敬爱的清湛先生雅鉴:
别后数月,未候一音,想念非常。学生于十月十九至四川探亲,得先生护佑,父亲身体康健。
上海租界一事沸沸扬扬,父亲很是担心,让学生不要掺和,但学生以为,学生修百家之言,习圣人之道,理当为国尽力。
望先生明鉴。
累世因循末俗之弊尽积于此,监司巡捕非忠国之人;巡吏守将非明辨政.局之徒。国事安得不败坏至此,学生气极怨极忧极!
举国沦于蛮夷,尚有登徒之辈耽于嬉乐,宣称太平。学生不才,与众学长讨论后以为一法可行。
中庸之道俨然已无济于事,如若依然因循守旧,更与苟且鼠辈无异,恕学生不敢苟同,是故革新改制,救亡图存。
先生受西学熏陶归国,而学生修习儒学日久,初时抗拒,甚至对先生诸多不满,如今却是深切明白的。
学生深知这条路艰险非常,此去无归实属常事。如今只恳请先生不要告知我父。
学生此去并非仅仅出于先生的教诲影响,更多出于我辈青年人的坚守和应当承担的责任。
请先生宽心。
学生幼时有秀才先生读“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又或是“人终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原谅学生不量敌之重寡,妄图以己身为阶,为后辈铺路。
大抵算是重于泰山了。
便是流血牺牲,学生也甘之如饴。
也请先生代为转告启行学弟,若然学生久去未归也不必自责。世人遭苦难久矣,读书人救世济民流血本就是常事。那江乔也没什么流不得的。
愿诸君平安康健,倘能得见日后国运昌盛,当知吾辈不悔。
学生江乔敬上
……
被推到普通病房除了每天抽血化验,喝喝流食之外,没有别的坏处。院长请了护工,姚允墨倒是无所谓,元初却尴尬的紧。
好不容易挨到两个护工都不在病房,元初敲了敲病床扶手。
“诶,那群小孩儿叫的清湛是你吗?”元初问。
姚允墨点头:“道号清湛。”目光游离,注意力早已飘向别处去了。
兴许是出了bug。
元初若有所思,半晌就听姚允墨又道:“江乔的老师之前应该和江乔有很多书信往来。在他房间的时候,我看见一个小箱子,里面全是江乔的来信。”
说到这儿,姚允墨突然停住了,好像是哽住了似的,目光呆滞地看着元初:“你还记得甲子立春的时候,红儿吃了严少爷一堆伤肝的菜吗?”
元初:?
姚允墨:“我记得书信里提到江乔老师的沉疴旧疾就是肝脏相关。这事儿江乔还知道。”所以他是故意没有揭穿你……
元初打了个哆嗦,没敢接话,甚至觉得这六月的艳阳天都冷飕飕的。
“根正苗红青少年一枚,没啥坏心思,大概也就这样的人才能救国吧。”姚允墨突然望天叹了一口气,“他老师给他的回信是:变风俗,立法度,当不畏风刀霜刃。如遇邪说间言,更当磐亘抗之。”
世人之异见汹汹然,如若学生要做,先生定会助力抗之,以弊浊气。此行纵然失败,你我也绝胜蝇营狗苟,摇尾乞食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