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章 除夕

“小皇帝把你调到枢密院了?”入了冬,许攸更不喜欢出门了,索性国子监那边也没有催着她回去,伤筋动骨一百天,她也安心待在府里养伤。

“有这个意向,我推说自己伤势未愈。”

“唔,所以借故来我这里养病?”

“依子攸看,我这伤病,何时能好?”

“今日。”

“你舍得?”

“你这个入职态度,御史台那些人定然不会放过你。”

“这有什么,御史台跟枢密院的人一向不和,隔天就要参他们一本,不然领俸禄做什么。”宋知身无所谓。

总要给那些文官找些事情做。

“可动不动就要以死明志,当真是看得人厌烦。”

他虽未上过朝,但也同御史台那边的人打过交道,双方都很不耐烦。

文臣死节,越是死谏,越是清流,在史书上名声越好。

可文官还不好拿捏吗,朝中的文臣关系盘根错节,又对自己的名声看重得很,上面的人只需要说几句模棱两可的话,时不时点几句,他们自己便手忙脚乱了。

明肃帝最擅长这些。

“我记得你之前也有监察百官的职务,是觉得被人抢了饭碗?”

他若是入朝,便不能同以前一样肆意妄为,说话要注意些,这样想来,还不如做典签自由。

“我最在意的并不是这个,”宋知声摇头,“每日都要上朝,在大殿站半日,多辛苦。”

且浪费时间。

许攸难得对他的想法表示赞同。

以养伤为由,他们都推了宫中的除夕宴。

在家养好了几个月的伤。

“你还会包饺子?”

“小时候在宫里学会的。”

于是宋知声在她眼中愈发顺眼了起来,庖厨之事,即便她幼时努力学过一段时间,做出来的东西总不能入口,到如今也只熬粥。

“看着好像不太难,你教教我。”

许攸不知从何处来的信心,觉得饺子皮和馅料都备好的,包起来应当不是很难。

但是看着自己手中捏出来的丑东西,和宋知声身侧几排圆润饱满有花边的饺子,她觉得自己的确不太适合厨房。

人有时候,要懂得知难而退。

“我想起来了,我之前便在宫中见过你。”

饺子下锅,热气腾腾。

她原以为,二人的初见便是在太学那一日,她从院墙上跳下来。

但其实更早。

“就是梧桐殿失火的那日,也是除夕!”失去的记忆随着熟悉的味觉回笼,“我那时候,在宫里遇着一个人。”

那是她入太学前的事,那时候便已经在宫中住下了,只等开春便行束脩礼入院。

梧桐殿失了火,宫中一片混乱,领路的宫女也被拉着去帮忙。

许攸记得路,先回去了。

好巧不巧,在御花园遇到了仍是皇子的周密。

“请问,”

“好大的胆子,见了我竟然不行礼!”

许攸刚入宫,礼仪也不太会,她很敷衍地行了个礼,再度开口:“请问,”

“你这是行礼吗?你分明是看不起我,你等着,我回梧桐殿上报母后,你,”

“梧桐殿?”

“怕了吧?”小皇子叉腰。

“你家着火了。”她好心提醒。

“你家才……”话说了一半,看到远处火光冲天,浓烟滚滚,神色匆忙地离开了。

“请问望月楼怎么……”

她认命般地叹了口气,继续在原地绕圈,一直到天黑才离开。

然而离开御花园后,她完全迷失了方向,手上也没有灯,摸黑走着,好容易看到了一点火光,她怕吓到别人,踮着脚,小心翼翼地靠近。

发现是一个小孩蹲在地上,手里是一个小瓷碗,里面是些碎肉,在喂一只白色的小猫。

“请问,”

小孩被吓了一跳,歪倒在地上,压住了猫尾巴,随后传来了一生非常凄厉的猫叫。

许攸也被吓得不轻,后退几步,反应过来迅速道歉。

“对不起对不起,我只是想问个路!”

忐忑不安地说完,肚子很不争气地叫唤,打破这段诡异的宁静。

“随我来。”

院子里很安静,借着屋内的烛光,隐约可见外面的杂草和废弃的枯井。

“自己坐。”

少顷,她面前多了一碗饺子,冒着热腾腾的白气。

“谢谢。”

“你不吃吗?”

“吃过了。”

放好灯笼的小公子应声,然后坐在她对面喝白水。

“吃完了?”

“嗯!”

许攸意犹未尽,但确实已经饱了。

“走吧。”

“哦,我是要问路的,你知道望月楼怎么走吗?”

那人沉默片刻,问道:“你,叫什么名字?”

“许攸,君子攸宁的攸。”

“我送你过去。”

“等一下。”她放下碗筷,“你请我吃了饺子,我要回报你的。”

说完,从自己袖子里拿出了油纸包着的三块桂花糕,一袋松子糖,一包云片糕,又翻了翻身上其他地方,找出来两个糯米糍,还有一包蜜饯。

“冬天就这点好处了,衣裳穿得多,能塞东西。”

岑闻心情很复杂,刚才就不应该把所有饺子都盛起来的,她饿不死自己。

但是对于许攸来说,甜的东西只能当零嘴,主食一定要吃咸的。

“走吧。”

他用一块布包好提着,放在这里,回来不一定还在。

“等等,不去望月楼了,去梧桐殿。”

按照他爹爱凑热闹的,不对,是乐于助人的性子,此刻定然是去梧桐殿了。

毕竟禁军统领是他的好兄弟。

“刚才的饺子,是你自己包的吗?”

路上太过安静,许攸只好找一些话题。

“嗯。”

“能不能也教教我?”

他哼了一声,“你未必能找到此处。”

许攸沉默了一会,深以为然。

不过她也不是真的要学包饺子,只是路上无聊,没话找话。

“你是不是怕鬼?”继续找话题。

“不是。”

“怕鬼的话,走夜路时可以唱歌壮胆,这是我娘亲教的。”

……

“我不怕。”

“你听过《子夜歌》吗?”

“你唱吧。”

他也拦不住。

落日出前门,瞻瞩见子度。冶容多姿鬓,芳香已盈路。

……

夜长不得眠,明月何灼灼。想闻散唤声,虚应空中诺。

终于见到光亮时,梧桐殿的火灭了大半。

“还好今夜无风。”

许攸打着哈欠向前走,没两步,撞到了前面人的背。

“抱歉抱歉,”

“你怎么不走了?”

他将灯笼递给她,“我过去,不太合适。”

许攸把灯笼递回去:“我父兄在那边,不需要这个了,今日多谢你。”

说完又在头上摸了一圈,除了发带什么都没有,又在袖子里找了找,什么都没找到。

“我身上没什么拿得出手的东西做谢礼,日后再补给你,再见啦!”

转身便向火光处跑去。

岑闻举着灯笼,看着小姑娘欢快地奔向父兄。

走到一半,她突然转身,冲这边喊了句“除夕快乐!”

那个不为人知的夜晚,只留下一盏灯笼,还有一句除夕快乐。

第一次,岑闻过除夕的时候不是一个人。

即便是之后入了太学,除夕那日也只是白天太学里热闹。

晚上大家再宫中看完烟花,便各自回府。

很多年后,许攸想起自己着一生的拐点,脑海中浮现出的,不是庄严肃穆的大殿里,先帝恳切的托付,亦不是她毅然投入水中的那一刻,而是梧桐殿的那场大火。

有心之人弄巧成拙,无意之徒窥见机缘。

布局者力不从心,旁观者凭栏不语。

权利的纷争是一个巨大的漩涡,吸引着更多人入局。

新生的国家刚刚稳定,还来不及步入正轨。

和平的假象还未织成,便被撕开了一条口子。

“先帝生前,并没有立下太子,就是怕兄弟反目,外戚专权。”

“可是贵妃在那场大火之后便消失了,大家都猜测,是否要去母留子。”

“其实不是,这只是先帝的一个警告而已。”

“那几个孩子,我都见过,年纪还小,大都纯良,最多也只知道争风吃醋。”

“所有还有不少人,觉得先帝会传位于恒王。”

“当时就连我,也是这样猜测的。”

“甚至一度以为,遗诏里面,应当是立恒王为太子。”

“那你一开始便将遗诏给周密看?”

宋知声反问她。

“我相信他,虽有先帝的手段,但没有他的狠心。”

“百姓需要以为仁慈的,有手段的君主,想来先帝驾崩前,便已经想到了。”

“你就这么不将自己的性命当回事?”

他很早之前便想问,可一直没有什么立场。

“或许吧,我当时甚至想,他赐死我就好了,两眼一闭,多么轻松。”

“你那时,没有牵挂吗?”

“有啊,父母之仇。”

“那你现在呢?”

“他们的仇,我并未报完。”

“放心,即便是报完仇,我也不会轻易去死的。”意识到自己说了不太好的话,今日又是除夕,许攸便不再继续。

“如今有你啊。”

“说起来,你之前在宫中的住所,不会还是那个小院子吧?”

“我一点都没有想起来。”许攸看着眼前这碗饺子,内心有一丝酸涩。

“你只去过一次,布置也不同了,自然不会想起。”宋知声倒是无所谓,“不必在意。”

尴尬又不失礼貌的初遇。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47章 除夕

<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
逢人如玉
连载中十三间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