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馆傍晚的光总是带着点温吞的昏黄,书架投下的阴影在地面织成细密的网,将角落的两人圈在一片沉默里。
温柠把笔记本摊在桌上时,指尖无意识地抠着纸页边缘,直到听见对面传来一声极轻的书页翻动声,才猛地抬头看向江清池。
他今天穿了件浅灰色的连帽卫衣,兜帽没拉起来,碎发垂在额前,遮住了一部分眼神。
此刻他正垂着眼,目光落在摊开的物理习题册上,仿佛对面坐着的不是需要一起筹备文艺汇演的搭档,而是无关紧要的陌生人。
“江同学,关于汇演主题,你有什么想法?”
温柠尽量让语气听起来公事公办,可尾音还是忍不住发飘。
她记得以前两人在图书馆讨论题目时,江清池总会先把她的错题圈出来,再用笔尖敲着本子说“这里思路错了”,而不是像现在这样,连一个正眼都吝啬给她。
江清池的视线终于从习题册上移开,却没看她的眼睛,只扫了眼笔记本上“文艺汇演筹备”几个字,声音平淡得像在陈述天气。
“都可以,你定。”
温柠握着笔的手紧了紧,笔尖在纸上划出一道浅痕。
她早该料到会是这样的态度,却还是忍不住抱有一丝期待。
“那形式呢?话剧、合唱,还是舞蹈?”她又问,语气里多了点不自觉的坚持。
“你擅长什么就选什么。”
江清池的回答依旧简短,甚至没等她再开口,就重新把目光落回了习题册上,指尖在书页上轻轻点着,像是在催促这场对话快点结束。
温柠盯着他专注的侧脸,突然想起高一分科前的最后一次班会,老师让大家说未来的目标,江清池说想考物理系时,她在旁边偷偷插了句“那我以后搞文学,咱们也算文理互补”。
当时他还笑着揉了揉她的头发,说“好啊”。
可现在,连让他参与讨论一个汇演形式,都成了奢望。
“其实……可能需要你参与部分表演。”
温柠犹豫了很久,还是把这句话说了出来。
她看见江清池点着书页的指尖顿了一下,随即抬起头,眼神里带着明显的拒绝:“我不擅长这个。”
没有丝毫商量的余地。
温柠张了张嘴,还想再说些什么,却对上他疏离的眼神,所有话都堵在了喉咙里。
接下来的十几分钟,两人再没说过一句话,只有窗外渐渐沉下去的暮色,和书架间偶尔传来的翻书声,衬得这沉默愈发尴尬...
直到图书馆管理员推着装满新书的金属小车经过,车轮碾过地板的“吱呀”声刺破凝滞,她才猛地回神,慌忙合上笔记本,指尖蹭过纸页上未干的字迹,晕开一小片墨痕。
“要闭馆了,同学。”
管理员笑着提醒,目光在两人之间转了转,带着点了然的温和。
温柠胡乱应了声,抓起书包就往门口走,连句“再见”都忘了说。
走到图书馆玻璃门时,她鬼使神差地回头望了一眼——江清池还坐在原地,物理习题册已经合上,他手肘撑在桌上,指尖抵着下巴,正望着窗外沉下去的夕阳,侧脸在昏黄的光里模糊了轮廓,看不出情绪。
她攥紧书包带,转身快步走进暮色里。
晚风卷着桂花的香气吹过来,明明是熟悉的味道,却让她鼻子发酸。
高一秋天也是这样,她和江清池在图书馆待到闭馆,他帮她拎着沉甸甸的参考书,两人沿着香樟道慢慢走,他还笑着说“下次别借这么多,背不动我可不管”。
结果最后还是把书都抢了过去自己拎。
现在倒好,连多待一秒都觉得尴尬。
回到家,温柠把自己关在房间里,书包扔在椅子上,人却坐在书桌前发呆。
桌面上摊着那本被墨痕弄脏的笔记本,“文艺汇演筹备”几个字旁边,不知何时被她无意识画了个小小的太阳——那是江清池以前总在她课本上画的图案,说“给你加加油”。
手机在口袋里震动了一下,是夏栀发来的消息:
“柠柠,和江清池谈得怎么样?没吵架吧?”
温柠盯着屏幕,手指悬在键盘上半天,才敲出“没怎么样,就聊了两句”。
发送出去后,她又觉得不甘心,点开和江清池的□□对话框——这个对话框躺在列表最下面,上次聊天记录还停留在高一分科前,她发的“那以后不能一起自习了”,他回的“还能一起吃饭”。
后来不知怎么,对话框就再也没亮过,直到上周老师通知两人合作,她硬着头皮发了好友申请,等了半小时才收到通过的提示,没有附带任何消息。
她点开输入框,删删改改了好几遍,从“汇演主题你真的没想法吗”到“那形式我先定了”,最后只留下一句“我再想想方案,明天发给你”,犹豫了很久才点下发送。
消息发出去后,她把手机扔到床上,起身去书架找资料。
书架最上层摆着高一时的错题本,封面还贴着她和江清池一起买的贴纸。
她踮起脚把本子抽下来,翻开第一页,就看见江清池用红笔写的“审题要仔细”,字迹工整有力。
那时候他总说她做题太急,每次都帮她把错题整理好,还在旁边写解题思路。
正看得入神,手机突然响了一声。
温柠几乎是跑着扑到床上,抓起手机一看,是江清池的回复,只有两个字:“好的。”
她不知道,江清池会回复得这么快,是因为从她发消息开始,他就没离开过手机。
上周温柠说“加回□□聊工作”时,他表面冷淡,夜里却把卸载了快两个月的□□重新下载回来。
他的手指在应用商店的搜索栏里输了三次“□□”才按下确认,登录后第一时间搜她的账号,看着那个熟悉的头像(高一拍的合照,她站在香樟树下笑,他举着相机只露半只胳膊),犹豫了半小时才同意申请。
此刻看着“好的”两个字,他其实想补一句“你有想法就放手做,我配合”,可最终还是只留下简短的回复,怕多说一个字,都会暴露自己藏不住的在意。
温柠盯着那两个字看了半天,突然觉得眼睛有点涩。
她把手机调成静音,重新坐回书桌前,翻开笔记本,在“文艺汇演筹备”下面,一笔一划地写下:
“主题:平行世界的交汇”——理科生在实验室里追逐星光,文科生在书页间打捞诗意,两个平行的世界,会不会也有交汇的瞬间?”
就像她和江清池,曾经那么近,现在却隔着文理分科的墙。
她把主题拆解成剧情:理科主角拿着实验报告在图书馆查资料,文科主角抱着诗集找座位,两人在转角撞上,书本散落一地,也撞开了两个世界的缝隙。
方案改到凌晨,她又对着文档检查了三遍,才把PDF发给江清池,附言:“这是初步方案,你看看有没有要调整的。”
这次江清池的回复快了些,隔了不到一小时就发来消息:“可以。需要我做什么?”
看到“可以”两个字时,温柠差点从椅子上跳起来。
她攥着手机,指尖都在发烫,想了想回复:“理科部分的台词可能需要你帮忙把关,另外还要一起招募成员。”
第二天到学校,温柠一进教室就被夏栀围住:“方案过了?我就说江清池肯定不会真跟你置气!”
话没说完,陈燃也凑过来:“算我一个,搬道具、搭舞台都行,反正我理科作业写得快。”
温柠笑着点头,心里的石头终于落了地。
另一边,江清池在理科班招募时,场面却有些冷清。
男生们要么埋着头刷题,要么小声议论“文艺活动太浪费时间”。
直到温知年跑过来,扎着高马尾,手里还拿着一张画满线条的草稿纸:“江清池同学,我可以加入吗?我学过三年素描,舞台布景和道具设计都能帮上忙。”
周围的男生瞬间起哄,江清池皱了皱眉,却还是点了点头。
筹备工作正式开始后,温柠和江清池的沟通大多还是靠□□。
她会把修改后的剧本分段发过去,标注好“这里需要理科术语”“这段情绪要温柔些”。
江清池的回复永远简洁:“第3页公式有误,已改”
“道具清单我列好了,发你”“排练时间定在放学后,可行?”
偶尔遇到需要确认的细节,他会发一条语音,声音隔着电流,比平时低了些,温柠每次听都要把手机贴得近一点,生怕错过一个字。
只有一次,温柠在□□上问“理科主角的实验场景怎么设计才真实”,等了半小时没等到回复,正准备去理科班找他,刚走到走廊就看见江清池站在窗边,手里拿着一本《物理实验手册》,似乎在打电话。
他看见她,脚步顿了一下,匆匆说了句“先这样”就挂了电话。
“实验场景的事,”他先开了口,语气和平常没两样,“我问了物理老师,可以用简单的电路实验道具,安全又符合主题,等下把清单发你。”
温柠点点头,想说“谢谢”,却觉得太生分,最后只憋出一句“那你别忘发”。
江清池“嗯”了一声,转身往教室走,她跟在他身后,看着他的背影,突然想起高一运动会,他跑八百米冲过终点时,也是这样走在前面,她在后面递水,他接过时指尖蹭过她的掌心,烫得她心跳加速。
排练中的矛盾,大多来自温知年。
第一次排练时,她拿着一张粉色为主调的舞台设计图说:“我觉得应该用暖色调,观众看了更舒服,‘平行世界’也不一定非要冷色吧?”
温柠耐心解释:“理科世界用蓝色体现理性,文科世界用米色体现温柔,冷暖对比才能突出‘交汇’的感觉。”
温知年却不依不饶,直到江清池从道具堆里抬起头,淡淡地说“按原方案来”,她才不甘心地把图纸塞进包里。
还有一次,温柠正在给演员讲戏,温知年突然凑到江清池身边,声音不大不小,刚好能让周围的人听见。
“江清池同学,刚才我去买水,看见温柠学姐和周屿川学长站在一起,周学长还给她递纸巾呢,两人看起来好亲密。”
她边说边观察江清池的反应,却看见他只是继续整理道具,连眼皮都没抬一下。
可温柠却清楚地看见,他握着道具箱边缘的手指,指节微微泛白,像在用力克制什么。
倒是夏栀和陈燃,成了两人之间的“神助攻”。
有次排练结束,夏栀故意把一个半人高的木质书架道具推到温柠面前,皱着眉说:“柠柠,这个书架太重了,我和陈燃搬不动,你让江清池帮忙一起抬到储藏室吧!”
说着就拉着陈燃往门口走,还不忘给温柠使了个眼色。
陈燃则顺势拖住想跟过去的温知年,挠了挠头说:“温同学,你刚才说的灯光过渡问题,我没太懂,你再给我讲讲呗?比如冷色怎么渐变到暖色……”
储藏室里只有一盏昏黄的灯泡,温柠和江清池各扶着书架的一端,小心翼翼地往里挪。
空间狭窄,两人的肩膀偶尔会碰到一起,每次碰到,温柠都会立刻往旁边挪一点,直到后背贴到了墙。
“慢一点,这边有台阶。”
江清池突然开口,声音比平时低了些。
温柠“嗯”了一声,注意力却全在两人相贴的胳膊上,连呼吸都放轻了。
把书架放好后,两人站在原地,谁都没说话,只有灯泡发出的“嗡嗡”声。
温柠盯着地面的灰尘,想说“上次谢谢你改公式”,却听见江清池先开口:“剧本里理科主角的台词,我改了几句,更贴近课本,等下发你。”
“好。”她抬头,正好对上他的目光,他的眼神比平时软了点,像蒙了层雾,可没等她看清,他就移开了视线,转身说“走吧,外面还等着”。
真正的默契,是在讨论“平行世界交汇”的**片段时出现的。
那天他们在排理科主角和文科主角第一次相遇的场景——两人在图书馆转角撞上,书本散落一地,理科主角蹲下来捡实验报告,文科主角捡诗集,手指同时碰到了一本《时间简史》。
温柠看着剧本,皱着眉说:“这里的情绪不对,应该是惊讶里带着点熟悉,像……”
“像明明是陌生人,却觉得在哪里见过。”江清池的声音突然响起,和她的话完美衔接。
两人同时抬头,对视的瞬间都愣了一下。
温柠想起高一时,他们一起做一道语文阅读题,也是这样同时说出了答案,当时江清池还笑着说“不愧是同桌”。
可这份默契只持续了两秒,江清池就先移开目光,拿起剧本翻了两页,语气恢复平淡:“这样改的话,台词需要再调整,比如把‘你也喜欢物理’改成‘你也看这本书’,更自然。”
温柠“嗯”了一声,低下头,指尖在剧本上轻轻划着,心里像被什么东西撞了一下,又酸又软。
周屿川的“探班”,是在排练进行到第三周时开始的。
他穿着学生会的制服,手里拿着个笔记本,说是“检查各班级汇演筹备进度”,却总在排练教室待着不走。
一会儿问温柠“要不要喝水,我去买”,一会儿说“这个道具放得不对,我帮你挪”,甚至还帮演员纠正台词,俨然一副“负责人”的样子。
夏栀忍不住在温柠耳边吐槽:“他哪是来检查的,明明是来刷存在感的!”
温柠只能无奈地摇摇头,她已经拒绝过周屿川好几次,可他总以“学生会职责”为由,不肯离开。
真正的误会,发生在一个周五的下午。
排练休息时,大家都坐在地上喝水聊天,周屿川突然从外面走进来,手里拿着两杯奶茶,径直走到温柠面前,把其中一杯递给她,语气亲昵得像熟人:
“柠柠,排练辛苦了吧?给你带的,三分糖少冰,你以前说过喜欢这个口味。”
周围的人瞬间安静下来,目光都集中在两人身上。
温柠的脸一下子红了,连忙摆手:“不用了学长,我不渴,你自己喝吧。”
可周屿川却没收回手,笑着把奶茶往她手里塞:“没事,放着也是放着,等下渴了再喝。”
就在这时,江清池从道具室里走出来,手里拿着一卷电线。
他听见“柠柠”这个称呼,脚步突然顿住,原本平淡的眼神瞬间冷了下来,像结了层冰。
他记得,这个昵称,以前只有他能叫,高一的时候,他总在她做题没思路时,凑到她耳边喊“柠柠,别着急”,她会红着脸说“别叫这么肉麻”,却嘴角带笑。
温柠看见江清池,心里咯噔一下,想解释“不是你想的那样”,可话到嘴边,又觉得多余——他们现在只是合作关系,她没必要向他解释什么。
江清池没说话,甚至没看她一眼,径直从旁边走了过去,只是他握着电线的手,指节绷得更紧了,连步伐都比平时快了些,周身的气压低得让人不敢靠近。
温柠看着他消失在门口的背影,心里涌上一股深深的无力感。
她把奶茶塞回周屿川手里,语气坚定:“我真的不需要,你还是拿回去吧。”
说完就起身往道具室走,却没看见江清池的身影,只有散落的道具和一本翻开的物理书,书页停在“平行宇宙”那一节。
那天晚上,温柠在房间里改剧本到深夜。
她把“交汇”片段的台词改了又改,把理科主角的台词加了句“有些称呼,应该留给特定的人”,改完后,她犹豫了很久,还是把文档发给了江清池。
附言:“这是修改后的部分,你看一下是否有问题。”
发送成功后,她盯着对话框,看着“正在输入…”的提示反复出现又消失。
她猜他可能在想怎么回复,也可能在犹豫要不要问周屿川的事。
就这样等了十几分钟,对话框里终于跳出一个字:“嗯。”
那个“嗯”像一块冰,瞬间浇灭了温柠心里的期待。
她盯着屏幕看了一会儿,关掉了对话框,把手机扔到一边,趴在桌上,突然觉得眼睛有点酸。
而另一间屋子里,江清池坐在书桌前,手机屏幕还停留在和温柠的聊天界面。
他指尖在“嗯”字上反复摩挲,原本打了一长段话:“理科主角的台词没问题,文科部分可以再温柔点”
“周屿川的事,你不用在意”,可最后,指尖悬在发送键上半天,还是一个个字删掉,只留下最简短的“嗯”。
他怕多说一句,那份藏在冷淡下的在意就会泄露——就像刚才在排练室,听见周屿川叫“柠柠”时,心脏像被什么东西攥住,连呼吸都发紧。
他甚至不敢回头再看一眼,怕自己眼里的情绪藏不住,更怕看见温柠接过奶茶时,哪怕一丝默认的表情。
手机屏幕暗下去,映出他紧绷的侧脸。
桌角放着那本从道具室带回来的物理书,“平行宇宙”那一页还夹着张便利贴,是温柠早上写的“这里可以加个实验细节,更真实”,字迹娟秀,末尾还画了个小小的太阳——和高一她贴在他错题本上的一模一样。
江清池指尖碰了碰那个太阳,嘴角无意识地抿了抿,又很快恢复成平时的冷淡模样,仿佛刚才那瞬间的柔软只是错觉。
第二天排练,江清池来得格外早。
他没进排练室,而是在走廊尽头的窗边站着,手里拿着改好的台词本,指尖在“有些称呼,应该留给特定的人”那句话旁边,用铅笔轻轻划了道线。
直到听见温柠和夏栀的笑声,他才把本子合上,转身靠在墙上,恢复了惯有的疏离姿态。
“江清池,你来得好早。”
温柠看见他,脚步顿了一下,语气比平时更客气,“昨天的台词,没什么问题吧?”
“嗯。”他把本子递过去,目光落在她眼下淡淡的青黑上,喉结动了动,还是没忍住多问了一句,“昨晚改到很晚?”
温柠愣了愣,没料到他会关心这个,下意识点头:“还好,就是想把细节再顺一遍。”
说完又觉得气氛尴尬,连忙翻开本子转移话题,“那我们今天先排交汇的片段吧,演员都到得差不多了。
江清池没说话,跟着她走进排练室。
刚进门,就看见周屿川坐在角落的椅子上,手里拿着瓶矿泉水,显然又是来“检查进度”的。
他目光扫过周屿川,又很快收回,落在温柠身上时,语气比刚才冷了些:“先对台词,理科部分我来跟你搭。”
温柠还没反应过来,江清池已经走到她对面站定,翻开台词本。
他的声音比平时沉了些,念到“有些称呼,应该留给特定的人”时,目光直直地看向她,眼神里藏着些说不清的情绪——像委屈,又像质问,让温柠心跳突然漏了一拍,连台词都忘了接。
“温柠?”江清池叫了她一声,语气里带着点不易察觉的催促。
“啊, sorry。”
温柠回过神,连忙低头看本子,脸颊却控制不住地发烫。
旁边的夏栀偷偷给她使了个眼色,嘴角憋着笑;陈燃则故意咳嗽了两声,把周屿川的注意力引到自己这边:“周学长,你看这个灯光角度,是不是得再调高点?”
接下来的排练还算顺利,可江清池和温柠之间总隔着层说不清的距离。
直到排到两人蹲下来捡书、手指碰到《时间简史》的片段时,江清池的指尖刚碰到温柠的手,就像被烫到似的立刻收回——动作太快,连他自己都没意识到。
温柠的手僵在原地,心里像被针扎了一下,轻轻抽痛。
休息时,温知年突然凑到江清池身边,手里拿着瓶冰可乐,语气娇俏:“江清池同学,排练这么久,喝点水吧?我特意买的冰的。”说着就把可乐往他手里塞。
江清池没接,只是淡淡摇头:“不用,谢谢。”
温知年脸上的笑容僵了一下,又很快恢复自然,转头看向温柠,故意提高声音:“同学,你怎么不喝水呀?周学长刚才还问我你要不要喝奶茶呢,说记得你喜欢三分糖少冰。”
这话一出,排练室里的气氛瞬间又冷了下来。
温柠刚想开口解释,就看见江清池突然站起身,拿起放在一旁的道具箱,语气平淡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强硬:“该排下一段了,演员准备。”
温知年撇了撇嘴,没再说话,却在转身时,冲温柠做了个鬼脸。
温柠看着江清池忙碌的背影,心里又酸又涩——他明明在意,却偏要装作无所谓。
她明明想解释,却又不知道该从何说起,就像两个站在平行线上的人,明明离得那么近,却始终碰不到一起。
傍晚排练结束,大家都走得差不多了,温柠还在收拾剧本。
江清池没走,靠在门口等着,手里拿着她早上落在窗边的笔——笔杆上还贴着高一买的贴纸,已经有些磨损。
“你的笔。”
他走过去,把笔递给她,目光落在她手里的剧本上,“明天要联排,台词再顺一遍,别出错。”
“知道了。”
温柠接过笔,指尖不小心碰到他的手,两人都顿了一下,又很快收回。
沉默在两人之间蔓延,只有窗外的夕阳透过玻璃,在地上投下长长的影子。
温柠犹豫了很久,还是没忍住开口:“江清池,关于周学长……”
“跟我没关系。”
他打断她的话,语气比平时更冷,“你不用跟我解释,我们只是合作。”
说完,他没再看她一眼,转身就走。
温柠站在原地,手里握着那支笔,笔杆的温度还留在指尖,心里却像被泼了盆冷水,凉得发疼。
她看着他消失在走廊尽头的背影,眼泪终于没忍住,掉落在剧本上,晕开了“平行世界的交汇”那几个字——原来有些平行世界,就算再努力,也很难交汇啊。
而江清池走出教学楼后,并没有立刻回家,而是在香樟道上站了很久。
晚风卷着桂花的香气吹过来,和高一那个秋天一模一样。
他摸出口袋里的手机,点开和温柠的对话框,看着那句没发送出去的“我在意”,手指反复摩挲着屏幕,最后还是关掉了对话框,把手机塞回口袋,慢慢往家走——他怕自己再晚一秒,就会忍不住回头,忍不住去找她,忍不住说出那句藏了很久的“我还喜欢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