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第 17 章

易无为公司买下一部刑侦小说,大老板很喜欢,自己担任制片人,请了资深编剧团队改编。上个月,剧本出了前10集,编剧做出了结构清晰的单元剧形式,案件类型丰富,情节曲折,导演团队也说是近年来少见的好本子,结果他们想了几天,要求改成大男主向,主线人物贯穿所有案件。资深编剧争取了几次,但被驳回。

广..电局早有明文规定,涉案题材不能上黄金档,刑侦剧在市场上遇冷数年,今年上半年,有两部刑侦剧先后登陆卫视黄金档和视频网站,这个题材才重新走进大众视野。

大老板念在原著小说十分精彩,才决定投拍试试,上不了卫视的话,多卖几家地面台和视频网站,也能回本,但根据数据公司的信息来看,单元剧案件收视低迷。观众的习惯仍是看主角从头参与到尾的完整剧情故事,不改不行。

易无眼睁睁地看着那么好的剧本被改了,从大纲改起。今天,他看到前5集剧本,颓了。也不能说多不好,但为了让主角和情节深度羁绊,剧本里有很多强行的情节,失去了原剧本那种酣畅淋漓的特质。

大老板并不想改成这样,但市场导向决定一切,易无发牢骚:“要是有个同类题材爆了,公司就敢跟风了,但爆的那个,不也是别人坚持了吗?”

包法利夫人说大老板肯拍刑侦剧,已经很有胆量,等将来市场成熟了,再做现在这样的也不迟。易无更颓,杨树也为原著可惜,把阅读链接发给秦朗。

丁盼兮走出卧室,倚门而立,秦朗招手,让她来吃水果,他都切好了。丁盼兮把玩着一只砂糖橘,意有所指:“你前女友把你调教得很不错。”

秦朗没听懂,丁盼兮解释说洗衣做饭他都行,不像漫画家,废纸巾掉在地上了,他都直接踩过去,喊他去收个衣服,喊了几次,动了,但是衣架乱丢,还觉得帮了女朋友天大的忙,但秦朗洗碗拖地都抢着干。

秦朗很费解:“就这?我从小就和我妈一起干活。”

丁盼兮问:“不是你女朋友教的?”

秦朗没和前女友共同生活过,只在假期见面,但他父母感情很好,家务活都一起做,他爸做饭比他妈做得多,也好吃些。

丁盼兮顺势问起他的家庭情况,秦朗父母都在张家界林业站工作,终年生活在密林深处,观测山林,监测山火,学龄前他在那里度过,后来在外婆家里住,每到假期都去父母工作的瞭望塔玩耍。

森林最怕火灾,守林人很辛苦,杨树想到他从事的职业:“那时候就想到要发明一个先进的玩意,帮你爸妈减轻负担吗?”

“你怎么知道?”秦朗拿过平板电脑,给她看那一片郁郁葱葱的林海,在肉眼看不到的地方,红外热像仪在发挥着功效。

大学四年级,秦朗在一家公司实习,为父母引入了公司研发的高温预警系统,可自行设定预警温度,监控点一旦出现异常高温,即刻告警。杨树问:“就跟烟雾报警器一样吗?”

秦朗说类似,杨树又问红外热像仪长什么样,秦朗给她看公司最新款手持式热像仪,他前段时间忙活的就是这个,过年就带回家给父母,用它进行人工巡警定位。

杨树手指一张张划过他拍摄的森林照片,理解他为什么喜欢听她讲故事了,在那样孤绝环境长大的人,对外面的世界,对未知的一切都会感兴趣吧。

两人又在聊枯燥话题,丁盼兮接着去看剧,夜里她溜进杨树房间,杨树说秦朗夸她好看又温柔,丁盼本来恹恹的,闻言振奋了点:“这还差不多。别人都往死里夸我,他还真含蓄,平时不还挺活泼吗?”

杨树轰她回自己屋,睡个饱觉去上班。分管副总作出指示,让大家多挑点古代言情小说,主角最好是历史上有名有姓的女人,公司好做成大女主戏。如今国产剧的观众以女人为多,女人最爱看谈恋爱为主的古装剧。

已婚三人组欢欣鼓舞,她们早说《瓷缘》没劲,做言情剧才能赚到钱。杨树又塞上耳机。

朱青找上杨树,出版社请的翻译家已完成那部外版小说第一部翻译工作,社里总编辑称赞有加,把它列入明年的重点书目。

杨树约朱青吃饭庆祝,要是往常,朱青会拒绝,但外版小说拉近了两人距离,朱青说她随时有空。

圣诞节快到了,丁盼兮买了营造氛围的风灯烛台和小圣诞树,想在家和秦朗共进烛光晚餐,杨树跟朱青约在平安夜见面。

平安夜上午,包法利夫人收到一束红玫瑰,以及某个大牌的项链。中午,军嫂也收到丈夫订的鲜花,老板娘等到了下午,丈夫却什么都没表示。包法利夫人喊她一起去接孩子,她破天荒地没去,还出去打了一通电话,气呼呼进来,一看就是逼迫丈夫给点惊喜,但被拒绝了。

主管说:“今天买花多贵啊,回头再让他补。”

军嫂说丈夫常年在驻地,如果他在身边,她才不让他买花,相守比什么都实在。老板娘很烦:“你一说他就照办,我家那个,说都说不得。”

军嫂说:“一束花,又不能当饭吃,我宁可他给我买双鞋。”

包法利夫人走了,老板娘打起精神,笑话包法利也终于浪漫了一把,不知道被夫人耳提面命了多久,没准是夫人自己买的。

傍晚快下班时,姜妤也收到了鲜花,她有个大学同学对她追得很勤。杨树抬头看向外面欲雪的天色,过去几年里,每到这天,她都会和陈樟去吃顿热腾腾的火锅,今天约会对象换成朱青。

距离后海二里地有家老北京铜炉火锅店,杨树吃到媲美故乡的好羊肉。饭后,她和朱青各拎一瓶没喝完的甜酒,溜溜达达去后海。

朱青喝点酒兴致高,话多了些。她19岁从广东考来北京读大学,最喜欢国子监和后海,杨树便和她一路闲谈,从荷花市场逛到烟袋斜街,再去南锣鼓巷,那边有几家很适合谈天的小店。

丁盼兮召唤杨树:“你快回吧,我自己睡了。”杨树看得直乐,回家已是凌晨一点,客厅里没有开灯,秦朗吃着薯片看电影。

路灯光照进来,杨树暗笑,美女蛇腰身袅袅,他居然施施然走开了,这条漏网之鱼还挺有想法。秦朗往旁边坐了坐,压低声问:“要不要一起看?才刚开头,我倒回去。”

秦朗经常加班到半夜,他所在的部门不用打卡上班,杨树可不行,她急着去洗漱:“你看吧。”

秦朗哦了一声,语气有点失望,杨树坐过去,他把薯片往她面前递,杨树抓出两片吃了,怀疑他想说丁盼兮的事,心里有些紧张。秦朗可能也不知道该怎么说,两人默默看电影,情节挺吸引人,杨树看了几分钟,走开了:“我改天再看。”

第二天走路去地铁,丁盼兮很郁闷,她想放弃秦朗了。她精心做了大餐,准备了红酒,但秦朗聊的东西她不感兴趣,把话题扯到最近热播的电视剧吧,秦朗喜欢打打杀杀的,她也不爱听,脸上撑个笑,腮帮子都僵了。

以丁盼兮的经验,对男人要有礼貌,乖顺聆听,不时附和,火候差不多,就心照不宣了,但秦朗忙着去洗碗,什么氛围都没了,而且还问了几次杨树怎么还没回。

杨树笑说他大概是不自在,丁盼兮更加郁闷,她跟别的男人在一起,他们都只专心看她,秦朗让她特别没面子,她要换目标了。同事的表哥最近对她追得很狂热,昨晚还抱着尤克里里弹唱了一首情歌录给她。

那男人是大学助教,爱好音乐,他有个朋友开了演艺公司,他去学尤克里里,学得像模像样的,而且还会作词作曲,朋友想把他的作品买下来。

视频里的男人平头正脸,比漫画家外表好一些,他弹唱的作品算是民谣,很舒缓,音色也挺悦耳,丁盼兮问杨树的意见,杨树坦言自己对文艺型的男人有偏见,丁盼兮说:“可他真的很有才华啊。”

杨树踏入社会就在跟文化圈的人打交道,比起人品性格样貌和财富,才华是最见仁见智的,易于伪装,便于唬人,被谁的才华所征服,帮他传播作品就够了,干嘛要变成男朋友?当初丁盼兮和漫画家在一起,她就很惊叹,人品和长相都一无是处的男人,都能找到丁盼兮这样的美人。

丁盼兮吃过才子的亏,她不打算马上进入状态,但她对秦朗是没想头了,追秦朗是觉得他人好,可是男的对她感不感兴趣,她心里门儿清,她只找只喜欢她的男人。

杨树嘲笑她:“每天有那么多无处安放的精力,不如琢磨赚钱吧。”

丁盼兮是有危机感,年轻小姑娘一茬茬冒出来,她的优势不明显了。她很后悔太散漫,虽然喜欢锦衣玉食,但是要花费很大精力才挣得到钱,她就算了,少买点裙子鞋子也行,宁可过得平淡点,图个身心舒坦。但28岁还没什么钱,还不上进,大概率38岁也不会有钱,她做的是人力资源,最清楚35岁以上的基层员工有多么容易被淘汰。

丁盼兮以前总以为自己有退路,比如找个经济好的男人收山归隐,但公司和客户公司的高管什么德行,她一清二楚,但找个有一技之长的才子吧,也没能过上稳定的好日子。

杨树和秦朗都把精力花在工作上,丁盼兮都看在眼里。在这个寒冷的圣诞节清晨,她隔着地铁门,看着杨树走入上班人群,认清一个事实,每个人都被生活驱赶着向前,没有退路可言。她绝不想回到她出生的小村庄,守着家族那十亩樱桃园为生。

<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
北京往事
连载中纯白阴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