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杨自成可还给你说过什么?”邓国公拿起书上的古籍,漫不经心的翻阅道:“你父王母妃的死,已经是往事了。外公这边也还在查…但是很多东西,还得你自己去寻找真相。外公已经老了,朝上树敌无数,不想与旧事有过多牵扯。而且景翊已经长大了,上一辈的仇恨,不必要挂怀来影响自己的一生。”
“孙儿明白。”纳兰泱答道:“不过景翊还有一事想要恳求外祖相助。”
邓国公放下手中的古籍,抬头看向纳兰泱,“你知晓老夫这几个孙儿中我是最宠你的,有何事便直说,外公不喜欢弯弯绕绕。”
纳兰泱思索片刻如何开口,听见邓国公的肯定后,他从椅子上起身,再一次跪在地上,“杨自成落马后,那太尉一位置一定空缺…孙儿想将都珩推上太尉一位,还请外公相助。”
邓国公挑了下眉,摸着花白的胡须问道:“你可知都家如今功高震主?”
纳兰泱回道:“孙儿知。”
邓国公盯着纳兰泱,眼珠一动不动,“既是知晓,那老夫还真想听听你对此事的见解,为何一定要将那都家小儿推上武官之首?”
“这是唯一能保全都家的路,孙儿想保住都家。”纳兰泱凝神注视着邓国公,眼神毫无畏惧,“如今皇室还有长公主为屏障,陛下对都家仍有信任并未动手。但若是日后江山换主,都家的幽云骑和赫赫功勋就是催命符。即便以后都家失了幽云骑,还有京城的白虎营作最后的一把刀。”
邓国公面露微笑,端着手中的茶盏,吹了吹热气,“见解不错,为了护住都家,你想得倒是长远…”他端着茶饮了一口,“这事儿也不难办,老夫会在折子上说两句,不过能不能成,还得看你在陛下面前如何游说。毕竟…你姓纳兰。”
得到邓国公的同意后,纳兰泱悬着的心终于放下,他叩首在地答谢道:“景翊谢过外祖。”
“外祖还没来得及谢你,竟把杨自成给拉下马。”邓国公放下茶盏,“你也知道,如今杨家失了一臂,皇帝也定会想办法来制衡我邓家。白虎营可以说是杨家的私军,那都家小儿能否在朝中立住脚还得看他能不能收服白虎营…若是不能,那他这太尉说不定当不了几日。”
纳兰泱从地上起身,“孙儿知晓,所以已经向陛下上书,让陛下将幽云骑幽鹰营主帅伍德将军调回京了。”
“还有这皇城水深…多方势力纠缠到一起…不单单是白虎营,还有禁军还有锦衣卫。”邓国公对上纳兰泱的眼神,“这都珩如果连白虎营都收拾不干净,你替他谋划的这些全是白搭…不过老夫倒也想看看,他有没有实力能替都家谋出一片天来。”
纳兰泱没有接话,这些东西他早已替都珩想好,但是恨不能事事亲为,为都珩排除万难。
毕竟都珩需要磨炼需要成长。
纳兰泱怕日后,自己总有不在他身边的时候。
邓承州突然推门进来,打断了谈话,“外祖!杨国公来了,此时正在大堂等您呢。”
“承州啊!外祖方才才说过你!怎么又咋咋呼呼的!”邓国公说完邓承州后,才不紧不慢的放下茶盏,站起身对纳兰泱道:“景翊,你且随我前去瞧瞧。这老狐狸,准是为他那逆贼儿子求情来的。”
纳兰泱站起身扶住邓国公的手,出书房往大堂走去。
纳兰越见没自己事,便同邓承州在书房内静候邓国公回来。
丞相府大堂内,杨国公正心急如焚的等着。
来求自己几十年的死对头,是他唯一不被诛九族的法子。
邓国公步子缓慢,刚跨进大堂就见到双眼无神的杨国公,他坐下身,慢悠悠开口道:“杨公顶着烈日来我邓府,可是有何见教?”
杨国公庞眉白发,自杨自成出事以后,他似是老了十岁。
杨国公起身拱手,急促道:“还请邓公救救我杨府上下几百口…我虽同你在朝上政见不同,但因我儿犯下大错…也想请你救救我杨家其余无辜的人性命啊…”
邓国公坐在大堂主位上,挥手吩咐属下备茶,他冷冷道:“你儿可是刺杀陛下的主犯,况且还在城西北苑设局要刺杀洵王和定国侯世子,妄想欲盖弥彰。行刺陛下行刺亲王,意同谋反!这哪一条不是诛九族的大罪?”
“我都知晓...”杨国公叹了口气,眼神浑浊,“所以我才想来问问邓公有无办法能够救救杨家…若是邓公有法子,我便…我便向陛下辞官归隐,再也不入朝堂。”
邓国公与杨国公斗了几十年,他也知晓杨自成完全是作茧自缚,背后的主使定不是杨国公。
杨国公为人清明,万万不可能犯下如此重罪。
他与杨国公只是在朝上政见不同,杨国公的为人及杨家的底细他也是清楚的。
若是杨家就此倒台,杨国公辞官,那日后就不知晓是何人来制衡他邓家了。
一个未知的猜想敌可没知根知底的杨家好对付。
不过邓国公手里确实有一条法子能够救杨家,但他并未立即开口,反倒是附在纳兰泱耳边轻语。
立在邓国公一旁的纳兰泱得到邓国公的指示后,对着杨国公开口道:“约莫两日后,本王便会向陛下上折子,杨国公可连夜在本王之前写折子告知陛下,是您识破了杨自成的阴谋,大义灭亲。说不定还能替杨家搏条生路。而关于本王同世子被刺杀之事本王并不会禀明陛下…”
杨国公听后,眼神放光,像是找到了救命稻草,“多谢邓公和洵王殿下,救命之恩没齿难忘...日后杨家定唯邓家马首是瞻。”
邓国公端起刚上的新茶,“你也不必辞官,老夫也不要你杨家听我的。你日后就少给老夫使两条绊子,老夫就谢天谢地了。”
杨国公自然也知晓邓国公的心意,若是杨家倒了邓家一家独大,其他世家定会同皇室联手,将刀插向邓家。
他正是抱着这点,来赌邓家会不会出手相助。
邓家需要杨家来挡刀,来帮邓家成为世家之首。
不过他心里也明白,失势只是一时半会儿而已。
留的青山在不怕没柴烧。
邓国公自然也明白杨国公这只老狐狸打的什么算盘,朝堂就如一块转轮,风水轮流转。
他还是对杨家留了余地,只为了在日后邓家出事之际,也能得到风水眷顾,保佑邓家逢凶化吉。
邓国公放下手中茶盏,抬眼道:“天气炎热…杨公不如在府上用了晚膳再走?”
杨国公摆了摆手,“多谢邓公好意…我还急着回府写折子,这茶饮了,那我便先走了,日后有机会再来拜访邓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