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 第 19 章

没几分钟,田雨从后面出来,身边跟着一位长相跟她有三分相似,一改如今大部分人干瘦模样,看起来十分圆润丰腴,年纪大概三十出头的妇人。

她身上穿着田雨曾说过是洋气进口货的那种叫布拉吉的淡红色碎花短袖裙子,耳朵上带着金耳环、脖子上是一串圆润的珍珠项链、左手一个颇有分量的金镯子、右手一只水头不错的翡翠镯子。

这是姜榕来白城几次,见过戴首饰最多的人。

之前见过的成衣铺大客户谷小姐,只在无名指上戴了一枚钻戒,布庄的掌柜也只有手上戴了一枚金戒指和一枚玉扳指。

姜榕还以为这里的人,无论是否有钱打扮都比较朴素,不爱首饰,更喜欢在衣服样式和颜色上花心思,原来却是自己见识的太少了。

田雨作为中间人,给她们互相简单介绍过后,双方都没拐弯抹角,谈话直接进入正题。

王珍在后面看过田雨带进去的绣品,对姜榕的手艺以及她做绣活的速度十分满意,这位确实是自己店里紧缺,还很难找到的人才。

“我听小雨说,你想去省城,刚好我在省城的店缺人手,这个小雨应该也跟你说过了,如果你愿意跟我签工作合同,在我的店铺里工作,不接其他商家的活,我可以给你提供住所和每天两顿饭,工钱也会比在白城高一些。”

作为一个事业还算成功,也颇有野心的商人,王珍其实更想跟姜榕签五年、十年、十几年甚至更长的工作合同。

用合同让姜榕一直在自己店里工作,以免她被竞争对手挖走。

可哪怕现在大局还没彻底尘埃落定,上头暂时还管不到那么多,她也不敢。

如今许多规则尚不明朗,但唯一能确定的是,现在的老百姓,如果觉得自己受到了压迫,是真能找到人给自己做主。

如果签太长时间,合同对员工的束缚又太大,万一被认定为学旧地主雇佣长工,压迫工人,很有可能会给自己惹上极大的麻烦。

所以王珍只好改变想法,告诉自己真有心想走的人,不管合同中有多少限制都会想办法离开,还不如放宽心,尽量争取之后,如果别人还要离开,那就好聚好散。

留下一点善缘,不撕破脸,以后人家保不齐又想回来了。

现在王珍跟员工的合同都是一年一签,只是要求员工在合约期间,不能接其他同行的私活。

王珍给的机会,正好解了姜榕的燃眉之急。

姜榕识字,也不怕被人在合同上动手脚。

至于跟着别人一起去省城,会不会被拐这一点她也想到了,很庆幸现在自己不是孤家寡人一个,认了梅萍当表姐,还跟董芳一家关系很好。

如果她到省城后,没有一封信寄回来,梅萍她们肯定就会发现她出事了,哪怕没法去省城找她,也可以帮忙找官府报案。

姜榕答应去王珍在省城的成衣铺工作后,两人继续就工作时长、工作内容、工作福利待遇这些问题进行了详谈。

最后定下第一年每个月的工钱是十五万元,这工钱看起来很高,但这是按照白城技术工的工钱来算的。

如今在白城,一斤米的价格是六百元左右,也许在省城还会更贵一些。

姜榕跟董芳一家聊天的时候,听他们说过白城哪些活挣得多,但需要技术,可惜他们不会,挣不了那个钱,她听多了也能大概了解现在的工价。

她拿到的工钱,在白城算高,去到省城只能算中等偏下。

不过好在王珍承诺,如果在这一年好好干活,顺利完成工作不出错,下一年就会给她涨工钱,具体涨多少工钱,也随着这个承诺一起白纸黑字写进合同中了。

姜榕除了按照店里的要求做绣品,其他裁剪之类的活一概不需要管,也不用招呼客人,只需要在必要时,跟客人沟通刺绣的图案和所用的技法等等。

工作时长不做硬性要求,但分派到手上的绣活必须要在截止时间之前做完,只要能完成单子,每天怎么安排时间店里是不管的。

如果当月手头上没有大件绣品需要做,就给店里绣固定数量的成品帕子和衣服,超出数量会给提成。

其余的还有逢年过节会发相应的过节礼品或者过节红包,每年夏季和冬季都会发一套工作服等等福利条款以及一些工作上的要求。

商量好所有合同的细节后,姜榕确认重新誊抄的合同无误,当场就在上面签下了自己的名字。

离开前,田雨说店里有一件急需赶工的衣服,想请姜榕帮忙做。

考虑到王珍还要在白城多待十来天,到要走的时候才会带着她一起走,姜榕看过要绣的图案和要求后,确定自己可以在离开前把这件衣服绣好,就接了这活。

因为合同是等她们到达省城,发了工作服,正式开始工作后才生效,这次姜榕接的活还是按照之前田雨提的方式算工钱。

上午进城时心事重重,回去的路上姜榕心情颇好。

出城前路过一个卖野猪肉的摊子,看到那摊子上还剩下一些排骨,特地花两千元,买了两斤多的排骨。

还在无人的角落,把上次开礼包时开出的冬瓜拿出来,打算回去炖个冬瓜排骨汤,庆祝一下自己正式找到工作。

不过那冬瓜刚拿出来,姜榕就傻眼了,那么老大一个,估摸着得有三十多斤。

想吃它还不想暴露系统的秘密,最好在城里时就提前避开所有人,把冬瓜拿出来一路背着回去。

姜榕虽然力气不小,却没有合适的东西把它装起来,那么大个瓜抱着一路走,累不累先不说,抱着走就很别扭,只好重新把它收回去了。

也许今天真是转运了,她放弃冬瓜炖排骨的想法,在城门口排队出城时,竟然又遇到自己第一次来白城时,那个挑着一担粮食排在自己面前的老农。

那老农这次排在她后边,隔着几个人。

但老农说话声音洪亮,姜榕不想偷听别人说话,也免不了听到他了在跟人抱怨:“今年的藕长得好,价格反而比去年贱,我还以为我家藕是最早出塘的,谁知道刚进七月份,就那么多人来卖藕,我今天来晚了点都没能卖完,可惜了,我家这么新鲜的藕。”

跟他闲聊的人说:“怕什么,带回去还能埋进湿泥里,没那么容易坏。”

老农也没别的办法,只能无奈点头:“也是。”

姜榕一听,这不是巧了,莲藕跟排骨也非常相配!

她当即离队往后走,去看那老农的藕,然后顺利买到一根几乎有她一整只手那么长、被人洗得干干净净的藕,只花了大约两斤糙米的钱!

这就比几十斤的大冬瓜好拿多了。

老农看她没东西装,还特地给她拿了两根稻草把藕捆起来,让她可以拎着走。

姜榕看着手上白白净净的藕,可算知道这老农为什么会来晚了,这人也太实诚了些。

不过站在客人的角度来看,同样的价格,买他的东西确实更省心,以后他回头客肯定不少,卖不完只会是暂时的。

这次出城比较早,没遇到董二旺兄弟俩,走着走着离得近的村子里的人到家,路上只剩下她一个。

姜榕脚下一拐,离开大路,拐到以前自己藏打火石和火绒的地方,把东西取出来带回去,到时候带到省城去还能用挺长一段时间。

听说城里喝口水都得花钱买,她可得精打细算些,能省就省。

不过不该省的时候,姜榕也不会吝啬,尤其是不会吝啬自己这张嘴。

喝汤,就该配点干的!

所以一回到家,她立刻从米袋子里舀出来大概两斤糙米泡着,打算晚上焖一锅不掺杂一粒苞米的大米干饭。

然后才开始做绣活。

被董成才指使着来盯梢的小孩,这天傍晚闻着院子里飘出来的肉香味可馋坏了。

为了让家里所有人都能多吃到几块,今天买的排骨她特地砍得比较小块。

如果那小孩不是帮董成才盯梢,姜榕倒是不介意给他吃个一两小块,可惜她很反感这种行为,肯定不会给了。

梅萍一家傍晚回家,还没走到家门口就被弥漫出来的香味勾得直咽口水。

“这么香,也不知道是哪家今天炖肉了。”

姜榕恰好在小溪边拔了点野葱回来,听到这话,余光看到正从另一个方向往这边走的董成才,特地提高了嗓门朗声道:“当然是我们家!”

梅萍几人惊呼:“我们家?!”

“对,我今天去交绣活,拿到工钱了,还跟店家签了长期的雇工合同,要不了多久,店家就要带我去省城干活,我就想着买点荤腥回来,咱们吃顿好的庆祝一下。”

姜榕这么快就要离开,梅萍十分不舍,也担心女儿没法继续跟着姜榕学手艺,不过心里更多的是为姜榕感到高兴。

毕竟她只是去城里工作,又不是跟自家绝交了,以后总能有见面的机会,也可以互相通信。

梅萍也见到董成才往这边来了,故意说道:“你去那边,正好也可以打听打听有没有你丈夫的消息,大城市没准还能花钱找人帮忙,比咱们这小地方方便多了!”

姜榕立刻附和她的话:“没错,我也是这么想的!”

听到她们对话的董成才脸色铁青,拿到董二旺给他带的肉之后,连一声道谢也没有,甩手就走了。

董成才回到自己家,他儿子见他提着肉回来,嘴角刚咧开笑,就听到他带回来的消息,那笑瞬间僵在脸上。

“现在可怎么办?”董大强急得在家里团团转,“错过这个,附近十里八乡还能上哪儿去找长得那么白净漂亮、会手艺有本事挣钱,还是个绝户好拿捏的女人?爹,你快想想办法啊!”

可能明天或者后天入v,谢谢小天使们的支持[抱抱][抱抱]

下一本预收《末世人躺平时代生存指南》求个收藏~[三花猫头]

简介:

姜芋出生在末世降临后,从小看那些描写末世前美好生活的年代文长大。

她最喜欢的就是描述21世纪躺平时代的年代文。

不过每天吃不饱穿不暖的姜芋,其实想象不出、也不太相信,会有这种每天什么正事都不干,也饿不死的时代。

直到……

她真的穿回了21世纪二零年代!

*

黑户姜芋无所适从地蹲在街头,目光不由自主追随每个路人手里的食物。

一个不小心,跟某个路人对上了视线。

也许是她对食物渴望的眼神太过炙热。

路人低头看看自己手里的袋子,再抬头看看她,竟然默默打开袋子,真给她分了一个!

姜芋不可置信:这、这就给我了?我还一句话都没说,真的给我啦?

后来她发现,躺平竟然真的不会饿死!

于是,姜芋立刻美美躺了。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19章 第 19 章

<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
穿到五零攒个家
连载中空山澜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