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章 第 47 章

“爷爷,在你的眼里我昨天说的那些都不值一个五六块的保温茶桶吗?”自己爷爷的反应早就在陈盼的意料中,放下手上的抹布后,陈盼直接侧头看向对方。

“不是,爷爷自然知道你昨天说的挺对挺有价值的。但是——”

陈爱国皱眉想解释,但陈盼根本就不给他继续解释的机会。

“爷爷你既然知道这些,那为什么还要拒绝这份报酬?今天别说他给我拿来一个保温桶,他就算给我送来一千块一万块我都会坦然接受的。如果秦家用我的方法实施了,他家店铺绝对会成为这附近最好最出名的店铺。这样下去,他们后期的受益是非常非常可观的。我给他出了这么好的点子,后面又给他说了那么多促销手段,但凡眼光长远知道知恩图报的,就应该知道报答的。

我说了那么多,他如果连一声招呼都不打,一个真正感谢都没有,爷爷你觉得我后续会继续跟他再打交道吗?会跟他再说任何其他赚钱手段吗?而且这个保温桶只能是第一个感谢。如果他后续真的赚钱,没有其他表示,以为只用一个五六块的保温桶就能打发我。那他在我的眼里也就那样了,他的格局和成就也就只能到这里了。”

陈盼是挺感激秦阳上辈子对她的照顾,为了回应上辈子那份特殊关心,她就有了想感谢一下秦阳的打算。

但所有的感谢从她提醒对方,让他带着她母亲提前去医院做检查起,就已经结束了。

后续不管是他们家买对方家的店铺,还是对方给他家换窗户贴外墙,都应该是钱货两清和独属于这辈子的人情世故了。

如果她家不给他家九千块钱,秦阳家会给她家免费店铺吗?

如果秦家盖房子时,他爷爷和门口王叔叔没有隔三差五的去帮忙,秦家在换窗户和贴外墙的时候,真的会那么干脆和心甘情愿吗?

“爷爷,你说的对,做人是应该要堂堂正正坦坦荡荡,确实不能因为贪一些蝇头小利就被别人看不起。但同样,在给别人确实提供了帮助后,我们也应该坦坦荡荡接受别人给我们的报酬,因为这是我们应得的。我给他提供了那么好的点子,他就应该这么感谢我的。”

自己爷爷什么都没有说呢,这几天一直被困在小卖铺的陈盼就越说越起劲。

她叭叭的说完自己想说的后,就拿起旁边的抹布,再次擦拭起手上的不锈钢保温桶。

“……”

陈爱国算是被她的一番言论,彻底弄的不知所措了。

许久许久后,他才慢慢找回自己的声音:“行吧,不给就不给,你应得就你应得的。”

隐隐约约的感觉自己孙女现在好像很不一般,也依稀从对方身上感觉出了一丝莫名其妙的怒气。或者说对方假期被困住完全不能出去那一丝怨气,现在真的被陈爱国正视了。

反正在踌躇一下后,陈爱国终于又说道:“那啥盼盼你继续守着,爷爷去买菜了。”

“嗯!”看到自己爷爷递过来的钱突然发了脾气的陈盼,这个时候也逐渐清醒过来了。

转头对着自己爷爷轻轻的点点头,随即陈盼就象平时那样乖巧的干起活来。

刚好这个时候又有顾客过来了,陈盼便立马放下手上的抹布赶快去卖货了。

等陈盼招待完那个顾客后,抬头就发现自家爷爷早就骑着那辆半旧的自行车呼哧呼哧走远了。

望着对方屁股下那辆半旧自行车,望着对方车子后面架着的那两个大型号竹编框,看着对方穿着天蓝色衬衫微微佝偻着的背影。

就在这一瞬间,陈盼终于知道自己刚才为什么那么激动,那么的——那么的生气了。

因为刚才在跟秦家人接触时,陈盼突然发现自己爷爷跑的太快,人太好了,太殷勤了,或者说讨好秦家,讨好的有些太过,太卑微了。

陈盼承认她爷爷和奶奶,都是他们清水村难得的老好人。

因为长期在农村生活,习惯了那里的互帮互助和干农活合作制。

所以他们是习惯了,别人家有事情他们就顺手帮一把的。

今天我给王家和杨家浇一下水,回头我家有事情时候,也好让别人帮我们一把。

今天我顺手把你家狗和牛赶回去,回头你看见我家狗和羊出来了,那就拜托你也给我赶一下。

今天我把你家门口的麦子和菜籽盖住了,回头我出门了,遇到天气不好,也麻烦你把我家门口麦子和菜籽收一下。

今天我顺手把在你家在外面玩耍的小孩子赶回来了,回头你看到我家孩子在危险的山上和河边玩耍,你应该也会把我家孩子赶回来。

今天你不在出去打工了,我帮你照顾一下你老娘孩子。回头那天我家出事了,也麻烦你照顾一下我老子娘和孩子。

这就是农村,大家互帮互助,尊老爱幼的关键。

这里面最真实的目的,其实是平等的互帮互助。是我帮你,回头你也帮我一下的意思。是大家默守这个规矩,平等的接触着。

在农村,但凡脑袋正常的,几乎都是这样交往的。

但他爷爷对待秦家的态度,明显太过,太殷勤了。

就算他们家已经买下了秦家的店铺了,他爷爷好像还是那种租客心态。

而且他的这种租客心态,不是陈盼上辈子的那种我给你钱了,我就是这个屋子的合法租客,我就受到法律保护的那种租房心态。

他爷爷的租客心态,好像是那种旧社会长工对待土地主的心态。

秦家盖房子,他天天跑去自发的跑上跑下。

秦家来货了,人家亲妈还没有走近呢,他爷爷就已经快速的跑到面包车下面了。

人家给个东西,他就诚惶诚恐的,一副就怕自己收了东西,别人就会小瞧就会暗中看不起他的样子。

明明是她出了主意,秦家就应该报答感谢她的事情。

但陈盼就是从自家爷爷和秦阳的母亲的态度中,看到了一种类似恩赐不在意和诚惶诚恐惶惶不安的感觉。

陈盼没有办法,正确的说出自己的感觉。

但她刚才跟她爷爷说的是真的,今天这个保温茶桶,她就是收的心安理得。

而且如果秦家以为只用一个保温桶就能打发了她,那他们就想错了。

陈盼在自家铺子,胡思乱想着。

秦家铺子里,隔壁蒋文武的母亲刚才接到了自己儿子报喜电话,如今正在秦家感谢着秦阳,顺便向秦阳打听她儿子说的那个广告设计公司,到底是做什么的。

而骑着自行车赶往菜市场的陈爱国,则是在思考孙女刚才说的话。

孙女说的“应该”“我值得”,都是让陈爱国感觉很陌生的东西。孙女为什么会生气,陈爱国算是隐隐约约察觉到了一点。

一下一下的踩着脚下的自行车,慢慢陈爱国的心里有了一点点其他的,不一样的感觉。

慢慢的,他依稀明白了,今天这事情,秦家感谢他们家是应该的。

慢慢的,他似乎懂了,孙女的硬气和理直气壮。

其实如果不是自身经济和家境实力确实不行,有谁会活的那么谨慎和热情呢。

儿子早早过世,家里只有一个意外天赐的孙女。

为了他们的以后,为了孙女的以后。在村子的时候,他们才尽量的压抑着脾气,努力跟周围的所有邻居都打好关系。

以前跟他们吵架的大哥二哥,姐夫大舅子家,这些年他们也逐渐的跟他们把关系缓和下来了。

来到六平镇,他们毕竟是租了秦家的房子。为了不发生秦家突然涨租,突然不把房子租给他们,突然讨厌他们的事情。他和自己老婆从来这里后,就下意识的讨好着周围的所有人。

刚好秦家母子对他们也不错,他们就讨好的更加心安理得了。

怕被人看轻了,怕会突然遭到别人的刁难,怕他们不够好别人有什么事情不带自己,或者自家出什么事情周围完全没有帮助自己的人。

他们就一直都下意识谨慎着,也一直都活的战战兢兢地,就一直在践行礼多人不怪,与人为善的行事准则。

什么“应该”,什么“我值得”,什么“他今天如果只想用一个保温桶就打发了我,那他在我眼里也就那样。”

这些所有的一切,在陈爱国的眼里都很陌生。

以前如果孙女在自己面前说这样的话,陈爱国肯定会毫不犹豫的反驳,肯定会告诉对方“你以为你是谁,我们又是谁?你有什么值得人家感谢的?你还看不起人家?人家需要你看得起吗?你有什么本事看不起对方?你的看不起和失望在别人眼里值个几斤几两?”

如果是以前,陈爱国肯定会这么说,肯定会让自家孙女看清楚自己的实力,以及他们家的家境的。

但此刻,想着自家孙女刚才说那话模样。

想着自家孙女理直气壮的模样。

想着她昨天侃侃而谈,秦家小子只能认真听着的模样。

渐渐的,陈爱国一直弯着的腰,突然就一点点的直了起来。

在下一个向下的路口上,一辈子都下意识弯着腰,下意识的谨言慎行,下意识畏首畏尾,下意识瞻前顾后的陈爱国。

在车子急速向下时,他就是像年轻的时候那样,下意识的把身板挺的直直的。也下意识呼出了胸口的一道积压了十几年快二十年的特殊浊气。

等在菜市场买了所有的蔬菜和肉后,陈爱国还去市场门口的一个公共电话亭给家里打了一个电话。

他家自然没有电话,电话是打到供销社,然后供销社托外面的人去他家叫人的。

所以陈爱国打完电话后,稍微等了一下。

等时间过了七八分钟,他才重新把电话打过去。

“陈哥,嫂子还没有过来,应该在路上呢,或者暂时不在家呢。你看你是等会打过来,还是回头让嫂子给你把电话回过去?如果可以你也可以把事情告诉我,回头我再告诉她。”

供销社老板跟陈爱国以前关系不错,对方只比陈爱国小四五岁。当时他被分配到清水村供销社上班时,还是二十出头的年轻小伙子。如今一转眼二十年过去了,曾经的小杜也逐渐变成了大家嘴里的老杜和杜叔了。

如果是以前,陈爱国不愿意麻烦对方,也不愿意把自己的事情告诉对方,肯定不会让对方转告的。

但如今看着自己身边装满白菜青椒猪肉牛肉的二八大杠,陈爱国却突然道:“其实也没有什么大事,我就是想问一下她回去都一星期了,到底什么时候回来?我这边想做一点卖甜醅的生意,我也想让她顺便再弄两袋去皮的莜麦和青稞,给我带下来!”

“嗯,问她什么时候回来,再给你弄两袋去皮的莜麦和青稞。明白了明白了,我都记下了,看样子老哥你在外面生意做的不错啊?”

三四点,无论是什么地方都是生意不太好的时候。

供销社老板见店里没人,就下意识跟陈爱国唠了起来。

让不让他们传话写便签,有时候其实也表示着,他们值不值得对方信任。

像一些私密话,私密事情,不告诉他们是应该的。

但像刚才的话,其实就是可以让他们传达一下的。

反正陈爱国今天的举动,就是让老杜久违的感受到了一点点被信任,他就好好的跟陈爱国聊了起来。

“我这边不管再好,肯定也是比不上你那边的。但如今的日子,说实话确实比在村子强多了。那天你要是出差或者转亲戚来六平了,你可以来我这边坐坐,到时我请你吃我家的烧饼啊!”

“那感情好!我们好久没有坐在一起喝酒了,到时可以碰两个!”

“确实!”

以前的兄弟感情,好像一下子就过来了。

想着曾经对方刚来清河村时,陈爱国是第一个跟对方成为朋友的,陈爱国甚至还跟对方学习过怎么打算盘。

这一刻,隔在两人中间十几年隔阂,好像就像一阵风一层纱一样,轻轻的一吹,就突然的没有了。

两人的对话,最后被匆匆过来的徐春花打断了。

见正主过来了,四十五岁的老杜匆匆跟陈爱国说了一下,立马把电话交了过去。

“我什么时候回去?这后天不是有集吗,我想后天去赶赶集顺便再去看看我爸妈。等看完他们我立马就回去了。这么了?我才走一星期,你们就不行了啊?”

陈奶奶看着远处的老杜,下意识笑着,也不好意思着。

老式的话筒隔音不太好,或者说现在的人打电话都习惯喊,一副对面的人完全听不见的模样。

反正此刻,已经走到布衣区的老杜,就是清清楚楚的听到了里面老陈的大嗓门。

“我是不急,但盼盼急啊。这孩子好不容易放暑假,我害怕我们一直都关着她,她迟早会急疯的。”

“什么急疯啊,有你这么说话的吗!是盼盼跟你抱怨了吗?”

“没有,这孩子那么乖,那里会真的把心里的想法说出来。不过她最近越来越急躁,应该是快忍不下去了。”

“那你提前给她说一下,就说我后天赶完集,看完太姥姥和太姥爷就直接从陈家镇坐班车回去。唉,我本来想大后天再从家里出发的。”

“不用了,不用了,那你按照你的步骤正常来吧。难得你休息一下,也不能太催着你了。盼盼那边,她后面还有很多假期呢,只要我们好好跟她说,她能理解的。对了,盼盼说这样的天气我们应该做甜醅卖一下,你做的甜醅那么好吃,我也感觉可以试试。

要不你这两天跟永一,永强他们说说,让他们顺便给我们弄点除皮的青稞和莜麦。这个东西他们如果感觉自己弄的麻烦,也可以去附近邻居家收收。最近大家弄这个的多,稍微给大家一点钱,大家应该愿意给我们匀一点的。”

“只要两袋吗?如果真的做那个,两袋够吗?”

“那也可以弄三袋,我们也不知道外面有没有人买这个,也不好一下子弄太多,就先弄两三袋试试吧。过两天也刚好到永强他们送面送油的时间了,你跟他们商量一下,到时没准可以跟他们一起回来。”

“那也行,我等会就去问问。”

……

手上有钱了,陈爱国和徐春花似乎连打电话的情况,都跟以前不一样了。以前他们是拿到电话,就立马看着上面的时间,就怕说多了会浪费那一毛两毛。但今天他们就是拿着电话一下子聊了很久,似乎完全不在意浪费了。

甚至在这个电话结尾前,陈爱国都主动提醒道:“难得来供销社,你干脆今天就把回娘家的东西都买好,省的明后天要再过来。”

“也是!”

徐春花嘴上答应着,等挂完这个电话后,她便当真在供销社逛了起来。

清水村的供销社是附近最大的商店,按农村一间一间的算法,这里的铺面是足足有八间的。供销社的后面,还有一个特别大的院子,里面有专门的仓房和库房。

就算他们清水村已经有其他的小卖铺了,但清水村的供销社依旧是附近几个村子面积最大,里面货品最全的地方。

笑着跟早早认识的老杜说着话,这天徐春花就是一下子在这里买了很多东西。

有蓝白小碎花的确良薄衬衫、黑色的男女长裤子、老头抽的哈德门香烟、小媳妇喜欢的漂亮纱巾、中年男人穿的白色短袖衬衫、小孩子喜欢漂亮发夹、小男孩喜欢的小水枪。

还有适合她自己穿的带红花的宽松衬衫,感觉自己的裤子也不适合回娘家,徐春花也给自己买了一条特别有版型的白色薄裤子。

裤子有了,鞋子似乎也应该买一双。

在给自己买鞋时,看着供销社新来的那些带洞眼的凉皮鞋。

想到自己如果只给嫂子买一个纱巾,没准对方心里会不痛快。陈奶奶在旁边老杜的推销下,干脆大手一挥,不仅给自己选了一双合适的黑色凉鞋,也给自己老娘选了一双棕色的鞋子,又给自己嫂子也买了一双适合的米色凉鞋。

至于自己哥哥那边,徐春花不打算买了。

“我爸爸那边,每次我买的鞋子他都不喜欢。这次我回去带着他去大集上,让他自己选。”

“那也行,那不给盼盼和陈哥买一两样吗?”

看到她这么消费,杜老板也是非常开心的。他开心自己认识的老朋友,现在的日子终于变好了,也开心他们在自己这里大消费,让他赚到钱了。

心里虽然知道不应该,但出于商人本能,他还是提起盼盼和陈爱国,想让对面的嫂子再买一点。

“他们的东西,我也去集上买。我家盼盼还没有穿过裙子呢,这次我打算去集会上给她买个裙子。我家老头子这边,我打算给他挑个颜色再浅一点的衣服,你这边没有合适的,到时我也去集上买。如果集会上没有合适的,我到时就在六平给他们买。我们家铺子隔壁的隔壁就是专门卖衣服鞋子的,我家旁边的那个小卖铺里也有衣服卖。”

在老杜给自己算账装东西时,陈奶奶一边在心里自己算着账,一边跟对方唠着。

看着柜台上的一大堆的东西,看着老杜笑着说“那也行”的热情模样,这一刻徐春花也久违的真正开心着。

谢谢大家的营养液,么么哒!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47章 第 47 章

<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
被抱走的赔钱货重生了(九零)
连载中一碗新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