,以示无奈。

裴玦眼珠一转,神秘一笑,说道:“你若是想查的话,我们可以先从沈其南查起。”

“沈其南不是尚在鄯州吗?”

“沈其南在鄯州,他的家小还在长安。”

李梵清以为裴玦想让她亲近沈靖家中女眷,却不想裴玦说,他母亲王夫人先前替他相看新妇,相中的正是沈靖独女,沈宁。

李梵清檀口不由被惊成个圆,只是她意外的并不是王夫人已在替裴玦相看,而是这对象竟是沈宁。

李梵清腹诽,她方才记不起沈靖的名字,难怪裴玦立刻便说出了沈靖,原来是因着此事。

“若沈其南此番大胜回朝,在军中必定一时无两啊,那想与他结亲之人恐怕会踏破沈府的门槛。”李梵清漫思道,“只是这样好的女儿家,不适合你。”

“为何不适合?”

李梵清盯着他的眼睛,粲然一笑,道:“不要明知故问。”

裴玦挪开了目光,淡然道:“我母亲相看沈大娘子的时候,她父亲还未领兵去鄯州。”

想想也是。以李梵清接触王夫人的印象来看,王夫人虽说不是什么玲珑心肠的灵慧之人,但她既然知道不可让代王纳裴素素为王妃,那自然也该晓得裴玦不可娶沈宁的道理。

李梵清再一深思,突然发觉王夫人相看新妇的眼光还真是妙绝。

沈靖未封左骁卫将军、未去鄯州之前,只不过因平凉以寡胜多之战而在军中有些名声,官职亦不算高。但裴玦娶沈宁却是十分合适的。沈靖官职低,又是武将,与裴相乃是风马牛不相及,裴玦娶沈宁自然不会给裴家带来结党之嫌。

思及此,李梵清忽然心头一震,抬眸看向裴玦时,只见他正襟危坐,一副端方君子模样。有那么一刻,李梵清想,自己拉他下水是对还是错。

“你帮我查这个案子,肩上担了不小的风险,你应当清楚的罢?”李梵清伸手,指腹轻轻点着桌案,并没有发出声音,但总让人觉得,她的玉指在轻叩谁的心门。

见裴玦半晌未开口,李梵清以为他有退却之意,便也打算说些什么宽慰他,“我没有旁的意思。我只是在想,如若结果当真与……与我父皇脱不了干系,我是他女儿,他必然不会追究我,我只是怕……”

“只是怕陛下会迁怒我?”

李梵清肩头一松,没有答话,算是默认。

却听裴玦说道:“无妨。我也不止是为了帮你。”

作者脑子跟不上 事业线bug一堆 理不清楚了 就这样吧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8章 合谋

<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
观自在
连载中缓步风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