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似云来?那是没有的,云都围在小饭馆外瞧热闹呢,有手里摘着菜的阿姨、有端着碗吸溜面条的学生、有拎着鸟笼子的老伯……
“阿崔啊,你们这馆子就开了?和国营饭店有什么不一样?”
“小林啊,咱们街坊邻里的能便宜一点不?”
“阿华啊,你们这店花了不少钱吧?花了多少唷?”
“不见啊,听孙青兰家的说,你们昨天那桌席面的烧鸭好吃的不得了,你厨艺跟谁学的啊,你收徒弟吗?”
林不见和崔华:……这和预想的开业场景好像不太一样啊。
因为好好吃外面持续了五分钟的问答会,仍然没有出现一个客人,林不见深觉自己失算,该提前请几个托儿的,如今没有托儿,林不见只得亲自出马,回去后厨拿了六个包子出来,林崔三人便一边回答街坊邻里的问题,一边蹲在好好吃门口啃包子。
就这样又持续了几分钟,终于有个阿婆耐不住被酱肉包的香味勾引的口水直流的小孙子的歪缠,犹犹豫豫地破众而出,迈进了好好吃的大门。
林不见和崔华见状,立马抛下专心吃饭的林时来,一抹嘴,绷直了身体,异口同声道:“欢迎光临!”
声音嘹亮又欢愉,吓得阿婆差点儿拉着小孙子又退出去,不过林不见已经上前接待了:“阿婆,还有这位弟弟,你们要点儿什么?好好吃今日早餐特供三鲜云吞,汤底有清汤和酸汤两种,包子有酱肉包和胡萝卜豆腐粉条包,营养健康,味美价廉。”
阿婆认识的字不多,但也看懂了小黑板上的价目表,价廉个屁唷!不过阿婆仍然要了一个酱肉包,两个胡萝卜豆腐粉条包以及两碗云吞,然后祖孙俩就选了靠窗的一桌坐下了。
林不见看着一老一小的,犹豫了下,还是建议道:“云吞标准一碗有12个,很大个儿,要不先上一碗,二位如果不够,再加?”
阿婆一愣,应了后,脸上终于有了些笑模样,一边掏钱一边说:“那就先来一碗,你再多给我一副碗筷。”
“好的好的。”
林不见和崔华都以为这对儿祖孙是好好吃小饭馆早餐时段的首两位客人,但其实,在街口卖肉包的霍雯那里开张更早。不得不说,可能确实是有同事缘分,霍雯也是见没人买,就拿了一个肉包吃,然后味道吸引了一个初中生,生意就此打开。
林不见和林时来离开小饭馆去上学时,霍雯已经端着空竹筐回来又装了一批包子去卖了,林不见路过时,看到道路旁霍雯蹲在包子竹筐旁边,脚边一张旧报纸上用黑重的铅笔大字写着:“酱肉包,1毛9分钱或2两面票/个,胡萝卜豆腐粉条包,1毛钱或1两面票/个,我不会说话,不还价。” 字不算好看,但很整齐。
等一个客人走了,林不见才提高声音叫了霍雯:“霍姐,把咱们饭馆的地址也写上吧。”
霍雯这才注意到林不见,闻言便点头表示知道了。
林不见笑着挥挥手:“那霍姐你忙着,我先去上学了。”
霍雯用口型说了句“好”,然后就目送着林不见载着林时来离开了。
林不见紧赶慢赶终于在早自习之前,抢先语文刘老师一步窜进了教室,刘老师不得不停下步子等林不见先进教室,然后才皱眉训斥:“林不见,又是你!好好走!跑什么跑!”
林不见喘着气,一屁股坐在椅子上,掏出课本,又把挎包挂在课桌侧面的钩子上,才抬头对刘老师露出乖巧的笑容:“刘老师,我知道错了。”
“就知道认错,就是不改!”
林不见真心冤枉,他这个月一共就踩点儿进教室两次,只是不巧,两次赶上的都是语文早自习。好在刘老师也只是习惯性地训林不见,训完就把手里的一沓卷子放在教室右排第一个学生的桌子上:“传下去。”
传卷子时,教室难免就有些闹哄哄的,张团结趁机戳戳林不见,林不见回头,就看到张团结扩张着鼻孔,对暗号似地说:“林不见,你好香啊,你们饭馆早上做的什么啊?”那是一种美食的芬芳。
林不见黑线,忍不住低头将鼻尖凑近手肘嗅了嗅,好像是有点儿肉味儿,当然,还有汗味。现在白天最高气温已经27、8度了,就算现在是清晨,就算只骑了十多分钟的自行车,但从车棚跑到教室后,林不见穿着的衬衫背后仍然被汗渍浸湿了一小块儿。
林不见嫌弃地皱皱鼻子,抬头看看教室空空如也的天花板,不期然就想起了好好吃同样光秃秃的天花板:等挣钱了,先买三台电风扇,一台放后厨,两台放前堂。
思绪刚刚到这里,林不见突然讪笑,抬起双手就给了自己的脸颊两巴掌,心下默念:上学、上学,专心、专心。
这是林不见最近的常态,随便想点儿什么最后他都能想到好好吃小饭馆上面去,这样也不是说就绝对不好,但林不见答应孟阮好好学习的话不是随便说说的。要说为什么,嗯,林不见不想再看到孟阮,他的妈妈,即使只是名义上的妈妈的,失望的眼神。
林不见忍不住嘟哝了一句:“越活越回去了。”最后一次出现不想让母亲失望的心情,已经是初一的时候了,想到这里,林不见微微勾了勾唇角。
林不见接到前桌同学递过来的卷子,突然发现自己又走神了,苦笑一声,赶紧又开始归拢精神。
中午回到花清街,林不见骑着车路过好好吃小饭馆正门前时,顺着玻璃窗往前堂里看了看,意外看到里面竟然零零散散地坐着六个客人,霍雯正在收拾桌子,显然刚有人吃完饭离开。
林不见从后门进入厨房时,先看到了窝在后厨角落里吃饭的霍雯的女儿,小姑娘小名小小,大名李晓。李晓看到林不见,就从板凳上站了起来,怯怯地叫了一声“林哥哥”——这是之前说好的,三餐李晓都会来小饭馆吃。
林不见的眼神不免落在了李晓下颌处一道两厘米左右长的疤痕上以及在后厨里闷出来的一脑门汗珠,缓和了神色:“你吃你的。”瞄了一眼李晓面前充当饭桌的矮凳上的肉末茄子盖饭和矮凳旁边的罐头瓶子里的白开水,林不见走到冰箱旁,打开保鲜层,取出一个搪瓷缸,里面是加了糖的绿豆汤。搪瓷缸入手冰凉,林不见把搪瓷缸递给李晓,“放一会儿,没那么冰了再喝。”
李晓眨眨眼,伸出双手接过了搪瓷缸:“谢谢林哥哥。”
绿豆汤本来就是要供给顾客的,不过是留出一碗提前冰镇上,哪里值得谢。林不见摆摆手,也不再打扰李晓吃饭,随手从门后的挂钩上抓起自己的围裙和帽子,呼唤也不知道在点餐口那里专心算什么的崔华:“崔大哥,竟然真有生意啊?”他还以为自己回来后会看到空荡荡的小饭馆呢。
崔华闻声后才察觉有人进来了,转过头看到是林不见,先是咧开嘴笑:“下课了?11点17分就有人了,我问过了,是看到华阳街道那处的广告单过来的。”说完,崔华又皱起眉头,有些郁郁地说,“不见,我早上好像收错钱了。”
林不见看崔华这样,就猜到了结果:“收少了?多少?”
“应该是,少算了4毛3。”
林不见一点儿不客气,笑眯眯地安慰道:“没事儿,少了就少了。晚上对账,要是真少了,崔大哥你补上就行。”
崔华:……
好好吃小饭馆就这样开张了,既没有轰轰烈烈,也没有惨惨淡淡,大事故没有,小事故不断。
例如,有个客人自己端汤粉时没端稳,一碗热腾腾的汤粉全贡献给了另一个客人的后背,摔了碗、烫了人,那人直接跑了,崔华也顾不得去抓人,先架着被烫的人去了一趟卫生所,不仅免了餐钱还赔了挂号费和烫伤膏的钱,为此,林不见弄了一小盒子急救伤药,然后决定,但凡是高温菜品,别管三人有多忙,都换成霍雯亲自上菜。
再例如,有天凌晨,林不见迷迷瞪瞪地准备淘米煮鱼丸粥,舀米时还没觉得有啥,淘米淘到第三次时,林不见才察觉出有哪里不对,他仔细盯着盆里的米,一秒钟后连人设都忘了,直接“卧槽”了。林不见两辈子第一次见到米虫,还是密度不低的米虫,林不见嚎得太过惊天动地,吓得崔华和霍雯都跑了过来。
崔华上一次听林不见这么嚎,还是二人看房时,他们见到了一窝小强,林不见当时兔子似地直接蹦了出去,然后直接把那处房子给划掉了。崔华乐得不行,林不见被笑得有些囧,他不是怕虫子,除了恶心林不见真不怕小强,但一只有半个手掌大还差点儿飞到他额头上的小强,林不见真的承受不住,那一刻林不见就下了个决定,等他长大了,他还是得回去北边定居。
林不见这次嚎,是受不了米虫的密度,而且,那时候他们才开业不到两周,米都是买的新米,不知道怎么就长虫了。崔华见到后也想哀嚎了,这得多少钱和票啊!
最后还是生活经验更加丰富的霍雯开口了,她极少发表意见,都是林不见和崔华说什么,她就做什么,这时候看到二人这样,霍雯才觉得,这两个人都还是小孩子呢。霍雯眼中也难得流露出一些真切的笑意,哑着声音用气声说:“厨房有些闷,最近开始升温了,米得放冰箱里,米袋子用花椒水煮一煮也管用。买多的米,冰箱放不下就得找个坛子了,得封上才能存久一点。”
崔华闻言就说:“我今天就去找坛子,我先回家取一些米回来,先把今天对付过去。”
霍雯打开米袋子,抓了一把,“这些米也不用扔,没有结块,我拿去屋顶晒一晒,之后再筛一遍,一样能吃。”
林不见不懂米虫的事,如果是上辈子,他肯定就直接把米扔了,现在听霍雯这样说,就点点头,如今也不是一个能把一袋子米随便扔掉的时代:“就听霍姐的。但这些米不能卖了,咱们把虫去一下,然后送去街道办吧。”总有人缺粮食,给街道办的人处理比他们随便分发出去要更方便。
崔华有些心疼,不过还是很干脆地应承了:“这事我来办。”应承后,崔华又问,“要不要再送些别的?”反正都要送,只有一袋子生过虫的米好像太寒酸了些。
崔华给林不见提了个醒,崔华是单纯地想送的东西是不是寒酸了,林不见却想起口碑和名声的问题,不过这些事都还早得很,林不见略沉吟就摇了摇头:“这次就送这些吧,崔大哥,咱们好好吃才起步,要等咱们确定能立住了,再想其他。”
这样的小事应接不暇,但好在都在林不见可以控制的范围内,好好吃小饭馆开业一个月,最让林不见崩溃的一次是花清街这一片停水停电了整整30个小时!别说营业了,林不见和崔华不得不大半夜地把冰箱里的肉蛋和一些必须低温储存的半成品往家里搬,怎一个悲催了得!
一整个五月就这样过去了,林不见最大的感觉就是:累。
林不见这个月,每天3点起床,然后去好好吃做早餐和准备午餐,7点半到学校上课,12点回好好吃接霍雯的手做饭,最开始的两周还好一些,客人少的时候他还能安安稳稳吃一顿午餐,但后面两周,林不见几乎天天吃的是两分钟的战斗饭。1点半,林不见回学校继续上课,一直到下午5点半放学,这期间林不见会争取把作业做完,然后,林不见再去好好吃吃晚饭、准备第二日的早餐、对账记账以及商量处理一些饭馆的问题,这时候通常就晚上8点半了。林不见回家后会强迫自己再看一个小时的书,然后在差不多10点的时候上床睡觉。
至于唯四的休息日,林不见虽然不用上课了,但他既然在饭馆,或采购或打扫卫生,林不见都做得很积极,毕竟上学日时这些工作都是崔华和霍雯分担的。而且最后那一周的周末,因为林不见和崔华掏腰包请得那顿开业饭,银行的钱职员介绍了朋友过来,那人直接定了两桌10人席面,别说霍雯,连林时来都被林不见扯来帮忙处理了一上午的食材。
所以,当五月最后一天晚上,崔华脸色通红,拿着账本的手抖得像犯了什么病的时候,林不见只瞄了一眼最终的数字,语气毫无波澜地点评道:“还可以,按照这样的进度,差不多五个月就能完全回本儿了。”就算明年营业执照不给续,他们俩今年也能净赚一千来块钱。
其实林不见也不知道这样的成绩算是好还是不好,总之,看起来不会血亏就是了——不得不说,在没有生存压力的情况下,林不见对挣钱这事的期待度真不高。
崔华一点儿没受到林不见蔫儿了吧唧的影响,一手捏着账本,一手攥住林不见的胳膊,使劲摇晃着:“不见,我从来没想过,自己一个月能赚这么多钱啊!哈哈哈哈,这下保证能跌破我爸的眼镜!哈哈哈哈!”笑着笑着,崔华的眼泪就流下来了,然后,“哈哈哈哈”就变成了“呜呜呜呜”。
林不见被崔华这“哈哈呜呜”惊了一下,这点儿钱也不至于就多到喜极而泣成这样吧?林不见伸出拳头轻轻敲了敲崔华的肩膀:“崔大哥,赚到钱了你哭什么啊?而且,崔叔叔也不戴眼镜啊,就算真戴眼镜,你也不能盼着它破啊,眼镜多贵呐。”
崔华“噗”地笑出声,然后又吸吸鼻涕,用捏着账本的手的手背蹭了蹭眼角,声音有些哽咽:“不见,你不知道,前半个月我天天做噩梦,就怕咱们好好吃做不起来,1500块啊,要是赔了,我爸妈几年的存款就都赔进去了,呜呜呜呜。”
林不见怔了怔,他没想到会听到这样的话。崔华不是特别欢腾的那类人,但每天在小饭馆也是精精神神的,没想到心理压力这么大。林不见心底某一处突然就软了一下,又有些羡慕崔华心中存着的那股天然又深切的亲情,只有真心把父母放在心上的人,才能说出崔华那样的话吧。
林不见伸手拍了拍崔华的背:“放心吧,崔大哥,咱们好好吃一定会越来越好的。”
“嗯!嗯嗯!呜呜呜呜!”
求评论,求收藏~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12章 第 12 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