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挑选资料书

没错,许清圆是一名纯理科生。

上一世,语文和英语是她的优势科目,目前来说还不用如何费心,跟着进度已经足够。

英语她拥有超越绝大多数高中生的词汇量,足以她应付高一高二的考试;而高中语文的答题是有固定模板套路的,针对不同文体答题套路的专项训练在高三二轮复习时才会展开,以她目前残留的答题技巧,要在一群刚接触高考题型的学生中脱颖而出轻而易举。

生物也一直是她的强项,更别说她学的是医学专业,一直沉浸在相关语境中,高中生物知识还难不倒她。

许清圆审视评估了一番自身能力,谨慎地将前三个学科标了“待议”,略略放下,随机把目光投向对她来说最困难的三座大山。

前世,她凭借网课前的优秀成绩进入了G高两个重点班之一,甚至在重点班中也能排进前三,成为老师重点培优对象。

但那时她的数理化就已经初现颓势。

在难度略低的大型考试中看不出来,但紧跟进度的周测成绩却能说明这一点。

时过境迁,她后来无数次回忆 ,是哪个节点出了问题。

而这无数次的回忆分析都指向了同一个目标。

她提前学过的知识被老师追上进度的那一刻。

许清圆自认为有学习的天赋,从小到大的名列前茅足以证明。

但这天赋并不卓绝,需要多遍的重复去开发。

上一世她结束预招考试后——也就是今天——就开始马不停蹄地自学高中内容,大约学完了高一上学期的知识。

但成也萧何、败也萧何。她凭借着提前自学、双倍练习在班里脱颖而出,却也因为老师讲过的知识都学过一遍而养成了上课走神、无法集中注意力的致命恶习。

而当时一直优秀的成绩,更让她产生了“不那么认真也能学好”的错觉。

因此,当学校的进度追上了她自学的进度,她却发现自己听新课的时候无法百分百集中注意力。做题速度显著下降,甚至作业都无法按时完成。

在这最危险、最亟需思考沉淀的时刻,网课来临了。

漏洞进一步扩大,甚至到了无法补救的地步。

许清圆回过神,望着数理化三个大字的眼神陡然锐利起来。

提前学习,这是她的优势所在。现在她带着记忆重生,天生就比其他人多三年熟练度。

这个假期,要猛攻数理化。

想到前世被班上后期崛起的理科大神碾压的心酸,许清圆心有不甘。

只要提前练习、练习、再练习,数理化大神为什么不能是她?

脑袋里转了这么一遭,英语课堂也接近尾声。

胡老师干脆利落地结束了最后一篇阅读的讲解,走回讲台整理物品后迈出了教室。

嘈杂的苗头破土而出,教室中的分贝逐渐走高。

许清圆从思绪中脱身,继续整理课本和做过的试卷习题。

乐秋握着红笔一丝不苟地写完最后一点笔记,立刻来帮她装箱。

“呀,怎么哭了!”

乐秋抚了抚许清圆的背,语气中尽是关切。

“鼻炎犯了。”许清圆摆摆手,笑着继续收拾。

乐秋不疑有他。

“圆圆,一直没问你,你准备去Z高还是G高啊?”

许清圆微愣,不是因为犹豫这个问题的答案,而是想到了上一世乐秋的预招成绩并不理想,最后中考去了本县一中。

“G高吧,z高太远了。”

“我还从没试过离家那么远生活。”

这只是表面上的原因,更多是因为Z中学费高,且学校不组织补课,三年的补课费就要几十万。

而且Z中时间管理松散,并不适合像她这样需要适当督促和他律的学生。

虽然G高也不近就是了。

许清圆轻叹一口气,回忆起自己上高中时家中为了陪读的兵荒马乱。

乐秋却以为她是在担心去人生地不熟的地方读书,轻轻拍拍她的背,安慰道:

“没事,到那边去肯定也有认识的同学,我们班每年不都出十几个吗?”

“肯定有人能和你分到一个班的。”

许清圆沉默地点了点头,复而又朝她扬起一个被安慰到的笑容。

“清圆————”一声方言从门口传来,许清圆抬头望去,是爸爸来接她了。

爸爸进来把箱子抱在胸口,许清圆背上与秤砣密度不相上下的书包,费力地和乐秋道别。

“加油,你能行的!”

“到时候我们可以一起租房住啊!”

乐秋笑着抱了她一下,温柔地说:

“好哇,还可以每天一起上下学。”

“我中考一定努力!”

许清圆用力回抱。

上辈子乐秋中考成绩距离G高的统招线只差半分。

当时听到这个消息时,许清圆没能陪在她身边,更无法想象她是以何种心情接收这一命运的戏弄。

阴差阳错,让她们分开了三年。

但除了祝福和鼓励之外,她给不了别的东西。中考题她早就忘光光了,况且学习,终究还是要靠自己。

希望这次,她们都能更幸运一点。

许清圆跟着爸爸离开教室,没有注意到身后或羡慕、或酸涩、或斗志昂扬的目光。

离开这个承载了许清圆最美好记忆的初中,她要奔赴新的战场了。

“爸爸,我们去书店买资料书吧!”

许清圆上了车,坐在后排中间,向前排探出身子。

“可以啊,但你考完试不多休息几天吗?”

爸爸启动车子,缓缓向书店方向开去。

许清圆心中暗暗吐槽:

我要是真休息了你肯定又不乐意了。

万一开学了哪次没考好,这休息的几天肯定会被拿出来反复鞭尸。

上辈子活了二十多年,许清圆才算真正摸透爸爸的脾性。

休想让他理解任何的放松娱乐,因为他脑袋里就没有那根筋!

许清圆随这样想着,但还是一脸正色道:

“离开学只有二十几天了,现在要赶紧进入高中的状态!”

“等高考完才能完完全全地放松。”

爸爸赞许地点点头,喟叹一声:

“你自己知道学就好,别人怎么逼你都是外力,只有自己想学学到的才是自己的。”

“虽然你在初中阶段的成绩还不错,但一定要戒骄戒躁,到了高中又是新的开始......”

许清圆耳朵都听出茧子了,这些充满爹味的说教还在追她。

但她没办法,本来人就是她爹,而且除了严厉点爱说教点,她爹还挺爱她的。

沉默煎熬中,她终于看到了新华书店的招牌。

满怀期待地跳下车,许清圆像一阵风刮进了书店里,正找地方停车的许爸眼神中闪过少许欣慰。

精准锁定高中资料书区域,许清圆像是见到了一个个久未谋面的老朋友,熟悉的封面令人倍感亲切。

重难点手册,基础讲解详细,练习题简易+中档,买!

必刷题,海量中档题和少许难题,题型典型答案翔实,买!

四月高考模拟卷,回忆学科构成快速抓住重点,买!

其他的学霸笔记、一本、教材全解什么的她都扫了一眼,这些书编得都很有特色,但目前她只要前三本就足够了。

数理化一个学科三本,一共就是九本,许爸停好车进来的时候,许清圆已经抱着齐胸的一摞书在前台等他来结账了。

“这么快?这么多!”

他惊奇地翻开书页,不明白怎么在这么短的时间里能挑出这么一大摞。

“贪多嚼不烂,就二十天时间你怎么学得完?”

“要不先一样买一本吧。”

要是十四岁的许清圆可能就答应了,但现在的她不会轻易因为别人的一句话改变自己的决定了。

许清圆将书一本本拿起,条理清晰地向许爸分析它编写的结构和长处,以及自己为什么需要这本书,它有什么用,很容易就把他说服了。

为了掩饰自己在短时间内就能翻遍这么多资料书的异常,她还补充了一句:

这些都是同样考上Z高的同学杨子豪他哥哥给他列的资料书单里面的书,他哥哥正在G高读高三,说这些最适合他们自学。

爸爸听了,立刻信服起来,乖乖买单。

资料书只要有用,买它就是值得的。

许清圆双眼发光地看着那一摞很是花了点钱的书。

那是她新的关卡。

折腾许久终于把新书旧书都搬回了家,许清圆抱着 新书和借来的课本进了书房。

重生这么久,终于可以开始学习了!

她首先拿出高考预测卷的一张数学试卷,对照着数学书浏览了起来。

可惜借来的的数学书只有必修一,内容也比较简单,只有集合和函数两个大章节。

许清圆不急着复习这两章,她直接将试卷翻到了最后一页,开始看 倒数两道大题。

圆锥曲线、导数。

这两章内容,几乎成为她面对数学时所有痛苦的来源。

是算不完的参数方程、记不住的二级结论(指用更高维的数学方法总结出来的可以快速算出答案的方法,可以帮助解题)、毫无头绪的最后一问以及永远不够的时间。

现在的记忆中这些内容已经离她很远了,而捡起从前的经验最快的方法就是——实战!

许清圆看完题目标注好数据,直接翻开答案,一步一步地跟着它的思路找回相关知识。

a是长半轴,b是短半轴,c是半焦距,离心率e=c/a。

联立方程、韦达定理......

久远的知识一点一点被重新挖出,许清圆守着这一个椭圆和两根线,眼里焕发出执着的光芒,像极了朝圣路上的狂热教徒。

半个小时过去,她终于跟着答案算明白了这一道圆锥曲线题。

望着满满一页草稿纸,些许成就感丝丝缕缕爬上心头。

嗯...想起来了!都想起来了!

尽管这只是圆锥曲线中的一种题型,但解题框架是基础且统一的。

如果圆锥曲线答题只有两问,那么第二问中只需要将方程联立、韦达定理求出两根之和两根之积,再将方程像模像样地化简变式几步,一道12分的大题基本上就混到5、6分了!

这也是上辈子她的正常水平......

刚做完的这道题的难度在圆锥曲线里算中档,是之前自己在超常发挥的情况下能够连蒙带猜做出来的程度。

但现在,她绝对不会满足于此。

捡起基础之后,最重要的就是积累。只要见过的题型够多、刷题的时间够长,那么将没有她不会做的圆锥曲线。

许清圆迅速在脑中过了一遍刚才的解题步骤,将它的思路消化成自己的,又将目光转向了导数题。

<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
重回重高当理科大神
连载中不想学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