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章 姜月怡

自佛堂出来,洛嫣和长长地舒了一口气,压在心里的不安也轻了几分。

她一抬眸,便看见温知崇静立在佛堂外的回廊下望着她。

见她出来,他迎上前几步:“你看起来……心绪安定了许多。”

洛嫣和微微一笑,点了点头:“嗯,让你担心了。”

“先前你说要见的人,便是指觉生大师么?”温知崇问道。

洛嫣和颔首:“是,也不全是。”

她顿了顿,望向寺外那片郁郁葱葱的山林,轻声道:“回到这里,见到觉生大师,见到这些淳朴善良的村民,看着他们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寻常生活,心里便觉得踏实了许多。大应的根基,终究是在这些百姓身上。”

温知崇深以为然,语气中带着一丝感慨:“皇城宫苑华贵富丽,却也是一座高墙围困的孤城。身处其中久了,的确容易迷失本心,忘了这天下真正的模样。”

温知崇这话,让洛嫣和想起了上一世她与温承延来村子时的情景。那时他见村子偏僻简陋,虽未明言,但仍显出嫌弃之意。如今回想,这种于他并无助益的偏僻村子,想来他也是不屑来此的。

“太子哥哥说得是。”

人一旦迷失本心,就会朝着歧路而去,下场自然可知。就像曾经的她一样……

.

当晚,众人回到村中歇息。夜色渐浓,洛嫣和正与温知崇在屋内商量启程的事宜,冯雪走了进来。

“郡主,殿下。属下带人循着那些盗匪留下的踪迹查探了一番,抓到一人,对方已自尽,不过我们在他身上发现了这个。”说着,她呈上一物。

那是一枚铁制令牌,入手冰凉,上面镌刻着一朵造型奇特的黑色莲花图案。

洛嫣和接过令牌,只看了一眼,脸色便倏然一变:“荆莲教?”

温知崇亦是眉头微蹙,显然也认出了这图案的来历:“荆莲教的余孽,怎会出现在这偏僻的嵇州山中?他们在找什么?”

洛嫣和心中泛起不安。

七八岁时,她尚在药门随师父学医,不知从何处传出的风声,说她天生百毒不侵,是世间罕有的药人。荆莲教听闻此事,便说她是预言记载的“圣祭”,扬言用她祭祀,便可求得长生不老,白日飞升。自那以后,他们便想方设法地要来抓她,好在师父与药门众人护得周全,才屡次幸免。

九岁那年,皇上念及她孤身在外,特下旨接她回京,派的正是孟云骁护送。就在回京的路上,他们再次遭到了荆莲教的伏击,那一次,孟云骁为保护她而受伤,中了荆莲教特有的奇毒。

一路上,洛嫣和尽心医治,帮他解了毒,两人也因此熟稔起来。

她入宫后,皇上听闻此事龙颜大怒,当即下令清剿荆莲教。那场声势浩大的围剿之后,荆莲教几乎销声匿迹,她以为这个邪.教早已被连根拔起,没想到时隔多年,竟还有余孽尚存。

“此事非同小可。”温知崇沉声道,“荆莲教妖言惑众,荼毒百姓,断不能任其死灰复燃。此事必须尽快禀明父皇。”

洛嫣和点了点头,但眉宇间却添了忧色:“只是,我们前往药灵谷之事,亦不能再耽搁。”

温知崇略一沉吟:“清剿余孽非一日之功,如今既已发现他们的踪迹,便不能放任不管。我即刻修书奏明父皇,请旨派人前来嵇州查办。我们则继续启程,先往药灵谷,待你之事了结,若有需要,再做计较。”

洛嫣和思忖片刻,觉得这是眼下最稳妥的安排,便应道:“好,便依太子哥哥所言。”

事情议定,众人又在朝溪村休整了一日,待温知崇的密信送出后,洛嫣和一行人便准备启程离开。

翌日启程之时,几乎全村的百姓都出来相送。

“郡主,您可要常回来看看啊!”

“郡马爷,我们郡主就交给你了,你可得好好照顾她!”

王天虎和张小圆几人也挤在人群里。

温知崇面对村民们一声声嘱咐,一一含笑应下,郑重其事地承诺道:“各位乡亲放心,我一定好好照顾郡主。”

车马再次启程,渐渐驶离了朝溪村。此地距离药灵谷所在的堇州已不算太远,顺利的话,再有数日便可抵达。

只是洛嫣和的心情却不似来时那般轻松。他们这一行人,足有五百护卫,阵仗实在不小,虽然多了护卫更令人安心,但如此也更容易引起荆莲教的注意,想要低调行事都难。

温知崇见她眉宇间那抹淡淡的忧色又浮了上来,柔声问道:“怎么了?还在担心荆莲教的事?”

洛嫣和轻叹一声:“荆莲教行事诡秘狠辣,如今他们既然卷土重来,又恰好出现在嵇州……我总觉得有些不安。若他们的目标当真是那些所谓的‘宝物’便罢,倘若还是冲着我来的……”

温知崇握住她的手,掌心传来温热的暖意:“清晏,有我在,定不会让你有事。我已暗中传讯给堇州州府,命他们严加戒备,确保你和药灵谷的安危。”

洛嫣和感受到他掌心的力量,心中稍安:“我只是担心会连累太子哥哥。”

温知崇闻言,正色道:“清晏,我很高兴你能为我忧心。但这不是你的错。我们之间,不必说这两个字。你只要相信我就好。”

她点了点头,轻轻“嗯”了一声。

车马一路向南,接下来几日,荆莲教的余孽并无动静。

数日后,一行人终于抵达了堇州地界。堇州不似京城那般恢弘大气,却也繁华富庶,别有一番江南水乡的秀丽风光。

堇州知府姜琮早已接到信报,亲自带着一众官员在城门外恭迎。

“臣,堇州知府姜琮,恭迎太子殿下,恭迎清晏郡主。”姜琮年约四旬,身形微胖,面容和善,态度恭谨却不显谄媚。

“姜大人免礼。”温知崇的声音自马车内传出,依旧是那般温和清朗。

姜琮起身,态度恭谨:“殿下与郡主一路舟车劳顿,下官已在府中备下薄宴,为殿下与郡主接风洗尘。”

洛嫣和闻言,心中微动。

姜琮……她记得这个名字。

下意识地想要推拒,可未等她开口,温知崇的声音再次响起:“有劳姜大人。关于嵇州山中发现荆莲教余孽,孤亦有事需与姜知府详谈,便叨扰了。”

洛嫣和到了嘴边的话又咽了回去。荆莲教之事确实要紧,太子既已开口,她也不好再多说什么。

知府宅院位于城中繁华地段,闹中取静。庭院深深,姜琮引着温知崇与洛嫣和一行人入内,来到一处布置雅洁的厅堂。

晚宴很快备好。姜琮携夫人与一双儿女前来拜见。

“臣携家眷叩见太子殿下,清晏郡主。”姜琮再次行了大礼。

“姜大人不必多礼。”温知崇抬手示意。

洛嫣和的目光却落在了姜琮身后那位少女身上。那少女约莫十四五岁的年纪,身着一袭鹅黄色衣裙,肌肤莹白,眉目如画。她款款上前,随着父母兄长一同行礼,举手投足间带着几分江南女子的温婉,顾盼之间自有一股灵秀之气。她身形尚未完全长开,却已能窥见日后的风华。

这便是姜月怡。

洛嫣和的心,蓦地像是被什么东西轻轻刺了一下,泛起怪异的别扭。

上一世,她身死魂消之后,温知崇重回帝位,却迟迟没有后宫,直到她死后第五年,才终于册立了新后,那便是眼前的姜月怡。

姜月怡的兄长姜怀序,乃是前世的状元郎,文采斐然,性情却有些放浪不羁,仕途几经沉浮,后被贬至钦州。也正是在钦州,他与被废黜至此的温知崇相遇,二人成了莫逆之交。后来温知崇重夺帝位,姜怀序出力不少,是个文武双全的奇才。

前些时日,皇后在宫中举办赏花宴,名为赏花,实为替太子选妃,那时洛嫣和虽也去了,心中却并未有太多波澜,只因她知晓,那些世家贵女之中,并无温知崇未来的皇后。可此刻,真正见到这位未来的“皇后”,她心中却无端地生出几分在意来。

其实并非迁怒于谁,毕竟上一世温知崇立后是在她死后多年的事,那时他们之间早已阴阳相隔。她也明白,这一世的姜月怡尚是豆蔻年华,纯真无邪。可她心里……就是有些难受。

姜月怡随着父母兄长行礼之后,一双清亮的眸子便好奇地望向洛嫣和,待温知崇与姜琮寒暄几句后,她便特意来到洛嫣和跟前,盈盈一拜:“月怡见过清晏郡主,给郡主请安。”

她行礼时,目光中带着几分毫不掩饰的打量,似乎对她充满了好奇。

洛嫣和压下心头那丝异样,微微颔首,露出一抹浅笑:“姜小姐不必多礼。”

一旁,姜怀序约莫二十岁的年纪,生得剑眉星目,带着少年人特有的英气与几分不拘小节的洒脱。他目光落在洛嫣和身上,带着毫不掩饰的欣赏,赞道:“早就听闻清晏郡主之名,冠绝京华,今日一见,窈窕神女颜,月华映芙蓉,名不虚传!”

温知崇眉间轻蹙,看向姜怀序的目光中生出一丝警惕。

洛嫣和心中也觉得有些古怪。明明太子殿下在此,这兄妹二人的注意力,倒像是大半都落在了自己身上。不过她也未曾深思,只当是寻常的客套恭维,毕竟她如今的身份,确实也值得旁人多看几眼。

晚宴之上,气氛尚算融洽。姜琮不时向温知崇禀报堇州民情吏治,温知崇亦会垂询一二。

洛嫣和大多时候只是安静地听着,偶尔回应姜夫人的搭话,举止得体,却也疏离。

宴饮之后,一名药门弟子匆匆来报,在冯雪耳边低语了几句。冯雪随即上前,对洛嫣和道:“郡主,堇州分堂传来消息,需要您亲自示下。”

洛嫣和点点头,对温知崇与姜琮道:“太子哥哥,姜大人,药门有些事需要处理,我先失陪了。”

温知崇颔首:“去吧。”

洛嫣和带着紫珠与冯雪离席,去处理药门事务。

待她将事情忙完,正要返回客院,却见一株桂树下,立着两道身影。男子身形修长,清雅不凡,正是温知崇。而他对面,少女身姿纤巧,穿着那身熟悉的鹅黄色衣裙,正是姜月怡。

两人不知在说些什么,月光透过枝叶的缝隙洒下,照在他们身上,姜月怡仰着头,脸上带着盈盈笑意,似乎说到了什么开心的事情。温知崇亦微微垂首,唇边噙着一抹浅淡的笑意,那笑意不同于平日里对旁人的温和疏离,而是带着几分真切的轻松与愉悦,侧颜在朦胧月色下显得格外柔和。

洛嫣和心底升起一股莫名的烦躁。她甚至说不清这情绪从何而来,只是觉得那画面有些刺眼。她抿了抿唇,没有上前,转身便朝着另一个方向离去。

她才刚走出几步,身后便传来一个略带疑惑的声音:“郡主,你怎么往那边去了?客院应该在这边才是。”

洛嫣和回头,便见姜怀序从另一条花木掩映的小径走了出来。

温知崇听到动静,也转过头来,一眼便看到了背对着自己,似乎正要离开的洛嫣和,以及陪在她身边的姜怀序。他脸上的那抹浅笑瞬间淡去,神色也跟着沉了几分。

<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
凤回銮(重生)
连载中桃鬼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