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第 4 章

策划文学室缺人,杨树签订劳务合同第二天就正式上班了。她的工作职责是从网站文库筛选出有改编价值的作品,以及审阅来自版权代理方发来的作品,形成评估报告交给主管。

长夜影视公司规模不大,策划文学室归属于制作部,除了主管,目前有一男四女。四个女人平均年龄不超过30岁,三人已婚,未婚的叫姜妤,25岁,杨树和她座位背靠背。

面试时,主管笑说部门工作性质就是公费看小说,杨树来上班,发现主管的领导风格很散漫,同事们上班时聊家事和娱乐新闻,她也乐呵呵地听,还不时发问,努力弄懂时下流行的网络用语。

已婚三人组里面还没生孩子的那位是军嫂,丈夫在陕西某军分区,她已有备孕打算。每天下午两点多,已育的那两位就结伴走了,她们得接孩子放学。主管大开绿灯,反正大家的职责是审读IP小说,在哪儿都能看。

已育的两人把主管当菩萨供着,三不五时送些小礼物。主管对谁都笑眯眯,但杨树明显感到,主管对她和另外几人更器重些,她需要做事的人。

部门惟一的男同事叫易无,平时闷声不响。已婚三人组趁他不在工位,向杨树介绍易无是笔名,他是网络写手,写了几部作品都没几个人看,只好放弃专职写作,用工资支撑自己业余写作。军嫂开玩笑道:“跟以贩养吸似的。”

已育的一人说:“主要是笔名没取好,易无,一无所有,能红吗?我认识一个大师,特别灵,自从他算出我是旺夫命,我老公就特别宠我,这个包那个包随便我挑。我让易无找大师算一下,改个笔名,他不听。”

杨树在青芽图书公司时,经常应版权部同事的要求做项目策划案,方便他们向外卖影视版权,她刚来几天就向主管提交了两份评估报告,已婚三人组都惊呆了:“你看小说这么快?”

杨树提交的评估报告很专业,又是专业编辑,主管把她当成助理用,让她协助审核其他人交上来的评估报告。杨树最爱看姜妤的,姜妤推荐的以言情小说为主,古代背景多为欢喜冤家型,比如逃婚公主和奸臣家的公子,当代背景则是行业精英型,男女强强联手,谈谈恋爱搞搞事业。杨树回家推荐给丁盼兮,丁盼兮看得有滋有味。

已婚三人组推荐的也是言情小说,她们共同喜欢男人对女人强取豪夺的类型,男主角非富即贵,不外乎王公贵族,总裁二世祖,性格要么矜贵高冷,要么狠厉偏执,网文圈把这类人物统称为霸道总裁。

杨树细看就看出区别了,军嫂喜欢的霸道总裁多以高..干子弟为主,以滔天权势彰显人物魅力,诸如女主角跟男主角闹分手,远走异国,男主角会凭借家族权势,截停女主角所在的那架飞机。

已育的一人丈夫做建材生意,年长她十来岁,她是丈夫的第二任妻子,时常在办公室抱怨丈夫没情趣,不浪漫,但从她穿戴来看,丈夫很满足她的物质需求,颇有点包法利夫人那意思。

包法利夫人推荐的小说**描写特别多,暧昧期以男主角强吻女主角为主,定情后则动辄上千字床笫缠绵,哪怕男女主角是刑警特种兵,在生死关头也会细细密密吻个不停。

已育的另一人比杨树小半岁,她和丈夫是大学同学,丈夫在IT公司工作,两人是奉女成婚,女儿两岁多。此人经常慨叹自己嫁了个贫穷懒汉,到家就岔开大腿打网游,键盘上落满薯片渣子也不清理,她只能把希望寄托在女儿身上。

这女人的丈夫是甩手掌柜,杨树心里管她叫老板娘,她生了个女儿,还养了个大儿子。老板娘推荐的小说多为情侣失和,女主角怀孕不告而别,男主角追悔万分,满世界寻访,最终在可爱的儿子撮合下,一家三口美满地生活在一起。

已婚三人组交上来的小说,主管对老板娘这类接受度比较高,她认为有戏剧感,人物关系在不停发生变化。杨树是从主管这里,才对人物关系这个说法有了认识,小说可以平缓叙述,娓娓道来,但戏剧追求冲突,重视人物关系,只要几大主角之间的关系搭对了,情节怎么写怎么有。

杨树深感自己在影视业是门外汉,购买了影视类的书籍研究。有天剧本部召开剧本讨论会,主管让杨树见识见识剧本会,姜妤和易无也一道去了。

好友章嘉敏给过一句箴言:清高耿直之人更该努力挣钱,因为金钱几乎是保护自己不被人欺辱的惟一武器。杨树乐观地认为,职业地位可能也算武器,越往上走,傻×言论就越不可能当着你的面说出来。可惜在长夜影视公司工作没多久,她就意识到,在影视这个需要群策群力的行业,什么样的奇怪言论都能听到。

这次项目名叫《婚前三十天》,主线是两个在同一家酒店举办婚礼的女孩,在婚礼倒计时30天之内发生的故事。

公司靠这个创意点顺利拉到婚庆公司、珠宝品牌、五星酒店等赞助,制片人表示,对标作品是由张国立和蒋雯丽主演的那部《金婚》,《金婚》一集描写一年,做成50集,《婚前三十天》计划一集描写一天,做成30集。

《婚前三十天》的编剧是两个女人,已交出剧情大纲,但制片人不满意,具体有哪些意见,他却说不上来,请公司众员工畅所欲言。

《婚前三十天》是双女主结构,甲32岁,是成熟女性,事业小有所成,乙23岁,大学毕业就结婚的小白领。剧本部的同事先后提意见,一个女同事认为,甲的丈夫26岁,比甲整整小了6岁,观众接受不了,建议改成同龄人。编剧说:“电视上那么多中年男人和刚毕业的女下属谈恋爱。”

这部剧的责任编辑是个大学刚毕业的女孩,看着很青春时尚,她说:“没错,男大女小符合现实。所以我们得遵循传统习惯,女人不能比男人大那么多,姐弟恋是小众口味。”

责编是编剧和制片人之间的桥梁,主要负责沟通协调,盯编剧进度,对编剧提交的剧本给予意见建议。制片人接受她的建议,看向编剧,编剧只好说:“那我们把甲改到28岁左右?”

责编马上说:“那不还是大两岁吗,不合适吧。真的,姐弟恋是很多读者观众的雷点,看都不看。”

杨树心想自己也是观众,她这个观众很随和,只要甲塑造得有魅力,别说吸引小她6岁的男人了,吸引女人她也理解,她正想发言,被易无轻轻碰了一下胳膊,示意她别出声。

接下来的意见更是让杨树大饱耳福,按大纲设置,乙的丈夫是大学同学,彼此是初恋定终身,鉴于甲那对被改成同龄人,因此乙的丈夫得改为年长男性,避免角色雷同。

编剧的想法是改成工作上的搭档,亦师亦友型,专业人士,性情宽厚,事业上互相协助,生活上互相陪伴。责编质疑:“那么这个男的有什么魅力?也太普通了吧。”

制片人说:“IP小说不是很流行霸道总裁吗,改成公司老板吧,为人凌厉,但很栽培她,在事业上引领女主成长。”

编剧据理力争:“可我们这戏是现实题材的生活剧,霸道总裁的写法太偶像剧了。”

一个男同事说:“总得考虑收视吧!我跟你说,你可别不信,观众就爱看霸道总裁爱上我,比如去年播的那个《杉杉来了》,我女朋友看了好几遍。”

之后进入剧情调整阶段,不外乎是甲在事业上被各路人马算计,富二代男友一次次用财富相助,狠狠打反派们的脸;乙甜美迷糊,犯错不断,但让阅人无数的精英老板耳目一新,最终金屋藏娇。

这种调整跟已婚三人组的爱好如出一辙,杨树有些困惑,她不明白为什么他们体会不到专业人士的魅力。散会后,她跟易无和姜妤一起回办公室,姜妤看出她的情绪,撇嘴道:“多听几次这种会议,你就气不过来了。”

杨树没好气:“金钱权势就等于男人的魅力吗?”

易无说:“你看那么多网文就知道了,大家都想当富豪权贵,无限度调度社会资源。”

杨树忽然想起陈樟也发过牢骚:“老程能发达,不就是给有钱人当女婿吗?自己家的爹不管用,就去认个爹,男男女女都一样。”

分手后的痛失感在这时才到来,这些天,陈樟发过好几次信息:“我想你。”杨树都忍着没回复。陈樟也打过电话,她也没接,但那种心疼感还在,文艺作品里,主角叱咤风云,无所不能,生活中,陈樟能指靠的,只有那些一夜夜熬出的心血。

易无见杨树低落,以为她还在想会议室的事,低声说:“这项目被带到沟里了,肯定成不了。”

杨树闷闷不乐,军嫂以为她受不了会议室里的二手烟,递上润喉糖:“润下喉咙。”

包法利夫人说:“主管在跟人事申请,再招个男的,以后再喊我们部门开剧本会,就让两个男的去,他们抽烟,你们也抽。”

已婚三人组都只去过一次剧本会,不肯再去。用包法利夫人的话说,她既不想吸二手烟,也不爱听人扯淡,那帮人说着说着就扯起了闲篇,半天拉不回来,一上午可能就半小时用于讲正事。军嫂则说表面是让大家各抒己见,但归根结底是一言堂,有话语权的人说了算。

杨树想到剧本会上那两个编剧,制片人固然有话语权,但大学刚毕业的责任编辑是他的助手,对编剧也有话语权。编剧写过几部作品,播得也不错,但不得不听命于责编。

通过会议上对责编和制片人的观察,杨树觉得这个机制有待商榷,责编年轻,经验也欠缺,甚至没写过剧本,却拥有对成熟编剧作品的否决权。

主管说责编是公司自己人,制片人自然更信任责编。杨树默然打开文学网站,找篇轻松风格的小说看。就冲公司目前囤积的IP来看,哪怕只投拍其中三分之一,未来几年,电视屏幕上将会充斥大量不同外壳,但内在相似的霸道总裁爱上傻白甜女孩的故事。

不过,也许同事们说得对,慕强是人类天性,观众就爱看这类。远的不说,丁盼兮每天的下饭剧也是这种。有时杨树很费解,丁盼兮看完电视上英俊的总裁和王爷们,入睡搂的却是她的漫画家,不知心里有没有落差。

中午,杨树去前台拿外卖,路过会议室,听到制片人在挽留编剧。两个编剧都是三十来岁的人,她们对现实题材很感兴趣,认为婚礼倒计时三十天,能探讨许多生活中的问题,这才接受委托创作,但今天这么一调整,变成常规的偶像剧,不是她们想写的。

制片人是从发行人员转过来的,《婚前三十天》是他第一个项目,他也拿《杉杉来了》举例,故事讲的是都市小职员和大老板从相识到相恋的过程,按照传统戏剧法则,它没有丰富的故事内核,也没有大的戏剧冲突,但它成功了。

不光是制片人的太太和丈母娘,在餐厅也有无数人在看,还看得满脸堆笑,制片人也很不解,他说起去年另一部剧《古剑奇谭》,它是单机游戏改编,也热播一时,还直接催生出一个词“流量”。男主角被誉为流量明星,意即他人气高,影响广,关于他的资讯会让网站和手机等访问流量暴增。

这些实例无不说明,影视业过去的经验逐渐被颠覆,谁能没有危机?《婚前三十天》是公司的原创点子,不是IP,制片人判定已经失了先机。既然IP时代已不可避免地到来,为何不顺应时势?

影视剧动辄几千万上亿投资,试错成本太高,如果还按传统范式操作项目,可能不等投拍,就已过时。杨树几乎要被制片人这席话说服,但隐隐却感觉有哪里不对。

《杉杉来了》播出时,章嘉敏也很喜欢,杨树跟着看过几集,女主角灵动可爱,男主角英俊挺拔,是很讨喜的偶像剧。她决定回家找出来看完,琢磨琢磨成功之道。

制片人向两个编剧道歉,他承认自己先前对《婚前三十天》的生活剧定位错了,它应该是以谈恋爱为主的轻喜剧,编剧问:“那为什么要改成男强女弱,两个女人都那么被动。”

制片人笑道:“现实就是这样。”

“可您刚才说,现在改成偶像剧了,不是现实题材了。”两个编剧仍然请辞,杨树走开了,她听得出来,制片人其实也是真心想把事情做好,否则让编剧自由发挥,他还能少费点心思。

回办公室,杨树跟主管聊起这事,主管让她听着玩,影视剧需要通力合作,但剧本是资本和市场导向,只有屈指可数的几个大编剧,才有一定的话语权。

下午,制作部召开全体会议,分管副总通报,某家视频网站已购入几千个IP小说,而且这个数目还在增加。

众人都惊怔,但也明白形势逼人,演员片酬居高不下,拍摄制作费也水涨船高,选择IP小说投拍,很大程度出于抗风险意识。因为能在浩瀚的网络文学界杀出来的作品,本身就说明了成功,在它读者广泛的基础下,把它拍出来,火的几率大。

照目前趋势看,IP热还得火上几年,下班后,杨树走出大楼,一抬头,陈樟站在公司门口的花坛边。

杨树走上前去,陈樟狠狠抱住她:“我错了,你回来吧。”

杨树在他怀里待了一会儿才挣开,是认真喜欢过的人,但一切都过去了。她说:“我们真的算了。”

陈樟看着杨树,杨树也看着他,狠狠心,说:“我已经不喜欢你了。”然后快步走了,不敢再看陈樟那双眼睛。

<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
北京往事
连载中纯白阴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