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雄当下收拾战场,重开筵席。
席间,楚天舒问起“几箱珠宝化瓦砾”一事,群雄亦表示难以置信,此事却当即引得独孤求偶哈哈大笑。
独孤求偶扭头朝着慕容小琴看了一眼,却发现慕容小琴正在背后含情脉脉地看着他,独孤求偶一边朝她挤挤眼,一边转过头来朗声对着大伙说道:
“诸位,何不请慕容姑娘来揭开此谜底?”
“好啊!”群雄异口同声叫道,不少人还噼噼啪啪拍起巴掌,场面顿时热火朝天。
慕容小琴脸儿一红,忸怩了一下,在独孤求偶满含鼓励的眼神和众人期待的目光下,终于鼓起勇气,轻启樱唇,口齿伶俐地说出事情原委。
原来,那日慕容小琴和独孤求偶来到了繁华的京城顺天府。
顺天府,自成祖朱棣迁都以来,越发出落得富丽堂皇,人烟辐辏。端的是市列珠玑,户盈罗琦,四方景仰,万国来朝,楼台层层弦管弄韵,朱门户户酒肉飘香。
他们二人,一个是闺中少女,一个是密室囚徒,从未见过如此世面,直如穷汉变作富翁,赖汉升入天堂一般。
每日里,把“天蓬元帅”放养在京郊小树林里,两人便雇了一辆马车进入城里。
入得城来,俩人并肩徐行,东逛西逛,京城的一切,让他们眼花缭乱,看也看不完,玩也玩不尽,吃也吃不够,只恨爹娘不给自个多生几对眼睛,多长几双手,多长几张嘴。
这一日,正赶上阴历初八。京师习俗,每月阴历初七初八,不但在城西阜成门附近白塔寺有庙会,其他各大寺院,如皇城西北的护国寺、皇城东北的隆福寺等大小寺庙均有庙会,盛况空前。
一早,俩人在京城西郊安顿好大野猪“天蓬元帅”后,便打京城西边阜成门进了城,顺着阜成门街向东走。
左边是朝天宫西坊,右边是金城坊。过了内西巡抚厅,远远地看见了左前方的屋顶上有白色塔尖在晨曦下闪着银色光芒。
此时,路上行人渐渐多起来,或挑担、或挎篮、或背包、或骑马、或乘车、或坐轿,三教九流,各色人等,拖男携女,均朝着白塔尖方向而去。
白塔尖处,正是白塔寺所在。
早在大辽国寿昌二年(北宋绍圣三年),该处便建过一座佛塔,供奉佛舍利以及香塔、佛经等佛教圣物,后毁於战火。
元至元八年,忽必烈敕令在辽塔遗址上重新建造一座喇嘛塔。
在当时入仕元朝的尼泊尔匠师阿尼哥主持下,经八年设计和施工,到至元十六年终於建成了白塔,并随即迎请佛舍利入藏塔中。
同年,忽必烈又下令以塔为中心,兴建一座“大圣寿万安寺”,范围根据从塔顶处射出弓箭的射程而定,方圆二百四十亩。
此为元大都的一项重要工程,该寺院于至元二十五年落成。自此,此处便成为元朝的皇家寺院,也是百官修习礼仪和译印蒙文、维吾尔文佛经之处。
大明宣德八年,明宣宗敕命维修白塔。
大明英宗天顺元年,寺庙进行重建,建成后命名为“妙应寺”,但面积只有原来的一成。
老百姓习惯以巍巍白塔作为标记来称呼该寺,故还是唤作白塔寺。
独孤求偶和慕容小琴俩人走到白塔寺门口,但见庙会里头人山人海。
各式糕点小吃新鲜出炉,香气扑鼻,各式新奇玩意争相弄巧,珠玉、绫罗、绸缎、棉布、饮食、古玩、字画、花鸟、鱼虫,以及寻常日用之物,星卜杂技之流,包罗万象,无所不有。
庙门口西边不远处,搭起一个戏曲杂耍台子。此刻,台上一胖一瘦两个中年男子正在插科打诨,台下一溜围着的全是爷们。
说道精彩之处,他们便扯直了嗓子轰然叫好。
慕容小琴禁不住诱惑,便拉住了独孤求偶的袖子,两人用力挤进了圈子里,却见被挤开之人一边愤愤不平,一边纷纷以怪异的目光看着慕容小琴。
两人挤进台下,只见台上那位胖子溜了慕容小琴一眼,跟瘦子相互交换了一下眼神,只见那瘦子频频点头,跟着悄悄跑去后台,换了另一瘦子出来。
那台上的胖子朝着慕容小琴叉手行礼道:“对不起,姑娘,咱这说相声,讲的都是插科打诨的话,但求老少爷们一乐,故此往往不够文雅,恐怕有污姑娘清听,还是请您到东边那头看看耍猴的去吧!”
“为什么呀!”慕容小琴大为好奇,并有些愤愤不平,嘟着小嘴咕哝道。
独孤求偶眼看周围全是光棍,而且正在不怀好意地叽叽喳喳,开一些下流的玩笑,料定没什么好事。
便赶紧拉住慕容小琴的白腻小手,挤出重围之后,方才眨了眨右眼,做了个鬼脸道:
“我想他们肯定是在讲一些特殊的段子,你一个姑娘家家的,确乎不宜待在那种地方。”
“什么特殊的段子呀,我就不能听么?”慕容小琴嘟着红润的小嘴,假装生气,轻嗔薄怒道。
“你一个未出阁的黄花闺女,人家都是贼兮兮色眼眯眯的光棍汉。光棍汉们最喜欢听什么段子,你不会不知道吧?”独孤求偶故作神秘道。
这一下慕容小琴闹了个大红脸,她虽没见过世面,但也猜得到那必定是些极其无聊甚至下流的段子了。
但是女儿家好强的心性让她撂不下这面子,于是拉住独孤求偶的胳膊,身子一扭一扭地撒娇道:“我不依,我不依,你得赔我!”
“赔你,赔你,我的小乖乖哟,赔你什么好呢?”独孤求偶一边假意奋力挣扎挣扎,一边东张西望,寻找脱身法儿。
“看!那是什么?”独孤求偶突然指着东边不远处一个老汉说道。
“什么?”慕容小琴停止撒娇,顺着独孤求偶的手指方向望去。
但见一个愁眉苦脸的老汉,手里拿着一根木棒,木棒上头缠了许多稻草,稻草如同一只刺猬一般上面插着一串一串晶莹剔透的红色果子,正在有气没力地叫着:
“糖葫芦,上好的冰糖葫芦,又甜又脆的糖葫芦,一文钱一串!”
“我要吃,那个,冰糖葫芦,我要吃!”慕容小琴又开始撒娇战术。
“好好好,小祖宗!”独孤求偶拉着慕容小琴,掏出两文铜钱上前买了两串冰糖葫芦。
两人边吃冰糖葫芦,边顺着阜成门街往东逛。
就如此相依相偎缓缓走着,一边卿卿我我,呢呢喃喃,俩人脸上均荡漾着柔情蜜意。但觉得放眼看去,一切风物都那么和蔼可亲,天更清更蓝了,云更白更软了,看山山含情,看水水含笑,看人个个亲。
他们就像一对热恋中情侣一般,陶醉在甜蜜的空气之中,浑然不觉后面有个瘦弱的身影正若即若离地跟着。
两人走过了帝王庙、广济寺,往北拐进了新开道街,顺着新开道街慢慢往北走,但见左边是驴肉胡同、西帅府胡同、箱子胡同、石老娘胡同、王瑞老儿胡同、泰宁侯胡同、武安侯胡同等一大串胡同,右边是红罗厂、太平仓。
过了太平仓,俩人往东拐进崇国寺街。
一拐进此街,便见到了一片人潮涌涌的热闹景象,原来前头不远处正是护国寺,此刻刚到午时,护国寺的庙会正是热火朝天之时。
护国寺大门朝南,此刻正是大门敞开之时,游人挨挨挤挤进进出出。
俩人顺着人流进入大门,但见一座叫名唤金刚殿的佛殿巍然矗立在眼前。
大殿金碧辉煌,在阳光下熠熠生辉,殿内香火缭绕,供奉着菩萨、金刚等,香客们正虔诚地上香祈祷。
殿前的院子里最南边有一茶汤摊儿,小旗上飘着字号,上书写着“年糕李”三字。这个摊儿不小,前边一溜儿是售货案子,后面有几张方桌,供顾客吃食休息。
过了院子往北走,有扒糕、凉粉、油炸灌肠、卤煮丸子等各种京城风味小吃的摊子。
而护国寺的司膳僧人们,此刻也大展身手,做出各种各样色香味俱佳的清真京味小吃,参与到庙会盛况中来。
为了与京城流落民间的御厨们比拼实力,各种小吃趁此机会大放异彩,如同百花闹春姹紫嫣红。
有各种细馅元宵、清真汤圆、艾窝窝、豆面糕、芝麻年糕、果料年糕、豌豆黄等。炸货有馓子麻花、蜜麻花、开口笑、薄脆、焦圈,流食有豆汁、面茶、小豆粥、杂碎汤、鲜豆浆、杏仁豆腐,莲子粥等。
最大的一家店,唤作“老曾头小吃”店,该店支了十余个摊位,与护国寺的摊位当面锣对面鼓地比拼实力,摊位前被人群围得里三层外三层。
慕容小琴拉着独孤求偶奋力挤到摊前一看,俩人都呆住了,但见摊上密密麻麻地摆满了该店制作的豌豆黄、艾窝窝、豆面糕、果料糕、蜜麻花、蜜三刀、焦圈、糖火烧、豆馅烧饼、糖油酥、咸麻酱烧饼、蒸炸煮饺烙等近百个品种。
俩人如同强盗进了宝库,兴奋得两眼直放光。
独孤求偶掏出从贪官污吏家中巧借来的银子,流水般地花将出去,每样小吃都来一点。
慕容小琴是女孩儿,虽然吃得颇为斯文,每样只轻轻地尝了一小口,可是一通下来,也像独孤求偶一样,吃得小肚皮滚瓜圆溜的。
尝完小吃,正好吃茶。
俩人找了一家面茶摊档坐了下来。面茶,是护国寺清真小吃的特色品种之一,一般过了午时方才售卖。民间有诗说:“午梦初醒热面茶,干姜麻酱总须加。”
俩人端起面茶就像普通的吃茶方式一样悠闲地喝起来,不料却逗得掌柜的哈哈直笑,俩人心知有异,便放下茶碗。
独孤求偶问道:“掌柜的,您笑啥?”
“两位客官,您们不是北京人吧?老北京可没有这样吃面茶的。”那掌柜的笑着回答道。
原来,面茶颇为讲究吃法,吃时不用筷、勺等餐具,而是一手端碗,沿着碗边转着圈喝。
若非老北京人,真的恐怕无此吃法。
吃完小吃和面茶,俩人继续瞎溜达。
但见西边靠墙的地方,有个卖粘瓷药和擦铜药的地摊儿,一位四十岁的汉子,嘴里不停地吆喝着“粘瓷的,擦铜的”。
粘瓷药是比火柴棍粗点儿的红黄色小棍,每根寸许长。如果瓷碗或瓷盘子摔坏了,将破处用火烤热,然后抹上棍药,两处粘合,冷却后即可粘牢,碗盘便可继续使用。
那个朝代,百姓们打破的碗盘儿一般舍不得扔掉,粘上凑合凑合再用。
擦铜药是黄药面,专擦铜质器皿,如家具的铜什件,用此药面蘸点食醋,擦出的铜器锃光瓦亮。
粘瓷药和擦铜药当时都相当便宜,颇为经济实用。
前院靠东边墙,是卖山货摊位,锅碗瓢盆、叉把扫帚、大笤帚、筐箩、簸箕,各种炊具,日用杂品,一应俱全。
由金刚殿东西山墙往北,分成东西两路,各摊位都支起蓝白布棚,所售物品包罗万象。
东路南头儿有一卖香面的,支着蓝布棚子。香面,是用各种香味木料,比如檀香木,制成粉末状,装入布袋,带在身上或放置家中,散发阵阵香味儿,实乃中国式“香水”。
几个伙计一边用锉状工具加工香面,嘴里一边在唱,这乃是吆喝买卖的一种形式,每段六句,合辙押韵,甚是好听。
往北,有卖梳子的。各种木质的、牛角的,大小各式梳子、篦子,雕花木刻的图案,或精美绝伦,或拙朴简洁,应有尽有。
慕容小琴这一路可没闲着,趁机搜肠刮肚地想法子,让独孤大叔大撒银子。
两人脾性相投,说话自然句句投机。那胭脂水粉女孩儿的化妆用品自不必说了,还买了一堆有趣的小玩意,诸如小风车、小泥人、糖人、窗花、年画等等,装了一大包裹。
两人不知不觉随着人流来到了弥勒殿,此处相当于京城厂甸庙会的火神庙。所售之物主要有三种:一是零星古董和饰物,如手串、小铜佛、铜镜、鼻烟壶、胭脂盒、耳环、珠花、发簪之类;
二是花梨、紫檀、镶有大理石心的罗甸的各式硬木家俱;三是练武、狩猎用的腰刀、剑、弩、铜吹筒等物。
最出名的乃是“翎子张”的腰刀摊,排列着各式腰刀,做工极为精良,锋刃利如寒霜,颇为引人注目。
独孤求偶正拿起一把腰刀随手赏玩,突然只觉得袖子被人扯了一下。
原来,慕容小琴发现旁边有一个卖珠花的摊档,各色造工精巧的鲜艳珠花,在阳光下发出诱惑的光芒。
俩人走了过去,慕容小琴顺手拿起一朵粉红色的红梅珠花,要独孤求偶帮她戴在头上。
独孤求偶含笑拿起珠花,轻轻在慕容小琴头上戴好,突然间,两眼与慕容小琴笑意盈盈的妩媚目光相遇。
但见慕容小琴皓齿轻咬朱唇,眼光中传出俏皮而异样的深情,一如当年的司马双琴。
他瞬间想起,那一年,与师妹司马双琴在广东韶州府元宵节观灯的情形。当时,也是她要他帮忙戴上一朵珠花,也是这一副轻咬朱唇含情脉脉抬头看他的样子。
他的心,顿时如同被大铁锤重重地撞了一下,整个人瞬间呆住了,痴痴地望着慕容小琴,耳朵里嗡嗡作响,周围鼎沸的人声全部消失,视线变得十分模糊,眼前只有一个活脱脱俏生生的师妹司马双琴,其余的一切,世间万事万物,似乎全都不复存在了,时间和空间在这一瞬间穿越并且凝固了。
慕容小琴见他突然间如同撞了邪一般,整个人突然变得呆呆傻傻,两眼直勾勾地盯着她看,不由得卟哧一笑,伸出嫩葱也似的白嫩手指,在他白丝斑斑的鬓角上突然戳了一,娇俏地轻嗔道:
“痴大叔,看什么看!没见过美女啊!”
说罢,突然脸一红,含羞地低了下头。又忽然噗嗤一笑,抬起头来,妩媚地白了他一眼。
“唉,我……我一时眼花,竟然把你看成了你娘亲……”独孤求偶突然哽咽了起来,眼眶泛红,里头全是泪水。
“我本来就跟我娘长得很像嘛。”
慕容小琴正想继续跟他开玩笑,忽然见他一副伤心欲绝的哀戚样子,顿时慌得手足无措,粉颈一低,双手使劲地绞着衣角。
过了一会,她柔声地对独孤求偶说道:
“那……那你就把我当成我母亲好了……”
她的声音娇柔细弱,如同蚊吟,几乎听不清楚,话儿未完,脸儿早已再次羞得通红,头儿也快垂到了胸前。
独孤求偶听罢,心中又突突突地猛跳起来,他仔细地端详眼前这个如花似玉的女孩儿,确实跟她母亲长得一模一样,简直是一个模子里印出来的一般,连性格习惯,行事方式,甚至连说话的语音语调都全无二致。
难道是上天,为了安慰他这颗因痴情而沧桑乃至绝望的心灵,特地让他的心上人转世投胎而来了吗?
他一时之间意乱情迷,不由自主地伸出粗糙的大手,轻轻地抚摸着慕容小琴如云的青丝。
多美丽多光洁的秀发啊,发质乌黑柔软,油光可鉴,一阵阵青春的气息扑面而来,撩得他一颗沧桑的心田如沐春风,仿佛有丝丝嫩芽儿正从他干枯的心田中偷偷钻出头来。
此时,远处突然响起了一阵咣咣的锣声,打断了他的遐思,把他拉回了清醒的现实。
他心中思忖道:
“不行,这样会对不起师妹的,毕竟她是师妹的女儿。这小女孩儿少不更事,一时之间迷恋上中年大叔是有的,但我是一个阅历颇丰的中年汉子,怎能跟着一个小女孩子瞎胡闹?”
“再说,两人年纪相差悬殊,我是她父辈了,怎可以做出如此没廉耻的苟且之事?”
于是他故意板起脸来,冷冷地对着慕容小琴说道:
“那不成,你娘是你娘,你是你!你跑出来玩了这么久,也该回家去了!女孩儿家就该好好待在闺中,绣绣花,做做女红,这样子跑出阁来瞎玩,当心将来嫁不出去!”
“嫁不出去正好!我反正是不要嫁给别人的,嘻嘻!”慕容小琴仿佛看穿了他的伪装一般,嬉皮笑脸道:
“我这辈子就跟定你了,你到哪里,我总是跟你到哪里,可你若是嫌弃我了……”
她话没说完,突然停顿了一下,拔足朝着一丈外的一根柱子撞了过去。
独孤求偶心中暗叫一声“不好!”
飞身过去抓住了她的衣领,把她扯了回来。
慕容小琴顺势滚到他的怀中,趁他不注意,故意在他脚下绊了一下,俩人一起抱住滚倒在地。
围观众人一时哗然,不知这一大一小到底唱哪出戏。
独孤求偶万料不到慕容小琴性子如此刚烈,正如其母。
当下不敢再强行赶她回家。只好退一步道:“你要跟着我也行,但需约法三章,你可愿意?”
“哪三章?只要你不撵我走,三百章我也答应你!”慕容小琴嘟嘴道。
“你为啥不回去找你爹?”独孤求偶问道。
“我爹打小就没理过我,一心痴迷练武。这倒也罢了,他不该变成一个大恶人,为了争夺武当掌门之位,竟然连同门师兄弟都残忍杀害!我,我……心中……没有这样的爹!”慕容小琴红着眼眶哽咽道。
“那,你要跟着我也行,但必须定下规矩,以显长幼有序。第一、不许对长辈动手动脚;第二、不许对长辈嬉皮笑脸;第三、不许对长辈撒娇发嗲!你可遵守?”独孤求偶严肃道。
慕容小琴吐了吐香舌,叹道:“哇塞,这么多清规戒律,我要死了!”
当下乖乖地跟在独孤求偶的身后,见他回头来看着自己,便即刻装出一本正经的样子来。
心中暗自骂道:“臭大叔,这么多的臭规矩,等本姑娘哪天找一机会,定要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好好治治你。”
慕容小琴乖乖地跟在独孤大叔后面走着,来到护国寺前街,但见街道两旁摆满了奇花异卉,争奇斗艳,吐露芬芳。
原来此地竟然有奇卉、悦容等十多个花厂。
此处花市专售鲜花,春日以各式果木为胜,夏日以茉莉为胜,秋日以桂、菊为胜,冬日以水仙为胜。
尤其于庙门前及西门内陈列鲜花甚多,一派繁花耀眼,阵阵香气袭人,确是“生香不断四时花”。
慕容小琴一边流连忘返,一边频频动手摘花往头上插,一点儿也不懂得怜香惜玉。
她如同未谙世事的幼童,还当自己在武当山山野里一般,满山野花全是她一个人的,想摘就摘,想采就采,她不晓得这花市中的任何一盆花一旦摘下一两朵,整盆花的卖相就被毁了,决计没人要了。
卖主当然不依,揪住独孤求偶要他赔。卖主以为他们是两口子。
独孤求偶没法子,人家卖主是良民,赚的是辛辛苦苦的血汗钱,当然不能耍赖不赔,否则与市井无赖有何区别?
只好不断地掏银子出来,好在,这些银子反正也是从贪官污吏那里顺来的。
俩人一前一后来到了护国寺西廊下北口太平胡同,此处专卖哈巴狗,也叫“狮子狗”、“巴儿狗”。
它们比一般养的“笨狗”个头小,身长约一尺左右,短腿长毛、大眼、嘴盔子很短,两耳下垂。颜色有黄、黑、黑白花、黑黄白三色的。脖上系一小铜铃,驯顺可爱。
饲养人还教会它许多玩艺儿,如就地打滚、跳跃起来用嘴接食物、用前腿作揖欢迎客人等。
慕容小琴看得眉开眼笑,极力撺掇独孤求偶买一只,独孤求偶上前一打听,天啊,竟然要五十两银子一只。
他故作严肃地对慕容小琴说道:“不是大叔不疼你,买完了这只小狗,恐怕今晚咱们就要饿肚子了!你说是肚子重要还是小狗儿重要?”
慕容小琴一听,登时不做声了。
独孤求偶见她闷闷不乐,只好安慰她:
“等咱们哪天找个安稳之地住下了,再给你买一大堆猫儿狗儿陪你玩,好不好?现在咱们四处流浪,自己尚未安顿下来,难不成让这些小动物们也跟着咱们流浪不成?再说,咱们还有一头天蓬元帅要伺候呢。”
慕容小琴睁着一双美目想了想,也有道理,只好作罢。
众位亲,耽误了两天,请见谅!其实整部作品去年已写完,原是章回小说。不过,在发文之前,还需费些功夫编辑,少不得改掉章回,适应目前网络小说的格式。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117章 倾城之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