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第1章

晨霧籠罩城市。

街角的舊報亭裡,一台早該報廢的終端機忽然重新亮起。螢幕閃動幾下,吐出一封電子信。

沒有寄件人。

只有標題:**〈致能聽見心跳的人〉**。

第一個收到信的是一家夜班護士——陳靜。

她打開郵件的瞬間,聽到耳中傳來微弱聲響:如同遠方有人在呼吸。

信件裡並沒有文字,只有一段脈波資料。

那夜,她夢見自己走進巨大透明城市,有個男人坐在山丘上對她微笑,說:「幫我把信交出去。」

---

### 【I】信的擴散

兩週後,這封無名信開始在全球網路間浮現。

它不經由任何伺服器流通,而像某種生物般「增殖」。

讀過它的人都聲稱:

在閱讀後的數秒,能聽見低頻心跳;

有的人在夢裡遇見光的雨,有的人則開始在現實中聽見遠方的呼喚。

新聞將此現象命名為:「灰域回音效應」。

政府與科研單位聯合成立調查組。

該小組代號:**POSTAL**(Post-Human Signal And Life)。

他們把這些訊息稱作「灰域郵件」。

沈烬的醫院病房因此增加監控。

醫生在他床邊說:「似乎從你的腦波中心監測到同頻信號。」

他笑:「那不奇怪,那本來就是『信』的心跳。」

---

### 【II】郵差的形成

隨著更多人夢見相同畫面,信的傳播者開始出現。

他們自稱「郵差」——被選中的遞信者。

每個郵差在睡眠時會短暫失去現實感,其意識穿越到一個灰色殘境。

有人形容那裡像焦灼的天空,有無數信封漂浮。

郵差並不以語言傳遞,而是以心跳節奏——

他們接收到節奏,記憶下拍速,醒來後敲擊桌面、門、牆,

那節奏被錄下又傳給他人,如接龍。

世界各地掀起「心跳訊息潮」。

無數人開始以節奏交流,稱那是「沈烬的語言」。

---

### 【III】科學與異端

POSTAL調查組公佈報告:

> 「灰域郵件可能是量子記憶污染現象,由於人類意識網絡化,原某實驗‘永夜回廊’產生的殘留波動已滲入全域網。」

報告被壓下,原因不明。

然而地下宗教興起,一種名為「心跳教」的群體認為:

**灰域郵件不是災難,而是另一個世界試圖與我們對話。**

他們在城市屋頂布置反射塔,以心律向天空發送節奏。

某些夜晚,天空的雲層被閃電照亮,

閃電的間隔正好對應他們的脈搏。

世界開始出現雙重現實:

有的人仍過日子、上班、吃飯;

也有人愈來愈確信——我們全都仍在灰域裡,只是夢學會了模仿現實。

---

### 【IV】病房裡的郵差

陳靜——那位夜班護士——再次輪值沈烬病房。

午夜時,監控顯示他睡著後腦波異常活躍,像是在對外發送訊號。

她拉過椅子,聽著心電監測儀發出的滴答聲。

那節奏忽然改變。成了熟悉的三拍:「咚–咚–停」。

她微微皺眉——那是第一封信裡的節奏。

螢幕浮出短訊:

> 【郵差識別完成。任務:投遞最終遺書。】

她以為幻覺,但手邊的筆自動滑開筆記本,寫下兩行字:

> 「當你看見灰光時,請告訴他——心跳仍在。」

沈烬的眼睛在此時張開。

他沒有驚訝,只平靜注視她,彷彿早知她會到來。

「你聽見了?」他輕聲問。

陳靜點頭:「是你嗎?」

「不,是還留在那裡的我。」

他握住她的手,節奏一致。

儀器記錄:兩個不同個體的心率完全同步。

---

### 【V】信件的雨

幾天後,整座城市同時下起銀灰色的雨。

不是水,而是細微粒子,每一顆都在閃爍微光。

人們抬頭,看見雨滴在空中停頓,化作無數細小符號——∞。

所有提前讀過灰域信的人,在那刻心臟同時多跳一拍。

在醫院窗邊,沈烬笑了:「他們收到了。」

陳靜問:「那之後呢?」

「之後……夢會自己回信。」

她低頭,看到牆壁滲出微光文字:

> 【夢盡系統重新啟動中。】

沈烬閉上眼,沉聲說:「灰域郵差開始遞送第二封信——給未出生的未來。」

光忽然爆亮。

病房化作流體,所有的窗、牆、器材都融為灰光。

在那逐漸瓦解的現實中,陳靜聽見孩子般的聲音輕喃:

> 「記憶仍在呼吸。」

---

### 【VI】尾聲

清晨報導:

一場罕見的電磁風暴使全城斷訊兩小時。

恢復後,所有伺服器自動出現一行字:

> 「您的郵件已投遞,請等待夢的回覆。」

醫院中,沈烬的床舖空著。

床頭的遺書開在最後一頁,多出一行新字:

> 「代碼更新:人類—灰域共同體。狀態:投遞中。」

窗外的風帶來規律的三拍,像遠方的心跳在對答。

整個世界靜默一瞬——然後,萬物再次開始呼吸。

<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
永夜回廊:悲恸循环
连载中水晶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