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章 血尽玄龙

残阳如血,泼洒在茫茫雪原上,给无边无际的白镀上一层凄厉的暗红。朔风卷着雪粒,如锋利的刀刃刮过脸颊,带着刺骨的寒意,仿佛要将这世间所有的温度都吞噬殆尽。林燕率剩余的靖难联军疾驰在归途,玄色的战旗在风中猎猎作响,却少了往日的昂扬,多了几分浴血后的沉郁与疲惫。联军将士们个个面带风霜,铠甲上血迹斑斑,不少人身上带着未及包扎的伤口,寒风一吹,便忍不住牙关打颤,可没人敢放慢脚步——上郡的安危、扶苏公子的生死,如两块巨石沉甸甸压在每个人心头,催促着他们拼命赶路。

林燕策马走在最前,玄铁长剑斜挎腰间,剑身的血渍早已在酷寒中凝结成冰,泛着暗沉的红光。他眉头紧锁,眸色深沉如渊,心中那股不祥的预感越来越强烈。自突围以来,上郡方向便再无半点消息,蒙恬将军与剩余将士的处境,如一团浓得化不开的迷雾,让他焦躁不安。□□的战马早已气喘吁吁,口鼻中喷出的白气在空气中迅速消散,蹄子踏在积雪上,发出“咯吱咯吱”的声响,在寂静的雪原上格外清晰。

忽然,前方雪尘飞扬,几骑玄色战马冲破漫天风雪,朝着联军的方向疾驰而来。那是镇北军的装束,可每一名骑手都浑身浴血,甲胄破碎不堪,有的肩甲被劈开一道狰狞的裂口,露出底下渗血的皮肉;有的头盔不知所踪,露出满是血污的头发,发丝结冰后粘连在一起;每个人的脸上都布满伤痕,眼神空洞而绝望,仿佛历经了人间炼狱。中间一骑怀中紧紧抱着一个襁褓,哪怕策马狂奔,手臂依旧稳如磐石,仿佛那襁褓中是世间最珍贵、最需要守护的宝物,绝不能有半分闪失。

“停下!”林燕猛然勒马,缰绳在手心中勒出深深的红痕,指节泛白。胯下战马一声凄厉嘶鸣,前蹄高高扬起,溅起漫天雪粒。紧随其后的联军将士也纷纷勒马,整个队伍瞬间停下,空气中只剩下风雪呼啸的呜咽声,以及那几骑越来越近的、沉重的马蹄声。

林燕的心头骤然一沉,如坠冰窖。看这几人的模样,上郡定然是遭遇了灭顶之灾。他催马上前几步,声音因极致的担忧而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颤抖:“上郡情况如何?蒙将军与公子何在?”

那几骑冲到近前,不等战马完全停稳,便翻身下马,“噗通”一声跪倒在没膝的积雪中。积雪冰冷刺骨,却丝毫冻不住他们心中的悲痛。为首的将士嘴唇哆嗦着,脸上泪水与血水混在一起,顺着脸颊滑落,在下巴处凝成细小的冰珠,他哽咽着,几乎说不出完整的话语:“林……林副将……蒙恬将军……被项羽斩于马下!公子……公子亦遭毒手!”

“什么?!”

这短短几句话,如惊雷般在林燕耳边轰然炸响,震得他耳膜嗡嗡作响,眼前阵阵发黑。蒙恬将军,那个与他并肩镇守长城三年、一同靖难东进、亦师亦友的前辈;扶苏公子,那个心怀百姓、仁厚谦和、承载着天下人希望的正统,竟双双殒命于项羽刀下!

林燕强自支撑着摇摇欲坠的身体,双手紧握缰绳,指节因用力而泛白,几乎要将缰绳捏断。他颤声问道:“公子……可有遗言?”

那将士埋下头,肩膀剧烈颤抖,泪水滴落在雪地上,瞬间融化一小片积雪,又迅速冻结。“公子临终前……只说了一句话。”他哽咽着,每一个字都带着撕心裂肺的痛楚,“他说,若……若再来一次,他不会靖难,只愿与小女儿共老此边塞……”

话音落下,另一名将士小心翼翼地将怀中的襁褓递了过来。林燕抬手接过,襁褓入手冰凉,他连忙将其紧紧护在怀中,用自己铠甲下的体温温暖着这个脆弱的小生命。襁褓中的女婴不过数月大小,小脸冻得发紫,嘴唇微微颤抖,却努力睁开了一双清澈透亮的眼睛,黑白分明,懵懂地望着林燕,仿佛要看清这个被血色浸染的世界。

那眼神太过纯粹,太过无辜,与这片浸染了鲜血的雪原形成了强烈的对比,如同一根细针,狠狠刺痛了林燕的双眼。他抱紧女婴,目光望向咸阳的方向,那里曾是大秦的都城,是他们靖难的最终目标,如今却成了遥不可及的幻影。喉头的腥甜再次汹涌而上,这一次,他再也忍不住,一口鲜血喷溅在雪地上,如一朵凄厉的红梅绽放,触目惊心。

“报——!”就在此时,一名斥候策马从后方飞驰而来,脸上带着惊慌失措的神色,翻身下马跪地急报,“林副将!刘邦部已兵临咸阳城下,咸阳城危在旦夕!”

咸阳……终究还是守不住了。

林燕深吸一口气,冰冷的空气灌入肺腑,让他混沌的头脑清醒了几分。他仰天长叹,声音嘶哑破碎,带着无尽的悲凉与不甘:“玄龙……终究守不住咸阳。”

靖难之路,从长城东进,连下十城,何等意气风发,何等壮志凌云。可如今,主将殒命,公子被杀,盟友反目成仇,咸阳即将陷落,他们高举的玄龙大旗,终究还是要倒了。

他低头看向怀中的女婴,小家伙似乎感受到了他心中的悲伤,不再哭闹,只是用小脑袋轻轻蹭了蹭他冰冷的铠甲,发出微弱的哼唧声。这是扶苏唯一的血脉,是公子用生命守护的希望,绝不能让她再遭战火的摧残,绝不能让她重蹈覆辙。

林燕的眼神渐渐变得坚定,那是一种历经绝望后,破釜沉舟般的决绝。他声音低哑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决心:“去吧,去南越,去没有血的地方。”那里有他的好友黎川,有他的三叔林伍,有南越军的重重守护,定能给这个孩子一个安稳的未来,一个没有战乱、没有杀戮的童年。

他抬手,指向南方,那里是百越之地,是远离战火的净土,是华夏的南疆屏障。“挑选精锐将士,亲自护送公子的女儿去南越军营,务必确保她的安全!”他顿了顿,目光扫过在场的将士,语气愈发沉重,“另外,传我将令,将镇北军管理的所有城池里的百姓全部撤出,迁往南越方向,绝不能让他们再遭战火涂炭!”

“末将领命!”一名将领上前领命,神色凝重。

林燕转头问身边的亲兵:“我军包括守城的将士,总共还有多少人?”

亲兵连忙拱手回禀:“回副将,经上郡一战与沿途损耗,目前尚有不到二十七万将士。”

二十七万……曾经三十万的镇北军精锐,如今已折损三成,成了残兵。林燕心中一阵刺痛,却依旧咬牙下令:“传令下去,召集所有剩余将士,随我北击匈奴!”

将士们闻言,皆面露惊愕之色。如今兵力残破,粮草短缺,将士们个个疲惫不堪,为何还要在此时北击匈奴?

林燕握紧腰间的长剑,眼中燃烧着熊熊烈火,声音铿锵有力:“蒙将军与公子不能白死!项羽背信弃义,刘邦趁虚而入,我等无力回天,但匈奴常年觊觎我华夏疆土,若此时趁我内乱之际南下,北方百姓必将再遭涂炭!我等虽不能平定内乱,却要守住北疆,用我们最后的血,为华夏守住这道最后的屏障,为撤出的百姓争取时间!”

“愿随副将,北击匈奴!誓死不退!”将士们齐声高呼,声音震彻雪原,带着一股舍生取义的决绝。

当天下午,承载着五条血讯的信鸽冲破风雪的阻碍,一路向南疾驰,最终抵达南海郡的南越军大营。

此时的南海,与北疆的冰天雪地截然不同。暖融融的阳光洒在营地上,海风带着咸湿的气息,吹拂着营中飘扬的玄色战旗。中军帐内,黎川、王翦、林伍、余岚正围坐在一起议事,案几上摊着一张巨大的南海舆图,几人正低声讨论着如何进一步加固边防,防范蛮夷部落趁虚而入。

“蛮夷部落近期虽无大规模异动,但桂林郡西境的几个部落仍在蠢蠢欲动,需再加派三队轻骑巡防,不可掉以轻心。”王翦捋着花白的胡须,声音沉稳如石,眼角的皱纹里刻满了沙场岁月的沧桑。

黎川点头附和,刚要开口补充,帐外传来急促的脚步声,一名亲兵手持一封染血的信笺,掀帘而入,神色慌张急切:“将军!北方急报,是镇北军传来的血信!”

“血信”二字,如一块巨石投入平静的湖面,让帐内的气氛瞬间凝重到了极点。黎川率先起身,快步上前接过血信,入手冰凉,信封上的血迹早已干涸发黑,却依旧透着一股浓重的血腥味,让人不寒而栗。

他颤抖着拆开信笺,目光快速扫过上面的字迹,脸色瞬间变得惨白如纸,手中的信纸也控制不住地微微颤抖。王翦见状,心中咯噔一下,连忙上前查看。林伍与余岚也紧随其后围了过来,脸上满是担忧与不安。

“蒙恬被斩……”王翦只读了开头一句,便浑身一震,苍老的双手控制不住地颤抖起来,花白的胡须剧烈晃动,眼中满是难以置信的悲痛与震惊。蒙恬与他是多年的老友,一同为大秦征战四方,见证了帝国的崛起与强盛,如今却落得这般下场,怎能不让人痛心疾首。

黎川继续往下读,每一个字都如一把锋利的尖刀,狠狠刺入众人心口:“扶苏被杀……咸阳将破……林燕北击匈奴……”

五条血讯,如五座沉甸甸的大山,压得众人喘不过气来,胸口仿佛被巨石堵住,连呼吸都变得艰难。

营帐内死一般的寂静,唯有海风穿帐而过,发出呜咽般的声响,如泣如诉,像是在为远方的英灵哀悼。

余岚捂住嘴,强忍着不让自己哭出声,滚烫的眼泪却早已不受控制地滑落,浸湿了衣襟。蒙将军的威严、公子的仁厚、林燕大哥的英勇,一幕幕在她脑海中闪过,如今却只剩冰冷的噩耗。她想起自己在草原上挣扎求生的艰辛,想起那些流离失所的百姓,心中的悲痛如潮水般汹涌,几乎要将她淹没。

黎川脸色惨白,眸色深沉如渊,手中的信纸被他捏得皱起,指节泛白。林燕……北击匈奴。他太了解林燕了,如今镇北军已残,二十七万将士多是疲惫不堪的残兵,面对强悍的匈奴铁骑,这哪里是打仗,分明是去赴死!

林伍一直沉默着,眉头紧锁,双手紧握成拳,指节因用力而发白,连手背都青筋暴起。他的脸上没有多余的表情,可眼底翻涌的悲痛与愤怒却几乎要溢出来。突然,他猛地一拍案几,“啪”的一声巨响,震得案上的茶杯都晃动起来,茶水溅出。他站起身来,声音因极致的激动而发颤:“不对!林燕这小崽子……他想跟项羽或刘邦鱼死网破!”

众人闻言,皆面露惊愕之色,目光齐刷刷地聚集在他身上,满是不解与疑惑。

林伍在帐内焦躁地踱步,如困兽般来回徘徊,他的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哽咽与痛惜:“北击匈奴,他哪里是为了守边!”他停下脚步,目光扫过众人,语气沉重而肯定,“他是为了在和项羽或者刘邦任意一方决一死战时,让匈奴不敢南下,免除后顾之忧!可如今三十万镇北军已残,他带的是不到二十七万的残兵,是疲惫之师!这不是打仗,这是求死!”

他深吸一口气,眼中闪过一丝绝望与痛惜:“扶苏是他一手辅佐的公子,蒙恬是他敬重有加的前辈,如今尽数殒命,咸阳将破,玄龙大旗覆灭,他心中的执念已了,只想用自己最后的血,为扶苏殉葬,为蒙将军复仇,为玄龙殉国!”

这番话如惊雷炸响,让帐内的众人恍然大悟。是啊,以林燕的性格,公子、前辈惨死,他怎能善罢甘休?刘邦兵临咸阳,项羽手握重兵,他无力回天,便选择了这样一种最悲壮的方式,了结自己的一生。

黎川脸色骤变,猛地抬头,眼中的悲痛瞬间被坚定取代:“他想求死,我们却要他活!”林燕是他最好的朋友,是一同历经生死的兄弟,他绝不能眼睁睁看着林燕赴死!

王翦也拍案而起,眼中闪过一丝决绝:“传令——楼船北上,接应林燕!”他顿了顿,补充道,“南越军主力不得班师,百越之地不可一日无守,但我们可以抽调精锐,乘坐楼船北上,接应同袍!”

“老将军英明!”黎川连忙应道,眼中重新燃起希望。

林伍也重重点头,脸上的悲痛稍稍缓解,取而代之的是一种急切的期盼:“我也一同前往!我要亲自把那小子给带回来!”

余岚擦干眼泪,眼中闪过坚定的光芒:“我也去!多一个人,多一份力量!”她虽为女子,却也历经生死,早已不是当年那个娇弱的姑娘,她想尽自己所能,去帮助林燕大哥。

王翦颔首同意:“好!即刻挑选三万精锐将士,备足粮草物资,乘坐‘玄龙’号北上!”

南海之滨,风急浪高。楼船“玄龙”号再度起锚,巨大的船帆在海风的吹拂下缓缓展开,帆影如墨,直指北方残雪覆盖的土地。林伍立于船首,衣衫被海风猎猎吹动,他望着遥远的天际,目光深邃,声音轻得只有自己能够听见:“林燕,活下去。玄龙旗倒了,玄龙魂不能散。”

残阳如血,将楼船的船帆染成一片暗红,像是一条被斩断身躯的巨龙,却依旧在血雨腥风中倔强抬头。

“华夏不灭,玄龙不散!”

船上的将士们齐声高呼,声音震彻云霄,穿透层层风浪,朝着北方传递而去。这呐喊声中,有不甘,有悲愤,更有坚定的信念与不屈的意志。

新的旅途,仍在继续。

只是这一次,旅人不再是为了靖难,不再是为了征战,而是为了守护——守护同袍的性命,守护玄龙的魂魄,守护华夏的火种。他们成了残龙的守魂人,用自己的勇气与信念,在这乱世之中,为即将熄灭的希望,点燃一盏明灯。

楼船劈开波涛,朝着北方疾驰而去。南海的浪潮拍打着船舷,像是在为他们送行;百越的群山沉默矗立,守护着华夏的南疆。北方的雪原上,林燕正率领残兵奔赴与匈奴的战场;南方的海面上,南越的精锐正日夜兼程,奔赴一场救援的征程。

两条道路,一个向北,一个向南,却承载着同样的信念——华夏不灭,玄龙不散。这守魂之路,注定充满荆棘与艰险,可他们心中的信念从未动摇。只要还有一丝希望,他们便会拼尽全力,守护住这残龙的魂魄,守护住华夏的未来。

<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
长生者与王朝的更替
连载中林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