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本在上京住满了两年,许攸是准备走的。
但次年科举改革,徐令仪推举了一批女子参加科考。
之前是允许女子入学,但不能参加科举,无法入朝为官。
这是户部尚书徐令仪和礼部尚书一同奏请的,盛庭楹力保,跟御史台吵了整整两个月,才在暮春定下。
“如今国子监里很缺人,你先带一届,等找到合适的人来替,我立刻送你们去临安。”
愿意教导女学生经书的不多,即便是皇命难违,院里的一些先生还是不情不愿。
徐令仪言辞恳切,加之许攸的确动了心思,便留下了。
只不过,“令仪大人,我今年二十七了。”
“就带这一届,三十岁,我会离开。”
三十岁后她一定要开始养老,再也不费心费神。
许攸将国子监的事情同宋知声说了。
对方却是早就料到,“所以,我也准备去。”
“你去做什么?”
“当骑射师傅啊。”
之前他也在国子监教过几日骑射,但那主要了为了亲自看着许攸。
不过现在么,皇帝必然不会答应。
他只能老老实实待在枢密院。
如今许攸在上京,仍旧用男子身份行事,免去许多解释,毕竟之前上报的是未宁郡主已然病故。
大约是她一直同宋知声厮混在一起,总归是无人再给她说亲了。
“所以你为何要在雪地里看书?”
“这不是,图个文人风雅嘛。”
没想到她会突然开窗,尴尬之余,宋知声仍不忘将手中刚折下的一枝梅花赠出。
“说实话。”
许攸接过红梅,发现他的手冰凉,显然在外面徘徊了好一会儿。
“你要备考,这几日都不让我进来陪你。”
“可我实在想念,见窗外梅花开得好,便想让你也看一看。”
许攸怕冷,冬日甚少开窗。
“不成想子攸与我心有灵犀,我一来你便知我在。”
她从前教学生古琴,闲暇时总爱讲故事,不知道是曾经哪个学生,在人后大肆赞扬,说她博古通今,国子监如今缺人,便让她去讲史。
这次和之前不同,是要去教正经的考试科目,许攸正式授课前,还要经过考试。
虽然她看书杂,史书也涉猎颇多,可去正经考试,还是远远不够的。于是又被迫开始断了十多年的一件事,背书。
年纪大了记性不如少时好,周围再吵杂一些,便彻底记不住了。
于是下令无关之人不许靠近,尤其是宋知声。
“我错了,马上离开。”
“我以为,你说走的意思,是要离开院子。”
谁知他直接进门。
“我就知道子攸不舍得让我在外面受冻。”
见他转移话题,许攸也没多说什么。
“不许出声。”
不情不愿地把榻分走一半,“你太凉了,离我远些。”
嘴上说着让他走开,却把手中的暖炉递过去。
“这样好看的一双手,可不能冻坏了。”
这样想着,把暖炉塞到他怀里,“书放下。”
然后捧过那双玉手,在掌心揉搓。
“嗯,红梅覆雪,暗香浮动,此处读书,的确别有一番风味。”
宋知声见缝插针,顺势问道:
“那我今晚,可以回房吗?”
“可以。”
这样好说话,宋知声有些讶异。
“我会搬到国子监的居所。”
美人美景太易消磨心志,许攸决定还是搬出去,不然总是容易分神。
等到开春考完试,许攸决定就住在国子监也不错,每日不必早起,还能随时找人对弈,最重要的是,这里离主街远,安静。
宋知声总等不到人回来,直接到许攸先前住的那个小院子找。
人不在,琴室也没有。询问一个扫地的小斯,道许先生在授课。
他也不着急了,穿过演武场慢悠悠地走,顺路还薅了些桃花。
“月满蓬壶灿烂灯,与郎携手至端门。贪观鹤笙歌举,不觉鸳鸯失却群。天渐晓,感皇恩,传赐酒,脸生春。归家只恐公婆责,也赐金杯作照凭。”
他到时,将要下课,许攸在给学生们讲故事。
“这是前朝上元节灯会时,一妇人所作。”
“学生有疑。”
“讲。”
“此妇人可有姓氏?”
“记载并无。”
“那极有可能是后人杜撰的。”
“而且有可能是为了骗取金杯的话术,早先叫人编好了。”
“不错,当时皇帝的近侍也有此问,后又令此妇人换了命题,当面作词。”
原本收东西的手停了下来,许攸也不着急下课了,重新坐定。
“那妇人作出了吗?”有疑的那个学生问。
“作出了。”茶微凉,她抿了一小口,答道。
“原先是鹧鸪天,后来换了念奴娇。”
“最后皇帝赐下金杯,并且禁止效仿妇人的做法。”
故事就讲到这里,散学的铃也已经响了,学生们却没有离开的意思。
“在座诸位有何想法?”
“听闻前朝重教化,一位妇人竟如此口齿伶俐,令人佩服。”
“赐酒金杯有违礼制,后作的念奴娇与今日所见词谱有异,礼乐崩坏,由此窥见一斑。”
“不错,这位皇帝便是前朝的最后一任,不理朝政,及时行乐,方才有灭国之祸。”
宋知声等着铃声结束,又耐着性子数了十声,缓步入室。
“啊,是先生的桃花来了。”
学生们三三两两离开,偌大的教室沉寂下来,只余春光几寸,微风几许。
人面桃花相映,实在是幅美景。
只是美人目光如炬,仿佛是来提审犯人的。
许攸知是自己有错,最近有些冷落他。
收好书案上的书卷,她去牵来人的手,却被躲过。
宋知声从许攸怀里抽走书本,将手上的花枝递给她。
许攸粲然一笑,接过桃花。
“让你久等了,过两年,我便辞去,带你去临安。”
“两年前你也是这般哄我的。”
“这次是真心话,当然上次也是。”
“姑且信你。”
“天气渐暖,你何时回府?”
“你过来与我同住吧,我还是喜欢这个小院子,永安侯府,总归是要交给念白的。”
许攸扯着他的衣袖,宋知声搂着她的肩,穿过游廊,遇见几个学生,对他们行礼后慌张地离开。
到了许攸住的小院子,径直入门,将桃花插好,很自然地指挥宋知声:
“书卷放在我案上左侧,院子里有一处杂草,你去清理下,还有……”
她还要吩咐什么,转身却发现宋知声对着她的书案发呆。
“看什么呢?”
她昨晚练字,废纸还没有收。
是照着宋知声曾经留下的一副字写的。
逢春如酒,逢花如露,逢人如玉,东风送寒去,蔚温温香。
完结了!!!
这篇文差不多是我高三开始构思的,那时候没有电脑就只能手写,写了密密麻麻一整个笔记本。
然后总觉得自己文笔不好可能写不出来,一直拖着拖到现在。
现在的字和高三的字,居然没有什么变化,都一样丑……
写的时候删改了很多,跟最初那个故事其实已经不太一样了。虽然还有很多不足,但是,还是一个我比较满意的故事。
很感谢看故事的大家,我也会一直写下去的,下次争取写长一点。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59章 番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