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案有蹊跷

“你都听到了,他又要典了你换钱。”

“我才刚回来他就打这主意了,但如今县令爷管得的严。”胡贞娘打开油纸包塞了一颗蜜饯到嘴里,蜜饯原本的甜与泪水苦咸混在一起让她尝不出味道来。

“这狗东西……”

“王婆,我不想活了,也没脸活下去了。”胡贞娘满脸泪痕道。

“说这话干什么,他们那不要脸的都活得好好的,你不该比他们活得更好。”王婆握住胡贞娘的手,说着给她鼓劲的话。

“叫他忘了我,好好把孩子养大。”

见过胡贞娘回去的路上,王婆越想越气,啖食胡氏血肉的葛家父子凭什么,凭着男人可以做主娶回来的妻子,凭着孩子可以理所应当的索取母亲?

这事她管定了!

王婆回去就找上了陶三,将胡贞娘的事情告知了他,听说葛家又要典了胡贞娘是又气又急,扭头进屋取了两贯钱塞到王婆手里。

“王婆,我爹娘断不得汤药你是知道的,眼下我手头也只有这些钱,妞儿还小但也亏不得她……”

“你这是什么意思?”

“王婆,我想再典了贞娘回来。”

王婆知道陶三的意思,是怕胡贞娘再被典卖去别家受罪,但也生气“你们还真都不把她当个人!”

陶三羞愧地低下头,喃喃道“我知道,我都知道,可是……”

“你能典一次两次,之后呢?她就像个物件在这里来来回回,在你这里她只是个生孩子的工具,在葛家她又只是个可以换钱的物件。”王婆把钱还给了陶三。

陶三看着手里的钱,怔愣着,突然道“王婆,我想娶她做妻。”

“你为什么典妻?”

“不想累得妻子与我受苦……”

“这两年我看贞娘跟着你就没受苦,在葛家饭都吃不饱的她,你做工到半夜攒了钱给她买蜜饯吃,你爹娘也没有看不起她,贞娘都与我说了。你这么多年不娶妻是怕人跟着你受苦,可苦不只是短了吃穿……你好好想,全想清楚了再来找我。”

王婆回了茶坊,茶坊今日挂上了卖面的招牌,生意比往日更好。

王婆一回来也赶紧帮着张罗生意,晚上盘账时一算,今日光这面就卖出了近一百文,原本这茶坊每日营收也就一百多文,但这卖面确实累人,久了身体会累着。

“干娘,这做买卖哪有不累的,从前您一个人张罗着茶坊里外所有的事,都没喊上一句累。”

是啊,王婆觉得原身确实也不容易,虽然干了不少缺德勾当,但也真是一点没闲着,什么活儿都接都干,若是这世道给女子的路更宽一些,原身王婆估计能在正道上成一番大事。

原身难道不知道那些缺德事都有风险吗?

真坏到为了钱什么都可以不顾吗?

命都没了要钱作甚这个道理她一个精明婆子会不懂?

“三娘姐姐,明日供什么?”潘金莲取了门口的招牌擦掉准备重新写。

“六姐儿,你识不少字吧?”

“一些吧,虎妞那本《千字文》大半都认得。”

“姨姨厉害,还会教虎妞,但最厉害的还是阿婆,都认得。”

“六姐儿,你给裁缝铺做的针线也拿我瞧瞧。”

潘金莲去楼上取了刚绣好的罗帕,罗帕上的细绣兰花栩栩如生,且罗帕与棉麻帕也不一样,价格贵上许多,一看就是不会交给粗手艺人的。

绣活儿的功底也不是一日两日,眼前这个潘金莲与梦里的那个确实有些对不上。

“都早些睡吧,你们明一早不还要去早市集,从匣子里多取些钱,买只鸡回来炖。”

“再买些绿豆,熬些绿豆汤吃,去去暑气。”

“蜜饯也缺了,得再买些回来,不若我们回头试试自己做?”

翌日,陈三娘与潘金莲早早就出门去市集采买,还在市集碰上了姚晁,回来路上姚晁帮着她们拿了不少东西。

二人一回来就瞧见了茶坊门口杵着的陶三,陶三眼可见的憔悴,像是一晚没睡。

“我来寻王婆。”

“这时辰我娘还睡着。”

“那我再等等。”

“进去等吧。”陈三娘开了门让陶三先进去坐着。

王婆总是到开饭才起来,今日也不例外,刚走出来就看见了茶坊里坐着的陶三。

陶三看见王婆,蹭地一下站起来,道“王婆,我想清楚了,我要娶她为妻!”

“声儿小点,我耳朵好使。”

这时潘金莲端着吃食走出来。

王婆看了一眼陶三,道“留下来吃点吗?”

“不了不了,我接了寿张县的活儿得马上走了,这事就拜托王婆了。”陶三向王婆拱手作了一礼,而后匆匆离去。

吃过朝食,潘金莲给门口挂了新招牌,虎妞还在下头画了碗面。

许多来往的商贩脚夫不识字,但看得懂那牌子上画了碗面的意思,纷纷进来点上一碗,忙活完了这一波,日常吃茶的客人也来了,王婆边张罗生意边想着胡贞娘的事,虎妞坐在柜台后边学字边看着钱匣子。

一天转眼就过去了。

王婆想了一天,仍是没想出什么周全法子,倒是喝了三碗鸡汤后早早睡下了。

接下来两日茶坊生意依旧,早上来吃面的客人更多了,尤其是将去市集揽活儿的脚夫,听闻这里的面不仅味道好还量足,都凑了过来,晚边做完活儿后又来这里吃茶歇息。

“听说了吗,前日有个婆娘毒死了家里头的男人和孩子。”

“说是受不了男人非打即骂,家里孩子也有样学样。”

“那也不能杀人啊,这可是要砍头的。”

“我知道,就是那葛大郎家的婆娘,姓胡,之前出门去给临县大户家做工,大家伙还都说是跟野男人跑了…… ”

王婆闻言怔了片刻,与陈三娘交待了声后,匆匆赶去衙门打听消息。

果然,就是胡贞娘。

胡贞娘下毒杀了葛家父子三人,当堂认罪,被判三日后问斩。

陶三从寿张县做工回来听闻此事,也急匆匆赶来衙门,与王婆在衙门口碰了个正好。

“你回去抱了孩子来,我疏通一下,让你们见上一面。”

“唉。”陶三应了急匆匆回去抱孩子。

王婆也赶紧回茶坊取了些钱,又带了些吃食,待赶到衙门时陶三已抱着孩子等在那里,王婆找到了那日登户籍的小吏帮忙疏通,晚些时候二人带着孩子在牢里见到了胡贞娘。

胡贞娘没想到他们会来,看到还不会说话的女儿,当场哭成了泪人。

“贞娘你糊涂啊!”

“三郎,你一定要将孩子养大,千万别告诉她有我这么个娘。”

这头一家三口隔着铁栏短暂重逢,那头王婆四下环顾,眉头深锁——她好像恢复法力了。

牢房里关押的无非都是行凶作恶之人,原先她在地府能看到每个人身上背负的罪孽,罪孽深者往往身后黑雾凝绕,眼前这女牢中虽有黑雾之迹,可胡氏身后却是干干净净。

按理说她犯的是杀孽,不管出于什么原因,都不可能是这样。

“贞娘,你确定他们三个是你杀的?”

胡贞娘被问懵了。

“你与我说说到底怎么下的毒。”

“前日我趁婆母走亲戚离家几日,在他们的水里下了毒,再从屋里出来时他们已毒发,确定他们死透,我才报的官。”

“贞娘,杀了他们你也会没命的。”

“像他们这样的畜生再活着也是祸害旁人,他们没救了,就都下地狱去吧。”

王婆听了觉得此事许另有隐情,留下一家三口单独相处,自己先出了牢房,又塞了些钱银与那牢房看守,明说是请他多关照胡贞娘,实际是与他打听案情。

得知因天气炎热葛家父子三人已早早下葬,打探到下葬地方后,王婆决定去探个明白。

离开衙门时,夜已经深了。

陶三整个人颓丧不已,孩子乖巧地趴在他怀里睡着了,只听他嘴里喃喃道“我该早点想明白的,该早点……”

“明日你想法子拖住行刑。”

“什么?”

“我怀疑这其中另有隐情,我没回来前你一定要拦住。”王婆说罢挎着篮子走得飞快。

王婆回茶坊后将事情与陈三娘二人说了,听闻王婆要深更半夜要去挖那地方,两人皆是一脸惊恐。

“干娘,这……咱还是……”

“娘,我也跟你去。”

这下换王婆跟陈三娘震惊了,看不出啊,真看不出。

“胡娘子太可怜了,我们一定要帮帮她。”

“六姐儿那可是……”

“六姐儿你不必去,我另有件要紧事交代你。”王婆知道潘金莲并不是个胆小的,但没想到她胆原来这么大,可那地方阴气重的很不是一般人能受得住的“明日行刑前我要没回来,你一定要使法子拖住他们。”

王婆吃了俩饼子后出门去,却不是直接去那地儿,而是去纸马铺找了祝神婆,她怕到了那找不准位置浪费时间,但祝神婆不一样,确实是有些神通在身上的。

祝神婆听王婆说了来意,也没细问她为何如此笃定,只二话没说关了铺子,与了王婆出发。

王婆一夜未归,潘金莲与陈三娘也没睡好。

两人早早起了,看着一点点升起的日头,心头也愈发焦急起来。

“六姐儿,我这心里不踏实得很。”

“娘既然那么肯定,必定有她的道理。”潘金莲心里也不安但嘴上却宽慰着陈三娘,又道“三娘姐姐,你说生而为女子是不是本身就苦,家里没钱先卖的是女儿,像个物件从这里倒腾到那里,一点点把人折磨得人不像人鬼不似鬼……”

陈三娘没想到潘金莲会说出这般话,拉住她的手道“人可以认命,但不能从了命。”

“对,不能屈从。”

姐妹手拉手,困难全没有。

想过这个题材冷门,但没想到这么透心凉[笑哭]

更新时间:2025.05.11 23:07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12章 案有蹊跷

<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
穿书后王婆手撕话本
连载中蓝sè泡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