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 雨夜归程

省城的体校,坐落在城市边缘。高耸的训练馆,宽阔的田径场,空气里常年弥漫着汗水、橡胶跑道和消毒水的混合气味。这里聚集着全省最顶尖的体育苗子,竞争像无形的硝烟,弥漫在每一次训练、每一场测试里。

鹤雨宵穿着统一的深蓝色运动服,站在铁饼投掷区。身形依旧挺拔,187的个头在人群中很显眼。冷白的皮肤在初秋的阳光下显得有些苍白,标志性的三分七刘海被汗水濡湿,贴在光洁的额角。他眼神沉静,像深不见底的寒潭,专注地盯着手中沉重的铁饼。

旋身,蹬地,转体,挥臂!

动作流畅,力量爆发精准,带着一种近乎冷酷的效率。铁饼划出一道标准的弧线,稳稳落在远端的标志区。

“好!”旁边的教练喊了一声,在本子上记录着数据,“…动作稳定性不错,雨宵!力量传导再干脆点!”

鹤雨宵没什么表情,只是微微颔首:“…知道了,教练。” 声音低沉平稳,听不出什么波澜。他走回起点,拿起另一块铁饼,重复着枯燥而高强度的练习。汗水顺着紧绷的下颌线滚落,滴在深蓝色的背心上,洇开深色的痕迹。手腕上那道在墓园墙壁上留下的暗红色疤痕,在用力时微微凸起,像一条盘踞的毒蛇。

训练结束,队友们三三两两勾肩搭背地走向更衣室,讨论着晚饭和周末。喧嚣声被鹤雨宵隔绝在无形的屏障之外。他沉默地收拾着自己的装备,毛巾、水壶、护腕,动作一丝不苟。

回到四人间的宿舍。其他三个室友正热火朝天地开黑打游戏,键盘鼠标敲得噼啪作响,脏话和笑骂充斥在狭小的空间。

“宵哥回来啦?今天投得咋样?破纪录没?”一个室友头也不抬地喊了一嗓子。

“还行。”鹤雨宵言简意赅,把背包放在自己靠窗的床铺下。他的床铺是宿舍里最干净的,几乎一尘不染,被子叠得像豆腐块,桌上除了必备的洗漱用品和几本厚厚的运动生理学、力学分析教材,再无他物。

他走到书桌前,没有像其他人一样打开电脑或手机。而是拉开抽屉最底层,动作很轻地拿出一个旧牛皮纸信封。信封的边缘已经磨损,看得出被反复摩挲过无数次。

他坐下来,背对着喧闹的室友,小心翼翼地打开信封。里面没有信纸,只有一张用透明塑料套仔细保护起来的照片。

照片有些旧了,边角微微泛黄。是沈湛晴。穿着那件灰蓝色的T恤,站在他们那个新家洒满阳光的阳台上,怀里抱着睡得四仰八叉的小光。他对着镜头,笑得有点拘谨,眼睛微微弯着,像盛着细碎的星光,嘴角上扬的弧度带着少年特有的干净和一点点笨拙的温柔。阳光落在他柔软的额发和冷白的皮肤上,整个人像被镀上了一层温暖的金边。

鹤雨宵的目光落在照片上。宿舍里的喧嚣、游戏的音效、队友的吵嚷…所有声音仿佛瞬间被抽离。世界只剩下这张小小的照片,和照片里那个永远停留在十七岁秋天的少年。

他看了很久很久。冷硬的侧脸线条在昏暗的台灯光线下显得格外分明,深邃的眼眸里没有任何情绪波动,像结了冰的湖面。只有指尖,在隔着塑料套,极其轻微地、一遍又一遍地描摹着照片中沈湛晴微笑的嘴角,动作轻柔得近乎虔诚。

那枚市运会的金牌,被他用一根黑色的皮绳串着,贴身挂在脖子上,藏在运动服里面。冰冷的金属紧贴着温热的皮肤,在每一次心跳时,带来一种沉甸甸的、带着刺痛的提醒。

“宵哥!发什么呆呢?看女朋友照片啊?这么宝贝!”一个室友打完一局,凑过来好奇地瞥了一眼。

鹤雨宵几乎在瞬间合上了信封,动作快得像护食的猛兽,眼神锐利地扫过去,带着一种冰冷的警告。

室友被他看得心里一毛,讪讪地缩回头:“…开个玩笑嘛…这么凶干嘛…”

鹤雨宵没说话,只是把信封重新锁回抽屉最深处。他起身,拿起脸盆和毛巾,走向水房。冰冷的水流冲刷着身上的汗水和疲惫,却冲不散心底那片沉重的阴霾和刺骨的寒意。

***

周末,室友们要么回家,要么结伴出去玩。宿舍里只剩下鹤雨宵一个人。难得的安静。

他换下运动服,穿了一身简单的黑色T恤和长裤。没有去图书馆,也没有加练。他走到书桌前,拿出那个旧报纸包。里面是沈湛晴留下的两张炭笔速写。他展开那张画着出租屋烟火角落的——歪脖子老槐树,昏黄路灯,歪斜的窗户,旧搪瓷杯…每一个细节都承载着那段冰冷又温暖的回忆。

鹤雨宵拿出沈湛晴的画板(被他仔细清洗过,收在柜子里),还有一盒全新的炭笔。他坐在书桌前,对着那张速写,沉默了很久。然后,他拿起炭笔,笔尖悬在空白的素描纸上。

手腕那道暗红的疤痕在用力时隐隐作痛。他恍若未觉。

笔尖落下。

沙…沙…沙…

线条不再是沈湛晴那种带着小心翼翼温柔的笔触,而是变得冷硬、锋利,带着一种沉重的力度。他画得很慢,很用力,仿佛要把所有的思念、痛苦和无处安放的情绪,都倾注在每一根线条里。

他画那个出租屋的窗户,但窗外不再是灰蒙蒙的天空,而是画上了璀璨的星河。

他画那张旧沙发,但沙发上多了一个模糊的、蜷缩着睡觉的身影轮廓。

他画墙角那个塑料猫盆,盆边多了一只小小的、银灰色的爪子…

他画着沈湛晴画过的角落,却固执地添上那个永远缺席的身影和猫。

画着画着,炭笔“啪”地一声,在他过于用力下折断了笔尖。黑色的炭粉沾在他修长的手指上。鹤雨宵看着断裂的笔尖,又看看画纸上那个被强行添加进去、却显得无比孤独的模糊身影,眼神空洞。良久,他放下断笔,拿起一块橡皮,一点一点,极其缓慢地、用力地擦掉了自己添上去的所有痕迹。

画纸被擦得有些发毛,留下难看的痕迹。最终,又变回了沈湛晴最初画下的那个纯粹的、没有他的烟火角落。

鹤雨宵看着恢复“原状”的画纸,胸口像被什么东西狠狠堵住,闷得喘不过气。他猛地推开画板,站起身,在狭小的宿舍里烦躁地踱了两步。目光扫过空荡荡的床铺,冰冷的书桌,最后落在抽屉上。

他走过去,再次拿出那个装着照片的信封。他没有打开,只是紧紧攥在手里,力道大得指节泛白。冰冷的塑料套硌着掌心。

“…沈湛晴,”一个沙哑干涩的声音,终于打破了宿舍死寂的空气。很低,像自言自语,又像隔着时空的质问,“…你画的…算个屁的家。”

没有回应。只有窗外城市遥远的喧嚣,像隔着厚厚的玻璃传来。

***

体校的生活规律而高压。文化课、专项训练、体能训练、战术分析…时间被切割成精确的方块。鹤雨宵像一台设定好程序的机器,精准地执行着每一项任务。他的训练成绩稳定提升,甚至很快在队内测试中拔得头筹。教练欣赏他的自律和专注,队友佩服他的实力,但也隐隐畏惧他周身那股生人勿近的冰冷气场。

他很少笑。话依旧少得可怜。除了必要的交流,大部分时间都沉默地独处。训练场、食堂、图书馆、宿舍四点一线。他像一座移动的冰山,隔绝了所有试图靠近的温暖。

只有一个人例外——陈教练。他是鹤雨宵的专项教练,五十多岁,头发花白,眼神锐利如鹰。他注意到了鹤雨宵手腕上那道狰狞的疤痕,也注意到了这个天赋异禀的少年眼底深处那片化不开的沉郁和死寂。那不是运动员该有的眼神。

一次高强度的力量训练课后,鹤雨宵靠在器械上喘气,汗水浸透了背心。陈教练递给他一瓶水。

“手腕的伤,”陈教练的声音不高,带着一种洞察一切的平静,“…旧伤?发力的时候有影响?”

鹤雨宵拧开瓶盖,灌了一大口水,喉结滚动:“…没有。不影响。”

陈教练没追问伤是怎么来的,目光落在他脖子上那根黑色的皮绳上,隐约能看到金牌的一角。“…心里压着事?”他换了个方向,“…训练不是发泄。绷得太紧,弦会断。”

鹤雨宵握着水瓶的手指微微收紧,塑料瓶身发出轻微的变形声。他沉默了几秒,声音依旧没什么起伏:“…教练,我没事。…成绩没掉。”

“成绩是没掉,”陈教练看着他冷硬的侧脸,“…但你的眼神,像丢了魂。”他顿了顿,拍了拍鹤雨宵汗湿的肩膀,力道很沉,“…小子,路还长。背着太沉的东西,跑不远。…该放下的,得学着放下。”

放下?

鹤雨宵的指尖无意识地摩挲着脖子上冰冷的金牌。沈湛晴手腕那道粉嫩的疤痕,他躺在血泊里刺目的红,墓碑上那凝固的微笑…像无数帧高清的画面,瞬间挤满脑海!每一个画面都带着尖锐的棱角,狠狠扎进他的神经!

怎么放?如何放?

那个用无数个冷馒头和透支生命换来的“家”,那个他放弃省队也要守护的人,那个永远停留在十七岁秋天的少年…是他生命里最沉重也最无法割舍的烙印!是他所有前行的动力,也是所有痛苦的根源!

“…放不下。”鹤雨宵的声音很低,带着一种近乎偏执的沉重,像从喉咙深处挤压出来。他抬起头,看向陈教练,眼神深不见底,里面翻滚着陈教练看不懂的巨大痛苦和决绝,“…也…不能放。”

陈教练看着他眼底那片近乎燃烧的执拗和深不见底的痛楚,最终只是叹了口气,没再说什么。有些坎,只能自己跨过去。有些重量,只能自己扛着走。

***

又一个周末。阴天,乌云低垂,空气里带着潮湿的土腥味。

鹤雨宵没有留在宿舍。他背着一个简单的背包,坐上了回程的高铁。背包里,只装着那个旧牛皮纸信封和一张银行卡——沈湛晴拼命攒钱办的那张,里面是他留下的稿费和“小金库”的余额。

他先去了那个崭新的家。打开门,一股久未住人的清冷气息扑面而来。阳光透过落地窗照进来,地板上落了一层薄灰。家具依旧崭新,却透着一种冰冷的空旷感。书桌上,那幅森林精灵的插画依旧笑容狡黠。阳台角落,小光的猫爬架空空荡荡。

鹤雨宵在门口站了很久,才慢慢走进去。他没有开灯,也没有打扫。只是沉默地走到客厅中央,环顾着这个用沈湛晴生命换来的、却永远失去了主人的空间。空气安静得可怕,仿佛能听到灰尘落下的声音。

他走到沙发前,坐下。柔软的触感依旧。他仿佛能看到沈湛晴曾经蜷在这里,累得睡着的样子。他伸出手,指尖拂过冰凉的皮质表面,最后停留在那个磕掉漆的旧搪瓷杯上。

小光…被陈伯接走了。老人打电话来说,小家伙在他那里很好,就是常常望着门口发呆,像是在等谁回来。

鹤雨宵闭上眼,靠在沙发背上。身体的疲惫和心底巨大的空洞感像潮水般涌上来,将他彻底淹没。新家明亮的灯光,此刻只映照出无边的孤寂和冰冷。这里不是家。没有沈湛晴絮絮叨叨的声音,没有炭笔的沙沙声,没有小光软软的呼噜声…这里只是一个昂贵而冰冷的空壳。

坐了很久,直到窗外的天色彻底暗沉下来。鹤雨宵才站起身。他没有停留,锁好门,离开了这个承载着巨大悲伤和遗憾的“家”。

他去了墓园。

雨丝又开始飘落,无声地打湿了冰冷的石碑和周围的青草。

鹤雨宵撑着黑伞,独自站在沈湛晴的墓前。雨水顺着伞沿滴落,在他脚边溅起细小的水花。墓碑上的照片在雨水的冲刷下显得格外清晰。少年干净的笑容,像一把温柔的刀,反复凌迟着他早已麻木的心脏。

他蹲下身,没有像上次那样拂去雨水。只是沉默地看着照片里的人。雨水打湿了他的裤脚和运动鞋,带来刺骨的冰凉。

“…我考上体校了。”他开口,声音在淅沥的雨声中显得格外低沉沙哑,像许久未上油的齿轮,“…训练…还行。教练…说我绷得太紧。”

雨声淅沥,是唯一的回应。

“…那个家…太安静了。”他继续说,目光空洞地望着照片里沈湛晴的眼睛,仿佛想从中找到一丝答案,“…小光在陈伯那儿。…挺好。”

“…我…画了你画过的画。”他顿了顿,声音哽了一下,“…画不好。…添上我…显得很多余。…擦掉了。”

“…金牌…一直戴着。”他下意识地摸了摸脖子,冰冷的金属隔着衣服传来微弱的触感,“…沉。”

他断断续续地说着,像对着一个沉睡的人汇报着近况。没有逻辑,没有重点,只有最琐碎的生活碎片。说到最后,声音越来越低,几乎被雨声吞没。

“…沈湛晴,”他念着这个名字,雨水顺着他的下颌滑落,分不清是雨还是别的什么,“…你画的‘家’…一点都不好。…没有你…算个屁的家。”

“…骗子。”他最后低声吐出两个字,带着无尽的疲惫和深入骨髓的痛楚。

雨越下越大,敲打着伞面,发出沉闷的声响。墓园里空无一人,只有冰冷的石碑和那个撑着黑伞、沉默伫立的孤独身影。仿佛要站成另一块不会说话的碑。

不知过了多久,鹤雨宵才缓缓直起身。雨水打湿了他的半边肩膀。他最后深深地看了一眼墓碑上的照片,仿佛要将那个笑容刻进灵魂深处。然后,他转身,撑着伞,一步一步,沉默地走进冰冷的雨幕里。背影在昏黄的路灯下,被拉得很长,很孤独,像一座移动的、被雨水浸透的孤岛。

回体校的高铁上,窗外飞速倒退的夜景模糊成一片流动的光斑。鹤雨宵靠在冰冷的车窗上,闭着眼。脖子上贴着皮肤的金牌冰凉刺骨。背包里,那个装着照片的信封紧贴着他的背脊。

体校的训练馆依旧灯火通明,像一座巨大的钢铁森林。那里有他的跑道,他的铁饼,他未完成的征途。只是那条路上,再也没有了那个会偷偷塞画、会笨拙熬汤、会仰着头用亮晶晶的眼睛说“H,加油”的少年。

他必须走下去。带着那道疤,那块冰冷的金牌,和那个永远凝固在照片里的笑容。走下去,走向一个没有沈湛晴的未来。步履沉重,却无法停歇。

<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
十七号灯塔
连载中林鹤清 /