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世隐动了辞官的念头。
他是武和九年的进士,为官十余载,刚正不阿,断案无数,如今东洲任期已满,就等着回京述职,不出意外的话,该是要留任京城了。
谁都知道东洲知府是个好官。
好官难做。
但庄世隐是个好官,百姓知道,他两袖清风,廉洁奉公,治下从无冤案。
都说清官难断家务事,庄知府能断,都说强龙难压地头蛇,庄知府能压,都说官官相护,庄知府能顶着上峰的压力,耐着性子硬是能还百姓一个清明。
案前摆着陈词,却迟迟没有盖上官印。
庄世隐明白,大印一盖,这桩案子就此定论,再无回旋。
人证物证俱在,凶手也已认罪伏法,此案无遗仍是一桩明案。
但庄世隐心里明白,他堵不住悠悠众口,就连他自己也生了愧疚之心,他知道,这案子不该这么判。
庄夫人送来夜宵,一眼扫到了桌案边放着的那把刀。
那是一把凶器,是行凶者留在现场的物证。
庄夫人也叹息,看了眼兀自沉思的老爷,终是一言不发的出了书房。
那姑娘身重数刀,刀刀致命,仵作验尸时在她颈上已看不到一片完好肌肤。
杀人者潜逃,在当夜被捕快捉回,他在公堂上狡辩过,沉默过,最终认了罪。杀人偿命,庄世隐自然秉公处置。
但百姓在骂,他的良心也在骂。
公堂上,那个姑娘的娘亲几度哭晕过去,午夜梦回,庄知府仍能看到那个妇人从乡下赶来时的场景,满眼的不可置信,和满心的无法理解。
还有那名女子,她也哭红了眼,抱着妇人一味的道歉,额头磕出血来,混着泪滴落在公堂之上。
死的是她情同姐妹的闺中密友,杀人的却是她未婚的夫婿。
宣判那日,妇人眼中只有茫然,而那名女子却再未出现过。
庄世隐从来没有如此无所适从过,他也是两个孩子的爹,儿女俱全,倘若他的孩子为救旁人丧生,他也不知是该欣慰自己教子有方还是该恨。
他该恨才是。
恨这世态炎凉,恨人心不古,此恨绵绵无绝期。
庄夫人去了客栈,为那妇人送去了些银两,就在东洲知府将结案陈词盖印送往京城的那天。
一同入京的,还有庄世隐的辞官奏疏。
——引子
不公,只是藏在公道之下的一缕尘埃。
正义必胜。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149章 攻破·引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