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或许这就是因果报应吧。"
重回疗养院的苏锦葵看着眼前熟悉又陌生的一切叹了口气。
当初的她为什么会选择回到疗养院,除了想要帮父亲"赎罪"以外,最大的原因就是她放不下自己作为医生的那点儿"职业道德"。
纵然把汪卓阳剔出奥运名单这件事是队里共同的决定,但执行这一切的却是她的父亲。
她们家对汪卓阳有愧,即便做这件事的人是她爸而不是她。但作为一个享受过父亲照拂,甚至在同事们还在为生计奔波时,就可以有房有车的幸运儿。
苏锦葵实在做不到,在已经有希望的情况下,放弃那个可能性。
后来事实证明她们成功了,汪卓阳不但重回了国家队,还在三十岁那年以破纪录的成绩拿下了奥运金牌。
这算是一种赎罪,但过错不会因为赎罪而消失。
只有当赎罪的补偿远超于伤害的时候,一切才会合理。
因此当她重回高二暑假,失去了曾经考上理想大学的人生时,苏锦葵有时候也在想,说这会不会就是扭转一切所需要付出的代价。
他扭转了自己破烂不堪的职业生涯,而她……也算是提前回到了人生的正轨吧。
雪域疗养院的中医师,兼未来的下一任院长。
从苏杭回来的那几年,她确实在这边有了很大的成长,也在重新捡回"童子功"的同时,找到了自己的路。
这也是苏锦葵重来一次后,会愿意选择放弃高考的原因。她也想要看看若自己早早地重回中医,又能够做到怎样的程度。
至少现在的她确实没有勇气,再重新经历一次医学生的实习和规培。
说句不好听的哪怕她穿越回来的时间点,是在高考以后她都可能没有勇气再报一次医学院。
就像汪卓阳的职业生涯被改变了一样,现在的她想要尝试一下自己的另一条人生轨迹。
她就这样在高二的夏天,提前回到了中医行业的怀抱。
从未来12年后穿越回来的她,有了比当初年少时更加丰富的经验和知识。
或许曾经17岁她是一个将中医底子闲置多年的"半吊子",但经历过一整个奥运周期实战锻炼的她,早已拥有了这个年纪不应拥有的经验与知识。
她靠着在未来积攒的能力和经验在疗养院狠狠地刷了一波存在感。
而她在远在雾都的父母,也在看到苏爷爷苏奶奶传去的视频后,渐渐安心了下来。
蔡槿:"爸妈发来的视频你看了吗?小葵什么时候学的中医?"
苏江涛:"小时候学的啊,这事儿你不是早就知道吗?"
"不是我是说她的手法,她上初中后不是已经有好几年没怎么回过长白山了吗?她……"
"可能是因为现在长大了吧,小孩子性格毛躁又把控不好力度,现在长成大姑娘了自然会比以前有不少的优势。"
蔡槿:"但她就这样放弃高考,会不会……"
"仔细想想也不算是什么坏事吧,爸那边的中医师承又不需要大学本科才能考行医执照,小葵要是真学了临床以她的成绩肯定是得去外地的。"
"人生地不熟,又碰上医生这么个需要吃苦耐劳的行业,说真的比起让她自己一个在外地医院打拼,我更希望她留在爸妈那。"
"她回去接班,既不愁工作又不愁职场,甚至还能帮我们照看一下爸妈他们老两口,我觉得挺好的。"
"再说你别忘了咱现在的处境,咱搬到首都也有两年了,奥运会马上结束,小葵要是不主动回长白山的话,明年她高考结束的时候就是你我再陷催生之时。"
"你别忘了当初咱俩四个爸妈是怎么商量的。"
"我爸妈要一个手艺继承人,你爸妈要一个随母姓的二胎。这四个家长一起你架得住?"
"咱家可是连说自己不孕不育都会被立马拆穿的地方。"
"蔡槿沉默了,她知道丈夫的话没有掺杂一丝一毫的水分。"
都是独生子女,家里四个老人可早早地就在她们夫妻俩的二胎事业上达成了共识。
硬要的说话就连她们夫妻两个搬来首都发展,也有那么一丢丢躲二胎的想法在里面。
"算了,死道友不死贫道,反正是那丫头自己选的。"
"不过姑娘回老家的话,咱们给她买房的计划怎么办?不用在首都还房贷的话……要不给她在老家全款买栋别墅?"
苏江涛:"这你就不用担心了,你看看这个,妈今天早上刚发过来的。"
蔡槿:"妈发过来的……雪域康复中心的升级扩建计划?"
"是的,之前我和爸妈联络的时候,不是提到过小葵想走运动康复的路子吗?"
"所以爸妈就想着把康复中心扩建一下,这样小葵以后也更有动力接班。"
"爸妈的意思是让咱们两个帮忙联络一下,争取一下东北地区,冰雪项目的康复合作。"
"我想着反正滑雪队那边每年都要去长白山训练吗?以爸妈的技术老两口既然愿意给折扣,就应该是一个不错的合作机会。"
"我看爸妈的意思,是真的想要给小葵铺路了。"
蔡槿:"那行,剩下的我去沟通,奥运会这边还有最后几场比赛你看着点儿。"
……
一切都是那样的顺理成章,仿佛这才是这个世界本来该有的时间线。
苏锦葵就这样在长白山度过了一年。
一年后,在这个新一轮毕业季即将来临的夏天,18岁的苏锦葵带着自己的中医师师承证回到喜都参加了自己的高中毕业典礼。
同样的时间,同样的地点,但这一次她的人生却走向了完全不同的另一套路。
一年来已经适应"新生活"的苏锦葵曾无数次有过怀疑但一切的环环相扣实在太过顺理成章,有的时候她甚至会觉得自己记忆中的那十二年,不过是她在高考分数的压力下,所衍生的梦境或幻想。
然而就在她毕业典礼结束,准备回长白山继续上班的时候。苏爸的一通电话再次打断了她的思路。
"喂,爸?"
"小葵啊,你现在是不是还在喜都?"
"嗯,刚领完毕业证,准备一会儿随便吃点儿东西就回长白山。"
苏江涛:"哦,那这样你在喜都稍微等一下,下午帮我去机场接个人。"
"接人?"
苏锦葵不解地回问道。
爸妈那边有什么朋友是需要她去接的吗?何况她还要赶回去长白山上班,这种时候……
"是我队里的运动员。"
苏江涛:"汪卓阳,就是去年给队里赢了两块奥运金牌,然后就在网上挂了快一个月热搜的那个。"
"哦哦哦,记起来了,那个泳坛男神……他来喜都做什么?"
苏锦葵好奇道,她想不通一个常驻首都国家队的苏杭人,会突然跑来东北。
苏江涛:"他是我介绍过去的,前两天他总说自己游泳的时候肩膀状态不太对,"
"肩伤?"
苏锦葵的神色突然一怔。
"嗯,他说以前肩膀受过伤,但你也知道我们练游泳的肩膀有伤是常事,我也带他去过医院但医院这边又检查不出来什么,所以我就让他去喜都找你爷爷看看。"
"你在喜都的话就顺便帮我接一下人。"
"行,爸我知道了。虽然暂时不能确定,但我觉得他也可能是因为成绩的瓶颈没有达到心理预期,而产生了心理作用。"
"是那样最好,小葵不是爸鸡婆,我也知道医院检查结果应该没什么问题,但这小子的情况真的不一样。"
"时代不同了,我们泳队好不容易才有了一个明星运动员,所以……"
苏锦葵:"我知道要尽可能避免一切可能影响他成绩的因素对吧。"
"爸你放心,我会和外公知会一声的,就是他没问题,我也会让爷爷给他扎几针放松肌肉的疗程。"
"对对对,我就是这个意思。本来我也想着直接在首都这边找中医看看得了,但要真是心理问题,我们也搞点儿玄学反而有用。"
苏锦葵:"明白,毕竟爷爷的疗养院开在长白山,人杰地灵的排场比较足。"
苏锦葵以前曾问过爷爷为什么放着人口更多更发达的省会城市不呆,转而跑去长白山的小县城。
当时爷爷的回答主要有两方面。
一方面是长白山优越的自然和土壤环境能更好地培植药材。而另一方面就是病人的"心理需求"。
与西医在城市发达地区对交通便利的要求不同,大众对中医的刻板印象更像是那种类似"深山老道"一样的存在。
也因此长白山这个特殊的区位,反而成了那些年能够侧面给到病人心理安慰的最佳选址。
苏锦葵能理解父亲的想法,但问题是按照她"记忆"里的印象来看,此时此刻应该还没到汪卓阳肩膀伤病的时候。
尤其是在他首战奥运即拿下冠军的情况下,此时此刻的他应该不会像那个时间线的汪卓阳那样,因为错失了一届奥运而着了魔一样的训练。
照理来讲他的肩伤不应该是在这个时间发作。更何况他也不是那种会对中医有多少信任的类型。
"难不成……是奥运的时候拼太猛落下病根儿了? "
这本是裸开文,所以收藏真的很重要,只要有收藏,我加更的力度能超出你们对晋江作者的想象。
作者当年是有过一天两万字更新记录,只要收藏数的涨幅够顶,我什么都干得出来。比如我曾一周更新十万四千字。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4章 不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