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自作自受

“你爹娘实在是太算计了些,让我们三家各出五十贯,怎么不上天去啊?我如今刚被辞馆,去哪里都没着落,横竖我是一文钱也没有。”黄氏没想到自己好心帮忙说一桩亲事,反而如今是豆腐掉在灰膛里,吹不掉了。

徐大郎陪笑:“这事儿我当时不在,等过几日我去跟爹娘说明原委。”

黄氏冷笑:“什么原委,我也指望不了你什么。你娘和三弟妹过来,说老二家的也答应了,难道就咱们家不给?可凭什么要咱们家给。”

一听说老二也答应了,徐大郎不由道:“老二应该不会吧?”

“老二老三哪个不是做着买卖,最会骗人了,兴许他们也没给,只打量着让咱们出呢。”黄氏又急又气。

徐大郎本就不愿意在苏州府待着了,遂道:“既然这般,不如咱们一道去金陵。”

黄氏这才首肯,若是留在苏州不知晓怎生被人侵吞蚕食,只是徐大郎并非秀才,无法开路引,他又不想人家知晓他的身份,他也是猫有猫道狗有狗道,骗黄氏道:“若我去衙门办路引,毕竟被二弟知晓,他可是府学生。故而,不如咱们在你叔叔那里拿几匹布,只说帮你叔叔送货,如此一来好脱身。”

这也是个先斩后奏的好法子,黄氏不愿意出五十贯,遂也同意了,二人佯装商人,带着妙云一道,付了三分银子,方上了去金陵的船上。

他们离开时,徐二鹏当然不清楚,他们这边徐老太和包氏也是一并过来了,彼时梅氏还不知道情况,正和妙真一起去了隔壁马家。

妙真亲自做一套护肤品送给仇娘子,先找卖花的娘子买了些茉莉花,先晾晒干,只取花瓣,又放入罐子里用山茶油密封浸泡,封存半年。期间纱布把油过滤出来,再加上新的茉莉花,如此反复三次,把油萃取出来后加入蜂蜡隔水再加茉莉油,在小瓷盒里装好。

因做了不少,她还送了些给娘和亲戚们。

除了这茉莉肥皂,她还做了润肤膏,玉簪粉,润肤膏是看了《太平惠民局药方》做的,玉簪粉却是用紫茉莉的种子做的,把那种子剪破挖出来,又加冰片调香,再加红蓝花胭脂调色,她知晓仇娘子爱淡妆,所以只适量调出一些颜色,但又不至于太艳,再灌入玉簪花苞内,晾晒一下,就放入妆匣中。

除却护肤品,她还做了两条抹额,一条是藕荷色绸地绣莲纹的,一条用兔毛做成的卧兔儿。

护肤品皆用一个小的妆匣装好,放上面,都写好签子了,一并送给仇娘子。

“先生,我真舍不得您。”妙真心里泛起酸涩。

仇娘子的行李也都收拾好了,外面是她弟弟仇御史派来的几个仆妇还有护卫,俱是十分精干。她都是悄悄走的,也没有告诉别人真切的日子,若非妙真她们住马家隔壁,还不知晓。

“妙真,你是个好学上进的孩子,文章作的好,诗词也是不错,上回我让你大家管着学里的账,也唯独只有你管的一丝不苟。我家祖籍扬州,日后你有事可以跟我写信。”说罢,又给了一处地址给她。

妙真小心收好,又跪下来磕了一个头:“师恩深重,弟子无以为报,只望将来山水有相逢,弟子再服侍先生。”

等娘俩回去,才发现徐老太和包氏一起来了。

包氏先堆着笑问:“嫂嫂和侄女儿去哪里了?”

“去隔壁马家,真真的老师要走了,我们去送些东西,人家教了我们一处,总不能空手。”梅氏知道她们无事不登三宝殿,也先不问,让丫头们沏茶来。

徐老太见二儿子出息了,如今讨好的却是梅氏,心里不服:“你们这里倒是比你三弟他们强,就连我也不受用呢,又有下人伺候,又住这么大宅子,我们都没有你这么大的福气。”

梅氏就不接话了,她想徐老太也好意思说,成日帮老三家的忙,一到养老就想起自家了。

在一旁的妙真却笑道:“祖母,三叔家里生意那样好,日后自然会置办宅子,您怎么当着三婶的面说这些?”

因妙真打了个岔,三婶立马阴阳起来:“我们哪里比得上你们这里,我们家里人多,花费也多。”

“也是,说起人少,还是大伯家人少。”妙真知晓这三婶既要祖父母在铺子里做免费劳动力,人家多吃她多一口饭,她还要计较。

故而,她也把大房拿出来说,自家爹非长子,也不需要爷奶帮忙,还来这里诟病什么。

包氏见这侄女言语弹压自己,一时却又说不出反驳的话来,只看着梅氏开门见山,依旧是故技重施:“二嫂,是这样的,家里公爹应下巩家的亲事,只是那边要咱们陪嫁一百五十贯。爹娘年纪大了,想让我们三家平分,一家五十贯。”

其实包氏当然是指望大房二房都出了,剩下五十贯,让公婆自己拿出来,反正两个老的吃住在三房,也不敢对外面说他们的不是。

梅氏愕然。

……

徐二鹏闻言是大发雷霆:“爹做的事情也真是不像话,一个织户也不是什么大家子,谁答应的谁自己出?似我原本还打算多添些,但他老人家这样做,我只出十贯,多的是一个子儿也没有。”

“你三弟妹还说她们的钱早给公婆了。”梅氏道。

徐二鹏冷哂:“我若不亲眼见着三弟给钱,这钱我也不会拿出来,反正四娘的纺织机是我置办的,这已然是一大笔嫁妆了。”

反正徐二鹏是坚决不会给这么多的嫁妆,只觉得家里人跟蚂蟥似的吸血。

与仇娘子道别后,已然年底了。

徐家买了三担柴薪,一担六七分银子,三担还不到二钱。过年就不吃陈米了,徐二鹏让人送了五十斤晚稻来吃,晚稻米很香,价钱比旁的都贵。

隔壁马家吃都枸杞酱、玫瑰酱、徐家还是吃豆酱,也不是吃不起,就是徐二鹏也不愿意好日子过了几日就奢侈起来。

妙真如今不必上学,就和她娘一起打理家务,隔三差五往茹氏那里去一趟。

茹氏收到她送的水田衣也很高兴,后来义诊都只带着她,甚至还让妙真艾灸扎针,甚至还试着让她辨证开方,如果她辨的不对的,茹氏会亲自教她。

因此节礼徐家送到陶家的礼准备的隆重,嘉定鸡、金坛酒,荷花细饼、攒肉丝卷、果馅椒盐金饼,除了吃食外,还有两盒像生花、三尺出炉银红的缎子。

丰娘送了节礼回来,又到妙真这里道:“陶太太让奴婢跟小姐说,她家买了一头牛,专产牛乳,让姑娘除夕前去一趟,正好做些带骨鲍螺。”

“牛乳要先发酵才行,小喜,你去我师傅那里,先用小瓮取些牛乳回来”妙真道。

丰娘见自家小姐平日还是颇有傲气的,现在人家当她使唤丫头,她也不着恼,还一心想着帮忙,不免道:“陶家人拿姑娘当使女使唤了。”

她是家里老人了,也是心疼自己这么说的,妙真笑道:“哪有这么夸张,我拜她为师,她可谓是倾囊相授,这又算得了什么。”

待人去陶家取回牛乳,等发酵后,放入锅子里煮成奶渣,再使劲搅拌,等搅拌出奶油后,加入蜂蜜蔗糖,等拈好了,她才径直送过去。

茹氏见她亲自送过来,忙道:“你怎么自己过来了?天儿冷的很。”

“原本上回送节礼就要来的,家里有事情耽搁了,今儿专程送来的,您看怎么样?若不好,我再想法子。”妙真也是为了表示自己的诚心。

说罢,打开自己带来的食盒,茹氏一见这螺旋状乳白色的带骨鲍螺,只是笑道:“就是这个,好孩子,我不瞒你,是你大哥哥的丈人要过来,才央了你。”

仇娘子教了好些点心的做法,妙真知晓这带骨鲍螺最珍贵,故而拼命把这个做好,攒下来的零用钱都去买牛乳做,没想到还真个的成就了自己的交际。

“能帮得到您就好。”妙真道。

茹氏又请她进去帮忙看自己那日穿的衣裳,素绫的上裳配着五色妆花锦的裙子,就连发饰也准备好了小小的碗簪,用蜜珀镶金缀珠,妙真见状只夸好。

或许茹氏也不把她当小孩看,觉得她性格成熟稳重,悄悄抱怨:“那家里的女郎只粗浅认得几个字,人又虚荣,也不知你大哥哥着了什么魔。”

这样的吐槽妙真也就听听,还劝茹氏:“又不是跟您过日子。”

茹氏当然也不会白让妙真送东西来,要送一枚珠花给她,妙真不要,她就是想人家欠人情,到时候多教自己东西,怎么可能要,就一溜烟跑了。

留下茹氏和丈夫道:“徐家这姑娘比惜娘刻苦,天分也好,再过一年,我能教的怕是也都教给她了。”

又说妙真回家后,见她爹从前面书铺回来,说收到了一封信,是他大哥寄过来的,只说去金陵投奔朋友去了,让家里切勿挂念。

“好端端的,都要过年了,怎么大哥这个时候去?”徐二鹏不解。

梅氏却抿嘴笑:“八成是被四娘的嫁妆吓跑的。”

徐二鹏哭笑不得:“这样的事情拒绝不就好了,就这么走了,也不知道如何想的。”

就是徐老倌和徐老太听了,满是失望,徐老倌摊手:“老大走了,老二只肯拿十贯,老三只说借二十贯,这可怎生是好?”

“都怪你,那么些聘礼就用了一半。”徐老太埋怨。

徐老倌撇嘴:“你说要看病就拿走了那么多,四娘买衣裳,我才用了二十贯就说了。”

夫妻二人无计可施,坐在地上,欲哭无泪,都不肯为他兜底了,他可怎么办啊?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12章 自作自受

<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
大明小户女
连载中春未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